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疡医大全
14984300000171

第171章

生地 牡丹皮 白芍(各等分)水煎服,磨犀角汁和服。

甘桔汤 治痘咽喉肿痛。

桔梗(三钱) 甘草(一钱) 煎服。

生脉散 治痘后灰白,气血两亏。

人参(一钱) 炙黄 (三钱) 煎服。

四圣丸 痘后翳膜。

兔粪(四两) 家菊花(二两) 白蒺藜 甘草(各一两)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菊花茶送下。

四宝丹 治痘疔。

珍珠(三分) 碗豆灰 血余(各等分) 冰片(五厘)共乳细。以油胭脂调成膏,每以金银簪刺破,将膏填入疮口,即刻红活矣。

痘疮黑陷倒靥干枯不起。

蟾酥 冰片(各二分) 西牛黄(一分) 朱砂(一钱) 雄黄(三分)共乳细。将 猪尾血一钱八分为丸如小豆大,薄荷汤服一丸,即刻生动矣。

痘疮壮热大便秘塞。

当归 白芍 甘草(各等分) 煎服。

大便不通 黄蜜熬至滴水成珠,捻好小指细,纳入谷道内,即通。如秘甚加猪牙皂角末和蜜条内导之。或猪胆汁、皂角末装葱管内,塞入谷道内,即通。

人虚痘不起浆。

炙黄 (二钱) 人参 白术 当归 柴胡 升麻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煎服。

防痘伤目 用宁油即济宁油胭脂,涂眼眶上即免。

痘隐不起欲令速出 芫荽子一升同酒煎,不可泄气,待温去渣,除头面不可喷,只从项下喷至前心后心,手脚俱到,喷后包暖,片刻即现。

稀痘百龄方 黑芝麻(不拘多少) 甜甘草(少许)煎服。初生小儿半小杯,作三次服,从洗三服至百日。周岁小儿至五岁,每晚服一杯。六岁至九岁,早晚各服一杯,可保永不出痘矣。

凡痘焦平黑陷全无生意 活公鸡一只约六斤以外者。山羊血一钱,伴饭与鸡吃,半日后将鸡去毛整煮,化为稠汤,取一碗与乳母服之,将乳与小儿吃,再用甘草、白芍各五分,金汁一怀,煎好,入山羊血五分调服,少刻痘即转红活矣。

痘疮火证全闭不出 取河底滋泥遍涂婴儿身上,半日后洗去,即有红点现矣。

痘浆半起臭烂者。

当归 大黄(各五分)煎好调紫雪一分服。

痘疮喘吐。

丁香 紫花地丁(各一钱)同金银露煎服,即止。

痘疮大小二便秘燥黄赤者。

赤芍(一钱) 黄连(八分) 冰片(三厘)研细,开水冲服。

痘浆不起。

白犬头上虱(约二十个) 镜台后壁钱(要有子者一个)用瓦焙干,再用白旋鸡冠血数匙,酒酿数匙,共入盏内,用白鸽煨汤冲服,即可起浆。

痘疮灰白下陷 取修脚皮一撮煎汤服,即起。

十神解毒汤当归梢(酒洗) 红花(酒洗) 生地(酒洗) 丹皮 赤芍 桔梗 连翘(去心蒂研) 木通小川芎 大腹皮(洗净,姜汁拌晒各五分) 水煎服。(此方以凉血行血为主,而佐以桔、芎,有开提发散之义,引以腹通,有疏利之能,臣以丹、翘,有清解之良,视古方纯用寒凉冰伏热毒者大不同,痘已出未出,二三日间,烦闷燥渴,小便赤涩,睡卧不宁者,可用之。可与初发热条,败毒和中散参用。)九味神效散(治痘初出稠密,红紫或带焦黑色者。) 人参 牛蒡子 黄 紫草茸 甘草红花 前胡 生地 白芍(各等分) 水煎服。

