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外科跌打金刃竹木破伤虫兽伤门
14629100000015

第15章

凡蚯蚓及诸恶虫咬疮:取百舌窠中土酢调敷之。

蜂虿诸虫螫人及蜘蛛咬肿痛:取土蜂窠,酢调涂之。

又方:用尿坑泥敷之。

又方:瓦摩其上,唾二七遍,置瓦于故处。【《千金》,下同】

又方:牛屎烧灰,苦酒和敷。

又方:酢调黄丹涂之。【《肘后》,下同。】

又方:人尿洗之。

又方:用酥涂之,妙。【《圣惠》】

鼠咬成疮:麝香封之,妙。【《经验》】

又方:猫头烧灰,油调敷之,以瘥为度。【赵氏方】

又方:猫毛烧灰,入麝香少许,唾和封之,猫须亦可。【《急救良方》】

又方:猫屎涂之,即愈。【《寿域方》】

蚕咬伤:屋上烂草和酢汁研敷。

又方:苎汁饮之,又涂之。苎近蚕种则蚕不生。【《本草》】

又方:蜜调麝香敷之。【《广利方》】

诸虫如蚕类咬人,恐毒入腹:煮菵草服之,亦捣敷疮上。

蝼蛄咬用槲叶烧灰细研:以泔别浸槲叶,取洗疮,拭干,纳少许灰于疮中

又方:酢和石灰涂之。【《圣惠》】

蚯蚓咬人,其毒如大风,眉须皆落:以石灰水浸之,良。【《经验方》】

又方:浓煎盐汤浸身,数遍即愈。浙西军将张僧病此,每夕蚯蚓鸣于体,一僧用此方而安,蚓畏盐也。【《经验方》】

蚯蚓吹:用老茶叶细末敷之。

射工中人,状如伤寒,寒热发疮,偏在一处,有异于常者:取赤苋合茎捣汁,饮一升,日再服之。【《集验方》】

又方:熊胆涂之,更以雄黄酒磨服即愈。【《斗门方》】

又方:用芥菜子末,和酒厚涂之,半日,痛即止。【《千金》】

又方:马齿苋捣汁一升服,滓敷之,日四五次,良。【《海上方》】

又方:鬼臼叶一把,酢渍捣汁服一升,日二次。【《千金》,下同。】

又方:射干、升麻各二两,水三升,煎一升,温服;以滓敷疮上。

闽广有溪毒中人似射工,但无物,初病恶寒发热烦躁,骨节强痛,不急治,生虫食脏杀人。用雄牛膝茎紫色节大者一把,以酒水各一杯同捣绞汁,温饮,日三服。【《肘后方》,下同。】

又方:知母连根叶捣作散服,亦可投水绞汁饮一二升。夏月出行,多取其屑自随。欲入水,先取少许投水上流,便无畏。兼辟射工。亦可煮汤浴之,甚佳。

中射菵毒:大麻子汁饮之。

又方:蚯蚓屎末,井水调服二方寸匕。【《千金》】

又方:猪血饮之,即解。【《肘后方》,下同。】

误吞蚂蝗:取田中泥,酒和一二升服之,当利出。

水毒中人:以小蒜三升煮,微热以浴身,大热即无力。若身发赤斑文书,毋以他病治之也。

射工溪毒:用鸡矢白者二枚,以钖和涂疮上。

又方:鼠妇、豆豉、巴豆各三枚,脂和涂之。

又方:用鸀鳿鸟近病人,即能唼人身讫,以物承之,当有沙出,其沙即含沙射人之箭也。又可笼鸟近人,令鸟气相吸,又取其屎烧灰,水服。

射工毒疮:大蜈蚣一枚炙研,和酢敷之。【《千金》,下同。】

又方:狼牙,冬取根,夏取叶,捣汁饮四五合,并敷之。

沙虱在水中,人澡浴则着人身,钻入皮里,初得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粟,摩之痛如刺,三日后寒热发疮,毒若入骨杀人。岭南多此。即以茅叶刮去,以苦菜汁涂之,佳。【《肘后方》,下同。】

