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编_4
14371000000079

第79章 工政十五直隸水利下(1)

邦畿水利集說總論

沈聯芳

謹按直隸河道源流。惟京東諸水。別為一途。其餘自覃懷以北。太行恒山以東。數千里之水。趨赴于京師之南。會於直沽。以入渤海。昔汪應蛟有言。易水可溉金臺。唐水可溉中山。滏水可溉襄國。滹沱可溉恒山。漳水可溉鄴下。近代以來。薊永豐玉津霸等處。營成水田。並有成效。使盡因其利而利之。畿南不皆為沃野乎。然利之所在。即害之所伏。其在 聖祖 世宗年間。淀池深廣。未墾之地甚多。故當日怡賢親王查辦。興利之處居多。迨乾隆二十八九年間。制府方恪敏時。除害與興利參半。今則惟求除害矣。水非加多。地非加少。果能求其致病之處而力為除之。利之所興。安見今不如古哉。顧以今日全局大勢籌之。其中極難者有四。

一永定河自建隄後。新雄固霸。永慶安恬。惟隄內流沙易積。隄亦屢經改築。考康熙三十九年之河。在今南岸之西。西老隄之東。雍正四年之河。自五工至永清冰窖村西。轉而東至王慶坨。入三角淀。今之南北坨隄是也。乾隆十五年。冰窖草壩改河。則又由南隄出口。循東老隄東入葉淀。乾隆二十年。於北岸六工二十號改下口。則又開北隄放水東行。今自順水壩下。舊南北隄獨存。而河身皆成淤地。自六工下。窪下俱變高原。舊隄遙之間。無路可為導引。為今之計。惟有仍復南行故道較為得地。蓋永定河舊由看丹口逕固安縣。至霸州入會同河。今金門閘減水引河。即其故道。昔以無隄而受衝決之患。今若束以長隄。導之南注。藉清以刷濁水。仿江南蓄清敵黃之法。雖不能保其久而不變。然五六十年之間安瀾可必矣。

一東淀匯畿南全局之水。有翕受停蓄之用。今日就淤淺。非人力所能開挖。兼之三角淀葉淀沙家淀。俱經闐積。無可分瀦。惟與南北兩運奪三岔。一門以入海。此邇年泛漲之所由來也。陳觀察謂清水無路歸津。必至側注楊柳青一帶。穿運而過。縱未必盡然。而水壅必潰。津門實有堪虞。今若於靜海縣權家口。縣北三里許添挖減河一道。俾三岔口少洩一分南運之水。即多洩一分東淀之水。況該處減河。雍正年間怡賢親王業經奏准。因缺之路而因勢利導。旋以積水而止。在昔日開之。為南運分減之法。在今日用之。即為讓流東淀之計。不特於淀有益。即於運河亦屬有裨。變而思通。實不得已之補救也。權家口既開。再將淀池葦草。鳩集人船。大加鏟芟。使水中根葉淨盡。自無掛淤之病。然後再謀用船撈泥。如陳觀察所云。設船。募衩夫。可以斟酌變通行之。誠今日治淀之要著也。

一滏陽河弱不敵滹。苟非急為調劑。滹沱必將南徙。查滹沱得冶水之助。勢益兇悍。其先滏陽之不受倒灌者。賴有小漳河之助耳。康熙三十六年。漳水南由館陶入衛。滏陽無助。弱不敵強。然其先北泊寬深。尚能容蓄。自乾隆五十九年以後。北泊淤平大半。滹沱頻決東隄。其不至淹新冀者幾希矣。今若于上游塞冶河入滹之路。俾循故道。各自經流。合洨助滏以敵滹。此萬全之策。惟冶河故道。經由灤趙境內。隄橋座。必須另為改建。所費浩繁。此亦前人舊有之議。非敢創設也。

