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景岳全书
15174900000201

第201章

半夏(七两) 南星(三两) 白附子(二两) 川乌(半两,俱生用)上俱研,罗为细末,用生绢袋盛,以瓷盆盛井花水摆洗粉出,未出者,以手揉摆,再擂再摆,以尽为度。然后日晒夜露,每日一换新水,搅而复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白如玉片。以糯米粉作稀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无时。如瘫痪,用酒下;小儿惊风,薄荷汤下五、七丸。

(《局方》)琥珀寿星丸天南星(一斤) 朱砂(二两,研) 琥珀(一两,研)上先掘地坑,深二尺,用炭火五斤,于坑内烧热红,取出炭扫净,以好酒一升浇之。将南星乘热下坑内,用盆急盖,以泥壅护,经一宿取出,焙干为末,同二味和匀,用生姜汁打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空心送下,日三服。

一方用琥珀四两,朱砂一两,仍用猪心血三个,和药末内加糊为丸,如前服。

(《指迷》)茯苓丸 治人有臂痛,手足不能举,或时左右转移。此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能流行,上与气搏,脾属四肢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脉沉细者是也。但治其痰,则臂痛自止。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者,用此则愈。此治痰第一方也。

半夏(制,二两) 茯苓(一两) 枳壳(炒,半两) 风化硝(一钱半)上为末,姜汁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累有人为痰所苦,夜间两臂常觉抽掣,两手战掉,至于茶钟亦不能举,随服随效。

又简易方:治痰饮流注疼痛。止用大半夏二两,风化硝一两,为末,以姜汁煮糊丸,桐子大。姜汤下十五丸。痰在上,临卧服;在下,食前服。

(丹溪)白螺丸 治痰饮积胃脘痛。

白螺蛳壳(墙上年久者,烧) 滑石(炒) 苍术 山栀 香附 南星(各一两) 枳壳 青皮木香 半夏 砂仁(各五钱)上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下。春,加川芎;夏,加黄连;冬,加吴茱萸,各五钱。

(丹溪)润下丸 降热痰甚妙。

半夏(二两,根据橘红制) 南星(根据橘红制) 炙甘草 黄芩 黄连(各一两) 橘红(半斤,以水化盐五钱拌匀,煮干,焙)上为末,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集成》)润下丸 治胸膈停痰,降痰甚妙。

橘红(一斤,盐五钱,同水浸煮干) 甘草(炙,一两)上为末,汤浸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丹溪》)黄栝蒌丸 治食积作痰,壅滞喘急。

栝蒌仁 半夏 山楂 神曲(炒,等分)上为末,栝蒌汁丸。姜汤下五十丸。

(《丹溪》)杏仁萝卜子丸 治气壅痰盛咳嗽。

杏仁 萝卜子(炒,各一两)上为末,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金匮》)陈皮汤 治呕吐呃逆。

陈皮(四两) 生姜(半斤)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本事》)竹茹汤 治胃热呕吐。

半夏(姜汁制) 干葛(各三钱) 甘草(二钱)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钟,姜三片,竹茹一弹许,枣一枚,同煎七分,去 温服。

橘皮竹茹汤 治吐利后,胃虚膈热,呃逆者。

人参 竹茹 橘红(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水一钟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二汁饮 治反胃。

甘蔗汁(二分) 姜汁(二分)二味和匀,每温服一碗,日三服则吐止。

(东垣)葛花解酲汤 治饮酒太过,痰逆呕吐,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颤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人参 白术 茯苓 砂仁 白豆蔻 葛花(各一钱) 青皮 陈皮 猪苓 泽泻(各七分) 神曲木香(各五分)水二钟,生姜五片,煎七分,食远稍热服。取微汗,酒病去矣。或为末,姜醋汤调服二、三钱亦可。

