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神农本草经
14796000000015

第15章

下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左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锻石 矾石 铅丹 粉锡锡镜鼻 代赭 戎盐大盐 卤盐 白垩 冬灰 青琅 (上玉、石,下品八种。旧一十二种) 附子 乌头 天雄 半夏 虎掌 鸢尾 大黄 葶苈桔梗 莨荡子 草蒿 旋复花 藜芦 钩吻 射干 蛇合 恒山 蜀漆 甘遂 白蔹 青葙子 藿菌 白芨 大戟 泽漆 茵芋 贯众 荛花 牙子 羊踯躅 商陆 羊蹄 蓄野狼毒 白头翁 鬼臼 羊桃 女青 连翘 闾茹 乌韭 鹿藿 蚤休 石长生 陆英 荩草牛 夏枯草 芫花(上草,下品四十九种。旧四十八种) 巴豆 蜀椒 皂荚 柳花 楝实郁李仁 莽草 雷丸 桐叶 梓白皮 石南 黄环 溲疏 鼠李 药实根 栾花 蔓椒(上木,下品一十七种。旧一十八种) 豚卵 麇脂 鼠 六畜毛蹄甲(上兽,下品四种。旧同) 蛤蟆 马刀 蛇蜕 蚯蚓 蜈蚣 水蛭 班苗 贝子 石蚕 雀瓮 蜣螂蝼蛄 马陆 地胆 鼠妇 荧火 衣鱼(上虫、鱼,下品一十九种。旧一十八种)桃核仁 杏核仁(上,下品三种。旧同)腐婢(上米、谷,下品一种。旧同)苦瓠 水靳(上菜,下品二种。旧同) 彼子(上一种,未祥)附《吴普本草》

锻石

味辛,温。主疽疡、疥瘙、热气,恶创、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一名恶囗。生山谷。

《名医》曰:一名希囗。生中山。

按:恶灰,疑当为垩灰。希、石,声之缓急。

味辛,大热。主寒热,鼠 蚀创,死肌,风痹,腹中坚。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一名固羊石(《御览》引云:除热,杀百兽。大观《吴普》曰:白巩石,一名鼠乡。神农、岐伯:辛,有毒;桐君:有毒名太白,一名泽乳,一名食盐。又云:李氏:大寒,主温热)。

《名医》曰:一名白巩石,一名太白石,一名泽乳,一名食盐案:《说文》云:巩,毒石也,出汉中。《西山经》云:皋涂之山,有白石焉,其名曰巩,可以毒鼠。

《范子计然》云:巩石,出汉中。色白者,善。《淮南子·地形训》云:白天,九百岁,生白巩。高诱云:白巩,巩石也。又《说林训》云:人,食巩石而死;蚕,食之而肥。高诱云:出阴山。一曰能杀鼠。

铅丹

味辛,微寒,主土逆胃反,惊痫 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御览》引作吐下,云久服成仙)。生平泽《名医》曰:一名铅华。生蜀郡。

案:《说文》云:铅,青金也。陶弘景云: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

粉锡

味辛,寒。主伏尸毒螫,杀三虫。一名解锡。锡镜鼻:主女子血闭,症瘕,伏肠,绝孕。

生山谷(旧作二种,今并)。

《名医》曰:生桂阳。

案:《说文》云:锡,银、铅之间也。

代赭

味苦,寒。主鬼注、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一名须丸。

生山谷。

《名医》曰:一名血师,生齐国,赤红青色如鸡冠,有泽。染爪甲,不渝者,良。采无时。

案:《说文》云:赭,赤土也。《北山经》云:少阳之山,其中多美赭。《管子·地数篇》云: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范子计然》云:石赭,出齐郡,赤色者,善;蜀赭,出蜀郡。

据《元和郡县志

戎盐

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蛊。大盐:令人吐(《御览》引云:主肠胃结热。《大观本》作黑字)。卤盐:味苦,寒,主大热,消渴狂烦,除邪及下蛊毒,柔肌肤(《御览》引云:一名寒石,明目益气)。生池泽(旧作三种,今并)。

《名医》曰:戎盐,一名胡盐。生胡盐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禄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大盐,生邯郸,又河东。卤盐,生河东盐池。

案:《说文》云:盐,咸也。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卤,西方咸地也。从西省,象盐形,安定有卤县。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盐。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十六里。《北山经》云:景山南望盐贩之泽。郭璞云:即解县盐池也。今在河东猗氏县。案:在山西安邑运城。

