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续编_3
14408400000039

第39章 戶政三十二錢幣下(9)

會議鈔法請暫行銀票期票並開設官銀錢號疏戶部

咸豐二年九月初三日。奉  上諭。花沙納奏請行鈔法一摺著前派會議籌備軍餉之王大臣等一囗會同戶部詳議具奏欽此。嗣於十月二十八日。臣等會奏籌備軍餉摺內。暫行銀票期票。聲明行票之法。與行鈔相關。請將奉  旨交議左都御史花沙納條陳行鈔一摺。歸囗核議。以免歧異而資利用等因。奏奉  硃批。依議欽此。欽遵在案。臣等伏查兩載以來。軍需河餉。糜帑已二千數百萬兩。以致度支告匱。籌畫維艱。中外臣工。志切 國計者。無不竭力殫忱。各抒所見。而請行鈔法者為多。合觀諸臣之論。大抵遠取唐宋飛錢便錢之遺意。近譬民間錢票會票之通行。以為濟困之策。無以逾此。而其中虛實之各判。疑信之攸分。與夫興廢久暫之代有異同。通滯利獘之不相假借。似未有灼見真知。俾克立時措手。可有把握之處。是以戶部於請行鈔法諸奏疊經議駮。而於會籌軍餉摺內。有行用銀票期票之請。誠以利源可自上開之。而流之通塞。又必自下權之。鈔法可徐圖而未可驟舉也。茲據左都御史花沙納奏稱。為今之計。欲求萬全之策。莫若酌行鈔法一事。因臚列造鈔行鈔換鈔三十二條。並敷陳用鈔十四利等因。臣等竊惟生財胥本乎大道。而立制尤貴乎因時。現在軍務未竣。各省防勦兼施。所籌無非急款。與其用久未奉行之法。而收效稽遲。不如就從前本有之財。以力圖周轉。再四籌思。公同酌議。僉謂京師錢票流通。就其法而擴充之。民以習見而相安。事以推行而盡利。擬請暫行銀票期票。仿照內務府官錢鋪之法。開設官銀錢號。以便支取。並查臣等前於議覆詹事府少詹事皁保奏請酌抽帑本摺內。聲明當雜各商本銀。另籌周轉之法。茲擬除各省鹽商帑本毋庸議提外。請於各省當雜各商生息帑本內。每省酌提十分之三。由該州縣解交藩庫。勒限三箇月。由藩司造冊報部候撥。戶部核明銀數。計應造一百兩暨八十兩五十兩之票若干張。彙發該省藩司。按原提本銀數目。分給各該當雜商。准令該省捐納封典職銜貢監之人。向各商買票報捐歸還。原提各商銀款內。有畸零尾數。即以現銀令其找足。其各商應繳息銀。仍如其舊。如此一為轉移。於商無虧。而於事有濟。應令該管地方各官妥為辦理。毋致胥役別滋擾累。亦不許商人藉端阻撓。又各省有現存未買穀價銀兩。應令各直省督撫轉飭藩司。勒限三箇月。查明此項存銀若干。無論在藩庫屬庫。酌量催提。先行報部聽候撥用。其發交銀票歸還各該州縣原款之處。亦與酌提當雜商帑本辦法相同。俟各該省豐收買補之時。令捐生交銀領票報捐。地方官即將所交之銀買補。並請於京城內外招商設立官銀錢號三所。每所由庫發給成本銀兩。再將戶工兩局每月交庫卯錢。由銀庫均勻分給官號。令其與民間鋪戶銀錢互相交易。即將戶部每月應放現錢款項。一概放給錢票。在官號支取。俾現錢與錢票相輔而行。輾轉流通。兵民兩有裨益。