《金匮》猪苓散 治呕吐,病在膈上,思水者。

猪苓 茯苓 白术(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大全》人参散 治脾胃虚寒,霍乱吐泻,心烦腹痛,饮食不入。

人参 当归 浓朴 橘红(各二钱) 干姜(炮) 炙甘草(各五分)加枣一枚,水煎服。

《澹寮》六和汤 治夏秋暑湿伤脾,或饮冷乘风,多食瓜果,以致客寒犯胃,食留不化,遂成痞膈霍乱呕吐,及广南夏月瘴疾寒热等证。

半夏 人参 炙甘草 砂仁 杏仁(各一钱) 赤茯苓 扁豆(炒) 藿香 木瓜(各二钱)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钟,生姜三片,枣一枚,煎,温服。

一方有白术、香薷、浓朴各一钱,名六和半夏汤。

《良方》丁香散 治藿乱呕吐不止。

丁香(五分) 藿香 枇杷叶(拭去毛,各二钱)上 咀。水一钟半,姜一片,煎六分,热服。

《局方》丁香半夏丸 治胃寒呕吐吞酸。

丁香(一两) 红豆(炒) 半夏(制) 白术(炒,各二两) 陈皮(三两)上为末,姜汁打糊丸,胡椒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

《局方》半夏丁香丸 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腐,心腹痞满,不思饮食。

肉豆蔻 丁香 木香 藿香 人参 陈皮(去白,各二钱) 半夏(制,三两)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和剂》大七香丸 治脾胃虚冷,心膈噎塞,渐成隔气,及脾泄泻痢,反胃呕吐。

香附(二两) 麦芽(炒,一两) 砂仁 藿香 官桂 甘草 陈皮(各二两半) 丁香(三两半) 甘松乌药(各六钱半)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嚼啐,盐酒、盐汤任下。忌生冷、肥腻。

《良方》许仁则半夏丸 治胃冷呕逆不食。

半夏(洗去滑,一斤) 小麦面(一斤)上水和丸,弹子大,水煮熟。初服四、五丸,二服加至十四、五丸,旋煮间服之。

(万氏)定喘汤 治诸喘久不愈。按此方必风痰在肺者乃可用,他则忌之。

白果(三七枚,去壳切碎,炒) 款冬花 桑白皮(蜜炒) 麻黄 制半夏(各三钱) 苏子(二钱)黄芩(微炒) 杏仁(各钱半) 甘草(一钱)水三钟,煎二钟,作二次服。不拘时,徐徐饮。

歌曰:诸病原来有药方,惟愁 喘最难当。麻黄桑杏寻苏子,白果冬花用更良,甘草黄芩同半夏,水煎百沸不须姜。病患遇此仙丹药,服后方知定喘汤。

《局方》人参定喘汤 治肺气上喘,喉中有声,坐卧不安,胸膈紧痛,及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

人参 麻黄 阿胶 半夏曲 五味子 粟壳 甘草(各八分) 桑白皮(钱半)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良方》百合汤 治肺气壅滞,咳嗽喘闷,多渴,腰膝浮肿,小便淋沥。

百合 赤茯苓 陈皮 桑白皮 紫苏 大腹皮 枳壳 马兜铃 人参 猪苓 炙甘草 麦冬(各一钱)上分二服。每服水一钟半,姜一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局方》五虎汤 治风寒所感,热痰喘急。

麻黄(七分) 细茶(八分) 杏仁(去皮尖,一钱) 石膏(一钱半) 甘草(四分)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三因》神秘汤 治上气喘急不得卧。

人参(一钱) 陈皮 桔梗 紫苏(各钱半) 五味子(十五粒)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直指》神秘汤 治水气作喘。

人参 陈皮 桔梗 紫苏 半夏 桑白皮 槟榔(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萝卜子汤 治积年上气喘促,唾脓血不止,而气实者宜之。

萝卜子(一合,研碎)水煎,食后服,其效如神。

《三因》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上气喘急,身与面目俱浮,鼻塞声重,不闻香臭,胸膈胀满,将成肺痈。

