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诚信知报
14094600000007

第7章 孟子提倡的诚信思想

自先秦社会以来,诚信就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并为人们所大力提倡。继孔子之后,又出现了一位大力提倡诚信的一代思想家孟子。

孟子的母亲仉氏,历来被人们称为“启蒙教育的楷模”。孟母也确实是一位教子有方的贤母,她对孟子性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2000多年来,在民间流传下来不少脍炙人口的孟母教子的故事。

孟子小时候,有一天,他的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头大肥猪。孟子当时正在外面玩耍,他见了非常好奇,就跑回家去问母亲:“母亲,邻居磨刀干什么?”

孟母告诉他说:“那是邻居家准备杀猪。”

孟子接着又问:“他们杀猪干什么呀?”

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他们杀猪给你吃呀!”

孟子一听,十分高兴,就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等待着吃猪肉。

孟母说完这句话立刻就后悔了。心想:人家邻居本来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要欺骗孩子呢?我这样说不是在教他撒谎吗?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更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买东家豚肉以食之”,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诚实是培养健康人生的基础。大而言之,不诚实的品格会直接或间接地有害于国家民族;小而言之,说谎足以使孩子的人格败坏。孟母在孟子刚刚懂人事就不欺骗孩子,原因就是不让孩子学会说谎。

孟子吃完了猪肉,时间不长就知道了这件事,心里很受感动。他想,我一定要像母亲那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孟子约15岁时,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门人,学习儒家经典,对儒家以礼待人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认识。他20岁时,有一天他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两腿坐着。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

孟子说:“她伸开两腿坐着。”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你媳妇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中有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没准备,无所防备。现在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两腿伸开坐着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导后,诚实地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说休妻的事了。而通过这件事,孟子对儒家之“礼”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孟子在子思门下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国、齐国、宋国、滕国和鲁国等。随着阅历的增加,孟子终于成为当时著名儒学大师。

孟子提倡诚信,认为“诚信”不仅是对人,也是对己。孟子把“有信”上升到“五伦”之一的高度。在“五伦”中,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首先必须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真心提出自己的看法。

孟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孟子在出游齐国时,曾经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做客卿,并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齐国提出了很多建议。

稷下学宫位于齐国都城临淄西门,也称“稷门”。据说从齐桓公田午时开始,齐国就在稷门外开设学馆,汇聚天下著名学者于此讲学,故名“稷下学宫”。住馆的学者被誉为稷下先生。孟子的客卿要比一般的稷下先生地位高。

孟子在稷下学宫做客卿时,齐宣王对讲学高度重视,各门派的游学者迅速增至数千人。儒、道、墨、法、阴阳、纵横等各家学派,群贤荟萃,往来稷下者络绎不绝。

由于稷下先生的学术水平、名望资历不尽相同,因此,朝廷将稷下先生分为若干等级,按照级别确定爵禄。譬如号称“稷下之冠”的淳于髡,便赐予上卿之位;孟子、荀子等人则列为客卿。

孟子做了齐宣王的客卿,众人都为他庆贺。孟子也跃跃欲试,想为齐国尽一把力。但他知道齐宣王对人对事有些时候缺少雅量,诚实度不够,就想找机会谏言。

这一天,孟子穿戴整齐,迈着儒雅的步子来见齐宣王。守卫的士兵看见孟子,就赶紧行礼相问,然后向里面通报,不一会就出来请孟子晋见。

齐宣王端坐在富丽堂皇的朝廷中央上方,慈眉善目但又不缺少威严。两边或坐着或站着许多文臣武将,好不神气。

孟子与齐宣王寒暄过后,孟子面带微笑地对齐宣王说:“大王,假如您手底下有个人把自己的妻子、子女托付给他的朋友,而自己到楚国去玩,回来后发现他的妻子、子女又饥饿又寒冷,对这样的朋友你会怎么样处理?”

齐宣王听了,不假思索地立马回答:“这样的人,应该跟他绝交!”