荆防解毒汤(治痘夹斑、夹麻、夹丹俱可用。)防风(去芦) 荆芥穗 升麻(各四分) 黄芩(酒炒)黄柏(酒炒) 元参 牛蒡子(炒研,各六分) 水煎服。

四圣散 紫草 黄 甘草 木通(各一钱) 水煎服。

鼠粘子汤 柴胡 当归 连翘 牛蒡子(炒研) 黄芩(酒炒) 炙甘草 黄 地骨皮(各等分) 水煎服。

保元汤 黄 (三钱) 人参 甘草(各一分)老生姜一片,大枣一枚去核同煎。(有热者黄 、甘草生用,虚者黄 蜜炙、甘草炒热,更加官桂五分治之。)异功散(治痘灰白痒塌,切牙寒战,泄泻腹胀,治虚寒证,纯阴无阳者。) 人参 白茯苓 白术当归 陈皮 浓朴(姜汁炒) 制半夏 丁香 肉果(面包煨熟去油) 木香 熟附子 官桂加姜、枣,水煎服。(先服去附子亦可。若内虚泻甚,又不可无附子。)木香散(治虚寒证纯阴无阳者。)大腹皮(黑豆汁洗净) 人参 赤茯苓 前胡 诃子肉半夏(姜汤泡洗七次) 青皮(去穣炒) 丁香 官桂 南木香(临时酒磨入) 甘草(各三分)生姜三片,枣一枚去核煎。如虚加黄 、糯米。

回生丹(痘灰白,虚寒吐泻,手足冷者,可用此方应急。) 丁香(九枚) 干姜(一钱) 水煎热服。

八正散(小便涩秘,服导赤散不效,用此方。)赤茯苓 蓄 山栀仁 瞿麦 车前子 木通(各八分) 飞滑石(二钱) 甘草(四分)灯心一团煎,食前服。(热盛大便亦秘者,加大黄一钱。)无价散(黑陷欲死者,用此应急。) 用无病小儿粪阴干,将倾银罐二个上下合定,盐固济,火 通红,取出为末,蜜水调服一钱。一方加麝香、冰片少许。

升麻葛根汤 解发痘疹良方。

升麻 白芍药 葛根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人参败毒散(解疫疠发痘疹之良方,又主腰痛,四时通用。)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川芎 枳壳 桔梗 白茯苓 人参(各等分) 甘草(减半)生姜三片温服。一方有薄荷。

柴葛败毒散 疑似伤寒,以此解发。

柴胡 苏叶 葛根 人参 羌活 防风 荆芥 甘草 桔梗 姜引。

香苏败毒散 疑似伤食,以此解发。

香附 苏叶 苍术 浓朴 青皮 甘草 山楂肉 姜引。

双解散 痘疮表里俱实,非此不解。

防风 川芎 当归 白芍 大黄 薄荷叶 连翘(各五分) 石膏 桔梗 黄芩(各八分) 桂枝 荆芥穗(各二分) 滑石(二钱四分) 甘草(一钱) 姜引。

消毒保婴丹缠豆藤(黄豆或绿豆梗上缠绕细红丝者是也。八月间生, 日采之,阴干,一两五钱) 黑大豆(三十粒)赤小豆(七十粒) 新升麻 赤芍药(各七钱五分)生地黄(酒炒焙) 牛蒡子(炒) 辰砂(另研水飞)山楂肉(各一两) 荆芥穗 防风(去芦) 生甘草 川独活 当归(酒洗) 黄连(去枝梗) 桔梗(各五钱) 老丝瓜(隔年经霜者二个,取连藤蒂五寸,烧存性)上各研细和匀,用净沙糖丸如李核大,每服一丸,浓煎甘草汤化下。(其药味味预备,须待春分秋分,或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洒扫静室,至诚修合,忌妇人、带孝服人、猫犬见之,合毕焚香叩齿,日出时望东吸气一口,吹布药上,向太阳密咒,一气七遍。咒曰∶神仙真药,体合自然,婴儿吞服,天地齐年,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代天宣化丸(嘉靖甲午春,痘毒流行,病死者十、八、九,乃一厄也,时有预服三豆汤,丝瓜辰砂散,乃方书所载预解痘毒之法,靡不用之,未见其效。予窃思痘疹疫疠之毒,因岁运灾眚之变,难以药解,而人事未尽,又不可委之天数也。于是检阅古方,乃于《韩氏医通》得五瘟丹,以五运为主,喜曰此解毒神药也。根据方修合,施售与人,但服之者,莫不轻疏,人皆神之,故名之。)甘草(甲己年为君,土) 黄芩(乙庚年为君,金) 黄柏(丙辛年为君,水) 黄连(戊癸年为君,火) 山栀(丁壬年为君,木) 连翘(佐) 牛蒡子(佐) 山豆根(佐)先视其年所属者为君,次四味为臣,君药倍用,臣药减半,佐视臣又减半,共为极细末,于冬至日修合,取雪水煮升麻汁打面糊丸,辰砂为衣,竹叶煎汤下。

