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医宗金鉴
14664900000047

第47章

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

仲景『伤寒论』,篇篇可法,但成于汉末,传写多讹,错简亦复不少。如论中下利、呕逆,用十枣汤峻剂攻之。阳重衄血,以麻黄汤发之。发汗病解反恶寒,病解之中,多一「不」字。心下痞,按之濡,濡字之上少一「不」字之类。诸家遵经注解,不得不穿凿附会,致令千古不可多得之书,不能传信于世,良可惜也。今加正误一一列明,每条凡小字傍右者,原文也;傍左者,改正之文也;居中者,原文所有或移上,或移下,或他处移入及原文所无而补之者也。字上加(),删去者也,尤有整节舛谬者三十五条,证不与脉符,药不与病合,虽有是方,世无其病,即有其病,难用是药,承讹袭谬,无济实用。然其中尚有可采之句,所以各篇不动经文,强加注释,复录原文,附于卷末,以志阙疑云。

太阳上篇正误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按】桂枝汤方,原文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耶?当删之,后仿此。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脸),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按】「脸」字当是「睑」字,睑眼弦也。作「脸」字非,当改之。

太阳中风「不」(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囗囗汗出,发「热」(作)有时,头痛,心下痞囗满,引囗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按】下利之「下」字,当是「不」字,若是「下」字,岂有上呕下利而用十枣汤峻剂攻之之理乎?惟其大便不利,痞囗满痛,始属里病;小便不利,呕逆短气,始属饮病,乃可峻攻。发作之「作」字,当是「热」字,始与太阳阳邪热饮之义相合。若无热汗出,乃少阴阴邪寒饮,真武汤证也。且「作」字与上下句文义皆不相属,当改之。

太阳病,下之,其脉「浮」[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促」[浮]者,必结胸,脉「细数」[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囗拘急,脉「紧」[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数」[浮]滑者,必下血。

【按】脉促当是「脉浮」,始与不结胸为欲解之文义相属。脉浮当是「脉促」,始与论中结胸,胸满同义。脉紧当是「脉细数」,脉细数当是「脉紧」,始同论中二经本脉。脉浮滑当是「脉数滑」,浮滑是论中白虎汤证之脉,数滑是论中下脓血之脉。均当改之。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利」[之],此作协热利也。

【按】四日复下之之「之」字,当是「利」字,上文利未止 ,岂有复下之理乎?当改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汗出」微恶寒;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按】微恶寒之上,当有「汗出」二字,若无「汗出」二字,乃表未解也,无加附子之理,当补之。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囗阳气内陷,心下因囗,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

【按】「数则为虚」句,衍文也,当删之。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按】与三物小陷胸汤,当是「三物白散」。「小陷胸汤」四字,当是错简。桔梗、贝母、巴豆三物,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义,温而能攻,与寒实之理相合。小陷胸汤仍栝蒌、黄连,皆性寒之品,岂可以治寒实结胸之证耶?「亦可服」三字,亦衍文也,俱当删之。

太阳中篇正误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按】发汗病不解之「不」字,衍文也。发汗病不解,则当恶寒,何谓反恶寒,病解恶寒,始可谓虚,当删之。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当温其里,宜四逆汤。

【按】身体疼痛之下,当有「下利清榖」四字,若无此四字,则当温其里之文,竟无囗落矣,未有表病而温里之理也。阅后太阴篇中云: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痛者,急当救里,四逆汤,其义益明,遵经补之。

伤寒,「若汗」、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汗」(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按】伤寒之下,当有「若汗」二字,盖汗较吐下伤津为多也。「时时恶风」,当是「时汗恶风」,若非「汗」字,则时时恶风,是表不解,白虎汤在所禁也。论中谓发热无汗,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细玩经文自知,当补之改之。

发汗已,脉浮数,「小便不利」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按】脉浮数之下,当有「小便不利」四字,若无此四字,则为阳明内热口燥之烦渴,是白虎汤证也。惟其小便不利而烦渴,斯为太阳水热瘀结之烦渴,始属五苓散证。若非小便不利而用五苓散,则犯重竭津液之禁矣。况太阳上篇类此证者数条,惟水入即吐一条,乃水不下行,故无小便不利之文,余皆有「小便不利」四字。今此四字,必是传写之遗,当补之。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芍药」(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按】去桂当是去芍药。此方去桂,将何以治仍头项痛,发热无汗之表乎?细玩其服此汤,曰余根据桂枝汤法煎服,其义自见。服桂枝汤已,温覆令一时许,通身囗囗微似有汗,此服桂枝汤法也。若去桂则是白芍、甘草、茯苓、白术,并无辛甘走荣卫之品,而曰:余根据桂枝汤法,无所谓也。且论中脉促胸满汗出恶寒者,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去芍药者,为胸满也,今证虽稍异,而满则同,其为去芍药可知,当改之。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豉」(干姜)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干姜」(豉)汤主之。

