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14614100000008

第8章 从容的人生,拿得起放得下(3)

甘于寂寞,乐于寂寞。让寂寞成为成功前的潜伏,成为破除迷惘、净化心灵的一次洗礼,使我们的心从浮躁、不安中平复下来,安然享受平静的愉悦,从而坦然静观人生的风云变幻,潮起潮落。

幸福从来与物质无关

一直以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份幸福的生活。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究竟这幸福生活是什么模样,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许多人心里都没有答案。更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幸福来自于物质条件的优劣,钱多的人就幸福,钱少的人就不幸福,总之,幸福是属于拥有财富的人的,同穷人没有什么关系。

经济学专家说,只有大约15%的幸福与收入、财产或其他财政因素有关,而多达近90%的幸福来自于其他方面,比如生活态度、自我控制、人际关系以及睡眠、锻炼、休闲等。就连一些投资银行也警告人们,不要把金钱等同于幸福。

即使抛开专家们的理论,我们的生活实践也能证明幸福从来与物质无关。在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在经济方面都比我们的长辈优裕得多,我们吃得好了,穿得好了,玩乐的花样也多了,但幸福水平并没有按照比例得到提高。相反,我们大概还常常觉得,自己不如老一辈人活得轻松自在吧?金钱似乎成为了心灵的负累,陷我们于郁闷不乐之中。

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定常常可以看到,有许多月收入还不足千元的餐厅服务员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而那些似乎丰衣足食什么都不缺的人却总是郁郁寡欢。我们也能发现,那些生活在底层收入不高的农民们并非贫贱夫妻百事哀,而是活得踏实和愉快,但在繁华都市里,却有不少内心寂寞的人在深夜的酒吧里流连……

为什么?不差钱的人反而不快乐?因为物质生活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在满足人们各种欲念的同时,也在慢慢侵蚀着人们感受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的能力。精神富足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而“金钱可以增强,也可以削弱幸福感”,连不少超级富翁也如是说。

有专家建议,如果想要幸福,有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我们可以做,那就是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自己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那样我们的幸福感就会增加。不过让人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在做着相反的事情,他们总是与比他们强的人去比较,结果便产生了挫折感、焦虑感,便常常觉得自己不幸福。

总而言之,调整心态,是我们靠近幸福最有效的方式。关于这点,李连杰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借鉴。国际性公益组织壹基金的创办者李连杰,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动作明星、国际功夫巨星,还是一名慈善家。在一次壹基金座谈会上,他动情地向来宾说起了他的心路历程:在我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就告诉我,要出名就必须上好学校、考第一。于是,为了那个叫“名”的东西,我拼命努力习武练功从不敢有丝毫松懈。不知不觉间,我得到了许多的“名”,这让我产生了一种沾沾自喜的优越感。但同时,我觉得也失去了许多,失去了童年时代应有的快乐和稚趣。那时候我觉得,比起同龄的孩子来说,我的内心多了一份沉重、一种忧愁,不过其他人看不到这些,在他们的眼中,我是十分幸运且幸福的。当我长到 16岁,我又发现光有名还不够,要想得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似乎还应该有利,名利双收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因此,我又向着“利”的道路拼命奔跑,1982年19岁的我已经有10万块了,这笔钱在当时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觉得不幸福不快乐。那时我想,是不是这些钱还不够,我还应该挣更多的钱才行。转眼三年过去,1985年时,我的银行存款已上升到一百多万。年少轻狂的我数着这些花花绿绿的钞票,几乎半夜做梦都会笑醒,但大概是人心不足吧,我还想把这个数字变得更大。1992年,我终于把存折上的数字滚雪球一样变成了上亿元,可我看到在我的前面还有很多比我钱多的人,我必须更加拼命追赶他们,争取更大的名和利……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位年届七旬的长者一起跑步,而一路上,他不断地向我唠叨着他的烦心事。他说他一生积累了许多财富,现在却一点也不觉得幸福快乐。我诧异地问他,你一生名利兼收,难道还不觉得幸福吗?他回答我,现在有件事让他觉得很痛苦很烦恼,那就是他要将他的财富留给哪个儿子呢,老二不务正业,本应交给老大,可这样一来,老二肯定不高兴;但留给老二吧,老大也会不满,他真不知该怎么办。

