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15168000000041

第41章

题:“迪功郎兴化军仙游县尉黄岩孙编。”有自序及陈尧道、刘克庄序。岩孙,字景传,温陵人。书作於宝祐丁巳,而进士题名及咸淳、景炎後人,次第增入,非原本矣。其书纪载甚略,惟人物差详。

嘉禾志三十二卷(旧钞本)

元徐硕撰。此书作於至元中,本岳倦翁旧志而增广之。详载碑志,多至十卷,故见重金石家。但有登科题名而无守令题名,此其阙失也。有至元戊子郭晦、唐天麟二序。

类编长安志十卷(旧钞本)

题:“京兆路儒学教授骆天骧纂,开成路儒学教授薛延年校正。”是书取宋氏《志》稍增金、元间沿革故事,而分门条系之,如诗文之有分类,然地志无此体也。旧为昆山叶九来藏书。(卷末有“南阳叔子苞印”及“二泉”、“下学斋书画记”诸朱记。)

大德昌国州图志七卷(钞本)

元冯复京、郭荐等撰并序。昌国,今定海县。宋曰昌国县,元升为州。书曰“图志”,而其图已佚。宋、元邑志,俱简要。观此志与《澉水仙溪志》,可见明康氏、韩氏之书亦宗之。

延祐四明志二十卷(钞本)

元袁桷撰。原阙第九卷至第十一卷。文清为文章名家,此志世亦重之,惟全谢山氏谓其有是非失实之憾。

齐乘六卷(明刊本)

元于钦撰。此书辞约事覈,世称善本。钦殁後,其子潜出其书,苏氏天爵序而刊之。前有《释音》,潜所述也。此明青州守杜思重刻本,有思《刊板序》。

至顺镇江志二十一卷(钞本)

不著撰人姓氏。此与《嘉定志》俱有脱误,後人意为分合,俱非原帙之旧。然所纪互有详略,二志正不可偏废也。所分子目卷十三有《囹圄类》,卷二十一有《谈笑类》,为自来志乘所无。旧藏爱日精庐。

金陵新志十五卷(元刊本)

题:“前奉元路学古书院山长张铉辑。”有索元岱序。书成於至正三年,明年,本路儒学刊板。首列《修志文移》、《修志本末》及《引用书目》,此犹原本也。旧藏金坛蒋氏。(卷首有“内翰金坛蒋超藏书”朱记。)

昆山郡志六卷(钞本)

元杨譓撰。杨维桢序。譓字履祥,浦城人,自号东溪老人,晚居昆山,工诗文。昆山本“县”,元升为“州”,故题“郡志”。杨序谓二十二卷,而此止六卷,但有《风俗》等十五门,而建置、沿革、水利、赋役、户口、学校等俱阙焉,其非足本可知。叙述简而有要,尚合宋人地志之体。旧为嘉定陈妙士藏书。钱竹汀氏录副以传,有跋,见集中。

右都会郡县

水经注四十卷(旧钞本)

旧题:“桑钦撰,郦道元注。”此明人钞本,以世所传赵清常校本与柳大中钞本覈之,字句悉合,盖从宋刻钞出者。郦《序》虽残阙,犹存其半也。旧为松江吴氏藏书。(卷首有“吴省钦印”、“白华”二朱记。)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二卷(钞本)

宋魏岘撰并序。又明崇祯辛巳陈朝辅序。书作於淳祐初,《四明旧志》尝经之,传本已稀。朝辅得成化间人钞本,校订重刻。

上虞县五乡水利本末二卷(明刊本)

元陈恬撰。恬,字晏如,上虞人。其地有三湖,曰夏盖,曰上妃,曰白马。邑中永丰、上虞、宁远、新兴、孝义等乡之田,皆赖水利以治。而通塞不常,晏如因撰此书,详载疏治、围筑、启闭、蓄泄之法,兼及沿革、兴复事实以至志刻、公牍;前列四图,俾後人遵行不废,其有功於是乡大矣!书成於至正二十二年,有刘仁本、杨翮序,刻板久佚,嘉靖丙申邑令汝阴张光祖序而重刻之。旧为陈子准氏藏书。(卷首有“稽瑞楼”朱记。)

河防通议二卷(钞本)

元沙克什撰并序。金人有此书,不著撰者姓氏;又有汴本,题沈立撰。沙克什汇二本而釐订之。书成於至治元年。至元四年,嘉兴路总管元昇序而刻於学。

右河渠

北边备对一卷附北辕录一卷(钞本)

宋程大昌撰并序。书成於绍熙二年,其《自序》谓,追忆淳熙初,孝宗询及北方地里,因采古来中华、北狄枢纽相关者,条列而推言之。後附《北辕录》一卷,宋周燀撰记。敷文阁待制张子政使金贺生辰事,燀疑为从行者。两书本不相附,装订时,以类合为一册,并从钱遵王本传录。

东南防守利便三卷(旧钞本)

宋吕祉撰。祉字安老,建阳人。宣和初进士,仕至兵部尚书督府参谋军事,以郦琼叛死难。事迹详《宋史》。其知建康府时,与通判吴若安、抚使陈充共作此书。卷首有《进书状》,大意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临安僻在海滨,若移跸江上,可系南北离散之心也。旧为金竹山房藏本。

右边防

庐山记三卷附庐山纪略一卷(钞本)

宋陈舜俞撰。首卷,总叙山篇;第二卷,叙山北篇;第三卷,叙山南篇。陈氏《书录》作五卷,此阙其二矣。《自序》云,录唐以前碑记,今无之。直斋曰,刘凝之、李公择皆有序,今亦佚去矣。《庐山纪略》乃释惠远所作,出後人附录,非原本也。

赤松山志一卷(钞本)

宋道士倪守约撰并序。山在婺郡,即金华山。是志作於咸淳间,述神仙、真人灵异,并录宋时制诰以矜光宠道流之笔,语涉凡鄙。

茅山志十五卷(元刊本)

题:“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前有泰定甲子集贤大学士光禄大夫西秦赵世延序,泰定丁卯特进上卿元教大宗师吴全节序,天历元年大彬自序。後有延祐桼年前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序。序後有“金华道士钱唐西湖隐真庵开山何道坚施梓”一行。是书复有永乐间姚少师刻本,胡氏俨序,谓原本为名曲外史张雨所书,至为精洁。即此本也。

仙都志二卷(旧钞本)

元道士陈性定撰。此仙都山在括苍县,即缙雲山,道家谓“洞天第二十九”。蜀亦有仙都山,道经谓“第四十二福地”,则在丰都县境。此书凡分六门:曰《山川》,曰《祠宇》,曰《神仙》,曰《高士》,曰《草木》,曰《碑碣题咏》。作於至正中。有无名氏序。

天台山志一卷(钞本)

不著撰人姓氏。卷末有“前至元间,桐柏道士王中立遭遇世祖皇帝,宣授仁靖纯素真人”云云,则为元人所作,殆顺帝时也。

右山川

洛阳伽蓝记五卷(明刊本)

题:“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撰。”有自序,此如隐堂刻本,较绿君亭本为佳。旧为吴顼儒丈藏书。内第一卷、第二卷并有缺叶,以顾涧薲校本钞补。(卷首有“吴卓信印”、“顼儒”二朱记。)

长安志二十卷附图说三卷(旧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