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黄檗山寺志
14489300000005

第5章

内三树桥在三门前。右有甘棠三树,郁翠盘盖其上;流泉漱石,清音朗朗于下,前有石凳三面,名曰“三树桥”。檀越林伯春坐息其间,神情快爽,戏吟三字诗以美之。诗曰:“一桥亭,三树下,千枝椽;万叶瓦。明月筛,清风洒,坐其间,即仙也。”

中木桥在碾前二十余武。有二石人立焉。

外拱桥在桑池园西,即古山门旁。有勒石碑载宋时僧妙湛募化。

新坝在三门东南,与三树桥平列。崇祯甲戌始筑,为内堂水口,高一丈三尺,阔四丈,长六丈余。山门通道于寺右。

塔前碾坝东二十余武;

水碓在大溪坝上百余武。今废,臼尚存江家门口。

水磨在水碓上。今废。

化人台井由绛节峰分枝而下,距寺二里许江书院北,现有迹存焉。

狮子庵在狮子峰间,因峰而得名。自外拱桥东去一里许,旧传金长者之宅;辛卯春赎回。背负狮子,面对佛座,群峦拱翠,碧水环流,如拖球状。虽形胜之说,释氏不道,而地灵人杰,得无有返掷狮儿出现于世者乎?故师有“坐对金山谈主伴,卧闻狮子吼风雷”之句。乾隆间,界泉尊口道退和尚、道昱首座重建。

翠竹庵在寺龙臂后仑中,庚寅春如构。环围翠茂可观,亦卫寺之嘉气,所谓居不可无竹也。此君虚心待物,永夜达旦,吟风嘲月,泛泛成音,讵假香岩击节,而后有声哉!无价赵居士登此,则云:“天风坐笑语萧萧,玉版山中频见招。忽忆香岩家里事,竿头一击便通霄。”

梅福庵在四潭塔右仑,去寺四里余。戊寅冬,修中天祖塔,始创三间一偏,内祀中天祖并诸耆旧牌位,旁立一碑,聊叙祖之始末。游者沿溪鸟道而上,丹崖插汉,峭壁凌空;悬流玲珑,大畅胸襟,偶触其机,词锋顿发。围海百余株,每至雪嶂流辉,清香扑鼻,可谓名实不虚。故师咏之曰:“素性天然洁,临霜志愈贞。破顔微冷笑,十里净无尘。”

万松庵在佛座峰间必翁塔前,一名熨斗山卧云庵。计三间两偏,东西两坑,计四十亩。其山场环绕一派,东至茶亭下,南至佛座山下头陀庵止,连桐管坑田下为界;北至寺案;西连大小帽。自崇祯丁丑岁;周围栽植松柏数万株,今已成林,改名万松庵。偈日;“百亩青松信手栽,千秋耳畔吼风雪。眼青可辨龙蛇影,那许狸奴暗乱猜。”

白马庵在狮子峰东,距寺三里余,旧曰“白马庙”。始京师以白马名寺,以其驮经西来;有功法门,故此亦以白马名庙,袭其迹也。寻庙废为民宅;辛卯春赎回。一围五亩余;计五间,改庙为庵,以存故事。右角二十余武,即报恩寺旧址,有石槽在焉。

水月庵去寺一里余,在吉祥峰之右。其山地乃檀越林结夫所施。辛卯春,始构为庵,三间一偏,枕佛座,濯清溪,紫微影护,罗汉来朝,钵盂、天柱、屏障,宝峰、狮子、香炉、罗列围绕。增万福之胜概,畅达者之大观。名曰“水月庵”。后有大士应现,未可知也。道光间道本德康公重建

三官庵即开香庵,在水月庵右,香炉峰之后,去寺三里许,古祀三官处,寻废为埔地。戊子春赎回,受种五亩余。后山三仑连熨斗,俱为寺业。已丑春,略构一偏,以存旧迹。

绛节庵去寺二里余。自寺西涧溯流而上,过石门而入焉。脉自罗汉峰左肩迢递而下,如降节状,故以峰得名。庵居峰之右,亦以峰名之。建自壬辰季春,三间一编。前有报雨,五云,后得降节飘扬,故有“欲献紫微庵,五云供法眼,天垂七宝盖真人”之句。

紫微庵在紫微蜂下,去寺五里许。沿马鞍而上,至天柱蜂腰而下,盖宝蜂、天柱之间。壬辰春,僧无尘结茅于此,日以采薇当供,夜则禅静而乐。群峦拱翠,万壑呈祥,紫气迫人,通身锦绣,山花映日,遍体文章。鸟鸣丹壁,水奏清溪。一曲两曲无人会,惟许幽人独自知。