长者的话实在让我吃惊,想不到他竟然被自己积累的财富紧紧纠缠着,一直找不到幸福的出口。这件事给了我很强的心灵震撼,从那天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什么事也没做,只是努力地思考着,自己究竟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幸福和快乐。

然后我发现,我前半生拼命追求的名和利其实都是身外的东西,尽管它们也带给我一些成就感和幸福感,却都是暂时的、稀薄的。我也发现,我真正的梦想是在帮助他人时也能帮助自己,使别人幸福快乐,那么自己也幸福快乐。从那时起,我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而在这个不断将幸福与快乐传递给他人的过程里,我觉得我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李连杰的话令人深思。我们总是想拥有更多的钱,为什么呢?是为了让生活富裕。可我们为什么想要富裕的生活呢?终究还是为了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也就是说,挣更多的钱并非我们的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因此,当我们在努力工作努力赚钱的时候,在竭力积累财富的时候,千万不要冷落了幸福。财富不见得能被每个人都拥有,可幸福的感受和快乐的心情却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那才是我们触手可及的宝藏。

当物质成为一种谈资

幸福是什么?幸福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也或多或少与物质有那么点关系,但正如钱钟书先生说的,其实任何快乐归根结底都是精神性的,用钱去消费是精神享受,用钱打造舒适生活也是精神享受,而没有钱自得其乐也可以获得精神享受。那么,这样的想法正确吗?究竟开奔驰上班的人,是不是一定就比坐公车上班的人幸福呢?或者,有房有车有稳定高收入的人就比那些收入一般甚至四处流浪的人幸福呢?有一个属于现代经济心理学范畴的实验,从人类对金钱的认知角度,证明了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美国华裔经济学家奚教授在1998年曾经做过一个冰激凌实验。他准备了两杯哈根达斯冰激凌,冰激凌A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就快要溢出来了;冰激凌B有8盎司,但装在10盎司的杯子里,所以看上去还没装满。

这个实验要调查的是,人们愿意为哪一杯冰激凌付更多的钱呢?理论上,喜欢冰激凌的人,会选B杯。因为8盎司的冰激凌比7盎司多。喜欢杯子的人呢,也会选 B杯,因为10盎司的杯子要比5盎司的大。可是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把这两杯冰激凌放在一起比较的情况下,让人们分别判断,人们反而愿意为分量少的冰激凌付更多的钱——参加实验的人更愿意为7盎司的冰激凌付2.26美元,却没有用1.66美元买8盎司的冰激凌。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的心中,金钱说到底只是数字本身的物理符号,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的幸福感。最基本的物质财富虽然也是我们幸福感的一部分,但在满足了基本物质要求之后,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并非成正比。

著名作家王小波曾经说,“学生是穷人里最趾高气扬的一种,虽然穷,但前程远大。”李连杰的经历也在告诉我们,不要做欲望的奴隶,要做梦想的主人。当我们拥有梦想,并且为梦想而不断努力,这个过程里我们所收获的是最大的心灵财富。

那些抱着幸福就是很多很多的钱这个观念的人,注定是不幸福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弄清楚幸福的本质,而是错误地在幸福与金钱之间画上了等号。有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世纪中期时,他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的石油产业,操控着美国的金融体系,就连美国国会也要对他言听计从。然而,大量的财富和赫赫声名并没有使他感到幸福,反而带给他莫名的焦虑和烦躁,致使他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即使遍访名医也无法医治。

后来,他旅游散心时,来到了中国河南的一座禅院,在那里逗留了一晚。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第二天一早他就起身回国了。而回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辞去董事长一职,并宣布自己将退休,以后不会再参与任何应酬。当时,《华盛顿邮报》的一名记者曾就此写了一篇评论,他知道后还买下了所有能买到的报纸,将它们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