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曰: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
病有在脉者,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
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此之谓反也。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灵枢》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勿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恢刺者,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
暴挛癎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热病数惊,瘈瘲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癫疾毛发去,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瘲,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不已,取然谷。
黄帝曰:人之亸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因其所在,补分肉间。
黄帝问于伯高曰:何以知筋之病也?伯高曰: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曰:百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各在其处。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少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
《甲乙经》云:卒心中痛,瘈瘲互相引,肘内廉痛,心敖敖然,间使主之。
热病,先手臂瘈瘲,唇口纵,鼻张,目下汗出如转珠,两乳下二寸,坚胁满悸,列缺主之。
振寒瘈瘲,手不伸,咳嗽唾浊,气膈善呕,尺泽主之。
大风默默不知所痛,嗜卧善惊,瘈瘲,天井主之。
头重鼻衄及瘈瘲,至阴主之。
身热狂走,讝语见鬼,瘈瘲,身柱主之。
《难经》云:筋会阳陵泉,筋病治此。
《千金方》云:腹满瘈瘲,心痛气满不得息,巨阙主之。
呕血时瘈,善摇头,颜青,汗出不过肩,伤寒温病,曲泽主之。
转筋十指挛急,不得屈伸,灸脚外踝骨上七壮。
失精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壮,在内踝前筋里宛宛中。
又云:灸下满各五十壮,老人加之,小儿随年壮法。
又云:此二穴喉肿厥逆,五脏所苦,鼓胀,悉以主之。
转筋,胫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横筋上三壮。
腹胀转筋,灸脐上一寸,二七壮。
劳冷气逆,腰髋冷痹,脚屈难伸,灸阳蹺一百壮,在外踝下,容爪。
腰背不便转筋,急痹筋挛,灸第二十一椎,随年壮。
《卫生宝鉴》曰:张仲文传神仙灸法,腰膝重痛,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转侧屈伸,灸曲膝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每灸一脚,二火齐下,艾炷到肉,初觉疼痛,用二人两边齐吹,至火灭,午时着灸,人定已来,脏腑自动一两行,或转动如雷声,其疾立愈。此法神效,卒不可量也。
尺泽去肘疼筋紧。尺泽,肺经,在肘约横纹中。
《医学纲目》曰:筋挛骨痛,补魂门。
膝曲筋急不能舒,取曲泉。
筋急不能行,内踝筋急,灸内踝四十壮;外踝筋急,灸外踝三十壮,立愈。
膝筋挛急不开,两膝内外曲交尖,各灸二七壮,即委阳穴。
转筋而痛,泻承山,或灸二七壮。
肝热生筋痿,补行间,泻太冲。
筋挛阴缩痛,灸中封五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