白垩

味苦,温。主女子寒热、症瘕、目闭、积聚。生山谷。

《吴普》曰:白垩,一名白 (《一切经音义》)。

《名医》曰:一名白善。生邯郸。采无时。

案:《说文》云:垩,白涂也。《中山经》云:葱聋之山,是多白垩。

冬灰

味辛,微温。主黑子,去疣、息肉、疽蚀、疥瘙。一名藜灰。生川泽。

《名医》曰:生方谷。

青琅

味辛,平。主身痒、火创,痈伤、疥瘙、死肌。一名石珠。生平泽。

《名医》曰:一名青珠,生蜀郡,采无时。

案:《说文》云:琅囗,似珠者,古文作。《禹贡》云:雍州贡与囗 琳琅囗。郑云:琅上玉、石,下品九种。旧十二种,粉锡、锡镜鼻为二,戎盐、大盐、卤盐为非,三考当各为一。

附子

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 (《御览》作痿) 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御览》引云:为百药之长。《大观本》作黑字)。生山《吴普》曰:附子,一名莨,神农:辛;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温。或生广汉。八月采。皮黑,肥白(《御览》)。

《名医》曰:生楗为及广汉东。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御览》)。

案:《范子计然》云:附子,出蜀武都中。白色者,善。

乌头

味辛,温。主中内、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乌喙。生山谷。

《吴普》曰:乌头,一名莨,一名千狄,一名毒公,一名卑负(《御览》作果负),一名耿子。神农、雷公、桐君、黄帝:甘,有毒。正月始生,叶浓,茎方,中空,叶四四相当,与蒿相似。又云:乌喙,神农、雷公、桐君、黄帝:有毒;李氏:小寒,十月采,形如乌头,有两岐相合,如乌之喙,名曰乌喙也。所畏、恶、使,尽与乌头同。一名 子,一名莨。神农、岐伯:有大毒;李氏:大寒。八月采,阴干。是附子角之大者,畏、恶与附子同(《御览》。

《名医》曰:生郎陵。正月、二月采,阴干。长三寸以上,为天雄。

按:《说文》云:囗,乌喙也。《尔雅》云:芨,堇草。郭璞云:即乌头也,江东呼为堇。

《范子计然》云:乌头,出三辅中,白者,善。《国语》云:骊姬置堇于肉。韦昭云:堇,乌头也。《淮南子·主术训》云:莫凶于鸡毒,高诱云:鸡毒,乌头也。按:鸡毒,即奚毒;即子,即

天雄

味辛,温,主大风,寒湿痹,沥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创,强筋骨,轻身健行。一名白幕(《御览》引云:长阴气,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大观本》作黑字)。

生山谷。

《名医》曰:生少室。二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囗,奚毒,附子也。一岁,为 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淮南子·缪称训》云: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

半夏

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以上八字,原本黑字)。生川谷。

《吴普》曰:半夏,一名和姑,生微邱,或生野中。叶三三相偶,二月始生,白花、员,上(《御览》)。

《名医》曰:一名示姑。生槐里。五月、八月采根,曝干。

案:《月令》云:二月半夏生。《范子计然》云:半夏,出三辅。色白者善。《列仙传》云:赤松子服水玉以教神农。疑即半夏别名。

虎掌

味苦,温。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生山谷。

《吴普》曰:虎掌,神农、雷公:苦,无毒;岐伯、桐君:辛,有毒。立秋九月采之(《御览》引云:或生太山,或宛朐)。

《名医》曰:生汉中及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

案:《广雅》云:虎掌,瓜属也。

鸢尾

味苦,平。主蛊毒邪气,鬼注,诸毒,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生山谷。

《吴普》曰:鸢尾,治蛊毒(《御览》)。

《名医》曰:一名乌园。生九嶷山。五月采。

案:《广雅》云:鸢尾,乌囗,射干也(疑当作鸢尾,乌园也;乌囗,射干也。是二物)。《唐本》注云:与射干全别。

大黄

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御览》,此下有道字),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

《吴普》曰:大黄,一名黄良,一名火参,一名肤如,神农、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为中将军。或生蜀郡北部,或陇西。二月花生,生黄赤叶,四四相当,黄茎高三尺许;三月,花黄;五月,实黑。三月采根,根有黄汁,切,阴干(《御览》)。

《名医》曰:一名黄良,生河西及陇西。二月、八月采根,火干。

案:《广雅》云:黄良,大黄也。

亭历

(旧作葶苈,《御览》作亭历)味辛,寒,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一名大室,一名大适。生平泽及田野。

《名医》曰:一名下历,一名 蒿。生 城。立夏后,采实阴干。得酒,良。

案:《说文》云:囗,亭历也。《广雅》云:狗荠、大室,亭苈也。《尔雅》云:囗,亭历。郭璞云:实、叶皆似芥,《淮南子·缪称训》云:亭历愈张。《西京杂记》云:亭历于盛夏。