又方:莴苣菜捣汁涂之,良。

又方:螌蝥二枚,一枚末服,一枚炼至烟尽,研细末,敷疮中,立瘥。

蠼螋虫如小蜈蚣,色青黑,长足,隐于壁间,以尿射人,遍身生疮,出黄水,甚于汤火伤,繞身匝即死。乌鸡翎烧灰,鸡子清调涂之。【《纲目》】

又方:取扁豆叶挼敷即瘥。【《本草》】

又方:梨叶捣涂之,干即易。【《箧中方》】

又方:槐白皮酢浸半日,洗之。【《千金翼》】

又方:画地作蠼螋形,以刀细取腹中土,唾和涂之,再涂即愈。孙真人子得此疾,经五六日不愈,或教此法遂瘳。乃知万物相感,莫晓其由也。【《千金》,下同。】

又方:酢和胡粉涂之。

又方:乌鸡翅毛烧灰,油调敷之,虫畏鸡故也。【《顼碎录》】

又方:大麦嚼敷之,日三上。【《类要》】

又方:磨犀角汁涂之。【《千金》】

又方:鹿角烧末,苦酒调服。【《外台》】

又方:治疮初如掺粟,渐大如豆,更大如火烙浆泡,疼痛至甚者,速以草茶并蜡茶俱可,以生油调敷,药至痛乃止。【《胜金方》】

又方:盐汤浸绵,拓疮上。【《食疗》】

又方:以蒺藜捣敷之,无叶用子。【《备急方》】

又方:杵豉敷之,良。虫刺螫人,豉心嚼敷,少顷见豉中有毛,即瘥。不见再敷,昼夜勿绝,见毛为度。【《外台》】

蠼螋咬疮:大黄末涂之。【《医说》】

蜘蛛咬疮,遍身皆有:以葱一枚去尖头,将蚯蚓入叶中,紧捏两头,勿泄气,频动摇,即化为水,以点咬处,甚效。【《谭氏方》】

又方:雄黄末敷之。【《朝野佥载》】

又方:羊桃叶捣敷之,立愈。【《备急方》】

又方:油麻研烂敷之。【《经验后方》】

又方:香油和盐掺之。【《普济方》】

又方:炮姜切片贴之,良。【《千金》】

又方:取久臭人溺于大瓮中坐浸,仍取乌鸡屎炒浸酒服之。不尔,恐毒杀人。【藏器】

又方:牛乳饮之,良。【《生生编》】

又方:用驴尿泥敷之。

诸虫毒伤:青黛、雄黄等分为末,新汲水调下二钱,又外涂之。【《本草》,下同。】

人被天蛇毒,似癞而非癞。天蛇即草间黄花蜘蛛也,人被其螫,因为露水所濡,乃成此疾,遂煎秦皮汁一升饮之,瘥。

蛇蠋蜘蛛咬:生鸡卵轻敲一小孔,合咬处,立瘥。

诸毒虫伤:大纸捻蘸香油烧火熏灭,以烟熏之,即愈。【《纲目》】

花蜘蛛毒咬人,与毒蛇无异。苍耳捣汁一盏服,仍以渣敷之。【《摘元方》】

山中草木上有石蛭,着人足则穿肌入肉中害人。但以腊猪膏和盐涂足胫趾,即不着人也。【《千金》】

南方多雨,有物曰水侄,大类鼻涕,生于古木之上,闻人气则闪闪而动,人过其下,堕人体间,即立成疮,久则遍体,惟以朱砂、麝香涂之,即愈。【《医说》】

人为蜗牛虫所咬,毒遍身者:蓼草汁浸之,即瘥。【《本草》】

百虫入耳:以两刀于耳门上摩敲作声,自出。

诸毒虫伤:青黛、雄黄等分研末,新汲水服二钱。【《录验》】

蜗牛咬:毒行遍身者,蓼子煎水浸之,立愈。不可近阴令弱也。【藏器】

解黄蝇毒:乌蒙山峡多小黄蝇,生毒蛇鳞中,啮人初无知觉,渐痒为疮,勿搔,但以冷水沃之,擦盐少许,即不为疮。【《方舆胜览》】

恶虫咬人:紫草煎油涂之。【《圣惠方》,下同。】

又方:以酥油和血涂之。

毛虫毒方:取蒲公英根茎白汁敷之,立瘥。

又方:用锅底黄土为末,以酸酢捏成团,于痒痛处搓转,其毛皆出在土上,痛痒立止,神效无比。

夏月有杂色毛虫,极毒,触人生疮痒痛,骨肉皆烂:豉一碗,清油半盏同捣,厚敷伤处,经一宿,取见豉中有毛虫,埋土中弃之。白芷汤洗后,鰞鲗鱼骨末敷之,即瘥。【《纲目》,下同。】

熏衣去虱:天茄叶铺于席上,次日蚤虱尽死。天茄即龙葵,一名老鸦眼睛草。

熏衣去虱:百部、秦艽为末,入竹笼烧烟熏之,虱自落;亦可煮汤洗衣。【《经验方》】

五月取浮萍阴干烧烟去蚊。【《千金》,下同。】

壁虱娱蚣:蔷麦秸作饼,烧烟熏之。

辟除壁虱:以木瓜切片铺于席下。【《臞仙》】

阴虱作痒:阴毛际肉中生虫如虱,或红或白,痒不可忍者,白果仁嚼细频擦之,取效。【《刘长春方》】

楝花焙末铺席下,杀蚤虱。

针灸

《千金方》曰:凡春夏初交,犬多发狂,但见其尾直下不卷,口中流涎舌黑者,即是狂犬。若被其伤,乃九死一生之患。急用针刺去血,以人小便洗净,用桃核壳半边,以人粪填满,掩其疮上,着艾灸之,壳焦粪干则易之,灸至百壮,次日又灸百壮,灸至三五百壮为住。