孟子听后点点头,接着继续微笑地问:“假如大王手底下有一个官员,不能管好他的下属,怎么办?”

齐宣王快速地回答:“罢免他的官位,因为他实在是个无能之辈!”

孟子听了又频频点头。此刻,他眼光里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神秘微笑。他接着说:“假如有个人不能治理好国家,那么怎么对待这个人?”

孟子的话刚一出口,齐宣王脸上瞬间显出尴尬。心想:原来这个书生今天是来指责我的,因为怕得罪我,才欲擒故纵。

齐宣王毕竟是个老练的聪明人,为了摆脱尴尬,他瞬间又装作没听见孟子的话的样子,转过头和边上的大臣说着话。

孟子见状,知道齐宣王缺少雅量,暂时听不进他的劝说,决定再找机会来说这事。

在孟子看来,人生下来就具有4种善的萌芽,他称之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孟子“性善论”的依据,也是他的其他学说的基础所在。他将诚信扩展到政治领域,提出管理者只有取信于民,才能保民安民。因此,在孟子心里,他是相信齐宣王也有“是非之心”,总能明白刚才说的话意思的。

自古以来,大气的、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的君王少之又少;同样,能够像孟子那样坦诚地对君王直言进谏的书生也是少之又少。

这一天,孟子又来见齐宣王,想针对齐宣王轻信奸佞谗言,以及做事没有坚持性等不足,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孟子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10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您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您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您,您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

齐宣王这次没有马上提出反对意见,只是静静地听着。

接着,孟子又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您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天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齐宣王听了孟子的话,低头不语,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从此以后,齐宣王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孟子将诚信扩展到政治领域,强调执政者要有同情心。他说:“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仁、义、礼、智是初始,人有这4种开端,就像人有四肢一样。”可见,仁、义、礼、智是人本性所固有的善性。

孟子生活在战火纷飞战国中期,战争使人们丧失理性,变得野蛮,“大道废弛”,失掉了上古时期人际交往的单纯与质朴。孟子针对当时社会诚信缺失的状况,不仅大力呼吁人们讲诚信,而且对诚信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传统诚信道德的内容。他的诚信思想对后世直至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旁注]

仉氏(?~公元前317年),战国时期晋国人,孟子的母亲。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在我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且位居“贤良三母”之首。

邹城 简称“邹”,古称“邹鲁圣地”,位于现在的山东西南部。20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诞生于此。得山水之灵气,仰圣哲之光辉,承耕读以传家,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人文、自然景观和谐,山、水、城一体,独具特色。

学宫 古代学宫,是学习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学校。“学宫”一词最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与后世经常使用的“辟雍”一词意义相同,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专门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的场所。其建筑群平面布局与孔庙形成的庙学建筑群类似。

厮役 厮,古代干粗杂活的男奴隶或小役,古时指无身份或下贱的人,如小厮等;宋代以来的小说中常用“厮”字称呼人,如这厮,那厮。役,古时指被役使的人,如役夫、役徒、仆役、杂役等。厮役,旧称干杂事劳役的奴隶,后泛指受人驱使的奴仆。

子思(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孔子嫡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礼经》古代讲礼节的经典,常指《仪礼》而言。《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17篇,另有古文仪礼56篇。

士 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期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五伦 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5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应忠;父子之间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客卿 古代官名,春秋战国时时期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秦代有客卿之官。秦代以后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战国中后期很多秦国人也担任客卿,主要是执行对抗诸侯的战争、外交事务,外国人可称客卿,也称上卿等卿相,客卿是仅次于相国的职务。

性善论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阅读链接]

据传,孟子在游说各国期间,从齐国到魏国,途经干城被大雨所阻。干城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孟轲村。当时孟子声望颇高,人们一时间奔走相告,轰动全村。孟子住处门庭若市,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

孟子见此人如此好施乐道,决定留下讲学数日。干城人也以此为荣,于是就在孟子讲学的地方建“先师庙”,把村名改为孟轲以示纪念。“先师庙”也称“孟轲庙”,位于孟轲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