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续修台湾府志
15154300000050

第50章

乾隆五年,总督德沛题准:雍正十年,北路凶番不法,南路吴福生等乘机纠众;义民侯心富等先于康熙六十年朱一贵窃发案内已经立功,至雍正十年,复行率众九百余人渡河应援,贼众奔溃;又经水师提督王郡调赴军前备充向导,出力用命,应予以优叙。均照部册有名外委例,各加一等授为千总,给与札付。

乾隆十年,总督马尔泰、巡抚周学健议准:剿捕匪犯吴福生等并北路凶番案内立功册报有名之义民,毋论已未请给功札,许赴地方官陆续具呈查明档册,唤同里正、副等当堂确讯。如果无顶冒影射情弊,即会同营员秉公考验,加具印结,详送台湾镇道覆验,转送督、抚会同亲加考察。倘有年力壮健、才技出群者、列为一等;即予考拔外委、把总。如或人材汉仗去得而技艺未能娴熟,列为次等;准予分发内地各标营食粮效力,另侯考拔。若有假冒顶替情弊事发,依律治罪。其材技平常、不愿赴考者,听其自便;功册注销。

附考

台湾始入版图,为五方杂处之区,而闽、粤之人尤多。先时,郑逆窃踞海上,开垦十无二、三。迨郑逆平后,招徕垦田报赋。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数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没,渐弛其禁,蕙、潮民乃得越渡。虽在台地者,闽人与粤人适均;而闽多散处、粤恒萃居,其势常不敌也。康熙辛丑朱一贵为乱,始事谋自南路粤庄中。继我师破安平,甫渡府治,南路粤庄则率众先迎,称为义民。粤庄在台,能为功首,亦为罪魁。今始事谋乱者既已伏诛,则义民中或可分别录用,以褒向义。加以严行保甲,勤宣圣谕,使食毛践土之众,一其耳目、齐其心志,则粤民皆良民也。何以禁为(「理台末议」)?

