书城励志25岁知道就晚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做的50件事儿
15185500000004

第4章 规划向外开展而不是自我设限的人生

很多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变成了自我设限的观念。如果你是这些人中的一员,那么就赶快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吧!自我设限只是你潜意识里的一种想法,只要你肯走出来,肯向外开展,那么你的人生就会精彩无限。

对生命的无限可能抱持信心

拿破仑·希尔说过,一个人唯一的限制,就是自己头脑中的那个限制,唯有自己才能挣脱自我设限。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限制你成功,除非你自己。如果你不想去突破、挣脱固有想法对你的限制,那么没有人可以帮助你。

曾经有一家跨国企业在招聘中出了这么一道题:“就你目前的水平,你认为10年后自己的月薪应该是多少?你理想的月薪应该是多少?”

结果,那些回答数目奇高的应聘者全部被录用。其后主考官解释说:“一个人认为自己10年后的工薪竟然和现在差不多或者高不了多少,这首先说明他对自己的学习、前进的步伐保持怀疑,他害怕自己走不出现在的圈子,甚至干得还不如现在好。这种人在工作中往往没什么激情,容易自我设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对自己的未来都没有信心,我们又怎能对他有信心?”

的确,很多人不敢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在心里默认了一个心理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他们的潜意识:我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于是,他们就一次次地降低自己的标准,将本可胜任的成功机会拱手让给他人。

可你要知道,过去并不代表未来,不论你曾经失败过多少次,受过多少挫折,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无论你过去怎样,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自己的目标,乐观积极地行动,就能够扭转劣势,获得更好的发展。

张伟是一家保险公司的新职员,他始终忘不了工作第一天打的第一个电话。当他热情地拨通电话,联络自己的第一个客户时,没想到刚说明自己的身份,对方就非常生硬地打断了他的话,不但拒绝了他的推销,甚至将他骂了一顿,声称自己身体很好,不需要什么保险。从那以后,再打电话推销时,张伟心中便有了阴影,没有任何立场,讲话吞吞吐吐的,自然没有人愿意买他推荐的保险。这种阴影越来越大,他甚至不再愿意去接触电话。工作近一年的时间,他一份保单都没有签成。他开始想,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这份工作,自己的口才不好,没有打动别人的能力,他灰心极了。经理鼓励他要给自己机会,没有谁是生来就注定成功的,也没有人会一直失败。听了经理的话,张伟深受激励,他鼓足勇气,决定搏一搏。他找出一个曾经联系过却被拒绝的客户资料,仔细研究他的需要,选择了一份适合他的险种。一切准备妥当后,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他的自信和真诚征服了那个客户,对方买下了他推销的保险。他终于打破了自我设限,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其实,自我设限远远没有想象的那样恐怖,更不是牢不可破的。只要摒弃固有的想法,尝试着重新开始,你便会对以前的忧虑和消极的态度报以自嘲。

作为年轻人,应当及时摆脱自身心理高度的限制,打开制约成功的“盖子”,那么你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成功率将会大为增加。现实中,总有一些有实力的职业者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求职时,由于受到“心理高度”的限制,常常对一些适合的职业发展机会(如合适的用人单位、升职机会、发展机会等)望而却步,结果往往痛失良机,甚至导致经常性的职场挫败。

心理高度决定事业高度,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若想突破事业的瓶颈,有所作为,就要首先突破心理的瓶颈,不能因为过去的一些失败或者眼前职位的无关紧要而降低自己的标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过早地盖上一个“盖子”。

我们需要付出的是尝试的热情

当一个人在遇到某件事情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可逾越的高峰时,这就说明他在接触这件事情前就已经认输了。如果这样的心态一直纠缠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那么,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在困难面前仰头看路的人,才能发现通往山顶的方向与道路,如果在一开始就在困难面前低头,那么他始终无法达到山顶。

从青涩的应届毕业生摇身变成央视的名主持,从远涉重洋的学子到纪录片的制作人,从凤凰卫视的名牌主持到阳光卫视的当家人,杨澜的身份、角色一直在变化。

1994年,杨澜获得了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也就是在这一年,事业如日中天的她突然离开《正大综艺》,留学美国,震惊了很多喜爱她的观众。对于走出央视的原因,杨澜说:“主持人这个行当有某种吃‘青春饭’的特征,我不想走这样的一条道路。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不充实自己的话,前程将是短暂的。”

1997年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杨澜加盟中国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创了名人访谈类节目《杨澜工作室》,并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那段时间,她主持的节目在世界华语观众中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凤凰卫视的两年里,杨澜拓宽了自己的职业视角,不仅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和资本,同时也找到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1999年10月,杨澜突然宣布离开凤凰卫视中文台。这次的离开给人们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比上次巅峰之时离开《正大综艺》更让人们吃惊和关注。杨澜对此的解释是:“离开凤凰的原因只有一个,在事业与家庭的选择中,我选择家庭。”

2000年3月,在所有媒体都没有意料到的时候,杨澜突然发布了和丈夫吴征收购良记集团并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的消息。在新闻发布会上,她胸有成竹地提出了打造阳光文化传媒的计划,对于电视市场的未来前景作了精心的描述。杨澜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就像一只追逐电视之梦永远不知疲倦和满足的蝴蝶。

2003年,阳光卫视70%股权转让,杨澜宣告阳光卫视创办失败。但是杨澜并没有放弃传媒人士的角色,她和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合作,主持《杨澜视线》、《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等节目,并多次参与北京奥运会的重大活动。

杨澜说过,这些年有太多的遗憾。唯一对自己满意的,就是一直在追求改变。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成功——杨澜的经历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在开放中尝试改变,即使失败也精彩。蝶变,就是一次次突破想象,包括自己的想象,然后去追寻更高、更远、更灿烂的天空。

在未来的社会,那种自我中心、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以为是以及自我设限的人,根本不可能适应社会,甚至生存都会成问题。变,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而不变的,是心中超越自我的渴望。

不要仅仅为了成功而努力

努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成功,获得所谓金钱与物质上的回报,击败竞争对手,获得他人的肯定,地位的提升,或者成为明星和众人羡慕的对象,还是为了成长?

周国平曾给过我们明确的答案,他认为一个人不愿意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成功当做自己工作、生活和做其他事情的奋斗目标,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是不需要在名利场上得到别人许可的,即便所有的人都说他是失败的,但在他的内心中自己的成长和经历已经丰富了他的生活。

优秀的成功者他们满足的不仅仅只是眼前通过自己努力所完成的事情,而是在精神上得到了一种愉悦,在内心的强大上获得了一种积淀。优秀的成功者远非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可比,他们看的更长远,他们不会为眼前的成功而欢呼雀跃。商人的成功,在于他们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非一次生意中赚取了多少利润;技术工人的成功,不在于一次创新,而在于每一次成功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优秀作家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出版了一本销售百万的书,而在于他写作生涯上又有了一个新的高峰点。总之。做成伟大事业的决非钻营之徒,而必是拥有伟大人格和智慧的人。”

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如此,不能仅仅为了成功而努力,而应该为了成长,为了变得优秀而努力。

凌志军在《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书中写道,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则在相当程度上要靠运气。所以,应该把成功看做优秀的副产品,不妨在优秀的基础上争取它,得到了最好,得不到也没有什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一个人,优秀就已经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