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14947800000114

第114章

6、王厚、童贯帅大军发熙州,出筛金平,陇右都护高永年为统制,诸路蕃、汉兵将随行,知兰州张诫为同统制。厚恐夏人援助青唐不测,於兰、湟州界侵扰,及河南蕃贼亦乘虚窃发,骚动新边,牵制军势;乃遣知通远军潘逢权领湟州,知会州姚师闵权领兰州,照管夏国边面,别遣河州刘仲武统制兵将驻安强寨,因而兴筑甘朴堡,通南川、安强、大通往来道路。於是本路家计完密,无后顾之忧,大军得以专力西向。(《纪事本末》卷百四十。案:南川、安强、大通皆城寨名。南川盖即南宗川,安强即当标寨,大通即达南城。崇宁二年七月可考。毕沅《续通鉴》删节此文,失其事实,殆以疑大通字为误也。)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三月,置文绣院,招刺绣工三百人。案:《十朝纲要》、《宋史·本纪》并辛巳日置。

又:云:令诸州筑圜土以居强盗,昼则役,夜则拘之。案:《十朝纲要》、《东都事略·本纪》并丁亥日。《编年备要》云:尚书省言:“强盗配流者,岁以千计,至配所,则聚为寇掠;中道亡命者,复横暴乡闾为良民害。今欲仿《周官》司圜之法,令诸州筑圜土以居强盗贷死者,昼则役作,夜则拘之,视罪之轻重,以为久近之限;充军无过者,纵释之。”

1、四月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到阙下,令具逐路责降、安置、编管等臣僚姓名。

下项除名勒停编管人:

广南路广州王庭臣,(原注:武。) 潮州崔昌符,(原注:武。) 连州吉师雄,(原注:武。连州非广南,此必误。案:下陈瓘亦云连州,《宋史·陈瓘传》作廉州,则此“连,”亦当作“廉”也。) 封州李愚,(原注:武。) 康州钱盛,(原注:武。案:“康”疑“广”字之误。) 梧州李嘉亮,(原注:武。) 桂州张庭坚,(案:《东都事略》及《宋史张庭坚传》并云编管鼎州、象州,不及桂州。考《纪事本末》,崇宁二年正月诏庭坚编管鼎州,八月徙象州;四年九月诏亦仍云象州,不及桂州。原注云三年四月一日却移桂州,则此桂州字固非误也,而四年九月仍云象州,又何故?) 昭州邹浩,龚州范平仲,(案:“龚”字似误。) 宾州郭子旂,(原注:武。) 象州龚夬,(案:龙夬於崇宁二年八月丁未已自象州移化州,於兹又言象州,似误。) 惠州潘滋,(原注:武。) 连州陈瓘,(案:当依《东都事略》、《宋史本传》作“廉州”,崇宁二年正月乙酉可考。) 昌化军任伯雨,琼州赵庭臣;湖南路柳州曹盖,(案:“柳”似“郴”字之譌。) 全州柴衮,(原注:郢州又有柴衮。) 道州葛茂宗,归州陈祐,(原注:归州属湖北,此恐误。案:《宋史》本传云:编管澧州,徙归州。皆属湖北,盖上脱湖北路三字也。崇宁二年正月乙酉诏编管归州,四年九月己亥诏同。) 澧州马涓,(原注:澧州属湖北,此恐误。) 英州李祉,(原注:英州属广南,此恐误。案:崇宁二年八月丁未诏亦云英州编管,四年九月己亥诏同。) 南安军张琳;(原注:南安军属江南西路,此必误。) 江南路江州洪羽、李骧,太平州李之仪,饶州苏昺、李茂,信州郑居简,(案:信州,崇宁四年九月己亥诏作邵州。) 歙州曾焘,池州裴彦臣,洪州李积中,南康军尹正言,金州陈琳;淮南路庐州金极,高州于有;(原注:高州属广南。) 福建路福州王化基;(原注:高州又有王化基。) 京东路单州李贲,曹州石芳,登州黄策,密州邓世昌、(原注:内臣。) 赵希德,(原注:武。案:崇宁四年九月己亥诏赵希德宾州。) 宾属广西路。广济军张夙;京西路随州赵天佐,金州李穆,(原注:内臣,全州又有李穆。案:崇宁四年九月己亥诏亦云金州。) 均州冯百药,郢州柴衮;原注:已见全州。陕西路同州安信之,成州郭执中;河北路相州甯景,深州王察,邢州李僴,棣州王贯。

除名勒停羁管人:

湖南路全州李穆,(原注:已见金州。) 安州顾禹,复州李深;江南路宣州赵子遵,信州贾佾;淮南路濠州李公弼,真州李酌;京东路青州王化臣;(原注:内臣。) 京西路随州高公应。

除名编管人:

湖南路永州曾纡,桂阳监蔡克明;(原注:内臣。) 江南路建昌杜师益;

