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公文作品集
15178700000015

第15章 论文(1)

伟大的理论需要伟大的实践在地级《论坛》杂志上发表(二零零二年一月十八日)

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理论,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又一个伟大理论,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纲领,也是我们实现地委提出的“三增一稳”目标的指南。然而,伟大的理论必须要有伟大的实践。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因此,如何把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伟大理论,变成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这是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特别是西部地区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本文试图就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理论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供商榷。

一、实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伟大理论,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改造和保护自然,实现各种资源最佳配置,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优质物质财富的社会能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为解放、发展和保持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综合国力和区力不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解放、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把是否发展了生产力,作为检验和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首先,要掌握能够反映先进生产力要求的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只有刻苦钻研现代科学技术,敏锐地把握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并运用先进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实践,才能推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真正发挥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的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科技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直接承担者,已成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以,要把培养、保护和使用科技人才,作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真心实践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的尺度。同时,要纠正提拔科技人员就是重视科技人员的偏向。一个好的科技人才,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如果将此混淆,只能是浪费宝贵的科技人才资源。再次,要爱惜和保护社会生产力。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力,这是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的同时,要开发和保护物质性的社会生产力,使其发挥“发酵”作用。

二、实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理论,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一个执政党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和作风是否先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作风的发展方向和水准。因此,在实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上,只有做广大人民的楷模和先导,才能不断影响引导、带动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

第一,做先进思想的代表,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刻苦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对待领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确立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用先进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和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做一个政治坚定、目标远大、思想先进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这样,才能高举起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才能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第二,做先进道德的代表,真正做一个共产主义的先锋战士。道德,归根到底就是“公”与“私”的问题。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做一个真正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无私奉献、弘扬正气的共产党人。同时,要善于和敢于同一切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权谋私、见利忘义等言论和行为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塑造和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三,做优良作风的代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党的作风,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同时,党的作风也是党员干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水平,就自然有什么样的作风表现。作风建设,实际上是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抓好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发扬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做到自警、自省、自励。同时,要同一切不良行为特别是腐化堕落行为作斗争,永葆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

三、实践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理论,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

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理论中,一定要遵循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规律,真正解决好“为谁”的这个根本问题,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党和人民的忠实可靠的公仆。

一是在制定政策上,要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如果我们的政策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倾听了群众的意见,集中了群众的智慧,代表了群众的利益,制定出了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要求的科学的政策,人民就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我们党的各项事业就兴旺发达;如果我们政策是照顾了行业、集团甚至少数人的利益,就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就会受损。因此,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在制定经济、科技、干部等政策上,一定要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做一个科学地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决策者。

二是在执行政策上,要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人民群众,不但要看我们党的纲领,而且要看我们党的行动。制定政策是前提,执行政策是关键。实践证明,我们的许多政策是正确的,人民群众是满意的,但执行的结果人民是不满意的。其根本原因,是不能公正地执行政策,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出现一种政策、两种结果的现象。这既有执行政策的水平问题,也有对政策的理解问题,同时还有“为什么人”的问题。因此,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在提高政策水平的同时,一定要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做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捍卫者。

三是在行使权力上,要捍卫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使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就要时刻记住并自问两个问题:第一,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第二,党和人民给的权力是干什么的?在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中之所以能够出现腐败分子,除了个别品质本来就不好,从灵魂深入就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外,多数是没有解决好“两个自问”的问题。同时,由于权力本来就有“双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又可以用来谋私利,所以,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一旦掌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就为所欲为,盛气凌人,把权力作为个人、小集团谋私利的工具,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因此,每个党员领导干部,一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给的权力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二要时刻牢记入党时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三要时刻牢记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不是人民的主人,谦虚谨慎,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掌好权、用好权,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理论真正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做党和人民的忠实可靠的公仆。

综上所述,伟大的理论必须要有伟大的实践。同时,伟大的实践还需要可行的制度来保证。因此,要把“三个代表”理论的实践,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检验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准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理论,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为人民的利益作出重大贡献的干部,就要大胆提拔,委以重任;对在实践“三个代表”理论中,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不能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的干部,就要坚决地予以撤职。只有这样,才能把“三个代表”的伟大理论变成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才能发挥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的作用。

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开发方案在全省党政干部研讨大会上交流(一九九二年五月五日)

H是我省主要的农牧林产品生产基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提高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和深加工的水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尽快由自给型转向商品经济的根本途径。我们在经过反复论证、预测的基础上,依据《H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总体目标,确定在1990-2000年的十年时间内,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发四个区域资源优势,开拓初级、精深双层加工领域,把H地区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层加工为主体,以区域开发为基础的具有H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下简称生产加工基地),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

一、开发生产加工基地的条件和潜力

我区地处甘肃东部的陇东黄土丘陵、高原沟壑区。全区土地面积1675.45万亩,其中耕地614.31万亩,占37%;园地28.95万亩,占2%;林地421.52万亩,占25.2%;草地187.99万亩,占11.2%。由于地理、自然、气候的差异,在全区形成了干旱山区、阴湿山区、原区、河谷川区四种类型的自然经济区域,适宜于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发展。改革十多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区域性商品生产基地,也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农副产品初级加工区。这些,都为开发和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一,自然区域资源优势强。(1)干旱山区。土地面积大(1239万亩,占74%),光照充足,降雨适中,适宜胡麻、葵花、洋芋、莜麦、豆类作物生长,且品质好。目前已形成30万亩胡麻生产基地和10万亩洋芋生产基地。(2)阴湿山区。面积小(107万亩,占6.4%),林草茂密,雨量充沛,饲草资源丰富,适宜牛、羊、名贵药材生产,已形成30万头的肉牛基地和3万亩的药材基地。(3)原区。耕地平坦(139万亩,占8.3%),雨量适中,是小麦、玉米、高粱的主产区,已形成100万亩的商品粮基地,年产粮食15万吨。(4)河谷川区。土壤肥沃(190万亩,占11.4%)、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是果品、蔬菜、烤烟的主产区,已形成7万亩苹果基地、1万亩蔬菜基地和3万亩烤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