船政

修造哨船工料:大吉木(长七丈余,围五尺余)、中吉木(长六丈余,围四尺余)、浮溪木(长五丈余,围三尺余。俱衫木名)、高洋木(杉木之略小者)、柁、碇、龙骨(每船头、尾、中共三节,长短配桅之丈尺;系松木所制)、大桅(赶缯长八丈五、六尺,围七、八尺;篷艍长六、七丈,围五、六尺不等;按艍之长短配用)、头桅(赶缯长六丈余,围四尺八、九寸;篷艍内有改造加长、加阔,桅长五丈余,围三尺七、八寸:俱照船身长短配用)、大橹、小橹、大小风篷、大小桅饼(大木圈。或十余、或数个,用套大桅,便于起篷)、大小无底升(亦木圈。风篷挂于桅上,用木圈以动之。赶缯一千三百个、双篷艍七、八百个)、樟梁头、梁座、大桅座、头桅座(头尾)、托浪板、斗盖、水柜、头禁水(镶船头木)、尾禁水(镶船尾木)、上金(尾楼边高起木)、下金(在船尾水内,用以拴柁)、招(船顶上招子,便于头起也)、撑面(舱盖)、扛罩(舱口直木。此木自官厅口起、至大桅兜止,所罩舱之撑盖,俱扛于此;故名。隔舱板木,乃横木也。在大桅处,名曰含檀,又曰梁头;在各舱,则名堵经)、披枋(杉木板,隔船两边水)、笨枋(船顶板,在战棚枋之下)、占柜(铺官厅顶盖)、覆竹(船两旁所钉樟木)、车战棚(杉木板,重铺笨枋上)、车耳(扯篷、起碇,囗〈纟索〉缚于此)、囗〈稳,木代禾〉仔(水蛇下湾木)、缭牛(系大篷脚囗〈纟索〉)、湾极、直极、头尾八字极(俱樟木。用以镶船)、屈手极(妈祖堂前两湾樟木。大赶缯用,双篷艍无)、番人耳(船头木)、头含檀(树头桅木)、大含檀(树大桅木。凡船身长阔、满汉字号,俱于此印烙)、大转水(附大仓檀木)、含檀鞋(削成方木,镶含檀内)、木里鞋(镶桅座内方木)、转水鞋(船梢上两边方木)、车档(扯篷、起碇绞棍木)、大鹿耳(夹大桅木)、头鹿耳(夹头桅木)、夹车档(靠车木棍)、金楦(下金内木棍)、软箸(船尾中间镶木,用以夹舵)、橹椽(放橹架。一作橹床)、上下秤(拴风篷木头。尾在上者名上秤、在下者名下秤)、尾穿梁(船尾柱)、通梁(舱口上木)、下株梁(船底木)、舵牙(夹舵木)、水蛇、猴楦、桅猪(见下)、铁钉(赶缯一千八百斤、篷艍七百斤)、茅铁(四、五百斤)、櫆藤(十斤)、张篷水藤(百余斤)、黄麻(为绳囗〈纟索〉之用。其名有大律囗〈纟索〉、小律囗〈纟索〉、篷踏囗〈纟索〉、小踏囗〈纟索〉、大母囗〈纟索〉、小母囗〈纟索〉、大千斤坠、小千斤坠、篷尾吊、小篷尾吊、鸡贯、流浪囗〈纟索〉之属)、棕(亦为绳囗〈纟索〉之用。其名有篷头根、篷尾根、舵吊、虎尾、碇奴、碇囗〈纟索〉、摘尾、腰边秦、出尾秦之属。二项,赶缯一千数百斤,篷艍八、九百斤)、篾碇囗〈纟索〉(二条。每条篾三担、草四担)、桐油(赶缯一千五百斤,篷艍五、六百斤。每油百斤,配灰三百斤、钉一百斤、网纱一百斤)、网纱(破鱼网炼入油灰内,用以补缝)、灰、草饼(舂灰用)、炭(千二百斤至千八百斤)、勒肚(拴舵囗〈纟索〉。自船底贯于碇前结紧,舵乃得有力;水浅放去松,便可悬起)。杉板船、尾楼灯、金鼓各一。其余颜料、旗布、匠役、工价,大修、小修为数不等。

附考

凡大吉木、中吉木、浮溪木、高洋木、柁、碇、龙骨、大桅、头桅、大橹、小橹、松板(作梁头炮架并锯作捋路用)、棕苓竹(篷上用。有大小二种)、檬榜(系柯木,榜大桅用)、连转木(做篷、碇等车并开板做柁用,系杉木。长二丈三尺,围三、四尺不等;头尾如一,并无粗细)、松筒(对锯开,作龙骨三节)各项,产自省城,委员采办;铁钉、茅铁、桐油、山城板(系小杉木锯开,铺舱并猫狸内垫板用)、网纱、櫆藤、尾楼灯、旗布、颜料、锣、鼓、大小风篷、无底升、桅饼、桨各项,产自漳州,端人采买。其余各项,虽产台属,地近生番,深山溪涧,挽运维艰(「旧志」)。

「台海使槎录」云:『台、澎各标营船,初俱分派通省内地厅员修造。康熙三十四年,改归内地州县。其尚可修整而不堪驾驶者,内地之员办运工料,赴台兴修。迨按粮议派,台属三县亦分修数只。此非偏庇台属,以内地各厂员多力分,工料俱便;不烦运载,可以克期报竣。后定在近道、府监修。统计闽省船只,匀派通省道、府,乃将台、澎九十八船内派台湾道、府各十八只,余俱派入内地。既而,仍归内地修造;惟未至朽烂而不堪驾驶者,留台修补。至康熙四十四、五年间,仍俱改归台属。而派府船数倍于道,令其与福州府分修;议于部价津贴运费外,每船捐贴百五十金,续交盐粮厅代修其半,道、镇、协、营、厅、县共襄厥事。迨后专责知府,并将道船亦归于府。雍正三年,两江总督查弼纳题准:设立总厂于通达江湖之所,百货聚集,鸠工办料均属省便。每年派道员监督,领银修造;再派副将或参将一员,公同监视,务节浮费,均归实用。部价不敷银两,历来州县协贴;仍应如旧。复经总督满保会题:将台、澎战船九十八只,于台湾设厂,委令台道、台协监督修造。于是各船尽归台厂,而道、协之责任独重矣(同上)。