甜葶苈(炒,研细,三钱) 大枣(十枚,去核)水二钟,先煎大枣至一钟,去枣入葶苈,煎至八分,食后服,须先服小青龙汤二服方用此。

苏子煎 治上气咳嗽。

苏子 杏仁 生姜汁 生地黄汁 白蜜(各一斤)上将苏子捣烂,以二汁和之,绢绞取汁,又捣又和,如此六、七次则味尽,乃去,以蜜和之,置铜器中,于汤上煎之如饴。每服二匙,日三次,夜一、二次,病愈即止。

《医林》杏仁煎 治喘嗽。

杏仁(去皮尖,炒) 胡桃肉(去皮)上等分,研膏,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卧细嚼,姜汤送下。一方以胡桃肉三枚,姜三片,临卧嚼服,饮汤三、四口,再嚼再饮就卧,止嗽无痰。

《良方》杏仁膏 治咳嗽喘急,喉中枯燥如物塞,兼唾血不止。

杏仁(二两,去皮尖,炒研如膏) 真酥(三两) 阿胶(二两,研炒为末) 生姜汁(一合) 白蜜(五合) 苏子(二两,微炒研膏)上和匀,银锅内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时,米饮调下。

《良方》前胡散 治心胸烦热不利,咳嗽涕唾稠粘。

前胡 桑白皮 麦门冬 贝母(各钱半) 甘草(炙,五分) 杏仁(去皮尖,一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温服。

《济生》百花膏 治咳嗽不已,或痰中有血。

百合(蒸,焙干) 款冬花(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丸,龙眼大。临卧细嚼一丸,姜汤下。

《本事》枳壳散 治心下痞闷作痛,嗳气如败卵。

枳壳 白术(各五钱) 香附(一两) 槟榔(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二、三服,不拘时。

保和汤 治中染瘴气,发热呕吐,腹满不食。

浓朴(姜制) 半夏(制) 大腹皮(黑豆水洗) 橘红(各八分) 柴胡 枳壳 甘草(各五分)生姜(三钱,煨)水煎温服。

十味保和汤 治胃虚气滞作嗳。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制) 陈皮(各一钱) 藿香 香附 砂仁(各六分) 炙甘草 木香(各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食前温服。

(丹溪)六郁汤 能解诸郁。

香附(二钱) 橘红 苍术 抚芎 半夏(炮,各一钱) 赤茯苓 栀子(炒,各七分) 炙甘草砂仁(各五分)水一钟,姜三片,煎八分,温服。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砂仁、香附;湿郁,加白术;热郁,加黄芩,倍栀子;痰郁,加南星、枳壳、小皂荚;血郁,加桃仁红花、丹皮;食郁,加山楂、神曲、麦芽。

《局方》三和散 治七情气结,脾胃不和,心腹痞满,大便秘涩。

羌活 苏叶 木瓜 大腹皮 沉香(各一钱) 木香 槟榔 陈皮 白术 川芎 炙甘草(各七分半)上咀,分二服,每服水一钟,煎六分,不拘时服。

(丹溪)生韭饮 治食郁久则胃脘有瘀血作痛,大能开提气血。

生韭(捣取自然汁一盏,加温酒一、二杯同服)上先以桃仁连皮细嚼数十枚,后以韭汁送下。

《三因》温胆汤 治气郁生涎,梦寐不宁,怔忡惊悸,心虚胆怯,变生诸证。

半夏(汤泡) 枳实 竹茹(各一两) 陈皮(一两五钱) 茯苓(七钱) 炙甘草(四钱)每服四、五钱,生姜七片,枣一枚,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一方有远志一两。