一文安居九河之下梢。素稱水鄉。歷來籌議河防。如王鳳靈姜揚武井濟博紀汝清諸公。俱熟悉川源。兼權利害。而迄無良策以為長久之圖。嘉慶六年。大水之後。長隄蕩決。居民皆已任其通流。不復以築隄為事。夫當水壅未退之時。自宜留其去路。以為宣洩。迨水已消退。自當仍舊築隄。以防外水之入。從前築隄時。大窪左近取土較難。邇年隄根日就高積。南水不來。自然漸露灘地。培築較易。何憚而不為。為今之計。治文安之水。施工不必盡在文安境內。一開通勝芳舊河。使水由東趨。再於上游開中亭河。以分其沖突之勢。一修復廣安橫隄長城老隄。以禦河間西流之水。一修築烹耳灣橫隄。以防西水。橫堤坐落雄保二縣南自雄境小王東莊起北頂保安縣千里長隄計長三千一百九十七丈為文安西障禦五官淀泛漲之水五官淀上承唐洋二河之流向有王村閘宣洩今王村閘已改築土壩而五官淀又淤滿不能容水故橫隄尤易潰決橫隄既修宜將王村土壩仍改建閘座庶橫隄可保穩固耳如是。則西南兩路無來水。而大隄之外。水分勢緩。即遇澇年。縱不能保其無水。而區區本邑積澇。所淹無多。不此之務。而欲任其蕩漾。冀圖受淤營田。何計之左與。又考康熙三十三年。徐司馬元禹攝篆文邑。有立圍田。製水車。量水盈縮。導引出入議。於保定境內立閘引水以防旱。於縣境龍堂灣建閘洩水以防澇。嗣以阻於保定。未果行。徐司馬亦不久去。後遂無踵其議者。以今地勢論之。龍堂灣為文邑至窪之處。通縣之水俱可由此歸淀。若仿照徐司馬原議。於該處建閘二座。以時啟閉。復為立圍田。製水車。實力行之。何患不成樂土耶。

邦畿水利事宜

沈聯芳

一青滄減河仍宜改閘也。謹按捷地興濟兩減河。自怡賢親王奏請建設五洞減水石閘各一座。至乾隆二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山東。舟經閘口。見運河水底水寬裕。恐閘牆有所壅蔽。諭令改閘為壩。並將龍骨海漫落低一尺有奇。三十餘年來。暢流無阻。仰維聖慮精詳。固宜永遵弗替。惟是運河河底。邇年日漸增淤。壩口漸形低矮。渾流所過。如龍骨高則泥沙澄於下。而不至旁流。其淤減河也輕。龍骨低則雖遇小汛。而泥沙悉行灌注。汛期一過。淤積至於數尺。故雖有歲修。而淤多費少。挑挖焉能盡淨。此減河之所以日就淺窄也。籌議者。總緣改壩之舉。出自聖裁。未敢輕議更張。但今昔情形。迥乎不同。倘蒙據實陳奏。仰邀俞允。因時制宜。俾青滄減河兩壩。仍准改為閘座。遇大汛則啟放洩水。水弱則閉板以濟運。歲修既可節費。而減河不至瀕淤。實於河道生民。均有裨益。再查減河歷年久遠。河身淤積殆滿。舊日河槽。原寬八丈。今僅存三四五丈不等。河底較之隄外。高有丈許。今欲從隄內開挖。用力難而需費大。若導從隄外行水。南行則築南隄。北行則築北隄。就一面現有之隄。不過築隄一面。其需費較省於開挖舊河。河槽既深。行水倍。暢可收分洩之實濟。惟以事關改作。不敢妄議。存其說以俟將來。

一濁水不宜分流也。治水之道。合則猛。分則弱。惟濁水不宜分流。而或者執禹疏九河之說以為辯論。夫九河至近海之處。正資去路之速。雖多疏之而不為病。若上游則異是。竊見漳水在廣平境內。分流四出。頻見遷徙。自歸併館陶。合為一流。遂安流順軌。滹沱有完固口鐵燈竿之分支。故其流不久而旋淤。今僅存臧家橋一派。衡武河獻境內。不聞淤塞。下至大城張家莊以下。分為正支二派。今正流已淤。而支流亦淺澀。豈非明驗乎。雖然。分流之說。亦有不可偏廢之處。如子牙新河。開自康熙四十一年。聖祖仁皇帝親臨查閱。建有減水石壩。間嘗親至其地。相度形勢。壩門龍骨甚高。惟盛漲可以過水。並非分流以入新河也。又天津紅橋一帶。舊有子牙入運故道。西有隔淀疊道。東建木橋數座。盛漲之時。各橋均令洩水。隔淀疊道工成諸橋下均宜開通此又下游不妨分流之謂也。總之。入海之處不嫌多途。上游之流不宜分道。是在治者之相其宜而用之耳。

