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冯氏锦囊秘录
14367800000034

第34章

胎黄者,是母受热毒传入于胎而成也。其候生下面目遍体俱黄,大便不通,身发壮热,尿如枝汁,乳食不思,啼叫不止。当用酿乳生地黄汤之类,仍忌食热毒为要。更有小儿身皮面目皆黄者,此黄病也。如身痛膊背强,大小便涩,一身面目指甲皆黄,小便如黄尘色,着物皆黄者,此黄胆也。渴者,难治。然此二症多成于大痛之后,更有生下半周,或及百日,不因病后而身微黄者,此胃热也。又有面黄而腹大多积,食土而渴者,此脾疳也。若自生下而身黄者,此胎疸也。然诸疽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必胃怯或胃不和耳。

胎黄

地黄汤

生地 赤芍药 天花粉 川芎 当归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甘草 茵陈(各等分)水煎服。

胎黄

犀角散

治婴孩黄胆一身尽黄。

犀角 茵陈 栝蒌根 升麻 龙胆草 甘草 生地 水石(煨) 水煎服。

胎肥

有生下遍身肌浓,血色通红,其面色亦红,而黑晴多,时时生痰,自盈月以后,渐渐肌瘦,五心热而大便难,时时生涎,目白睛粉红色者,此名胎肥。是亦在母腹中,母食甘肥,湿热太过、流主胞中,以致形质虚肥,血分壅热也。宜内用大连翘饮,加减调服,外以浴体法浴之。

胎肥

浴体法

天麻(二钱) 全蝎(去毒) 朱砂(各五分) 乌蛇肉(酒浸) 白矾青黛(各三钱) 麝香(一分) 共研匀,水三碗,入药三钱,桃枝一握,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但勿浴背。

胎肥

大连翘饮

方见前口麋七星疮门。

胎怯

有生下面无精光,肌肉瘦薄,大便白而身无血色,目无精彩,时时哽气多哕者,此即胎怯也。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于产多之孕妇,成胎之际,元气即已浇漓。受胎之后,气血复难长养,以致生下怯弱。若后天调理得宜者,十可保全一二。故生下凡面红黑睛多者,胎实也。面黄白睛多者,胎怯也。

胎怯

调元散

山药 茯苓 橘红 人参 白术(炒) 当归(炒) 甘草(炙) 枸杞(各二钱)陈冬米(三合) 为末,每用圆眼汤下。

天(儿科)

天 者,由乳母醉酒嗜欲过度,烦毒之气入乳,遂使心肺生热,痰壅气滞,不得宣通,加之外挟风邪,内热不得发越,乃成此症。其候眼目翻腾,手足抽掣,或啼或笑,喜怒不常,惊悸壮热,双眸反上,唇多焦燥,甚者,爪甲皆青,如祟之状,其脉浮实而洪大,初发之时必频频呵欠可验也。其症属阳,治宜解利风热而愈。名 者,以眼上视而名之也。

盘肠内(儿科)

凡气和,乃升降安乐之由,气逆,则郁结疾病之始。小儿有盘肠者、原非暴得,皆因气郁积久,荣壅卫结,五脏六腑无一舒畅,其气乘虚发作,不行上下,筑隘肠胃之间,抵心而痛,气刺攻冲,隐隐脐上,如蛇之形,有声辘辘,连连而作,如猫吐恶,干啼口开,手足皆冷,肠中滞结,小便频数,上唇焦干,头汗多出,面青或黑,头腰必曲,不吃乳食,腹痛眉动,或时沉困。气大汗,甚至爪甲青黑。然此症有成于生下浴迟,感受寒冷,冷气匿于肠中,搏于小肠而然;或母妊娠之时,忧愁思虑心气蕴结,触入胎中,至生之日,又或少感寒冷,与气相搏而成。亦有阴阳二症,阴则曲身而大便青沫,阳则怄体大叫,大便色青,干啼无泪,失气肠鸣。如二症交互者,乃半阴半阳,治法宜顺气化痰,温行宣泄而已。书又曰:男名肠,女名盘肠,总气滞所致也。若遍身冰冷,唇脸青颤,腹满干啼,凑心刺痛,手足甲黑,气冷大汗者,死。更有内 者腹痛多啼,唇黑囊肿,粪青汗出,咬乳流涎,伛偻反张,腹胀目瞪,虎口脉纹入掌,眼内有红筋斑血,有类惊候。亦有阴阳之别,阴者,起于吐 之后,胃气虚弱,精神昏愦, 不宁,手足螈 ,啼叫沉困;阳者,起于身体发热,惊悸大哭,精神恍惚,或睡或醒,涎鸣气粗,手足潮搐,惊啼叫。书虽曰:天 属阳,内 属阴。总之,皆非阳症。以二症较之,特指其阴中之阳耳。治法不外温脏镇惊,顺气化痰。数症其候,仿佛最易互差,如内 者,原因寒邪壅结,兼惊风而得,故易似惊候。惟眼有红丝斑血可验。盘肠最类虫痛,但额上有汗,腰曲干啼;虫痛又必呕吐清沫,痛有去来,随啼干哭,鼻头唇口皆乌。盘肠内,多因胎受寒冷,故令儿夜啼。盖阴盛于夜,阴极发躁,寒极作痛,故啼耳。