勒停编管人:

湖北路荆门军孙琮;江南路抚州高渐,筠州邓考甫,广德军胡端修;(案:元年十一月甲辰作广安军,当以此为正。) 两浙路处州赵珣;益州路维州张集,(案:宋益州路亦曰成都路,领州:眉、汉、邛、绵、彭、黎、雅、简、隆、威、茂十一州,“维”当作“雅”,元年十一月甲辰又作“濰”,亦似误。濰属京东路。) 汉州吴安逊,(案:元年十一月甲辰作濮州,以益州路覈之,则汉州为是。《文献通考》及《玉海》郡国门成都路有汉无濮,成都即益州,亦曰剑南道,濮属京东路。) 眉州周永徽,简州封觉民;梓州路遂州李新;京东路淄州衡钧;京西路颍州赵令畤、宗耆,(案:赵令畤於元年十一月甲辰云蔡州。) 唐州李杰。

编管人:

湖北路荆南吴则礼。

勒停居住人:

湖南路潭州蓝绎追一官;京东路徐州冯说,京西路西京冯悦降五官。

除名勒停居住人:

广南路循州陈次升;江南路临江军王觌;福建路邵武军谢文瓘,建州丰稷;京西路房州张舜民。

除名勒停人:

南路郴州周谊;淮南路亳州吕谅卿。

勒停安置人:

江南路南安军江公望;淮南路海州马城追三官,光州孙杰追五官。

除名勒停编管真决人:

湖北路峡州谭衮决臀杖二十。

除名勒停配本州牢城人:

广南路新州三班奉职王履,(原注:武。) 高州入内内侍省、左藏库使王化基。(原注:崇宁元年九月二十六日建州。案:崇宁四年九月己亥亦云高州。)

除名勒停编管永不叙人:

广南路韶州王道,雷州范柔中。

安置人:

湖南北路鄂州常州别驾范纯粹,汉阳军祁州团练副使安焘,案:崇宁四年九月己亥诏安焘建昌军。衡州贺州别驾改廉州司户参军曾布,全州贺州长史阎守勤,兴国军建安军节度副使朱师服,淮南路黄州黄州别驾张耒,汀州濮州团练副使曾肇;两浙路睦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章惇。

别驾居住人:

两浙路温州衢州别驾王古。

落职宫观居住人:

江南路宣州徐杰落翰林学士前朝奉大夫提举洞霄宫;淮南路和州龚原管勾玉局观,光州刘安世提举崇福宫,泰州李穀落观察使,降授皇城使,提举鸿庆宫;两浙路婺州周常管勾崇禧宫,杭州杨畏提举洞霄宫;京东路沂州刘奉世提举崇福宫,南京张士良降授西京左藏库使,提举鸿庆宫;京西路汝州吕希哲降授朝请大夫,管勾鸿庆宫,蔡州苏辙提举上清太平宫。

落职知州人:

淮南路蕲州刘拯,舒州王涣之降授承议郎;两浙路杭州蒋之奇,益州路成都府虞策,京西路陈州石豫,陕西路秦州曾孝蕴,河北路成德军吕嘉问。

责降人:

湖北路范致明落侍御史,责降监岳州酒税;江南路董士良降授内殿承制,添差吉州酒税;梁宽降授朝散郎,添差南康军酒税;黄安期降授宣德郎,添监虔州酒税;都贶降三官,监抚州酒税。淮南路谭并左藏库使添差蕲州都监,赵越降授朝议大夫监无为军酒税,杨瑰宝降两官监宿州酒税,陈并降授承事郎添监涟水军酒税,滕友追两官添监泗州酒税,张恕降两官落职高邮军添监酒税,曹兴宗降授宣德郎监寿州酒税,蔡硕落朝散郎军器少监,依旧内殿承制监蕲州酒税。福建路倪直孺降两官监南剑州酒税,周谔降授承奉郎监泉州商税,萧刓降五官添监漳州商税,洪刍降两官监汀州酒税。两浙路沈千降授宣德郎添差监常州酒税,陈师锡降授朝奉郎添差监衢州酒税。梓州路刘勃降授承议郎,添监绵州酒税。京东路徐州范纯礼降五官,少府监,分司南京。陕西路陈唐降授承务郎监华州酒税务,延福宫使、奉国军留后、知入内省事郝随落职提举醴泉观。(原注:郝随罢知省必有故,当考,《席旦传》当考。案:据《宋史席旦传》考之,旦劾罢郝随,其事在元符三年二月。至崇宁二年二月,郝随复入侍,旦又出知成都府,此罢知入内省,与席旦无涉。且郝随初逐,不独席旦劾之,龚原亦请逐不得居京师矣。《宋史龚原传》可考。) 左中散大夫、宝文阁待制、知杭州宇文昌龄迁中大夫。(原注:致仕。《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