【按】栀子干姜汤,当是栀子豉汤;栀子豉汤,当是栀子干姜汤。断无烦热用干姜,结痛用香豉之理,当移之。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按】张兼善曰:「麻黄汤主之」五字,不应在阳气重之下,岂有衄乃解之后,而用麻黄汤之理乎?服药已之上,并无所服何药之文,将此五字移于其上,文义始合,当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苦」(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按】若头痛之「若」字,当是「苦」字。「苦」头痛方为必衄证,若是「若」字,则凡头痛皆能致衄矣。当改之。

心下痞,按之「不」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按】按之濡,当是「按之不濡」,若按之濡,乃虚痞也,补之不暇,岂有用大黄泻之之理乎?当补之。

太阳下篇正误

小青龙汤方加减法内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

【按】「加荛花如鸡子大」,此必传写之误。考本草荛花是芫花类也,每用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下行数十次,岂有治停饮之微利,用鸡子大之荛花者乎?当改加茯苓四两。

伤寒心下有水气,欬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按】「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之下,始与服汤已渴者之文义相属,岂有寒去欲解,而更服小青龙汤之理乎?当移之。

阳明篇正误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自」(盗)汗出。

【按】自汗是阳明证,盗汗乃少阳证,盗汗应是自汗,当改之。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发热」,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按】汗出多之下,当有「发热」二字,若无此二字,脉迟汗出多,微恶寒乃表阳虚,桂枝附子汤证也,岂有用桂枝汤发汗之理乎?当补之。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热」(寒),白虎汤主之。

【按】里有寒之「寒」字,当是「热」字,若是「寒」字,非白虎汤证也,当改之。

伤寒若吐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模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滑」(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按】脉弦者生之「弦」字,当是「滑」字,弦为阴负之脉,岂有必生之理?惟滑脉为阳,始有生理。况滑者通也,涩者塞也,凡物之理,未有不以通为生,而塞为死者,当改之。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囗,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若小便不利」(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按】「但以法救之」五字,当是「若小便不利」五字,方与上文小便数,及下文渴者之义相属。此条病势不急救之之文,殊觉无谓。昔王三阳亦云:此处五苓散难用,不然经文渴者之下,当有缺文,当改之。

栀子柏皮汤方【按】此方之甘草,当是茵陈蒿,必传写之误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五、六日吐之者」,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按】欲食冷食之下,当有「五六日吐之者」六字,若无此一句,则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与朝食暮吐之文不相联属。且以上文一、二日,三、四日之文细玩之,则可知必有「五六日吐之」一句,由浅及深之义也,当补之。

寸口脉浮大,而医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抟,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抟,其人必囗。

【按】「令汗大出」四字,当是衍文,宜删之。

阳明病,囗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但囗耳。(宜大承气汤下之)【按】「宜大承气汤下之」句,应在必有燥屎五、六枚之下始合。若但便囗即用大承气汤下之,殊失仲景慎重误下之旨,当移之。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囗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弦」(浮)者,与小柴胡汤。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按】续浮之「浮」字,当是「弦」字,始与小柴胡汤法之脉相合。若是「浮」字,则上之浮即宜小柴胡汤,而下之浮又用麻黄汤,不自相矛盾耶?当改之。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按】必吐下不止之「下」字,衍文也,当删之。

少阳篇正误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囗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按】「食谷者哕」四字,衍文也,食谷呕者有之,从无食谷哕者之证,当删之。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囗,脉「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细」(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按】脉细当是「脉沉细」,观本条下文脉沉亦在里也之「亦」字自知,当补之。脉虽沉紧之「紧」字,当是「细」字。观本条上文并无「紧」字,如何说脉虽沉紧,此「虽」字又何所谓耶?当改之 。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囗,呕吐而「不」(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按】下利之「下」字,当是「不」字,若是「下」字,岂有上吐下利,而犹以大柴胡汤下之者乎?当改之。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按】许叔微曰:大柴胡汤,一方无大黄,一方有大黄。盖大黄荡涤蕴热,伤寒中要药,王叔和云:若不用大黄,恐不名大柴胡汤。且仲景曰:下之则愈。若无大黄,将何以下心下之急乎?当从叔和为是,宜补之。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中「嗢嗢」(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极吐下也。

【按】王肯堂曰:「温温」当是「嗢嗢」。又云以呕下,疑有阙文,当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