盘肠内(儿科)

钩藤饮

治天 。

钩藤 人参 犀角(各五分) 炙甘草(二分) 全蝎(去毒,焙,二分半) 天麻(四分,煨) 水煎服。

盘肠内(儿科)

天竺黄散

治婴孩天 ,目睛吊上,四肢螈 。

天竺黄 炙甘草 腊茶(各一钱) 全蝎(生薄荷叶裹,炙,七个) 荆芥穗(炒,五分) 绿豆(四十粒,半主半炒) 白矾( ,五分) 雄黄(水飞,五分) 为末,人参汤调服。如颊赤者,薄荷汤调下。

盘肠内(儿科)

调中散

治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

青木香 川 子(去皮、核) 没药 人参 茯苓(各五分) 桂枝(去皮,三分五厘)白牵牛(二十五粒,一半生一半炒) 用葱白二寸,盐一捻,水煎,食前服。

一方治盘肠气 。用葱一握,水煮汤淋洗儿腹,再以葱频熨儿脐,良久尿出痛止。

一方治盘肠气 。用乳香、没药、木香,水煎,食前服。

盘肠内(儿科)

木香丸

治惊风内 ,肚痛惊啼。

没药 木香 茴香 钩藤(各一钱) 全蝎 乳香(各五分)上将乳香、没药另研细,入诸药末,揉大蒜,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丸,钩藤灯心汤化下。

盘肠内(儿科)

乳香丸

治惊风内 ,腹痛夜啼。

乳香(五分) 没药 沉香(各一钱) 蝎梢(七个) 槟榔(一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菖蒲钩藤汤化下。

盘肠内(儿科)

琥珀丸

治急慢惊风,痰涎潮热,昏冒目瞪,内 搐搦反张,腹痛,及夜啼不安。

辰砂 琥珀 僵蚕(去嘴,炒) 牛黄 南星牛胆制乳香 白附子(炮) 代赭石(醋 ,七次) 全蝎(去毒炒) 天麻(煨) 蝉脱 白术(土炒,各一钱) 麝香(三分)龙脑(一两) 为末,蜜丸,薄荷汤下。

夜啼(儿科)

小儿夜啼者,有因胎热伏心,阴则与阳相刑,热则与阳相合,夜则阳衰,阴乃与阳相搏,脏气相击,故作痛而夜啼。其候面赤唇红,恍惚壮热,小便色赤。手足动摇,咂口弄舌,憎热燥闷,重则胸突头反也。有因胎惊而啼者,其候必一啼。若绝,而面紫手足阙冷,乍醒乍啼。然身体温凉大便青绿者,阴也。若身体发热,精神不清,睡中惊啼,二便赤黄者,阳也。若身热而便青白,或身凉而便赤黄者,半阴半阳也。至若啼时,口多涎沫,腰曲拘挛面青泻青者,寒痰内 也。若啼时多搐,手足张惶,紧抱父母,四顾恐怖者,此必因视非常之物,及客忤耳。如若目有所睹而惊哭者,此必邪祟所侵,其候虎口无纹,而色变易不常也。凡啼而不哭是痛,故直声来往而无泪。哭而不啼是惊,故连声不绝而多泪也。

夜啼(儿科)