至在京王公百官俸銀。向分二八月兩次支領。今擬請世職自親郡王以下伯以上。文職自四品以上。武職自二品以上。均給與期票五成。統限於八月初一日持票赴庫關支。其秋季俸銀。准此遞推。以上各條。如蒙 俞允。臣等即行文各省督撫暨八旗都統欽遵辦理。至開設官銀錢號處所。應由順天府府尹督飭大宛兩縣。購鋪房。由五城坊官。招殷實商人。加具保結。送部核辦。其左都御史花沙納奏請酌行鈔法以濟要需之處。即在銀票期票及官銀錢號票內。逐漸試行。自毋庸另議。所有臣等會議擬請暫行銀票期票酌提當雜商帑本及各省現存穀價抵放王大臣俸銀並開設官銀錢號緣由。理合恭摺具奏。伏乞  皇上聖鑒訓示遵行。

條議鈔法疏咸豐元年

監察御史王茂蔭

臣維用人理財。二者固分本末。然當務為急。今日之需才急矣。而理財亦正不容緩。粵西之軍務未息。河工之待用尤殷。 國家經費有常。豈能供額外之用。於是部臣又有開捐例之議。夫捐例之獘。人皆知之。豈部臣獨不知之而為此議耶。不得已也。臣觀自漢以來。不得已而為經國之計者有二。一曰鑄大錢。一曰行鈔幣。二者之利同。而其難以經久亦略相似。然臣嘗考鑄大錢。如漢元鼎迄明。興者數矣。曾不三五年即廢。鈔幣之法。昉於唐之飛錢。宋初因之置便錢務。可考者。至道末。商人便錢百七十餘萬貫。天禧末。增二十三萬貫。計其流行已三四十年。交子之法。自天聖至大觀。行之七八十年。會子之法。始自紹興行之。終宋之世。有元一代皆以鈔行。明沿用之。至宏正間始廢。蓋亦行百有餘年。是鈔又不能久中之尚可久者也。臣見往年議平銀價。內外臣工多為鑄大錢之說。因私擬為鈔法。以為兩利取重兩害取輕計。鈔之利不啻十倍於大錢。而其獘則亦不過造偽不行而止。 國初造鈔歲十餘萬。行之亦經十年之久。其行也所以輔相夫不足。其止也即以裁成夫有餘。   聖神妙用。百世可師。濟用權宜。似莫逾於此。顧臣雖擬之。久而不敢上者。誠恐奉行不善。轉為法累。苟可無需。自不必行。若為不得已之計。則芻蕘之愚。似宜陳之以備採擇。用是不揣冒昧。敬將所擬鈔法十條。恭繕進呈。伏乞  皇上聖鑒。

一推鈔之獘。鈔之利自不待言。行鈔之不能無獘。亦人所盡曉。然知有獘而不能實知獘之所在。知獘之所在而不能立法以破除之。則鈔不行。間嘗深思切究。即古來行鈔之獘而詳推之。蓋有十端。一則禁用銀而多設科條。未便民而先擾民。二則謀擅利而屢更法令。未信民而先疑民。三則有司喜出而惡入。適以示輕。四則百姓以舊而換新。不免多費。五則紙質太輕而易壞。六則真偽易淆而難識。七造鈔太多。則壅滯而物力必貴。八造鈔太細。則瑣屑而詐偽滋繁。九則官吏出納。民人疑畏而難親。十則製作草率。工料偷減而不一。誠能舉此十獘去之。先求無累於民。而後求有益於國。方可以議立法。

一擬鈔之值。元以前未嘗用銀。故鈔皆以錢貫計。今所貴在銀而不在錢。則鈔宜以銀兩計。過重則不便於分。過輕則不便於整。請定為兩種。以十兩者為一種。五十兩者為一種。十兩以下。則可以錢便之者也。十兩以上至數十兩。則皆可以十兩者便之。百兩以上至數千兩。則皆可以五十兩者便之。其平色則以庫平足色為准。既以便上庫。亦以便流通。蓋即仿現行庫餉錠式。以免瑣碎參差之獘。