余所坐海船,桅木之值数百金。柁师云:得之外域者任重,当风不稍屈曲;长可八丈,通身无节,名「打马木」。明监察御史路振飞「按闽摘略」云:『崇祯六年,遣户科给事中杜三策、行人司司正杨仑册封琉球。先期,采木造舟,大桅屡求未获;嗣于宁化县方得应用。独铁力木柁,产自广南;差官采买,回大鹏所被贼焚劫。复支银五百五十两,前往海澄县采买二门,运到副用』云云。今盐木柁尚值数十金,亦广南所产(「赤嵌笔谈」)。

每船载杉板船一只,以便登岸;出入悉于舟侧,名水仙门。碇凡三,正碇、副碇、三碇(正碇一名将军碇,不轻下),入水数十丈;棕藤草三緪,约值五十金。寄碇先用铅锤试水深浅,绳六、七十丈;绳尽犹不至底,则不敢寄。铅锤之末涂以牛油,沾起沙泥,柁师辄能辨至某处。有占风望向者,缘篷桅绳而上,登眺盘旋,了无怖畏;名曰「亚班」(同上)。

南北通商,每船出海一名,即船主。柁工一名、亚班一名、大缭一名、头碇一名、司杉板船一名、总铺一名、水手二十余名或十余名。通贩外国,船主一名。财副一名,司货物钱财。总捍一名,分理事件。火长一正、一副,掌船中更漏及驶船针路。亚班、柁工各一正、一副,大缭、二缭各一,管船中缭囗〈纟索〉。一碇、二碇各一,司碇。一迁、二迁、三迁各一,司桅囗〈纟索〉。杉板船一正、一副,司杉板及头缭。押工一名,修理船中器物。择库一名,清理船舱。香公一名,朝夕焚香楮祀神。总铺一名,司火食。水手数十名(同上)。

海船按十二支命名:船头边板,曰鼠桥;后两边栏,曰牛栏;柁绳,曰虎尾;系碇绳木,曰兔耳;船底大木,曰龙骨;两边另钉湾杉木,曰水蛇;篷击绳板,曰马脸;船头横覆板插两角,曰羊角;镶龙骨木,曰猴楦;枹桅篷绳,曰鸡冠;抱碇绳木,曰狗牙;拄桅脚杉木段,曰桅猪(同上)。

凡商渔船往崇爻社贩卖番货,乾隆二十年示禁;如有藉端越贩,照偷越番境例,从重治罪。其社丁应纳番饷,责成通事由陆路输纳。

人物

进士举人乡贡例贡武进士武举列传列女流寓

邱文庄破琼山之荒、海忠介系中州之望,地以人传,何论绝岛。台屹处海洋,蛮天菁岭,求其青编夙汗者不少概见。自归国朝版图,声教远讫,易狉獉以文明,科名后先辉映。其间瑰行奇节、闺门闾巷,代不乏人;以至间关栖止,亦萃名流。则勿谓蜑烟蜃雨间,佳气蜿蜒,鲜所锺灵也。若乃沐久道之化成,涵育蒸濡,当必有植名教而开风气者,挺然杰出为第一流人;则采风者,有厚望焉。志人物。

进士

举人

乡贡

例贡

武进士

武举

列传

列女

流寓

进士

乾隆四年,巡视台湾御史诺穆布等奏请会试之期,台郡士子照乡试例,于福省中额内编台字号取中一名。部议:『台郡士子来京十名以上,再行奏闻,恭请钦定』。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蔡以台榜):王克捷(诸罗附生)。