万金散

治脏冷夜啼。一方有茴香、甘草。

当归 沉香 丁香 白术 人参 乳香 五味子 桂 赤芍药 水煎,食后服。

一方治心经蕴热夜啼。

麦冬 生地(各一钱) 车前子(六分) 远志肉(七分) 茯神(七分) 钩藤(五分)甘草(生,三分) 木通(五分) 灯心水煎服。

夜啼(儿科)

蝉花散

治婴儿夜啼不止,状若鬼累。

蝉脱七个,用下半截,盖上半截能令夜啼耳。为末,薄荷汤入酒少许,调服。

夜啼(儿科)

花火膏

灯花 朱砂 研细末,蜜调,俟儿睡,抹唇口。

客忤(儿科)

婴孩卒然心腹刺痛,腹大而满,啼叫烦闷欲绝者,有因气血软弱,精神未全,外邪客气兽畜等物,触而忤之,或客气未去,入房喘息末定,便乳儿者,皆能成为客忤。其候惊啼,口出青黄白沫,水谷解离,面目变易,腹痛面急,反倒偃侧,脉来弦急而数,状似惊痫,但此必眼下视而不上窜耳。治当镇惊辟邪,补心温气,勿用大寒之剂,妄作惊风峻下,致成慢惊。更须视其口中左右,若有悬痈小小肿核,即以竹针刺破最宜急治,延久难愈也。若至四肢疲软而面黑目视无光,涎流不收,牙噤气冷者,不治。

客忤(儿科)

雄麝散

治客忤腹痛危急。

雄黄(一钱) 明乳香(五分) 麝香(一字) 为末,每一字,鸡冠血,调服。

客忤(儿科)

黄土散

治卒中客忤。

灶中黄土、蚯蚓粪各等分,研细,水调涂小儿头上及五心上,为良。

物触(儿科)

物触者,因小心所爱之物,强夺取之,则令怒生,神随物散,不食不言,神昏如醉,四肢垂 ,有若诸恶症候,莫知所以,故须询其父母,遂其所欲,以药调理,宁神自安也。

物触(儿科)

沉香顺气散

治物触。

沉香 茯神 紫苏叶 人参 甘草(炙,各等分) 为细末,用紫苏梗煎汤,调服。

白虎(儿科)

白虎者,如太岁在已,白虎在辰;太岁在申,白虎在末,余皆仿此类推。神在其方,不知禁忌,出入稍犯,便能为病。身发微热,有时小冷,有时啼叫,屈指如数,手足不螈 者是也。

白虎(儿科)

集香散

治婴孩白虎病。

降真香 沉香 乳香 檀香 人参 安息香 茯神 甘草 酸枣仁 水煎,入麝香半字调服,其药滓,房内烧之。

疰病(儿科)

疰病者,或因胎中所受,或因既生估恃不节所致,卒发为厥,类似中风中恶惊风诸症。痰潮项反,脸色如蓝,口沫语妄,渐至面脸枯涩,如大人传尸之患。若见面色蓝黑而手搐,额青齿禁,唇眼俱颤,满头赤肿者,不治。

中恶(儿科)

中恶者,卒急手足厥冷,头面青黑,错言妄语,多恐见鬼,口噤牙紧,心腹刺痛,闷乱欲死是也。其脉紧细而微者可治。紧大而浮者必危。更有卒死者,亦中恶类也。凡人志弱神怯,则精神失守,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谓之三虚,忤逆邪恶贼风等邪乘虚而入,致令阴气偏竭于内,阳气阻隔于外,二气壅闷不得升降,心腹暴痛,阳气散乱,而不知人,气若远则复生,气不远则卒死。

中恶(儿科)

至宝丹

治卒中恶,客忤诸痫急惊。

安息香一两五钱(为末,用无灰酒,飞过滤去沙石,约取一两,慢火熬成膏,入药) 琥珀(研) 雄黄(研、水飞) 生玳瑁屑 朱砂(各一两)银箔(五十片,研) 龙脑 蜃香(二钱五分) 生乌犀角(一两) 牛黄(五钱,研)金箔(五十片,一半为衣一半为药)用生犀玳瑁为极细末,匀入余药,将安息香膏,重汤溶化,搜和为剂,如干加蜜为丸,芡实大、参汤化下。

解颅鹤膝(儿科)

