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全景天津
14093200000002

第2章 有灵气的天津(看遗迹)

要不是沾染了河海的灵气,明成祖朱棣也不会对靖难之役的顺吉念念不忘,之所以钦定天子之渡为天津,想必寄托了他对斯人、斯地诸多灵气的深切感怀。

看天津遗迹,大致的脉络是先看老城,次看租界,再看周边。这些地方,不论寺庙楼阁,还是私家花园,或华丽,或庄重,都有给人惊叹的细节,也都有值得放大的精彩。

地灵方可人杰,迹古才显悠远。从天津老城出发,寻常巷陌走过,西洋街景看过,一直转到天津后花园的蓟县,也就是,从水的魅力一直转到山的威严,其间律动的,处处是幽幽而发的灵气……

早晚钟声听鼓楼

“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600年来,鼓楼始终位居三宝之首,原因很简单,它既是老城厢地理的中心,又是天津卫文化的元点,登高望京,早晚钟声,城市象征,诸多功能,一身兼容。

1404年的天津,虽然叫城,其实不过是片土围之地,八十年后,山东按察副使刘福兵备天津时,才用砖石把土城砌了起来,并且在内城的十字街中央建起一座鼓楼。这楼初名钟鼓楼,高三层,楼底一层是用砖砌成的方台,下宽上窄,辟有四个拱形穿心门洞,通达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台子上又建了两层楼,首层供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和关羽、岳飞,二层悬有重达300斤的铁钟一口。

不论后人怎么猜测,建楼的目的也肯定不是看风景,最初的用途大概是充当了望敌情的“消息树”,后来,世事偶尔太平的时候,兼顾军民两用,每天响钟报告时辰,早晚按点开闭城门。到了夜间,还要击鼓报经,百姓一听,便知道打经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更”,五更一过,天色大开,晨钟暮鼓之间,岁月就这么悄悄溜走了。

鼓楼是全城最高点,站在露台上,四方景象一览无余。清嘉庆天津诗人梅宝璐撰写的那副著名对联,当年就挂在鼓楼上,“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画面不仅流动,而且和谐。临风而立,极目远眺,城外海河上,往来帆影叠叠;城内胡同里,百姓闻钟出入。而那钟声是极有讲究的,“一百八杵早晚钟声”的确是早晚各半,早晨开城门时敲打五十四声,晚上关城门时再敲打五十四声,而这五十四声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抑扬顿挫,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正好组成五十四声。“一百八杵”还有一讲,意为一年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加在一起,恰为一百零八。

晨钟暮鼓的鼓楼也见识过刀光剑影。清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元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在鼓楼上炮轰逃难民众,从鼓楼到北门外水阁,尸体成片惨不忍睹,梅宝璐的题联也在炮火中被毁。

民国十年,直隶省长曹锐等怀念鼓楼曾经的大气、威严,下令依照原样重建,把四个城门分别定名“镇东”、“定南”、“安西”、“拱北”,写过“劝业场”三个大字的津门书法家华世奎亲笔题款。从此,海韵河风重新从鼓楼的门洞里穿心而过。

1952年,民国年间重建的鼓楼因阻碍交通被拆除。现在看到的鼓楼是2000年11月25日开工再次重建的,这个新千年版本的鼓楼较之从前,个头长了一块,仿古又不泥古,楼体是二十七米高二十七米见方,取义九的倍数,追求吉的涵义。新鼓楼碧瓦丹楹,白玉栏杆,城雅迎宾朋,盛世传钟声。

今天的鼓楼依旧是老城的中心,北街上的民俗商品直观地讲述着天津卫的沿革,南街上的仿古木船浮在水中,象征着海河汤汤不息的漕运,这里,传统味儿、文化味儿、天津味儿、民俗味儿、现代味儿五味杂陈,天津城的简介,在这里撕下了第一张票根。

亦真亦幻天后宫

天后宫是中国第一座民俗博物馆,也是世界三大天后宫(妈祖庙)之一(另两处为福建湄洲祖庙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单凭这两点,就有着数不清的看点。馆里,传说、实物,洋洋洒洒,不歇的漕运、不息的婚育、不断的商脉、不俗的民艺、不变的信仰,在这里都能找到对应的珍品,比如,明代的天津城砖、清代的水会水机、漕运粮船还有各种民俗阵列队形等等,犹如一部编年体的电影,看过之后,对天津的大事年表,自然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

天后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比天津城的岁数还要大上一些。天后宫面对海河,占地536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从东至西由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张仙阁和四座配殿组成,是天津现存最早的一处古建筑群体。正殿内的“娘娘”塑像高2.7米,身披霞帔,头戴凤冠,四个侍女一曰捧印、一曰抱瓶、二曰打扇恭立两旁,神态委婉舒然,举止活灵活现,殿内两侧还陈列着一套銮驾,是娘娘出巡的“坐骑”。妈祖的两大侍神——绿面绿衣的千里眼和红面红衣的顺风耳也毕恭毕敬地伺候着。

