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编_4
14371000000126

第126章 工政二十三各省水利四(1)

湖北水道圖說會典

河南省之南為湖北省。以武昌府為省會。武昌府之東黃州府。其西漢陽府荊州府宜昌府。其西北安陸府襄陽府鄖陽府。漢陽府之西北德安府。荊州府之北荊門州。宜昌府之西施南府。大江自四川東流入境。經宜昌府。合元渡河沙鎮溪茅坪溪香溪河卷橋溪梁村河。又東南經荊州府。合清江漢陽河白水港洋溪瑪瑙河沮河。一水南出曰虎渡河。又一水西南出曰華容河。俱入湖南境。大江亦入湖南境。折東北。復自湖南入境。經漢府陽。合沔陽湖。曰新灘口。又合赤野湖。曰沌口。又合斧頭湖甯清湖而北。與漢水會。曰漢口。又合牛河。曰灄口。合武湖水。曰武口。又東南經黃州府西南。武昌府東北。合龍河岐亭河及梁子湖。曰樊口。又合巴河英山河童子河湋源河陽辛河。折而東。又合古角河。接江西境。清江上源曰大跳敦河。出施南府。合龍馬河冷水河龍溪河。東流經宜昌府。合桃符河金雞河。入於江。沔陽湖赤野湖俱在漢陽府境。北通漢水。支渠交錯。西合草市河。東流入於江。虎渡河自大江南出。西通均湖。東通白蓮湖。南流入湖南境。其自白蓮湖南出一水曰蓮湖水。亦入湖南境。龍港自江西北流入境。經武昌府。注陽辛河。達於江。漢水自陝西東流入境。經鄖陽府。合曲遠河陡河。又東南經襄陽府。合曾河丹河粉河唐河白河蠻河豐樂河。又經安陸府西。荊門州東。合樂鄉河。南出一水。通荊州府諸湖。又經漢陽府。南通沔陽湖赤野湖。合三台湖。又西河溳河。曰溳口。又合澴河而東。與大江會。丹河白河唐河。俱自河南南流入境。經襄陽府。入於漢。楊葉湖在安陸府東。巾水河內河皁市河俱匯焉。其東南為三台湖。南入於漢。丹河滔河。俱自陝西東流入境。經鄖陽府。又東入河南境。龍觜河出施南府。合南河。其東曰唐崖河。亦出施南府。俱南流。入四川境。北河亦出施南府。西南流。入湖南境。澧水出宜昌府。合霧江。其東曰渫水。亦出宜昌府。俱東南流。入湖南境。南至湖南界。東南至江西界。東至安徽界。北至河南界。西北至陝西界。西南至四川界。

湖北水利論湖北通志

古者大川之上。必有涂焉。後世浚河渠。修隄防。亦川涂之遺意。顧障於此者太過。斯壑於彼者可虞。其利害常相因也。蜀江之水。直下荊州。而北溢於漢沔間。其奔突衝決。則湖北近南之地受之。楚南之水。匯於洞庭。至岳州北與江合。逆流灌湖。漫湧而上。則南北濱水之地均受之。皇上軫念民生。大沛 恩膏。特命動 帑金。築柁桿洲。修沿江諸隄。皆極高堅。農商永賴。耒耜舟楫之利溥矣。

論三江總會隄防曰。按湖廣境連八省。凡秦關巴蜀中原貴竹嶺右諸水俱注之。導為三江。瀦為七澤。即禹貢江漢九江沱潛雲夢之故區也。晉發岷山。抵巴東。入荊壤。流至岳陽。與洞庭水合。其受害者惟荊州一郡為甚。漢發嶓冢。抵上津。入鄖地。流至漢陽。與大江水合。其受害者。鄖襄安漢四郡。而襄安為尤甚。九江乃沅漸元辰敘酉澧澬湘諸水合流。入洞庭湖。沿匯八百里。經岳陽樓。西南出湖口。與江流合。其害者。常武岳陽二郡也。三水總會於武昌。其江身始闊。直注而東。以故武昌靳黃之境。無大水害。大較隄防多在襄安常武荊岳間。古七澤正其地也。漢唐以來。代苦水患。至宋為荊南屯之計。多將湖渚開墾田畝。復沿江築隄以禦水。故七澤受水之地漸湮。三江流水之道漸狹而隘。其所築之隄防亦漸潰塌。明嘉靖庚申歲。三江水汎異常。沿江諸郡縣。蕩沒殆盡。舊隄防存者十無二三。而後來有司雖建議修築。然旋築旋圮。民私其力。而財用贏絀之勢異也。