一酌鈔之數。鈔無定數。則出之不窮。似為大利。不知出愈多。值愈賤。明季鈔一貫至不值一錢。於是不得不思責民納銀以易鈔。不得不思禁民用銀以行鈔。種種擾民。皆由此出。宋紹定五年。兩界會子。多至三億二千九百餘萬。此所以不行也。宋孝宗曰。會子少則重。多則輕。此鈔法之扼要也。請仿 國初之法。每歲先造鈔十萬兩。計十兩者五千張。五十兩者一千張。試行一二年。計可流通。則每歲倍之。又得流通。則歲又倍之。極鈔之數。以一千萬兩為限。蓋 國家歲出歲入。不過數千萬兩。以數實輔一虛。行之以漸。限之以制。用鈔以輔銀。而非舍銀而從鈔。庶無壅滯之獘。

一精鈔之製。自來鈔多用紙。故有楮幣之名。既易曹少爛。尤易造偽。今擬仿古者用幣之意。請由戶部立一製鈔局。先選織造處工人。以上等熟絲。織如部照之式。分為兩等。方尺有五寸者為一等。方尺有二寸者為一等。四圍篆織花紋。中橫嵌大清通行寶鈔六字滿文於額。直嵌大清寶鈔天下通行八字漢文於兩旁。按每歲應製鈔張數造辦。以方尺五者為庫平足色紋銀五十兩。尺二者為庫平足色紋銀十兩。選能書吏於鈔中滿漢合璧作雙行書。每年擬定數字。每字一千號。編為一簿。鈔之前。按簿上每張填某字某號。鈔之後。書某年月日戶部奏准大清寶鈔與銀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若干兩仍給犯人財產誣告者坐。皆漢書。再請飭另鑄大清寶鈔印一顆於中間。滿漢紋銀數上鈐以印。前某字某號上。鈔與簿鈐騎縫印。鈔質必厚實如上等江綢。篆文必細緻。滿漢書必工楷一律。印文必完整。印油必鮮明。監造各官有草率不如式者治以罪。禁民間不得私織如鈔花樣。有犯必懲。再請飭於製鈔局。特派一二有心計之員。另處密室。於每鈔上暗設標識數處。所設標識。惟此一二人知之。仍立一標識簿。載明每年之鈔。標識幾處。如何辨認。封藏。以便後來檢對。其識按年更換。以杜窺測。一切均不得假手書吏以防洩漏。如此則造偽甚難。辨識甚易。偽造之獘。庶幾可杜。且綢質較足經久。亦不致遽虞曹少爛矣。

一行鈔之法。立法必自京師始。如部中每歲製鈔十萬。請先以一萬分頒五城御史。令傳屬內殷實之銀號。當堂將鈔酌為頒發。取具領狀。由城移送銀庫。銀號領鈔。准與微利。每庫平五十兩者止令繳市平五十兩。庫平十兩者止令繳市平十兩。限於領鈔後。次月隨同庫上收捐時。將銀繳庫。銀號領鈔後。許加字號圖記花字於鈔之背面。聽各處行用。並准兌與捐生作捐項。與銀各半上兌。餘鈔九萬。酌分各直省大都會及東南兩河。交各督撫飭省會州縣發交錢糧銀號。其銀號領鈔。亦如京城准與微利。庫平止繳市平。將銀於次月繳納各州縣庫。領鈔之銀號。亦准加字號圖記於鈔之背面。聽各處行用。並許為辦解錢糧。與銀各半解司。其有無錢糧銀號之州縣。或交官鹽店與典鋪。凡京城之銀號。自多捐生兌換。外省州縣之銀號。有專為辦解錢糧者。鹽店典鋪亦皆與官吏較親。儻書吏再有需索之獘。許該捐生銀號等指名呈究。該管官即嚴行懲辦。庶幾民情無所疑畏矣。