天后宫的山门前有两棵高26米(南杆实高26.2米,北杆实高25.94米)的幡杆,均为明清遗存文物,与一般寺庙旗杆不同,是由船上的桅杆演变而成,最初绣有“敕封护国庇民显神赞顺垂佑瀛(土+奂造字)天后圣母明著元君宝幡”字样,间悬红色大串灯笼,方圆十几里都能看见。后来又分别绣上:“津门艺萃百肆迎春,溟波裕日济运通航”。这两棵幡杆,擎天入地,衬托起天后宫的威严与慈心。

天后宫最早是船工祭祀海神天妃,举行酬神演出以及聚会娱乐的场所,宫前有广场和戏楼,两侧街道渐成商业集市和年货市场。旧时每月初一、十五,逢年过节,这里香火旺盛;每逢天妃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还要举行“皇会”,龙灯、高跷、旱船轮番上阵,百戏云集,万人空巷,是一年少有的民间狂欢节。当时天后宫繁华如此:“旗飐危培集万艘,碧溟漕运溯元朝,天妃庙貌依稀在,金鼎香烟绕绣袍”,这样的场景即便在电脑上还原出来,也要算是大制作了。

天后的魅力在于她不像有些神,是人们幻化或者演绎出来的,而是的的确确有此真人。她本是福建蒲田湄州岛一位姓林名默的女子,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卒于雍熙四年(987),花季凋零,人人扼腕。但是,她以少年老成之心,怀普救苍生之志,临危救难,有惊无险,所以,屡被拥戴。南宋绍熙元年,被封为“顺济夫人”,元代至元十八年(1272)晋为天妃,后又多次晋封,到了康熙二十三年被封为天后。但是民间似乎觉得天后这样的封号太过庄重,还是愿意尊称她为“娘娘”、“圣母娘娘”,南方人更是亲昵地把她唤作“妈祖”和“娘妈”。

天津设卫筑城后,城廓不断扩大,盐业、渔业、航运业、手工业日益发达,城东的天后宫香火也跟着兴旺起来。到了清代,天后宫被誉为“天津福主”,烧香膜拜的已不单是船工、渔户,而是添了许多乞求子嗣的老媪少妇。为顺应民众心理,宫内又加了不少神像和神殿,天后身旁也热闹起来,子孙娘娘、痘疹娘娘、眼光娘娘、乳母娘娘以及王三奶奶站了一排;正殿两侧添设了财神殿、龙王殿、河伯殿、关帝殿、火神殿、灶君殿,供奉的神像加在一起总共大小100多位,哪个层次的人心有所求,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神祉——想得贵子的来这里拴个“娃娃”,发财心切的商贾来这里敬个财神,祈灵武运的官兵来这里保佑得胜……

天后宫在明永乐、正统和万历年间三次重修,清顺治、乾隆、道光和同治年间及民国年间再次局部重修,扩建、改建。重整了戏楼、牌坊、前殿,原来参差不齐的两侧配殿修葺一新,重建了二层结构的皇经堂。修复后的天后宫,从东头的戏楼面向西与面向东的山门之间是能容千人的广场,戏楼上“乐奏均天”的匾额与山门门额整砖上镌刻“敕建天后宫”五个字遥遥相对。

天后宫山门外北侧是过街的张仙阁,进山门即牌楼,是木结构二柱一楼式,正面斗拱下是“海门慈筏”四字横额,北面横额是“百谷朝宗”。两侧是重新整修的钟鼓楼,前殿是面阔三间的过堂殿,殿内重塑了王灵官和加恶、加善、千里眼、顺风耳的全身像,前殿门前屹立两尊修建工程中出土的石狮。

大殿后是面阔五间、上下两层砖木结构的藏经阁,阁内分别镶在下层南北山墙上的壁碑,可见“重修天后宫后楼牌记”,是民国12年重修的记录。藏经阁前台基两侧也立有两座高大的石狮,其中一为1985年修建时出土的真品,一为复制品。

天后宫被天津百姓唤作“娘娘宫”,在天津旧城区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现在的古文化街上。刚刚整修一新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宫及宫南、宫北大街,全长580米,宽7米。街内店铺林立,熏染着天后宫的香炉之气,逛上一遭,天津的味道,约略能品出个概貌来。

古文化街是在原来宫南、宫北大街的基础上,1985年底建成的。这里,缩略了600岁天津的掌故风情,成就了当时的“吃食品街,逛文化街”之说。今天的古文化街是2003年重新整修的,仍保持着早年的风貌,建筑造型以明清风格为主线,街面走向依然依据当年宫南、宫北大街的脉络——自然曲直,错落有韵,外檐尺度得体,商铺长短有序,逶迤转来,就如披波史海,逐浪昨天一般。