十味温胆汤 治证同前,兼治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梦遗精滑等证。

半夏(汤泡) 枳实(麸炒) 陈皮(各二钱) 白茯苓(钱半) 人参 熟地 枣仁(炒) 远志(制) 五味(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水二钟,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越鞠丸 治六郁胸膈痞满,或吞酸呕吐,饮食不和,疮疥等证。

香附 山楂 神曲(炒) 麦芽(炒) 抚芎 苍术 栀子(炒,各等分)上为末,水调神曲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滚汤下。丹溪越鞠丸,无山楂、麦芽。

流气丸 治五积六聚, 瘕痞块,留饮之疾。是皆郁气客于肠胃之间,皮肤之下,久而停留,变而为痞。此药能通滞气,和阴阳,消旧饮,虽年高气弱,亦可缓缓服之。

木香 小茴香 橘红 菖蒲 青皮 广术(炮) 槟榔 萝卜子 神曲(炒) 麦芽(炒)枳壳(麸炒) 补骨脂(炒) 砂仁 荜澄茄(各一两)上为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细嚼白豆蔻仁一枚,食后白汤送下。

(严氏)五膈散 治五膈五噎。

人参 白术 甘草 白豆蔻 半夏 桔梗 干姜 荜澄茄 木香 杵头糠 沉香(各三分)枇杷叶(五片,炙,去毛)水二钟,姜七片,煎七分,温服。

《局方》五膈宽中散 治七情四气伤于脾胃,以致阴阳不和,遂成膈噎,一切气逆并治。

青皮 陈皮(各五钱) 香附(童便浸炒) 浓朴(姜汁炒) 甘草(各六钱) 白豆蔻 砂仁 丁香木香(各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盐汤点服。

《选要》十膈散 治十般膈气。风、冷、气、热、痰、食、水、忧、思、喜。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枳壳(麸炒) 神曲(炒) 麦芽 干姜(炮) 官桂诃子(煨) 三棱(炮) 莪术(炮,各一两) 浓朴(姜炒) 槟榔 木香(磨,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白汤调服。如脾胃不和,腹满胀闷,用水一钟,姜五片,枣一枚,盐少许,煎七分服。

《局方》五噎散 治胸膈痞闷,诸气结聚,胁肋胀满,痰逆恶心,不进饮食。

白术 南星(制) 半夏曲 枳壳(麸炒) 青皮 草果 麦芽 大腹皮 干姜 丁香(各一钱) 甘草(五分)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嘉禾散 一名谷神散。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气逆生痰,不进饮食,五膈五噎。

白茯苓 砂仁 薏仁(炒仁) 枇杷叶(去毛,姜炙) 桑白皮(炒) 沉香(磨汁) 五味子白豆蔻 炙甘草 丁香 人参 白术(各五分) 木香(磨汁) 青皮 陈皮 杜仲(姜汁炒)谷芽(炒) 藿香 大腹皮(洗) 石斛(酒炒) 半夏曲(炒) 神曲(炒) 随风子 槟榔各三分)上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五噎,入柿干一个;膈气吐逆,入薤白三寸,枣五枚同煎。

《局方》人参豆蔻汤 治嗝噎,宽中顺气。

人参 炙甘草 白豆蔻 石菖蒲(各五分) 白术 陈皮 半夏曲 萝卜子(炒研) 当归浓朴(各八分) 藿香 丁香(各三分)水一钟半,姜三片,粟米一撮,煎七分服。

《良方》紫苏子饮 治嗝噎上气咳逆。因怒未定,便夹气饮食,或食饮毕便怒,以致食与气相逆,遂成隔噎之候。

真苏子 诃子(煨) 萝卜子(微炒) 杏仁(去皮尖,麸炒) 人参(各一钱) 木香(五分) 青皮炙甘草(各二钱)上咀。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服。

枇杷叶煎 治五噎立效。

枇杷叶(拭去毛尖) 橘红(各三钱) 生姜(半两)水一钟半,煎七分,作二次温服。

《统旨》补气运脾汤 治中气不运,噎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