快斑汤 治起发迟。

人参(五分) 当归 防风 木通(各一钱) 甘草(三分) 木香 紫草 蝉蜕(各二分) 水煎服。

内托散(治气血虚损,或风秽冲触,使疮毒内陷,伏而不出,或出而不匀快,此活血匀气,调胃补虚,内托使之尽出,易收易靥。)人参 黄 当归(各二钱) 川芎 桔梗 浓朴(姜汁炒) 白芷 生甘草(各一钱) 木通 肉桂(各三分)此方红紫黑陷属热毒者,去肉桂,加紫草、红花、黄芩。若淡白陷黑陷伏属虚寒者,加丁香救里,肉桂救表。当贯而不贯者,倍参 当归煎熟,入人乳好酒温服。泄泻加丁香、干姜、肉豆蔻。

真人解毒汤 治痘母。

忍冬花(八两) 甘草节(一两) 木通 荆芥 防风 连翘(各三钱)分三剂,水酒各半煎,以肿消痘出为度。

紫草饮 治痘疮黑陷不起。

紫草 芍药 麻黄 当归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加味四圣散 治痘黑陷倒陷。

紫草 木通 木香 黄 (炙) 川芎 甘草 人参(各等分) 蝉蜕(十个)糯米百粒,水煎服。

元参地黄汤 治痘疹衄血。

元参 生地 丹皮 山栀 甘草 升麻(各五分) 白芍(一钱) 蒲黄(炒五分) 水煎服。

神应膏 敷护防痘入目。

黄柏(一两) 甘草(四两) 真绿豆粉(一两五钱) 红花(二两)研细末。胭脂水同蜜调涂两眶四畔痘上。

麻黄汤 治痘初发热而喘。

麻黄 杏仁 甘草(各等分) 石膏(加倍,一方无石膏有桑白皮)腊茶叶一钱煎服。

清金散火汤 治痘疹初发热而喘。

麻黄 苏叶 桔梗 牛蒡子(炒) 甘草水煎服。如腹胀加浓朴、大腹皮。大小便秘加炒葶苈、栀子。

粉扑法 治汗出太多不止。

黄连 牡蛎粉 刺贝母(各五钱) 粳米粉(一升)为细末扑身上。

败蒲散 止汗。故蒲扇烧灰,每服三钱,温酒调下三匙。

秘传复生散 治痘疮黑陷不起发。

珍珠 琥珀 雄黄 朱砂 穿山甲 两头尖 香附米(各一钱) 真蟾酥(五钱,人乳浸化)研细和匀,一岁儿服八厘;二三岁服一分二厘,用熟蜜水调下。

安胎饮 治娠妇痘疹必用之方。

实条芩(沉水者二钱) 人参 当归身 白术 白芍 大腹皮(黑豆汁浸,酒洗) 陈皮 川芎紫苏叶(各八分) 砂仁(连壳炒,研) 甘草(各五分)糯米一摄,煎温服。

辰砂益元散(治痘热毒太甚,狂言燥渴,欲饮水者。)飞滑石(六两) 甘草末(一两) 飞辰砂(三钱)合匀,每服一钱,灯心汤下。大人加倍。

四顺清凉饮 治里证热大便结。

当归 白芍 大黄 甘草 水煎服。

胭脂涂法 治黑痘良方。

先用升麻一味,煎浓汁去渣,将胭脂于汤内揉汁,就以本绵蘸汤于痘上试之。

痘疔门主论

喜泰顺曰∶夫疔者,乃毒火郁结,腠理秘密。发热之后,先着其疔,或三五粒,或一两点独大,色赤平扁而阔,出来必贯黄浆,次日即行收靥。见必烦躁狂乱,辨认得真,即宜银针挑破,口含清水,吸去恶血,外以鸡冠血点之,或以拔毒散敷之,大用清凉发表之剂,痘方得出。书云∶冷疔先见,诸痘不敢彰形,若不早刺,则毒火郁结,久则走黄,遍身发肿,痘来隐隐,不能出窍,束手待毙,悔无及矣。医者慎之。