宫南大街上有条“袜子胡同”,原名“娃子胡同”,是天津方言的独特韵味把它改成了“袜子胡同”。当年,这里有不少“娃娃大哥”的作坊,给那些婚后无子的夫妇一个盼头和安慰,但是,没过多久,就传出这里拴的娃娃不如天后宫的灵验的说法,于是,虔诚信女们,一心认准天后宫,“袜子胡同”自然演变为专为天后宫制作娃娃的作坊街了。

心骛八极玉皇阁

凡是和登高望远牵连的去处,不管它有着怎样的外表,都首先赢得了一种发微静远的意境。玉皇阁就是这样一个去处。这座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的道观,在岁月的洗涤下,早已不见了原来的山门、牌坊、大殿、配殿、钟鼓楼、六角亭,只剩下主体清虚阁。清虚阁亦称玉皇阁,上下两层,上层有回廊环抱,因居高面河,疏朗开阔,是个登楼远眺的好地方。

《康熙天津卫志》载:“九月九日重阳节,以玉皇阁为登高处,城内水月庵与诸道观观礼北斗,攒香丈余,焚之历昼夜。”

1931年版的《河北省天津志略》也有下列记载:“九月初九为重阳节,登高作北斗会,居民多食羊肉火锅,又食糕,盖以麦粉为糕,置枣栗糖果于上者也,父母必迎出嫁女同食之,故亦称女儿节”。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六为阴数,九是阳数,重九又叫“重阳”,而九为阳数之极,重阳便是极中之极,象征人寿无疆,所以,重阳登高,抬步迈腿之前,先有了一番吉意,而这玉皇阁,由于面前眼界开阔,胜出了民居环绕的另一高处鼓楼,成了天津人登高的首选之地。

庚子之变前,天津民俗喜于九月九吃切糕,取其年岁登高、长生不老之意;这天,出嫁的女儿要被迎回家门吃切糕,叫做“添秋膘”,所以,重阳节也是天津的女儿节。所以,每到这个节口,玉皇阁自是空前的热闹。

玉皇阁顶前檐下悬有康熙辛巳秋月(1701)恭亲王书“清虚阁”匾额一方;阁的二层楼内有玉皇铜像一尊;阁顶作九脊歇山式,中心用黄琉璃瓦,边侧用绿琉璃瓦,在红色栋额之上,绿衣仙子簇立,龙凤走兽飞腾,别样壮观。

从房屋结构上看,玉皇阁是典型的明代寺院建筑样式。房顶由三层横梁组成,每层横梁间都使用元宝坨。四周横梁均饰以彩绘,而且千秋带上镌刻着不易辨认的文字,依稀可见的有大明弘治二年(1489)、大清康熙四十年(1701)、大清光绪十六年(1880)重建字样,从这些大兴土木的记载可以想见,秋聚玉皇阁,重阳喜登高,对早年间的天津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玉皇阁早成了抒怀寄望的象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而至于风景如何,实际上已不再重要。

如今的玉皇阁,重修于海河岸边,庄重大气,虽然在高楼大厦的反衬下,已没了高度上的优势,但是石子弯路,亲水平台,依然勾勒出一种心骛八极的超然意境,特别是晨曦之下,朝霞染红河面,微风轻拂脸庞,徜徉在此,去烦自定,即便身形未移,实已心比天高,那感觉,是纷繁尘世中最最难得的一丝清静,只要细细体味,肯定不虚此行。

澹定心怀大悲院

倒退几百年的话,如果登上玉皇阁北望,以当时海河两岸的开阔,定是能够看到香火缭绕的大悲院的。这座位于河北区天纬路,天津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八方佛寺院,由西院和东院两部分组成。西院又叫旧庙,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康熙八年(1669)扩建,由文物殿和方丈院等组成,东院又叫新庙,建于1940年,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配殿、耳房和回廊组成。殿内藏有铜制释迦牟尼佛像,曾供奉过唐僧玄奘法师的灵骨,1956年转赠印度那兰陀寺,除此之外,还塑有大悲菩萨、倒坐观音、弥勒佛、天王像、罗汉像等,个个值得一看。

大悲院内朱门绿瓦,佛坛高筑,松柏参天,静穆庄严。大悲院因供奉大悲观音(又叫千手观音)得名,庙内原有柏木雕千手观音像,后被损毁。现在大悲院后殿里一尊高3.6米,宽4米的千手观音金身像,神态庄严、姿容动人,是后人于1984年雕塑而成的。在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上,注重突出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形象,面部表情慈样又庄严,柔美而不媚。手的塑造,改变了清代塑像从背后展出手臂的做法,改作从肩和腋下伸展手臂,使其更符合现代美学的透视法。这个灵感塑造出的每只手都有不同的姿势,拿着不同的法器,既有组织,又不呆板;既很美观,又不杂乱。佛像左右两边手臂排成扇状,每组成一双手,其动态都有变化和联系,仿佛一个极美的慢镜头,动中有静,韵律无穷。