論川江隄防曰。江陵城池。東南傾陷。故緣以金隄。自靈溪始。桓溫令陳遵造之。遵使人打鼓遠聽。知地勢高下。依旁創築。略無差池。江陵東北七十里。有廢田傍漢。古隄壞決凡二處。每夏為浸溢。唐貞元八年。節度使嗣曹王始命塞之。得其下良田五千頃。畝收一鍾。又規江南廢洲為廬舍。架為二橋。宋汪葉倅江陵。郡有三海八櫃。恃為險固。豪右據以為田。力復之。又築寸金堤以捍江。按禹貢岷山道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迤北會於匯。東為中江。入於海。今澧州巴陵。正澧與九江東陵故地也。江水方出三峽口。勢如建瓴。夏秋一漲。頃刻千里。然夷陵而上。山阜夾岸。勢不能溢。嘉魚而下。江面浩闊。順流直注。中間郡縣兩岸。俱平衍下濕。水易漫流。當江陵公安石首監利華容間。自西而北而東而南。勢多紆迴。至岳陽。自西南復轉東北。迸流而下。故決害多在荊州夾江南北諸縣。縣各沿岸為隄。南岸自松滋至城陵。磯隄凡長亙六百餘里。北岸自當陽至茅埠隄。凡長亙七百餘里。咫尺不堅。千里為壑。且決口四通。湖泊盜賊竄伏其間。江陵之龍灣市。監利之分監所。公安石首澧州安鄉之四水口。嘉魚之簰洲東江腦。俱為盜賊藪。以隄防不修。則津渡散漫。盜可四出故也。自元大德間。決公安竹林港。又決石首陳瓮港。守土官每議築隄。竟無成績。始為開穴口之計。按江陵舊有九穴十三口。其所可開者。惟郝穴赤剝楊林采穴調弦小岳六處。餘皆湮塞。迨明初。六穴復湮其五。故隄防不時泛決。然未甚也。惟嘉靖三十九年決後。殆無虛歲。而荊岳之間。幾為巨澤矣。

論漢江隄防曰。按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今考漢江圖。西自漢中流至漢陽大別山。出漢口。與江水合。即漢水故道也。水多泥沙。自古遷徙不常。但均陽以上。山阜夾岸。江身甚狹。不能泛溢。襄樊以下。天門以上。原隰平曠。故多遷徙。潛沔之間。大半匯為湖瀦。復合流至乾鎮驛中。分一由張池口出漢川。一由竹筒河出劉家隔。以故昔年安襄一帶。雖遷徙而無大患者。由湖瀦為之壑。三流為之瀉也。明正德以來。潛沔湖瀦。漸淤為平陸。上流日以壅滯。嘉靖初年。安陸石城故道。改洗沿江灣。二十六年決荊門沙洋鎮。三十九年決紅廟隄。四十五年決襄陽老龍隄。宜城故道。改徙鴇潼新河。而竹筒河復湮淺十餘里。下流又日沮。故水患多在荊安陸潛沔間矣。

