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她和他的一次演出
14330400000127

第127章 难以抑制的感情

就在那一瞬间,陈时宇的手腕感到一阵强烈的闷痛,落地的时候,他几乎觉得手腕已经不能动了。不过,也就在他落地的一瞬间,裁判吹响了上半场比赛结束的哨音。

陈时宇用另一只手扶住疼痛的地方,表情痛苦。场内哗然,大家都注意到了陈时宇的异样。

“他怎么了?”“镜儿哥”很是焦急。

“不知道,是不是伤到了?”“康夫”也不了解情况,“我们去看看吧。”

于是,两人起身,往更衣室方向走去。

那时候,楚佳桃也不知怎么回事,看到陈时宇痛苦的表情,她心里仿佛也被重重地刺伤了,她不应该如此着急,但是她却难以控制。林语珊看出楚佳桃使劲儿拧着自己的手,坐立不安,心下有所领悟,于是轻轻拍拍楚佳桃道:“小桃,我们也去看看吧。”

犹豫片刻,楚佳桃也起身,与林语珊一起去往后场。

---------

陈时宇的伤势暂且先放一放,话说萧琦启程飞回学校,白璐亦乘飞机回学校料理期末考试等事宜,只剩萧琦奶奶在医院静养。

萧琦奶奶的主治医师李医生答应萧琦好好照顾老人,其实此举有些违背医生常规,他表面上自信满满,心里不免还是有些忧虑,于是自萧琦走后,便对萧琦奶奶多加了许多关照,时常去病房查看情况。

这日,老人吃过早饭后,精神状态不错,李医生正好来查看老人的情况。刚从生死线上回来,老人却十分平静,此时正悠然地看着电视。李医生不禁暗暗受到触动。她是一个很特别的老人:只有当她听说自己的孙子有可能来不及参加期末考试而留级的时候,她曾经有过很明显的、强烈的情绪,其余时刻她都十分平静、平和,可以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一种倔强和顽强。是什么力量让她似乎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呢?

李医生若无其事地走进病房,来到老人的病床前,笑容可掬道:“老人家,今天感觉怎么样啊?”

萧琦奶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稍微盯着电视看了一会儿后,才开口道:“不错啊。”

“您有什么不舒服就说话,放心,您孙子很快就回来了。”李医生道。

萧琦奶奶再次顿了顿,李医生看到老人的银发在耳后有些散乱,但她的眼中却没有哀怨、愁苦一类的神情。萧琦奶奶开口道:“谢谢您了。没关系的,我现在感觉还可以。”

就算如此,李医生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他仔细观察了萧琦奶奶一会儿,又嘱咐了护工几句。

“医生,你今年多大啦?结婚了吗?”萧琦奶奶问道。

“哦,我今年34,还没结婚呢。”李医生笑道。

萧琦奶奶上下打量着李医生,啧啧赞叹:“真好,真好……”

面对老人突然的称赞,李医生有些脸红,笑道:“哎,哪儿好了。”

萧琦奶奶道:“小伙子长得精神,医术又高明,当然好啦。”

明白老人的语言总是有点跳跃性非理性的,李医生忙辞道:“您过奖了,我看您孙子更好,那么孝顺,人也长得帅。老人家,您很有福啊。”

说到这儿,萧琦奶奶叹了口气。接着,便将萧琦父母的事向李医生讲了一遍。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家庭的缘故,还是因为我小时候的教育方式问题,这孩子总是太要强,误会了我的意思……”老人叹息道。

“前几天我看您那么坚持要他回学校参加考试,我也还以为您……”李医生也很意外,从前几日萧琦奶奶的态度看,他也真的以为老人对孙子的期望极高,不顾自己生命安危,也要让孙子去参加考试呢。

“就是总有这样的事情,让他以为我有多在乎他的成绩。我要的其实只是他能去参加考试……医生,谁家不会因为自家孩子成绩好而高兴呢?但我并不强求啊。那孩子上初中时也有一次,赶上我身子不舒服,非要留在家里不去参加考试了,我把他骂了,他哭着去上学。但是要是不参加考试就要留级,那孩子自尊心那么强,能忍受吗?还有,我们家也不宽裕啊。眼下,雇个护工是要不少钱,但要是重修一年,学费真不是小数目。唉。可不知怎得,就让那孩子误以为我很在乎他的成绩了。”萧琦奶奶叹气道。当说到她孙子的时候,她似乎将所有情感都投入其中,说得全神贯注。李医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老人对她孙子的关爱,因而心中也更加生出一些怜悯之心。

这是因为,他自己有着相似的命运。

违背医生的原则,做出这种非理性的承诺,按理说应是绝不能允许的,但当他看到眼前的老人和他的孙子彼此都为对方考虑,完全忽略了自己的立场的时候,却没法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看似光鲜年轻有为的李医生是个被领养的孩子。领养他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年过半百而无子,终于决定领养,并对他视如己出。爷爷在不到70岁时因心脏病发作过世,给他留下深刻影响,他因此选择从医道,成为了年轻的心外科专家。他与奶奶相依为命,深切懂得那种依恋、那种孤苦。几年前,他成为主治医师没多久,奶奶便溘然长逝。而今,当他遇到这对祖孙时,心中不由得起了强烈的波动,使得他做出了这样非理性的行为。

“老人家,您多休息休息吧。”李医生关切地对老人说。

在这所医院里,李医生一直是个有点另类的存在。面容英俊,年轻有为,却大龄未婚,有些行为常常引人争议。与他亲近的人常劝他注意分寸,保持和病患之间的距离,但他坚持认为医生和病患要拧成一股绳,要真切体会病患的立场和心情,这常令许多同事感到不解抑或不屑,甚至有人觉得他此举是想博得院长的好感。而欣赏他的人,则认为李医生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然而抑制不住的感情冲动,真的能与极需理性的行医共处吗?萧琦离开的这些日子,连李医生自己心里也对此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