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续编_4
14412000000058

第58章 兵政十六海防(7)

一鐵路宜仿造也。外洋以經商為本。與中國情形原有不同。然因商造路。因路治兵。轉運靈通。無往不利。其未建以前。阻撓固甚。一經告成。民因而富。國因而強。入物因而倍盛。有利無害。固有明徵。天下俗論紛紛。究不必與之辯白。所謂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也。如電報輪船。中國所素無者。一旦有之。則為斷不可少之物。儻鐵路造成。其利尤溥。臣查清江浦至通州。宜先設立鐵路。以通南北之樞。一便於轉漕。而商務必有起色。一便於徵調。而額兵即可多裁。其費僅數百萬。由官款合商股試辦。即可舉行。且與地方民生。並無妨礙。迨至辦有成效。再行添設分支。至推廣於西北一路。尤為日後必然之勢。請俟海防大臣派定之後。飭令議辦。其籌款之法。及舉辦章程。另由該大臣自行奏明。

一士氣宜培養也。 國家選士。首重經術。蓋經為體。術為用也。上年潘衍桐請開藝學一科。臣遵 旨會議。曾具說帖。誠以道藝出於一源。不可析而為二。即藝術亦可得人材也。今躬歷海疆。周諮博訪。不惟水師官兵。應如李鴻章所奏大開學堂。一切格致製造輿地法律。均為以術連經之事。尤應先倡官學。酌議進取之方。廣譯洋書。勸導士民。自相師法。則人材輩出。不窮於用。其辦理章程。統俟海防大臣妥議。

以上七條。第就現時情形。略陳大概。恭候 聖裁。

復總署論挖吳淞漲沙書

李宗羲

尋繹鈞函。以吳淞漲沙之案。洋人嘵瀆不已。幾有萬難罷休之勢。而藎慮所及。仍以該處究竟應否挑挖。經費如何籌畫。並是否地居險要。有無安設囗位等事。分別下詢。此數言中。固已明示以輕重權衡之要。而行止之機宜。已不待躊躇而可決矣。宗羲於該處水道地勢。商船進出情形。未曾親身閱歷。而考證圖志。囗詢眾論。參酌本案事理。乃知此段漲沙。實難開挖。而其所以不可行者。約有數端。請為縷晰陳之。卷查同治四五年閒。洋人請挖吳淞海口。當經上海道查復。略云。該處尚無須挑濬。若為不甚經意。以姑置之。此亦辦理之一法。迨上年繪送沙圖。並由沈道指稱沙隨潮漲。人力難施。亦不過搪塞一時。今覬覦未絕。外則十四國領事合詞挾制。內則英俄各使相繼要求。而來函復詢及是否地居險要一層。尤為慮遠思深。獨見其大。現查此段淤沙。坐落黃浦江。與大海相接。口門之內。西岸為寶山。東岸為川沙。實為由海入蘇松等處要道。自北而南。入此口門。不數里許。其西即有內河。來通此江。名吳淞口。亦名胡巷口。今人俱以黃浦口為吳淞口。其實吳淞口即在黃浦口內。該淤沙自口門東偏。隱伏水底。南至江心。沙始露出水面。凡華洋大船。初入口必沿西岸而行。見此沙露出水面。西岸水底。又有淤沙。各船必改依東岸行駛。至此沙盡處。方能暢行。口門向有囗臺。對設東西兩岸。濱臨海口。江心沙雖在囗臺之南數里。其實囗臺相對之處。水底已伏此沙。各船行駛之處。與西岸囗臺尤相近也。黃浦口內淺處。每逢冬令潮漲之時。深二丈四五尺不等。潮涸之時。尚深一丈五六尺不等。重載洋輪。喫水二丈餘者。到此偶有停泊候潮之事。並非各船皆然。亦非通年皆然。洋人現欲挖長一千七百碼。寬一百碼。外國四碼。合中度一丈而弱。則是長四百二十餘丈。寬將二十五丈。其意祗欲為重載洋船開一船道。並不全挖。殆謂此事尚無所損耳。孰知其所損已多乎。此沙在口內綿亙數里。多伏水底。自成險阻。外國大輪船。有時畏淺。不敢闖然而入。彼之所忌。正我之所利也。黃浦口外。水底積沙。咸以為攔門之限。口內復有此沙。明明寬平江面。而大船到此。祗有屈曲一線可行之路。亦可謂天險矣。豈可曲徇一時之請。有短垣而自毀之哉。夫居今日而言設險。誠不足為外人道。然自通商以來。外國初未嘗阻我之修武備。設防汛也。各局廠製造軍火輪船。皆問津於西國。蓋與和約本兩不相妨。若仿天津辦法。則上海內外囗臺。正不妨隨時修葺。復我舊規。此案儘可以該處淤沙。形勢所關。未便輕動。正色與言。推誠相告。使彼心折而語塞。似屬正辦。若隱忍不露。彼轉煩聒不休。即略事興挑。彼必再求深濬。而我已自失其險矣。是不可行者一也。