論開穴口曰。穴口所以分大江之流。必下流有所注之壑。中流有所經之道。然後上流可以分江瀾而殺其勢。楚有三大。水惟川江獨據中流。故穴口在南者。以澧江為所經道。以洞庭為所注壑。在北者。以潛沔為所經道。以漢口為所瀉也。故川江獨有穴口。然古有九穴十三口。江水分流於穴口。穴口注流於湖瀦。湖瀦洩流於枝河。枝河瀉入於江海。此古穴所以並開者勢也。今日生齒漸盛。耕牧漸繁。湖瀦漸平。枝河漸湮。穴口故道。皆為廛舍畎畝。他如章卜等穴故道。無復舊跡矣。此今穴口所以多塞者。亦勢也。虎渡流注澧江。同入洞庭。江南之溪水俱注之。郝穴流出漢口。與大江復合。而江北之溪水俱注之。眾水會合則流行不絕。注瀉有河則水道不壅。此二穴所以獨存也。穴口之枝流多湮。則江水之正流易泛。故荊南以開古穴口為上策。然郝穴築塞。而議開舊口。必先將枝隄修築就緒。然後開水門以受江流。方無東西泛溢之患。是穴口之有故道者。尚且開濬之難。況故道湮塞者乎。元大德間。曾開六穴。郝穴赤剝楊林采穴調弦小岳之故道並開矣。今祇存郝穴。而他皆不可識焉。此果人謀之略耶。抑地脈水勢之靡常耶。此所以知開穴之難。抑亦勢所不可行也。然荊南人猶幸有虎渡郝穴。可以分大江南北之勢。但二穴枝河。中多淤塞者。使復湮如諸穴。則荊南水患。其能免哉。

籌辦湖北水利疏

汪志伊

伏惟天下之大利莫如水。天下之大害亦莫如水。楚水之大者曰江曰漢。江水自四川岷山發源。至巴東縣入楚境。歷歸州東湖宜都枝江松滋江陵監利沔陽漢陽等九州縣。東出黃州境。漢水自陝西嶓冢發源。至鄖縣。入楚境。歷均州光化穀城襄陽宜城鍾祥荊門京山潛江天門沔陽漢川漢陽等十三州縣。出漢口。與江水合。江水自松滋以上。漢水自鍾祥以上。兩岸皆山。素無水患。自松滋鍾祥以下。地勢平衍。土性鬆浮。軍民田廬。非隄塍不能捍衛。非支河港汊不能宣洩。自乾隆五十三年。江水異常泛漲。荊州府屬江陵縣大江北岸萬城隄。潰決二十二處。嘉慶七年。六節工七節工。又漫潰八十餘丈。再嘉慶元年九年。監利縣潰決狗頭灣程公隄金庫垸三口。先後水推沙壓。以致江陵監利二縣屬。並潛江沔陽南鄉支河港汊。多為泥塞。積水在田。無路可出。如盛盂。頻年大雨時行。淹漬日甚。其大江南岸之松滋公安石首等縣。亦因隄塍潰決。間有積澇。至若漢水。自乾隆五十六年後。天門沔陽漢川等邑隄垸。即屢有漫潰。又自嘉慶元年以至十一年。上游則鍾祥縣。下游則荊門州天門縣沔陽州漢川縣。皆連年漫潰。潛江縣其所潰之口。自數十丈至數百丈不等。或直衝而被淹極重。或橫溢而被淹次重。或倒漾而被淹稍輕。歷前任督撫臣奏荷聖恩。蠲賑兼施。而沙隨水入。水緣沙停。港汊多淤。積水更易於浸潰。其漢陽應城雲夢等縣。地處下游。亦不免溢注漫潰之患。此江漢二水節年潰淹各州縣隄塍田畝之原由也。臣飭據各該管府州並州縣。確查籌辦。陸續稟覆。並將各士民先後連名呈詞二百五十六件。查對情形。大略相同。核計荊門州被淹五十五垸。潛江縣被淹二十七垸。天門縣被淹一百十三垸。沔陽州被淹二百四十八垸。漢川縣被淹一百二十垸。江陵縣被淹一百六十五垸。監利縣被淹一百九十二垸。總共九百二十垸。各垸大小不等。其最大者。周圍二三十里。最小者周圍三四里。其積水或深二三尺六七尺至丈餘不等。或已涸出五六分二三分不等。其全未涸者較多。該紳耆所請防堵疏消之處。議論不一。難以懸斷。臣隨於查閱各營伍時。道經被淹之州縣。即率同該地方官。並傳紳耆人等。親赴各處。察看應堵應疏情形。揣度地勢。參酌輿論。其受害在上游者宜於堵。其受害在下游者宜於疏。或事疏消於防堵之先。或借防堵為疏消之用。通盤籌畫。不徇一鄉一邑之私見。使有此益彼損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