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未解知识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5175800000010

第10章 趣味人体(6)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也遇到过“长睡者”。卡察尔金从38岁那年“睡”下,直到60岁时才醒来。在那些日子里,病人没睁过眼,也没说过话,连大小便也失去了知觉,只好用导管给予饮食。

香港《大公报》1992年报道说:“今年130岁的美国老妇人艾蒂·梅格琳生活方式与众不同,她通常连续睡眠3天3夜,再不眠不休3天3夜。”真是有趣。

睡姿百态

人和动物都要睡眠,说不定植物也是这样的。留心一下人和动物的睡眠体态,真可谓百样姿势,各不相同。

蝙蝠用后肢抓住东西,头朝下倒悬而睡。鸳鸯睡觉时,雄鸟将一翼掩住雌鸟,雌鸟也将一翼掩住雄鸟。猴子睡觉时,有的老猴怕小猴溜失,始终用手捏住小猴尾巴,右手捏累了就换左手。牛羊即使睡着了,它们仍然要细细咀嚼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大象因为要保护娇贵的鼻子,干脆在睡眠时将长鼻子放进嘴里。最有趣的是海豚的睡眠了,它的两个大脑半球并不同时入睡,总是轮流让一个半球醒着,这个醒着的半球维持一些必要的活动。

人的睡姿有仰卧、伏卧、右侧卧、左侧卧、靠卧、跪卧、立卧等多种,具体的样式就更多了。我国广西南宁有个名叫庞凯培的老人,从16岁起得了一病,不能平题而只能跪趴入眠,60多年来,他的手肘和膝盖结了一层厚茧。印度有个宗教徒,自1955年起就立着靠在一块厚纸板上睡觉。美国怪人格利斯,一定要单脚站立才能进入梦乡。而浙江农妇郑凤英和湖北老人郑世顺,几十年来却是坐着睡的。

研究者发现,大多数人在睡着后的5~10分钟内就要变换一下姿势:大学生平均为13分钟;中年男子为9分钟;妇女为7.5分钟;儿童为7分钟。心理学家这样解释;频繁变换睡姿是为了松弛白天劳累带来的肌肉紧张。

很难说哪种睡姿最好。但通常认为屈着身子睡比较符合生理需要。请注意:“睡如弓”的体位与胎儿在母体内的姿态是相同的。

长年不睡的人

睡眠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然而,有些人经过锻炼,却可以强迫自己在较长时间里不睡眠。自愿不睡的纪录,在1984年已近450小时。

强迫自己长期不睡是十分有害的。有些人在愚蠢的试验后得了妄想症,有的产生了幻觉,有的一下子就使体重整整减少了15千克!所以,除非在特别监护下,绝不要去做这种毫无意义的试验。

奇怪的是,竟有因某种病变而不能入睡的人。西班牙加纳里群岛上的居民何塞·德一拉·克鲁斯,从1967年起至今没有睡过觉,他也不觉得累,其他也都正常。学者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南斯拉夫的石匠米列赛维奇,自1963年7月4日遭雷击后醒来,一直就不再睡眠。德国的克莱因1962年脑震荡后也是这样。而西班牙妇女珍妮,则已有30多个年头没有合过眼了。

印尼巴厘岛的基松尔,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奉命看守4名日本战俘而5天5夜未睡,从此他就失去了睡的功能,至今已经50多年。古巴人托马斯·伊斯在耶多从1945年到现在同样没有睡过觉。哈瓦那医院的一位教授对他观察过15年,证明是真的。

1919年,瑞典人欧·埃里克松得了流行性感冒,后来他整整有42年未曾上床。科学家认为这是流感后遗症引起的。另一位瑞典妇女埃克隆德,为悲痛母亲的去世而不再睡眠,从1918年到1973年她离开人世为止,前后长达55年!

不过,也有人认为,所谓从来不睡觉的人,并不是真不睡觉,而是睡得非常浅,时间非常短,无论是自己还是周围的人都不发觉罢了。

有趣的是,某些学者相信,人类是可能长年不睡的。理由是:睡眠是远古人适应环境的“遗传习惯”。现在夜生活丰富了,大家的睡眠时间也逐渐缩短了。只要有意识地逐步地减少睡眠,代复一代,人类就能始终觉醒的。

不断长矮的人

树木一年年长高了,它绝不会再往矮里长。按理,人在成年后的高度也不应缩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竟真的由高变矮了。

太空人在刚回到地面时如果是175.5厘米的话,只要几小时后就会“变”为170厘米了——不过,这正是他原先的高度。因为在太空没有地心吸力,背部脊椎骨的椎间盘“松”开而使人暂时拉长了。