一河間不宜水田也。直隸水田之興。自宋何承矩置斗門以引水灌田。其後踵而行之者。在元則有虞集託克託。在明則有徐貞明汪應蛟張國彥顧養謙左光斗諸人。我 國朝怡賢親王奏請設立營田專官。以經理其事。凡畿疆可以興利之處。靡不濬流圩岸。遍獲豐饒。獨何以不及河間。在昔汪應蛟云。瀛海當眾河下流。視江南澤國不異。若建閘通渠。可得水田數萬頃。其說本于徐貞明。貞明亦本於元虞集。 國朝李相國光地。亦曾上言河間宜興水田。未得請而止。論者謂河間其壤墳而疏。且多沙瘠。圩田之法。未可施用。其說固當。而要其水田之可營不可營。不係乎是。夫圩田築隄。皆煩人力。農之惰者。雖置之荊揚宜稻之鄉。溝洫不能以時修濬。猶獲石田。安能多稔。如果終歲勤動。鼓舞力作。何患不成沃土。所慮今昔水道不同耳。河閒舊為唐河下游。又有滹沱支流經其地。源流不絕。可以引而灌。故元明之間。主可興水田之說。迨明季 國初。唐滹之流漸弱。故雖有建議。旋即中止。今二河並皆改流。不由河間。河間既無恒流。藝稻自非所宜。即唐滹二河開挖深通。亦只為西南一帶。瀝水宣洩之道。春水無源。水田無籍。非特土地有異宜。實時候有異用也。

一津靜運河西岸宜設堤防也。南運河兩岸均有大隄。獨西岸自獨流鎮以北。至天津郡城。向止有商人捐築小。高不過三尺。自乾隆初年。天津張觀察坦熊創不可築隄之議。良以運河遇盛漲。正賴此無隄之岸。聽其洩入淀池。免致漫溢耳。桂林陳相國宏謀為監司時。正接張觀察之手。謂是為運河天然滾水大壩。因而仍之。且為之說。以宣示不可築隄之故。前哲經畫之善。識遠慮周。永堪師法。獨是當日之洩運入淀。其時淀池深廣。是以停蓄翕受。津城既無沖突之慮。運河亦免泛溢之患。是當日固必不可有隄也。今淀池淤積殆滿。西來之水。已難容納。水漲則東漫歸運。以故嘉慶六年。淀水穿運而過。靜邑東隄。亦被沖刷數處。不惟不受淀池容蓄之利。反受淀池橫決之害。自宜有以障之。使淀自淀而運自運。各不相入。乃可保漕艘經行之道。然亦必得添權家口減河。庶運河方免漲溢。且必得修復隔淀疊道。庶淀水不能東漫。此數處工程。缺一不舉。不能有濟也。自獨流鎮至楊柳青四十里。自楊柳青至天津三十五里。皆當接築大隄。此亦今昔情形不同之處也。

一疏天津七閘引河以洩海河盛漲也。海河長亙一百二十里。涘廣涯深。潮汐迎之。則逆行而上。即禹貢所謂逆河也。南岸有疊道。舊設七閘。視水盈虛。以時啟閉。原以洩南窪之水。入海河歸海。今海河河底日漸高仰。南窪地勢反低。即遇海河水弱之時。窪水亦不能入河。以故天津城南。瀦水恒滿。水光一寺。宛在水中。查七閘之下。向俱有行水溝十餘道。今並淤積。若尋其故道。均加開濬。以白塘口與鹹水沽舊河為經流。導之東行。由中堂涯一帶。分洩海河盛漲。是海河得此七閘。三岔口自不致十分壅滯。亦分減之法也。惟七閘既開。海河之南。必得有隄攩禦。方不致於南軼。波及青靜也。或以開溝之土。培成兩隄。各束成河。啟放之時。閘板不宜盡撤。恐溝道窄狹。不能容也。開溝壘道。即古人溝洫之制。縱橫相承。淺深相受。水漲則以疏洩為灌輸。水消則以挑濬為糞治。立法本善。無地不宜。然亦視其土性之宜否。前制府胡公。勸民挑挖池塘。開溝壘道。又置造水車。教民運用。而其法卒不能行者何也。畿輔土疏善崩。開挖雖成。一遇雨水。旋即塌陷。水車亦以岸高水深。艱于轉運。惟開溝疊道。大有益於行旅。惜行之未久。而胡公逝世。地方有司。遂無實力繼行者。夫開溝疊道。非衹為疊道計也。地之與河相近者。水之赴壑自易。其距河較遠之區。向非有溝涂以傳送之。其停瀦之處。雖一隅亦能阻隔為患。故為疊道而開溝。而所開之溝。亦必相度地勢。使溝水有所宣洩。而後能收溝之益。是開溝實水利中不可少之事。今試以疊道工程計之。最亟莫如安肅縣南北。獻縣單家橋南。鄭州迤北。景州城北等處。果能尋其去路。引水導流。俾脈絡通行。受其益者。豈僅在商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