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错觉,玄武门之变,等待的只是李世民的一个决心而已,至于政变的可行性和操作细节,那还会成为难题吗?所谓政变,拼的不过就是双方的军事实力和人才而已。论军事实力,李世民屡建战功,天下归心,朝堂上有名的武将都出于李世民麾下。论人才,李世民手下的秦王府文学馆和十八学士更是无人不知。有这么一帮谋臣勇将,还愁政变不成功吗?
事实上,这种看法真是大错特错。要知道,玄武门之变对李世民来说,比以往的任何一场战役都来得凶险,赢得侥幸。
首先,看双方的军事力量。要知道,唐承隋制,采取的是寓兵于农的府兵制度。平时,士兵们都在自己的屯种之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并进行日常军训,一旦战事爆发,则由朝廷征召上前线效力,战事平息之后,所有的士兵便重返各地军府,而领兵大将则归于卫,再无权调动一兵一卒。这也就是说,不管是李建成利用他的太子之尊,还是李世民利用昔日在军中的威信声望,都没有可能直接调动军队。
那么真有突发情况的时候怎么办呢?这就只有在平日里加紧蓄积私兵了。李世民的秦王府私下招募了八百多名勇士。而东宫和齐王府的力量加在一起,有数千人之多,兵力远胜于李世民。
武力上稍逊一筹,文治上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文学馆十八学士,李世民就是以此为聚集政治人才和文士的大本营,暗中为将来走上前台治理国政打下基础。一时间,可以说是群贤云集、四方归心,海内的名士都以能够进入这个文学馆为自己最大的荣誉。
不过,其作用也仅止于此了。像密谋政变这种事,难道李世民能跟这十八个人一一细商吗?所谓谋夫孔多,是用不集。能够保守秘密,又能替李世民出谋划策的,环顾左右,也就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寥寥数人而已。其他的不少文士,若谈经论道,也许是一把好手,但是要关起门来搞奇谋密策,可就指望不上了。
而李建成那边如何呢?他虽然在设馆招贤这方面没有李世民的声势大,但这并不代表他手下就缺乏人才。毕竟,太子身份的号召力就足以顶得上五个秦王府文学馆了。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只能望其项背。论地位,李建成是将来的人君;论实际影响力,每当李渊外出巡游时,总是李建成镇守京城。但凡热衷于功名富贵之辈,或是立志要干下一番大业的贤才,不投向太子的怀抱,还能投向谁呢?
这就是名位,这就是所谓的名正言顺。李建成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名位,才有了在李世民之上的政治动员能力。而李世民建文学馆,只不过是为了同样营造出一种“名位”来与他抗衡。可惜的是,在名位上,李世民仍然稍逊一筹。看看太子手下的文臣们,多半都已经跻身于朝堂上的各个关键部门之中。再看看李世民手下的文臣们,在官场中一无身份,二无地位,只不过是以秦王府僚属的身份参与政治而已,二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在第一回合的较量中,不管是政治资源还是军事实力,李世民都落在了下风。难怪李建成曾经大言不惭地放出了这样的话:“如果把秦王控制在京师,他不过是一介匹夫,要摆平他易如反掌!”
那么再来对比一下各自手中的王牌,结果又会如何呢?
文臣班底中,李世民的核心幕僚除长孙无忌之外,就数房、杜二人。这两个人的赫赫声名其实都是玄武门之变之后才奠定起来的。在那个凭拳头论高下的乱世之中,就连李世民府中像程知节这样的二流将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也要胜过他们。
拿房玄龄来说吧,在此前他做出过哪些让世人熟知的功绩呢?其实,房玄龄的奏章写得特别好。有一次在外征战的李世民派他去向李渊汇报工作,经他生花妙舌润色的奏章,使得李渊激赏不已,连声说就好像自己亲眼看到了李世民在前线的英姿一样。
另外在为李世民网罗人才方面,房玄龄可谓劳苦功高。每一次新攻占一个地方,大家都忙着抢夺金银珠宝,唯独房玄龄留心寻访人才,搜集地图和户籍资料。在这方面,房玄龄展示出了过人的组织才干。李世民能迅速地布起一张人才网与李建成分庭抗礼,房玄龄可以说功不可没。
当然,这背后与李世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有的特殊地位是分不开的。首先,李世民对人才的渴求和礼贤下士的作风可谓海内尽知。其次,李世民的天策府有着自己封官纳士的特权,虽说论起名分和前途不一定比得上太子府,但也算得上是当时众望所归的智囊储备机构了。房玄龄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作,需要的仅仅是勤勉和细致而已。
我们再来看看李建成手下都有谁。李纲、王珪、魏徵、韦挺??这些人或是在当时的朝堂上名震一时,或是在背地里纵横捭阖,总之,都不是好对付的主。别的人不说,光说这个魏徵,他虽然名望不显,却是李世民最为忌惮的人物之一。他首次出现在大唐的政治舞台上,是因为说服李世绩前来归降而立下不世之勋。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李世绩所统领的李密残余势力正好横亘在王世充和窦建德之间。他的投降,使李世民不战而得一支生力军。虽然后来李世绩被窦建德打败,魏徵也落到窦的手上,但他几乎是立刻便得到了窦建德的重用。窦建德败亡之后,魏徵又被李建成以心腹之礼延聘过去。在李建成手底下的时候,他小试牛刀,便使得在河北屡扑屡起的刘黑闼身死国灭。这样的人,怎么能让李世民不小心戒备呢。更何况,李世民早就听说他多次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尽快消除李世民这个“隐患”。倘若这个魏徵再突然使出什么怪招来,李世民是防不胜防。
不过,魏徵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他这个人喜欢单打独斗,只满足于做几个臣僚的首领而已。这就决定了他只能以自己的意见和智谋去影响李建成,然而智谋计策能否实行,就完全要看李建成的想法了。
而房玄龄和杜如晦呢?虽然他们在外人看来表现平平,也没有立下什么惊天动地的功业,但要发动一场出奇制胜的政变,非得依靠这“房谋杜断”不可。所谓“房谋”,就是说房玄龄考虑问题谨慎周密,主意多多,这是谋划政变的先决能力;“杜断”,说的则是杜如晦这个人做事情如快刀斩乱麻一般果决干脆,这正是落实政变的必备素质!他们二人组合在一起,是李世民所能找到的最佳搭档。
人才有的时候不一定要求精求全,关键在于你懂不懂得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将他们组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就好比下象棋,哪怕你手中只有几枚普通的过河卒子,只要精心组织,策略得当,也能收到直捣黄龙的奇效!
棋子已经尽数备下,接下来,就是考验李世民和李建成布局功力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