举人

康熙二十六年,福建提督张云翼奏准:台湾于闽省乡试另编字号,中额一名。三十六年,总督郭世隆奏准:撤去另号,通省一体匀中。雍正七年,巡察台湾兼理学政御史夏之芳奏准:台湾贡监、生员仍照旧例另编台字号,于闽省中额内取中一名。雍正十三年,巡抚卢焯奏准:于本省解额之外,不论何经,加增台湾中额一名。乾隆元年,巡抚卢焯奏准:恩科福建加中三十名,内台湾于原额外加中一名。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萧弘梁榜):苏莪(凤山附生)。

二十九年庚午(潘金卣榜):邑星灿(凤山附生)。

三十二年癸酉(郑基生榜):王璋(府学附生。有传)。

三十五年丙子(余正健榜):王际慧(凤山附生。龙溪教谕)。

四十四年乙酉(施鸿纶榜):王茂立(台湾附生。龙岩教谕)。

五十年辛卯(许斗榜):杨阿捷(府学附生。惠安教谕)、王锡祺(诸罗附生)。

五十二年癸巳(江日升榜):杨朝宗(台湾附生)。

五十三年甲午(林廷选榜):陈飞(台湾附生。本姓张)。

雍正元年癸卯(廖学信榜):王世臣(府学附生。本姓陈)。

四年丙午(吴士拔榜):庄飞鹏(府学附生)。

七年己酉(陆祖新榜):陈文苑(凤山拔贡)。

十年壬子(叶有词榜):廖殿魁(凤山拔贡)。

十三年乙卯(黄元宽榜):陈邦杰(府学拔贡)、石国球(台湾附生)。

乾隆元年丙辰(蔡云从榜):张岳(府学附生)、蔡朝英(台湾附生)、李树滋(凤山廪生)。

三年戊午(出科联榜):陈辉(台湾增生)、王宾(台湾廪生)。

六年辛酉(邱鹏飞榜):陈连榜(府学附生)、李如松(凤山廪生)。

九年甲子(朱任琇榜):张简拔(诸罗增生)、黄师琬(彰化廪生)。

十二年丁卯(黄元吉榜):陈名标(府学生囗)、林垂芳(台湾囗生)。

十五年庚午(蓝彩琳榜):林大鹏(府学囗生)、卓肇昌(凤山拔贡)。

十七年壬申(蔡廷芳榜):林昂霄(府学囗生)、唐谦(凤山囗生)。

十八年癸酉(骆天衢榜):谢其仁(凤山囗生)、王克捷(见进士)。

二十一年丙子(杨凤腾榜):穆帝赍(府学囗生)、庄文进(凤山囗生)。

二十四年己卯(孟超然榜):杨对时(府学廪生)、白紫云(彰化附生)。

二十五年庚辰(张克绥榜):尤廷封(府学廪生)、张源仁(府学囗生)。

二十七年壬午(赖涛榜):蔡霞举(台湾囗生)、张源德(台湾岁贡)。

乡贡

康熙二十七年:王喜(府学。手辑「台志」;旧志创始,多采其语)。

二十八年:陈天机(府学)、王弼(台湾。松溪训导。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曾联镳(凤山)、蒲世趾(诸罗。古田教谕)。

二十九年:吴蕖(府学)。

三十年:蔡复旦(府学。闽清训导,升永安教谕)、冯昆玉(台湾。寿宁训导)、黄巍(凤山。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周盛(诸罗)。

三十一年:陈澜(府学)。

三十二年:苏知宜(府学)、陈逸(台湾。福安训导。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五十八年分修「诸罗志」)、何则鸣(凤山)、马廷对(诸罗。南安训导。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四十三年董建诸罗学宫)。

三十三年:庄一煝(府学。延平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