弥勒庵在狮子峰尾崙狮子庵左畔数十武。前后五间。嘉庆丁卯,道升公首座重构前坞一偏。背巑岏而迤古道,临略彴而瞰清流。荔薜烟萝,扶疏绕屋,梓楠露筿,逦迤垂垣,不殊兜率陀天。崇祀阿逸多佛有句云:“放下肚皮笑,笑几家村落;解开叉口包,包数里溪山。当来定有补处,菩萨下生应现其间。”

崑仑庵在牛颓洋中,去寺里半之遥。乾隆乙酉,昙会禅宿瑞英公西堂鼎建。佛座、香炉西耸,象峰、狮岫东环。紫甸朱堘,纵横映带,乌潭碧溆,左右溁洄。陟岑楼,披绣闼,山原广厥遐瞻;临绀宇,启玄局,川泽盈其胜赏。白云半坞,古德宗风;明月前溪,作家境界。亶其然乎?信足乐也。

塔庵在下棋垅之麓公妈塔左侧,离环翠亭一牛囗〈目后〉地,供普陀大士,旁列诸上善人牌,并熨斗万松庵、报恩塔总套。年节晨昏,香火罔替。门通曲径,室倚层峦。日出而林霏开,人来人去;云归而岩穴暝,樵唱樵歌。野色山围,松送瑶笙雅韵;石头路滑,笋藏玉版禅机。道光癸未,崇皑禅德思琏师重整。

松隐堂在荔湾墩北纪游亭东去半里许。康熙间,良规公开创,为本师隐元老人舍利齿发塔院;并祀奉真像。春霜秋露,虔申追远之忱;夕梵晨灯,用达酬恩之悃。嘉庆乙丑,继宗和尚监寺永悦师鼎建西偏数间,以为香积湢溷寮舍。狮峤左回,田畴绮错;象峰后乐,涧壑环萦。列岳云开,屏障画图,缭绕前岗。日映香炉,烟篆氤氲,花雨盈庭,山色香凝。霞磴松风,隔陇涛声,翠绕云堂。天宝物华,法乳联芳八表;地灵人瑞,宗猷丕振千龄。诚窜堵之名蓝,福唐之胜概也。

黄檗塔院在下棋垅。宋太平兴国元年建。以衰乱故,江氏从而宅左右。现存塔五座;内有古井一口。

报恩塔院在香炉峰前莫氏宅右。宋建炎间建,今废。现存大井一口,井栏勒石可据。

东岳塔院在南阳庄百余武,今废。现存基一围五亩,丙戌年赎回。

黄檗海塘在井得、隆仁二里;东西三百五十丈,南北一百五十丈,陡门三间。洪武十四年本寺筑,灌官民田十五顷。今属民间。

南阳庄在香炉峰前百余武;与鳌江林田舍共焉。以中为厅界,寺居右边,两房一偏。外护小屋一列,又北边另一座两偏。左右前后计田一百六十余亩。监收僧良聪主之,调众有法,不失农时,虽歉岁亦有收焉。这一段田地,分付来多少时,也把柄在手,任渠反覆。所谓“栽田博饭寻常事,不是饱参人不知。”

何洋庄在狮子峰外,土名何厝洋。今废为民居。

桃花坞去寺二里许,即往龙潭路溪边是也。今废。

界内田据传十二峰内外田地俱属寺业,以嘉靖倭焚僧散不还,近民请受租税,久假不归,惜哉!

寺前田自寺前旧址至摭仔里铁灶,共计二十四亩,隆庆间,僧中天于民间赎回。又大桥外军民田八亩零,已丑年赎回。

熨斗田计十亩。坐佛座峰左右两坑。

梨洋田计十亩。土名大潭口等处。

南阳田计一百六十余亩。

黎湾洋田计五十六亩。

牛队洋田计二十亩余。

东满洋田计一十三亩。

陈白洋田计四十五亩。

郑渚田在苏溪里渔浦南滨地也;唐天宝中尝为田,后废。至宋天禧间,僧履元重堤之。长二百二十丈,址广三丈,高一丈二尺,陡门十四间,望若长坂焉。今稍坏,亦属民间。

桑池园下棋垅西原有池园,今为埔地。现存有祖塔三座;已受塔禁。未丈地五亩,东至下棋垅,西连寺龙臂,南至田,北连水枧坑。前里长陈大绶册据。

熨斗园计六亩。在报恩塔前。

堘头畲园计五亩。

铁炉墩园计四亩。

三官垅园计五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