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会计学
14191300000005

第5章 会计学基本理论(4)

3.确认标准

对某一项目的确认不仅要在时间上选择合理的确认基础,而且要掌握切实可行的确认标准。按照FASB第5号概念公告的论述,确认任何一个项目,都必须同时满足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即:① 定义,是指所确认的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② 可计量性,是指所确认的项目要具有一个相关的可计量属性,要能可靠地予以计量;③ 相关性,是指因所确认的项目所生成的信息,应对使用者的决策有足够的影响;④ 可靠性,是指所确认的项目应该是真实的、可核的和中立的。这就充分表明,一个项目要正式列入特定的财务报表,不仅必须合乎某一要素的定义,而且应当符合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对于那些符合要素定义但不能满足其他确认标准的项目,应排除在财务报表的正式组成之外,至多在附注中予以反映。

作为一个程序和过程,确认对大多数交易和事项可以一次完成,已记录的项目不会发生后续的变动。但有一些交易和事项初始确认之后可能发生变动,因此需要后续确认,甚至是不再符合确认标准而需终止确认。例如,已确认的资产由于作为其他企业的债务担保因偿付债务而被处置,本企业对它不再具有控制的能力,此时,对该项资产就应终止确认。由此可见,确认不一定一次完成,它可能形成一个较长期的,甚至多次才会完成的过程。

1.5.2 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在对财务报表确认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来认定某一项目的金额大小,它主要解决“是多少”的问题。

财务报表的计量主要解决已经确认项目的金额问题,计量的过程就是对符合财务报表要素定义的项目予以货币量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最关键的计量要素,即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

1.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也叫计量尺度,是指对计量对象量化时采用的具体标准,如千克、米、美元、人民币等。会计上的计量单位笼统地讲,就是货币,只有货币才具有综合反映经济业务的能力,从而使会计信息更适用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由于任何一种计量单位都必须要求自身度量上的统一性,所以对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就要求货币单位在不同时期保持稳定,以便使计量结果具有可比的基础。然而,这种理想的财务报表计量单位在现实中是很难找到的,因为货币的度量单位就是它的购买力,而货币购买力要受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货币供应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际的货币购买力是经常变动的。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会计上就产生了名义货币和一般购买力货币两种计量单位供企业选择。名义货币单位是指各国主要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如美国的美元、美分,我国的元、角、分等。财务报表项目按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时,对货币购买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动不做任何调整。即无论货币购买力如何发生变动,会计上都采用法定的货币单位,因此也被称作“变动的货币单位”。但是,在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名义货币单位就不能反映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会造成资本不能保持,有些企业甚至可能出现虚盈实亏,影响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按照国际惯例,只要物价变动不超过恶性通货膨胀的程度(其主要标志是三年累计的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一般都以各国法定的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而不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就是以各国货币的一般购买力或实际交换比率作为计量单位。根据一般购买力单位进行计量时,对不同时期的货币购买力变动应当加以调整,即以一定时日的货币购买力(以一般物价指数近似地表示)调整或折算不同时期的名义货币单位,从而使不同时期的货币保持在不变的计量基础上,因此也叫“不变货币单位”。这种计量单位的存在以物价变动为前提,在物价变动时它能够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保持会计计量结果的可比性。但是,这种计量单位的调整换算过程比较复杂,加之各国即使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很多国家曾发生过),由于积极采取措施,延续的时间一般都不会很长,所以目前基本没有在会计实务中应用。

2.会计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或方面。在会计上,财务报表的计量属性就是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中的各类或各个项目予以货币量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计量属性是财务报表计量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是用以区分各种计价模式的主要标准。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于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① 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② 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③ 可变现净值。(Realizable Value)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④ 现值。(Present Value)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⑤ 公允价值。(Fair Value)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尽管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但是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相应的计量属性。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例如,企业购入存货、建造厂房、生产产品等,应当以所购入资产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金额。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仅仅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可能难以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不利于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有时甚至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例如,企业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往往没有实际成本,或者即使有实际成本,实际成本也与其价值相差甚远。因此,如果按照历史成本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的话,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将成为表外事项,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价值及其风险信息将无法得到充分披露。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向使用者提供更为决策相关的信息,就有必要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比如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以弥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