陈实功曰∶痘毒升发未尽,留毒心肝二经,发为痘疔。初生紫点,次日变黑,浮高而润者毒浅,深陷而焦者毒深。其发多在七朝上下将靥之际,生于臀腿手足。身温疤润声清者吉;发在肚腹腰肾,身热色枯聋哑者凶。凡遇此证,急用针刺疔根,插入蟾酥条,候四边裂缝,疔摇者用刀割去,搓玉红膏收口,如针刺无血,插药干枯不变脓者,终为不吉。但此证属有余,首尾但宜加减鼠粘子汤主之。(《正宗》)

痘疔门主方

加减鼠粘子汤鼠粘子 知母 天花粉 山栀 荆芥(各六分) 甘草(三分)竹叶、灯心各二十四件,水煎服。

拔毒散 专治痘疔及贼痘等证如神。

透明雄黄不拘多少,研细,再将滚水泡棉胭脂取浓汁,调点疔头上。

四圣丹 专点痘疔 即刻回生。

牛黄(一钱二分) 儿茶(一钱七分) 朱砂(八分) 珍珠(二分)乳细,用口嚼胭脂调匀,点之。

珍珠膏 治痘不发,必有痘疔,黑而大臭者,宜急点之。

珍珠(五颗) 豌豆(四十九粒) 发灰(一钱)乳细,用胭脂汁调膏,拨疔点之,黑疔即变红活矣。

痘疔 甘蔗渣晒干,真香油点灯烧成灰,以津唾调匀,银簪挑破点上,立效。

又方 珍珠研末,油胭脂调搓,神效。

痘痈门主论

喜泰顺曰∶痘疮发毒,多见于外靥之证。脓浆溃烂,何由而足,虽云变臭,生意已成,必发痈毒,方为稳兆。发于四肢则伤手足,发于头顶硬处为佳。内服消风化毒汤,外用生黄豆嚼而敷之。此险中得顺,百无一失也。

邵慈庵曰∶凡有迟延日久而起,不圆润而靥,既平之际,又发痈肿,人固知其余毒,而不知为何经,当辨之。但气高喘急,胸满肚壮者,余毒在肺也。痰涎稠粘,口咬嘎齿,泄泻不止,口臭者,余毒在脾胃也。盗汗热不退而渴者,余毒在心也。梦中多惊,余毒在肝也。耳朵尚热,余毒在肾也。眼合不开,身肿不消,内热不清,郁闷不乐者,余毒诸经皆有矣。

《心法》曰∶痘后余毒发出,小如李者为毒,大如桃者为痈。单生一个者,毒在肌肉,属顺易治;连发数处者,船小载重,属险。若结于骨节之间,或成对发出者,其毒已盛;溃破之后,渗泄气血,不能敛,已属逆证。

陈实功曰∶痘痈即是痘毒。缘溜浆不足,毒流于脾肺二经,致手脚胸背结成漫肿,大如桃李。此多发于收靥之后,身凉不渴者吉。初起嚼生黄豆敷之自消;已成用太乙膏贴,侯脓熟针之。元气虚弱者,保元汤助脾健胃为主。(《正宗》)胡公弼曰∶痘痈宜大连翘饮主之。大便秘加酒炒大黄微利之,如疹后风疮加金银花。

窦汉卿曰∶发于面项胸胁者难治,生四肢者易治。

澄曰∶凡痘后发热,即是余毒未尽,不曾多服败毒药,防发痘毒,宜仔细脱衣看视,乘早消除。

又曰∶发于关键要害处,及气血亏败者险。

又曰∶痘毒切不可开刀。

痘痈门主方

三豆丹(扁鹊)。敷痘毒圣药。

黄豆 赤小豆 绿豆(各一合)用醋浸捣研浓浆,时时以鹅翎扫上,红肿退去,其效如神。

三豆饮(扁鹊)。凡遇时令不正,宜预服此,以疏解之。

黄豆 赤小豆 绿豆(各一升) 甘草节(二两)水煮熟,食豆饮汁。七日乃止,永保无患。

保元汤 痘痈出脓之后,脾胃虚弱,脓清不敛者服之。

人参 白术 黄 (各一钱) 甘草(三分)姜一片,枣二枚煎,食远服。

绵茧散 痘后余毒流注各处出清水者。出蛾绵茧不拘多少,用生明矾末填满 灰,干掺。

回毒即消丹(岐天师)人参(二钱) 金银花(五钱) 甘草(一钱) 元参(三钱)水二碗煎三分,与小儿服之。一剂即消大半,二剂痊愈。付符一道,焚在药中煎汁,神效。凡服药不效,焚符于药中,煎药与小儿饮之,十人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