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是不需要教的:发现与解放的教育
15184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摁着牛头吃草》。故事中,老农告诉男孩:“有一回,我给牛添料,故意把一些草料放在它的头够不着的地方。我就是想试一试,看它会不会把脖子伸过去吃草料。只要它一伸脖子,这小木桩就会被拔起来。可是,它吃完了够得着的草料,眼看着旁边的草,打了两个喷鼻就耷拉下脑袋了。” 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牛吃草是它的本能,就像学习是人的本能一样。不需要教育者“摁着牛头吃草”,一相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一相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时,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当孩子意识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意义已经失去。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所以,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无所不教。

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

关于教育的本质,正如卢梭所说,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文”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过程。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孩子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而这两个层面的尊重,正是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和种树、种庄稼一样,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得到自然发展,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地生长、主动学习。

将孩子成长的过程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与失败,教育者不再做一个辛苦的“陪跑者”,而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拉拉队”,当孩子们失去信心时,帮他们找到希望的星星火花;当孩子们成功时,做他们的第一个粉丝,以孩子的价值观来认识他们的世界。只有走进了孩子的世界,教育才成为可能。

学习是孩子自己独特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无法替代。

学习的本质是自我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人的一种高级本能,并不需要教,也教不会,靠的是自觉。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省。老子说,自知者明,自克者强。《中庸》说,虽愚必明,虽柔必刚。梁任公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全视其自觉心。那么,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自觉什么呢?自觉责任、危机、感恩这三点最为重要,这其实是教育的全部秘诀。

那么,教育的作用在哪里呢?

教育的作用在于发现。其实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巨人,我们无法直接唤醒那个巨人,但我们可以当一面正常、透亮、清澈、宁静的镜子,让孩子在这面镜子中发现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