一籌鈔之通。京城發銀號之鈔。許捐生作兌項。則鈔仍歸於部庫。庫上每月應放款項。除零星散數不可給鈔外。如數十百兩以上者。部庫均可酌量以鈔搭放。凡領鈔者。如兵餉馬乾不便分析。即可向銀號兌銀散給。鈔上有銀號圖記。如他銀號未曉。即向原加圖記銀號兌換。自屬甚便。該銀號收鈔。仍可為兌與捐生之用。外省發銀號之鈔。許其解充地丁。則鈔仍歸於藩庫。該省每年應撥放款項。該藩司酌量以銀與鈔各半發給。領鈔者。均令就各州縣錢糧銀號兌換。該銀號得鈔。仍可為辦解錢糧之用。在各該銀號以銀易鈔。既聽各處行用。且可為捐生上兌捐項。辦解錢糧。並無苦累。如或故意勒掯不囗兌換。扣減不囗如數。許民人指控。治之以罪。凡民畏與官吏交。而不畏與銀號交。如此。而疑畏之獘益除矣。

一廣鈔之利。鈔法行之自上。原不強民。然利輕齎與行遠。無成色與重輕。較之金銀。於民為便。內而順天府五城。外而督撫州縣。令出示曉諭。使民咸知此意。聽民人等向銀號兌換行用。並聽為隨處上納錢糧兌換銀錢之用。再請飭發鈔專在省會州縣。而收鈔則凡天下州縣必令於城內立一收鈔銀號。無論本地異鄉民人。有持鈔至者。或作交錢糧。或兌換銀錢。均即如數兌交。各州縣收鈔後。均可為辦解錢糧之用。如行鈔數年。而州縣有並無鈔解充地丁者。是該州縣辦理不善。使鈔不得通於該處。該督撫查明即行參處。京外各行鈔銀號。均飭於招牌上加鈔字。有持鈔至者。均即兌換。毋許抑勒。各州縣解藩庫者。均令於鈔正面之旁。註明某年月日某州縣恭解。至民間輾轉流通。均許背面記明年月。收自何人。或加圖記花字。遇有偽鈔。不罪用鈔之人。惟究鈔所由來。逐層追溯。得造偽之人而止。如此。而民無用鈔之苦矣。

一換鈔之法。部庫令一人專司鈔之出入。每收鈔時。必詳審鈔之正反面。不必待其昏爛。但鈔之背面圖記花字。註寫略已將滿者。即付送製鈔局。各省收鈔遇有似此者。即作解項解部。部庫亦付送製鈔局。使民間無換鈔需索之慮。各省解部者。亦令於鈔正面之旁。註某年月日某省解。製鈔局於原製鈔簿上。對明年月字號。註明某年月日銷。將鈔截角。另貯一庫。遇有偽鈔。便可對明。如係已銷之號。而尚有未銷之鈔。則取當年製鈔標識簿覈對前後兩鈔。何者真偽。立可辨認。按偽鈔背面各圖記。追究由來。則偽造無不破矣。

一嚴鈔之防。製鈔行鈔各法。非不力思防獘。然恐法久而獘仍生。再請法行之後。不得令有更張。致民觀聽惶惑以壞法。造鈔之制。不得漸減工料。致失本來制度以壞法。民人有偽造者。即照鈔文治罪。不得輕縱以壞法。如是。而壞法之獘庶幾可杜。宋臣韓祥有言。壞楮幣者止緣變更。救楮幣者莫如收減。增添料質。寬假工程。務極精緻。使人不能為偽者上也。禁捕之法。厚為之勸。厲為之防。使人不能為偽者次也。是言得鈔法之精意矣。

一行鈔之人。自來法立獘生。非生於法。實生於人。顧生獘之人。商民為輕。官吏為重。商民之獘。官吏可以治之。官吏之獘。商民不得而違之也。今於商民交易。雖力為設法。不經官吏之手。然官吏果欲牟利。從而需索扣減。亦復何難。商民兌換。一有扣減。即不敢用。將使虛名徒懸。而利不通於上下。論者因以為鈔不可行。似非鈔之不可行也。保甲社倉。良法具在。苟非良吏。亦終不行。是豈法之過與。州縣得人。則商民奉法。督撫得人。則官吏奉法。是在  聖朝洞鑒之中。又不獨鈔為然矣。唯是明臣邱濬謂鈔不可行以用之者無權也。故行鈔尤貴稱提有法。稱提之法。則在經國大臣。相時之輕重。而收發操縱之。庶幾可以經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