解颅者,头缝开解而颅不合也。书曰:母虚羸瘦,父虚解颅。是由禀气不足,先天肾元大亏,肾主脑髓,肾亏则脑气不足,故颅解开。然人无脑髓,犹树无根,不过千日,则成废人。有以父精不足则解颅,眼白睛多为论者,有以属母之血虚热多而论者,其候多愁少喜,目白睛多,而 白色。若成于病后者,尤凶,宜久服地黄丸,外用封囟法可也。亦有因怀胎五月,忽被大风大雨雷电惊胎,以致颅骨开解者。然是症,若至年长不合,必至骨中蒸热,肉干皮黑,肢体柴瘦,骨节皆露,如鹤之脚,名为鹤膝,又名鹤节。大宜调补天元,以图万一。

小儿鹤膝,因禀受肾虚血气不充,以致肌肉瘦削,形如鹤膝,外色不变,膝内作痛,屈伸艰难。若 肿色赤而作脓者,为外因可治。若肿硬色白不作脓者,是属本性难疗。属外因者,以荆防为主,佐以益气养荣。属本性者,以六味加鹿茸补其精血,仍须调补脾胃,以助化生之源。

囟肿(儿科)

囟填者,囟门肿起也。脾主肌肉。若乳哺不常,饥饱无度,或寒或热,乘于脾家,致使脏腑不调,其气上冲,为之填胀,囟突而高,如物堆垛,毛发短黄,骨蒸自汗矣。

更有风热伤肝,木郁思达,所以令肿者。更有肺热生风,肺主皮毛,亦令囟肿毛焦者。更有胎中受热所致者,然寒气上冲而肿者,牢靳坚硬,热气上冲而肿者,柔软红色。更有外因覆护过暖,阳气不得外出,亦令赤肿。寒者温之,热者凉之,外用封囟散可也。

囟陷(儿科)

囟陷者,有因脏腑有热,多饮水浆致成泻痢,久则气血弱,不能上充髓脑,故下陷如坑,此乃胃虚脾弱之极,宜急扶元。若与枕骨并陷者,百难救一。亦有父精有损,母血虚衰,禀元不足,是以形容枯瘦,阴阳两亏,无时温壮而囟陷者。有因蓄热不除,渐至身羸发落,脚缩手拳,皮焦鹤膝,血绝筋衰而囟陷者。宜各随症调治。枕陷尤重于囟陷,不独小儿也。盖耳后方圆二寸,皆属于肾,陷则肾元败矣。

囟陷(儿科)

调元散

治禀受不足,颅囱开解,肌肉消瘦,齿语行迟。

山药(一钱) 人参 白茯苓 茯神 白术 白芍 当归 黄 (蜜炙) 熟地黄(各五分) 川芎 甘草(炙,各六分) 石菖蒲(四分) 姜 枣 水煎服。

囟陷(儿科)

人参地黄丸

治婴孩颅囟开解。此乃肾气不成,肾主骨髓,脑为髓海,肾气不盛,所以脑水不足,故不合。

人参(二钱) 熟地黄(四钱) 鹿茸酒 山药 白茯苓 牡丹皮 山茱萸(去核,各三钱)为末,蜜丸,芡实大,参汤调化,食远服,神效。

囟陷(儿科)

庄氏方

治解颅。

山茵陈 车前子 百合(各五钱) 为末,乌牛乳汁调,涂足心及头缝开处,帛裹,三日一换。

又方驴头骨不拘多少,烧灰研细,以清油调敷头缝中。

一方用狗头骨、炙黄,为末,鸡子清调涂。

囟陷(儿科)

全生汤

治感热囟门忽肿。

天麻 蝉脱 防风 羌活 远志肉(各五分) 甘草(一分) 川芎 桔梗(各四分)牛蒡子(炒,三分) 灯心水煎服。

囟陷(儿科)

婴宁汤

治吐泻后,感寒囟陷。

人参(五分) 附子(制,三分) 木通 茯苓(各七分) 升麻(煨,三分)川芎 枣仁(炒,各四分) 甘草(炙,一分) 姜水煎服。

囟陷(儿科)

乌附膏

治囟陷。

棉川乌(生用) 雄黄(二钱) 附子(生用,五钱) 各为末,用生葱连根叶打成膏,空心贴囟上。

鹅口(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