被狂犬咬者,只就咬牙迹上灸之,一日三壮,灸至一百二十日乃止,常食韭菜,永不再发。

凡猘犬所嚙,未尽其恶血毒者,灸上一百壮,已后,当日灸一壮。若不血出,刺出其血,百日灸乃止。禁饮酒及猪犬肉。

凡众蛇螫,灸上三七壮。无艾,以火头称疮孔大小爇之。

《丹溪心法》曰:凡蛇虺蜈蚣毒蛇咬伤,于伤处灸五壮或七壮,即愈。

《资生方》曰:狂犬咬人,当先针刺去恶血,仍灸疮中十壮;自后日灸一壮,至百日乃止。忌饮酒。常饮韭菜自然汁,以滓封灸疮,永不再发。

《医学纲目》曰:猘犬伤,毒不出,发寒热,速以艾灸外丘穴二壮;又灸所咬之处七壮,立愈。

治风狗咬,用桃核壳半个,将野地干人粪填满,以榆皮盖定,罨于伤处,又用艾于桃核上灸十四壮,即愈,永不再发。或用野犬粪,如前法灸之。

又方:艾灸伤处五七壮。

《本草纲目》曰:诸虫蛇伤人,艾灸患处数壮,甚良。

射工溪毒,独头蒜切三分,厚贴之,上用艾灸,令蒜气射入即瘥。

被毒蛇螫,即贴蛇皮于螫处,艾火灸其上,引出毒气。

医案

《夷坚志》曰:毒蛇伤螫,临川有人被蝮蛇咬伤,即昏死,一臂如股,少顷,遍身皮胀黄黑色,一道人以新汲水调香白芷末一斤灌之,觉脐中汩汨然,黄水自口出,腥秽逆人,良久消缩如故。又云以麦门冬汤调尤妙,仍以末搽之。

径山寺僧为蛇伤,一脚溃烂,百药不愈。一游僧以新水数洗净腐败,见白筋挹干,以白芷末人胆矾、麝香少许掺之,恶水涌出,日日如此,一月平复。

《薛己医案》日:陈镒,居庸关人,蝎螫手,疼痛彻心,顷刻焮痛至胁,寒热拘急,头痛恶心,此邪正二气相搏而然,以飞龙夺命丹涂患处及服止痛之药,俱不应,乃以隔蒜灸法灸之遂愈。余母及余,皆尝被螫,如前灸之,痛即止。余母又尝为娱蚣伤指,亦用前法而愈。凡蛇毒之类所伤,依此疗之,并效。《本草》谓蒜疗疮毒有回生之功,信哉!

一猎户腿被狼咬痛甚,治以乳香定痛散不应。余思至阴之下,气血凝结,药力难达,令隔蒜灸至五十余壮,疼痛悉去;仍以托里药及膏药贴之而愈。

王生被鬬犬伤腿,顷问焮痛至股,翊日牙关紧急,以玉真散治之不应,亦隔蒜灸三十余壮而苏,仍以玉真散及托里消毒药而愈。

《医学纲目》曰:张荐昔在剑南为张廷赏判官,忽被斑蜘蛛咬项上,一宿咬处有两道赤色,粗细如箸,绕顶上,从胸前至心经;二宿头面肿疼,如数升碗大,肚渐肿,几至不救。张相素重荐,因出家财五百千,并荐家财五百千,募能疗者。忽一人应召,云可治。张相初不甚信,欲验其方,遂令目前合药。其人云不惜方,当疗人性命耳。遂取大蓝汁一磁碗,取蜘蛛投入蓝汁,良久方出,甚困不能动;又别捣蓝汁,复加麝香、雄黄和之,更取一蜘蛛投汁中,随化为水。张相及诸人甚异之,遂令点于咬处,两日内悉愈。但咬处作小疮,痂落如旧。

有人被毒蛇所伤已昏困,有老僧以酒调药二钱灌之,遂苏。及以药滓涂患处,良久复灌二钱,其苦皆去。问之,乃五灵脂一两,雄黄半两,同为末,止此耳。后有中毒者用之,无不效验。

《万病回春》曰:一人夏月收麦,被骡踢倒,又咬伤二三处,至五七日脓溃臭恶,蛆蝇极盛,药不能救。一道人见之,传以蝉花散方,修合服之,蛆皆化水而出,蝇亦不敢近,旬日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