查英約第二十款。載明英國船隻。有在中國沿海地方擱淺。地方官查知。即設法妥為料理等語。並無將擱淺處之淤沙。設法挑濬之說。足見中外祗能各就港口之淺深。酌行船載之輕重。在洋商不應儘貪重運。以嘗試天生之挺沙。在中國豈能特闢新途。以招徠無限制之洋載。非但條約章程。無此辦法。即萬國公法。亦無似此破格之故事。若置約不問。惟外國重載商船是利。遽強中國以驟興大役。此端一啟。則效尤者。皆將於約外求開方便之門。即如長江之九江以上。亦多淺阻。冬閒重載輪船。頗難行駛。必須用小輪船。剝至漢口。他如大沽海口之攔港沙。臺灣鹿耳門之七鯤身。輪船到彼。皆難暢行。若准挖此沙。萬一彼復援例。請挖長江大沽及鹿耳門。又將何以應之。是不可行者二也。沈道議令此項經費。華船大者一體捐助。其意蓋謂該處挑濬。總於行船有益。華洋均無二致。此說亦未盡然。黃浦為東南第一繁盛之口。內地帆檣林立。究之大船少而小船多。畏奔洪不畏擱淺。往往停泊淺處。榜人高臥船頭。徐待潮至。鳴榔自在而行。今若於海口驟添中洪之險。則避之惟恐不及。當進出口岸之時。轉增一番戒心。且中洪既寬。洋船破浪進出。較前更速。而無算華民小船。首承其敝。夫吳淞者。中國之海口也。以中國無算民船之不利。為外國數輪船之利。不已喧賓奪主乎。昔宋王覿奏開海口諸浦。而劉囗按行。謂開海口反有風波駕入之憂。康熙年閒。上海邑人張宸書云。松江之。主遏潮以拒泥沙。與西北之。蓄水以利舟楫者大異。今乃以遏沙之具。而為舟楫之資。是使海中之潮日來。江中之沙日淤。即此說以參互觀之。則開海口以致大潮。不足為我舟楫之利。亦甚明矣。是不可行者三也。沈道前稟。吳淞口開濬深通。則宣洩無滯。於水利亦為有囗等語。此說亦未盡然。查核松江水利成案。與前人論箸。黃浦今昔情形。均與沈道所議。不相符合。溯自明初松江淤塞後。江入黃浦以歸海。今之黃浦口。所以亦稱吳淞口也。黃浦所受之水。即松江所受之太湖分派赴海之水也。浦之通塞。誠有關於蘇松水利。而其要則在於助江以敵潮。出清以退渾。未聞其濬沙以助潮也。明嘉靖初蘇撫李充嗣嘗用濬川爬鐵帚船以濬吳淞水道。並不聞濬海口之淤沙。誠以江水清而海潮渾。治於上流。則眾水注江以出海。斯所以為宣洩也。治於海口。則渾潮挾勢灌入以病江。是求通反以致淤。而何宣洩之有。然則口內各岸之捍海塘禦潮堰。杜之於潮後者。人之所設也。口內水底之漲沙。截之於潮先者。天之所生。地之所成。人力之所弗逮也。查寶山地圖。乃乾隆十五年所刊。浦內已有此沙。迄今又一百二十餘年矣。並未聞黃浦口壅塞不通。是此沙無大增長可知。且過此江心沙以南。水皆深通。具見海沙之來。實賴此積沙遏之。無內水之出。足防外沙之入。於農田水利。實有裨益。況華船可行。外國船亦可行。所稍有阻滯者。僅裝貨太重之輪船耳。未辦通商以前。黃浦早已有此淤沙。奈何僅為近日洋船之偶不便。而遂欲挖去以亡己之水利乎。是不可行者四也。

再查上海十四國領事申陳振軒。內稱此事有洋商貿易之據。實難詳細聲明。故有面見振軒。再述緊要關鍵之說。若有十分掣肘之處。究之迭次嘵瀆。祗為輪船遇此漲沙。或延時刻。或添剝費。二事而已。除此之外。無所為難也。殊不思各船俱無阻。獨此數船或為此沙所滯。則亦當自返而知其故矣。惟其裝貨太多。喫水太深。遂有遇淺候潮之事。海潮一日兩至。囗延不過數時。即或適值大汛已過。而船載太重。仍須再候大潮。否則起剝貨物。令船稍輕。方得過淺。此皆重載船隻常有之事。然實緣於自取。不能諉過於淤沙。蓋該口久有此沙。行船者誰不知之。乃明知該口之水。本有淺處。而來船喫水之分數。偏欲過之。又不依逢淺候汛之常規。而更欲速之。假使續後更有來船。馬力愈大。喫水更深。亦欲勉強進口。則囗延必益多。又將指為該口之淺阻益甚耶。儻能幡然變計。準照該口正洪之深淺。酌定來船裝貨之重輕。自然通暢流行。毫無停滯矣。乃不思減裝以避淺。偏欲挖沙以就船。是專為數隻輪船惜費。而轉令中國動鉅帑。興大工。尤於情理有未協也。是不可行者五也。大抵洋人之為是謀。亦明知此沙消長無定。即挖去亦必復生。故有既挖以後。仍用機器常川拖挖之議。是開挖之時。費用既屬浩大。既挖之後。支銷仍無了期。彼蓋以為之而效。其獲益在洋商。為之而不效。其耗費在中國。樂得進此愚公移山之計。該關道前稟人力難施。經費難籌。已足見此事之必不能成。然洋人方恃其機器之足用。又注意七成船鈔之可以開銷。若概置不理。則辯論滋煩。未必即能帖服。今擬委大員會同上海道。督令熟悉挖沙之洋人。詳細勘度。如工程艱鉅。不易蕆功。或經費浩繁。無從籌措。即據情知照。當可知難而退。立作罷論。如其仍欲顢頇從事。則當根據條約事理。逐層駁斥。有此數不可行。諒彼亦將頫首無辭。此事頗關海防形勢水利大局。今承函諭。轉飭確切查明。以憑核辦。尤不敢稍存囗率。用是不避煩瑣。具陳顛末。惟冀卓識俯賜察度。裁其偏駁。訂其疏失。俾成完論。庶足備臨時採擇於萬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