桔梗

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御览》引云:一名利如。《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吴普》曰:桔梗,一名符扈,一名白芍,一名利如,一名梗草,一名卢如。神农、医和:苦,无毒;扁鹊、黄帝:咸;岐伯、雷公:甘,无毒;李氏:大寒。叶如荠囗,茎如笔管,紫赤。二月生(《御览》)。

《名医》曰:一名利如,一名房图,一名白药,一名梗草,一名荠囗。生蒿高及冤句。

二、八月采根,曝干。

案:《说文》云:桔,桔梗,药名。《广雅》云:犁如,桔梗也。《战国策》云:今求柴胡,及之睾黍梁父之阴,则 车而载耳。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尔雅》云:囗,。郭璞云:荠

莨荡子

味苦,寒。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一名横唐。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行唐。生海滨及壅州。五月采子。

案:《广雅》云: 萍,囗 荡也。陶弘景云:今方家多作野狼囗。旧作菪。案:《说文》无菪、 字。《史记·淳于意传》云:淄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引以莨荡药一撮。《本草图经》引作浪荡

草蒿

味苦,寒。主疥瘙、痂痒、恶创,杀虫,留热在骨节间,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溃。

生川泽。

《名医》曰:生华阴。

案:《说文》云:蒿, 也;囗,香蒿也,或作囗。《尔雅》云:蒿囗。郭璞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囗。《史记·司马相如传》:囗。注《汉书音义》曰:囗,蒿也。陶弘景云:即今青蒿。

旋复花

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戴椹。生平泽。五月采花,晒干,二十日成。

案:《说文》云:囗,盗庚也。《尔雅》云:囗,盗庚。郭璞云:旋复似菊。

藜芦

(《御览》作梨芦)味辛,寒。主蛊毒,咳逆,泄葱苒。生山谷。

《吴普》曰:藜芦,一名葱葵,一名丰芦,一名蕙葵(《御览》引云:一名山葱,一名公苒)。神农、雷公:辛,有毒(《御览》引云:玄黄帝:有毒);岐伯:咸,有毒;李氏:大寒,大毒;扁鹊:苦,有毒,大寒。叶、根小相《名医》曰:一名葱囗,一名山葱。生太山。三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藜芦,葱苒也。《范子计然》云:藜芦,出河东,黄白者,善。《尔雅》云:囗,山葱,疑非此。

钩吻

(《御览》作 )味辛,温。主金创乳囗,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注(旧作疰,《御览》作注,是)蛊毒。一名野葛。生山谷。

《吴普》曰:秦,钩肠,一名毒根,一名野葛。神农:辛;雷公:有毒,杀人。生南越山,或益州,叶如葛,赤茎大如箭、方,根黄。或生会稽东治,正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傅高山及会稽东野。

案:《广雅》云:莨,钩吻也。《淮南子·说林训》云:蝮蛇螫人,敷以和堇,则愈。

高诱云:和堇,野葛,毒药。《博物志》云:钩吻毒,桂心、葱叶,沸,解之。陶弘景云:或云钩吻是毛莨。沈括《补笔谈》云:闽中人,呼为吻莽,亦谓之野葛;岭南人,谓之胡蔓;俗谓之断肠草。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钩吻也。

射干

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急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一名乌扇,一名乌蒲。生川谷。

《吴普》曰:射干,一名黄远也(《御览》)。

《名医》曰:一名乌囗,一名乌吹,一名草姜。生南阳田野。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鸢尾,乌囗,射干也。《荀子·劝学篇》云: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范子计然》云:射干根如 安定。

蛇合

(原注云,合是含字)味苦,微寒。主惊痫寒热邪气,除热,金创,疽痔鼠囗,恶创,头疡。一名蛇衔。生山谷。

《名医》曰:生益州。八月采,阴干。

按:《本草图经》云:或云是雀瓢,即是萝摩之别名。据陆玑云:芄兰,一名萝摩,幽州谓之雀瓢,则即《尔雅》囗,芄兰也。《唐本草》别出萝摩条,非。又,见女青。

恒山

(旧作常山,《御览》作恒山,是)味苦,寒。主伤《吴普》曰:恒山,一名漆叶。神农、岐伯:苦;李氏:大寒;桐君:辛,有毒。二月、八月采。

《名医》曰:生益州及汉中。八月采根,阴干。

案:《后汉书·华佗传》云:佗授以漆叶青粘散:漆叶屑一斗,青粘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脏,轻体,使人头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