我们晚上的身高会比早晨矮1~2厘米或更多些,原因是一天活动下来,脊椎骨紧缩在一起,所以变矮了。但不必担心,一觉睡过,就能“高”起来的。

年纪大的人,身体也会略微缩短些。“老缩”是由于脊柱弯曲,软骨退化,主要是脊椎骨的椎间盘退化的结果。在广东,45~59岁的男子平均身高是169.9厘米,但90岁以上的老人只有151.22厘米。

生了某些疾病的人,也会由高变矮的。

1993年报道:山东一青年农民患甲状腺瘤而使身体萎缩了15厘米。手术切除肿瘤后就逐渐恢复正常了。

据1987年报道,我国陕西有位50多岁的女病人,得了严重的氟骨症;她原先身高168厘米,现在只有89厘米,身子竟缩矮了79厘米。

1982年,美国也有个由高变矮的妇女。她在18岁时高151厘米,30岁时为132厘米,到50岁时已降到116.8厘米。原因不明。

美国还有一位“缩水太太”,名叫希瑟。她在1987年生第一个孩子前一切正常,后来开始矮缩。1991年已跟4岁女儿一般大小;1992年几乎只相当于两岁儿子的高度。医生对这一现象束手无策。

意大利曾经有位15岁的姑娘,害了一场怪病,3个月内就使身体萎缩了1/3。

我国古书上不止一次地记载过由高变矮的事例。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就记述过一个叫左缙叔的人,说他“忽得疾,但缩小,临终仅如小儿”。

大人能矮变为“小儿”,这真是奇事啊。

司机为什么会看见“幽灵”

在日本各地,经常可以听司机说深夜开车遇到过“幽灵”,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例子。一个夏夜,司机森重像往日一样驾驶着卡车从仓库林立的东京浜松町湾岸边出发。森重是一名老练的卡车司机,专门行驶在东京一名古屋线上,10多年来从未出现过事故,他每周4次往返在这条公路上。这天大约刚过午夜12点30分,天上稀稀拉拉地下起雨来,一路上车辆稀少。2点20分过山北后,卡车驶入小山町川前凿开的山路,往前左拐弯后再有六七千米就将到御殿场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可是车刚一拐弯,突然前面出现一个身穿白衣的少女,飞快地由左向右穿行,正在急驶的森重一看情况不好,立即跌下制动器,由于车速太快,车还是滑行了一段,猛地撞在公路旁为防止车辆坠落的护栏上。这时森重心里十分紧张,肯定自己是压了人。从驾驶室下来时,他两腿打颤,迈着蹒跚的脚步折回到刚才女子出现的地方,可是那里并不见那女子的踪影。

东名高速公路的这个地段,历来是事故的多发地区,而且事故都发生在凌晨2~3点,正好集中在午夜的时候。有不少司机说见到了“幽灵”,甚至在公路干线巡逻的警察中也有人目击到这类现象。

精神病院的精神分析医生日向野春总认为这种事故显然是司机的意识降低所致,他推断是人处在发困状态(一种脑的活动降低,临入眠前的状态)的缘故。他与日本公路干线安全研究所所长加藤正明一起,曾在司机的头上安装电极,进行脑波调查的实验。对12名受验的司机,分别进行单人时驾驶4~5次,多人时驾驶10次的试验行车。结果,确实发生撞上护栏的事故。再看那时他们的脑波正陷于发困状态,即出东京,深夜2点左右来到离御殿场高速公路出入口还有六七千米的拐弯处的司机,刚好脑的活动处在降低的节奏。

现在,已经清楚事故的原因是司机打瞌睡开车,但是他们看到“幽灵”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呢?

据日向野春总的说法,有所谓“看到幽灵的条件”首先是地理的条件,连续单调的视觉刺激后,突然来到开阔的场所,则会出现“幽灵”。离开凿开山路的拐弯地点,恰恰是那种典型。再如像古时候在露天深处的井边或桥边;近代,在长走廊尽头的播音室、医院的手术室、高层建筑里楼梯的休息平台等均符合这个条件,同时还伴随着对空间的恐惧感。此外,还有所谓缩短视觉的下雨的气象条件。

其次,每个人的脑的状态也很重要。脑的功能低落时,容易出现“幻觉”。一般的脑功能降低是在肉体疲乏时,或者赶上睡意向人袭来的周期。“幽灵”深夜出现,与看到的人受睡意袭来的时间带有很深的关系。再者,司机习惯驾驶而缺乏紧张感时也要注意。当然欲看见“幽灵”,除了那些条件外,还有外在诱发因素,例如柳枝的摇摆、灯笼之类的东西发光等外在的刺激。加之周围不是完全一片漆黑,因此,也不能忽视心理状况,如心里潜在地存在着出现什么的恐怖感。所谓恐怖,有极强的迎合性,所以,即使风吹柳枝,或寺院的钟发出嗡嗡的响声,也会引起幻想。