鉴于应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往往需要依赖于估计,为了使所估计的金额在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同时,又不影响其可靠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保证根据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如果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者可靠地计量的,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1.6 会计基本前提

会计的基本前提,也称为会计的基本假设或会计假设,它是指组织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离开这些前提条件,就不能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会计的基本前提也是会计的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些前提条件,就不能构建会计的理论体系。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有用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6.1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中涉及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集团编制合并报表所依据的便是合并主体而非法律主体。假定某母公司拥有10家子公司,母子公司均为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需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又如某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10支证券投资基金。对于该公司而言,一方面公司本身既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需要以公司为主体核算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反映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另一方面各只基金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需要单独核算,并向基金持有人定期披露基金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因此,每只基金也属于会计主体。

1.6.2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Going-concern),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如某企业购入一条生产线,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考虑到该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因此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即不断地为企业生产产品,直至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为此,该生产线就应当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期间所生产的相关产品的成本当中。

当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企业都存在破产、清算的风险,也就是说,企业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因此,需要企业定期对其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作出分析和判断。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还假定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并仍按持续经营的基本假设选择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

1.6.3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Accounting Period),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成连续、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月报、季报、半年报。

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要想最终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只能等到企业在若干年后歇业时核算一次盈亏。但是,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要及时的信息,不能等到歇业时。因此,就必须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且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称为会计年度。世界各国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并不统一,例如,有的企业以本年的7月1日至下年的6月30日为会计年度,有的企业以本年的4月1日至下年的3月31日为会计年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日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会计年度。企业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不同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还可以将会计年度划分为若干较短的期间,如中期。

1.6.4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Monetary Measurement),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选择货币作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等,都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因此,为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有关交易、事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但是,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存在缺陷,例如,某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也很重要。为此,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来弥补上述缺陷。

要实际进行会计核算,除了应明确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之外,还需要具体确定记账本位币,即按何种统一的货币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在企业的经济业务涉及多种货币的情况下,需要确定某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涉及非记账本位币的业务,需要采用某种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登记入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制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1.7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1.7.1 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具体包括以下要求:

(1)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以虚构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企业应当如实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者事项,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活动的真实性。

(3)企业应当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如某公司于2009年末发现公司销售萎缩,无法实现年初确定的销售收入目标,但考虑到在2010年春节前后,公司销售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该公司为此提前预计库存商品销售,在2009年末制作了若干虚假的存货出库凭证,并确认销售收入实现。该公司的这一会计处理就不是以其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是公司虚构的交易事项,因此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原则,也违背了我国会计法的规定。

1.7.2 相关性

相关性(Relevance)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的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例如,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等,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为了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企业应当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当然,对于某些特定目的或者用途的信息,财务报告可能无法完全提供,企业可以通过其他形式予以提供。

1.7.3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使使用者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满足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

鉴于会计信息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产品,因此,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要求的同时,还应假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信息。对于某些复杂的信息,例如,交易本身较为复杂或者会计处理较为复杂,但其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是相关的,就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企业不能仅仅以该信息会使某些使用者难以理解而将其排除在财务报告所应披露的信息之外。

1.7.4 可比性

可比性(Comparability)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1)为了便于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当然,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要求,并不表明不允许企业变更会计政策,企业按照规定或者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就有必要变更会计政策,以向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但是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2)为了便于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水平及其变动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还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1.7.5 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

在实务中,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判断,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如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都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该资产并从中受益等。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又如,售后回购业务,当企业销售某种商品时,与客户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承诺在日后确定的时间内以确定的金额购回),在这种情况下,销售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销售,实质上是以该商品作为抵押的融资业务,因而不应确认为销售实现业务,而只能确认为融资业务。

1.7.6 重要性

重要性(Materiality)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来判断其重要性。如我国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提供季度财务报告。考虑到季度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较短,从成本效益原则的角度考虑,季度财务报告没有必要像年度财务报告那样披露详细的附注信息。为此,我国中期财务报告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季度财务报告附注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编制,披露自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有助于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情况的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对于与理解本中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也应当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这一附注披露的要求,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要求。

1.7.7 谨慎性

谨慎性(Conservatism or Prudence)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即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企业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