如果各项条件具备的话,你也可能会遇到“幽灵”出现。当然,这些条件涉及到地理环境、时间、气象、人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并非是人人都能赶上这样的机会,所以,不像做噩梦那样,每个人在一生中总能体验到。

最难解释的梦游症

他并不觉得在深夜走出家门,可人们却曾见他在街头徘徊;她只知自己躺在床上,可邻居们清楚地见她在打水、扫地。

梦游——睡眠中的无意识行为,是千百年来最难解释的一种睡眠现象。

传说法国大作家伏尔泰的一位朋友,他会夜间起床,穿好衣服,有礼貌地向根本不存在的“舞伴”鞠一躬,然后跳起舞来,舞毕又脱衣回到床上。

维也纳的一位主妇会在熟睡中去大街购买东西。英国的一位农民会在熟睡中把兽医请到家中来给牛治病。印度的潘达特·拉姆拉哈被认为是最著名的梦游者之一,他曾经在一条崎岖的小道上步行了16英里,而他自己还没意识到离开过床铺。还有报道说,有位医学院学生,常常深夜去解剖室啃咬尸体的鼻子,然后再回到宿舍酣睡。有一次“作案”时被人“擒获”,才知他是个梦游者。还有位女生,三更半夜独自到解剖室尸体旁复习功课,可她自己却不知此事。

据报道,北也门发生过一件真实而有趣的怪事。工人叶海亚在一次假死后于夜晚“醒来”,走出了家门。5年后,他的儿女在麦加城的旅店里巧遇这位“死去”的父亲,终于团聚。神经科医生会诊后的诊断是:叶海亚患有“假死后梦游症”。

更离奇的是,秘鲁有个“梦游城”。此城名叫马他尼,约有万名居民。与众不同的是,这里夜深人静,街上有许多人走来走去,有的还在表演,在跳舞。他们中的不少人是穿着睡衣的梦游者。秘鲁和许多国家的专家尚未找到“梦游城”的秘密,只能推测: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特点有关,也可能是遗传方面的因素。有材料说:大约1~6%的日本人有梦游症。

美国著名的睡眠专家、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思·克雷门声称:他花了35年时间,牺牲自己的睡眠,专门在夜间观察人们的睡眠状况,但他“观察的睡眠者中却没有一个半夜起来行走的”。

然而,梦游者确实是存在的。西班牙学者认为:许多7岁至9岁的孩子患梦游病,这可能是孩子对家庭或学校的处境不满而激起的一种“潜意识的反抗”。并说对这种病不必担心,不管它也会好起来的;几乎全部病人“一到性成熟期就痊愈了”。

梦游者并不因为到处走动而跌倒、碰撞,最后又都能回到原先睡觉的床上。这怎么可能呢?

科学家推测:这大概是潜意识的“肌肉感觉”完成的。

梦境探秘

人都会做梦(有些动物也会做梦),都会与梦幻打交道。

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都把梦看成是神灵的显示,对梦解释充满着神秘甚至迷信的色彩。直到19世纪末期,科学家弗洛伊德·弗洛卡里等人提出,梦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从此以后,对梦的研究和解释才进人了科学的殿堂。

梦境内容从何来

为了研究梦的内容来源,科学家做了不少梦的实验。

科学家有意让受试的人员不吃饭、不喝水,在饥渴交加的情况下去睡觉,结果梦里都出现了吃东西和喝水或喝饮料的情节,这意味着梦境内容与外来刺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们感到太饥饿大口渴,所以在梦境中出现了大吃大喝。

当受试人员正在做梦(用电子测试仪测出)时,科学家用冷水浇淋他们,然后用强光刺激,最后又播放一段音乐。等受试人员醒来后,只有42%梦涉到水,几乎没有有关音乐的内容,更没有强光。这个实验显示,做梦时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对梦境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梦中的色彩

一位专门研究梦中色彩的专家认为,梦的颜色与人的性格有关系。梦境中如果出现柔和的中间色调,他的性格通常比较稳定;如果梦中出现红色、黑色等强色调,做梦人的性格一般容易急躁和发怒;经常梦见黄色、橙色等引人注目的色调,显示做梦人有好出风头的性格。

先天性盲人也会做梦是肯定的,不过他们的梦与亮眼人的梦不同,在梦中使用听、触、嗅三觉的映像,没有视觉化。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各种色彩,所以不可能在梦中出现彩色的映像。

梦的内容虽然五花八门,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好梦,或称美梦;另一类是坏梦,或称噩梦。在这两类梦中,都有一些梦能给人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