大悲院不单是参禅悟道的地方,早在康熙年间,这里还诞生了天津的第一个诗社——“草堂社”,从此点燃了这个北方商埠“雅文化”的导火索。其时,文人雅客,吟诗弄词,好不热闹。当时,天津知名诗人张霔有作,题目便是长长的《草堂九日,同陆石麟、尹于民、龙在田、梁崇此、沈文肇、吴南荣、梁叔敏、解擎公、梁右张、胡执中限韵》,提及的诗人竟有十位之多,可见人气之旺,诗情之浓。

清时的大悲院远离老城,周围一片荒野。龙震有诗《晚过草堂》写道:“夕阳淡远楼,水气生虚凉。与客泛野艇,随风向草堂。蜻蜓时上下,燕子东西翔。茫茫芦荻烟,何处莲花香。”想不到吧,当年去大悲院,还要乘上一叶扁舟,穿过宽阔的苇塘,真是芦烟远衬大悲院,诗情画意送香来啊。

一般游客有所不知,佛门之内,学问深奥。光是不同位置上僧侣的不同称谓,就值得一记。刚入门的称为‘沙弥’;学习并受戒后,称为‘比丘’;再经时日,在寺内没有职务的僧侣被称为‘清众’,负责各项工作的僧侣称为执事。如今的大悲院里有48位执事,其中主推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堂主。“首座”就是住持的顺位继承人,他和其他三位班首一起,组成住持顾问团和智囊团。住持不在寺院时,四大班首还要带领僧人研习佛学。接下来还有负责日常行政工作的“监院”、负责接待工作的“知客”、负责领唱诗经的“维那”、负责纪律检查的“僧执”、负责斋堂(即是食堂)的“典座”、负责库房管理的“库头”、负责安排来往客人居住的“寮元”等。另外还有负责用火的火头、负责用水的水头、负责蔬菜的菜头、负责厕所的净头等不同分工的僧人。带着这些门道,再看大殿内外往来澹定的僧人,大抵是要有些新的领悟的。

大直沽上天妃宫

依照简单的推理,先有“妃”,再有“后”。所以,从时间段上说,天妃宫的建成肯定早于天后宫,但是,大直沽的天妃宫遗址一直尘封着面孔,1998年危房改造时才被发现。大直沽天妃宫始建于元代,有戏楼、山门、二门、大殿、后殿和东西配殿,是天津最早的寺庙,也是中国北方受朝廷祭祀次数最多的天妃宫,被誉为中国北方“元代第一庙”和“开沽(直沽、天津)妈祖”,在此故地新建的元明清天妃宫遗址,极其鲜活地还原了当年大直沽的风貌。

说到天妃宫,必说大直沽。

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

这是一个各方认同的结论,口说为虚,眼见为实,鼻嗅为实,依据,便是那飘了几百年的直沽酒香。

与天津卫三宗宝相得益彰的是,大直沽也有“三宗宝”——古树、烧酒、台子高。清代诗人崔旭的《津门百咏》有‘名酒同称大直沽,香如琥珀白如酥’之誉。其时,烧酒、玫瑰露、五加皮三大名酒闻于天津。道光年间,烧锅(酒厂)已达70余家,当时的大直沽虽属乡村,酒厂却有40多家,周围终日酒香扑鼻,人赞‘人马过直沽,酒闻十里香’。

旧时天津商会资料显示,天津最盛时有75家烧锅,最低时也有50家,平均每个烧锅年产15万斤到20万斤,75个烧锅年产1125万斤,旺时到1500万斤,产量居华北之冠。

那么,喷香扑鼻的白干酒怎么就成了“烧酒”?酝酿酒香的地方怎么又成了“烧锅”?原来,烧锅造酒实际上就是早期的蒸馏酿酒术,因为必须挖坑垒灶,利用烧火加热锅中水产生蒸馏效果,所以就把造酒称为“烧锅”,而烧锅造出的酒自然就叫做“烧酒”了。大直沽酿酒工艺考究,要经洗料、前净、后净、采曲、发酵、加气、头淋、二淋、三淋9道工序。酒酿出后,再加一道深埋工艺,也就是将酒灌入酒坛,加锡密封,1至3年后才能上市。

大直沽酒为何如此之香呢?传说此处有四大出水名坑——东边的东大坑,西边的官盐院,南边的豆家坑,北边的薛大坑(方向以大直沽为准)。四大坑均与海河相连,深及地泉,从不干涸。

大直沽相关实物的发现证实了“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的说法,而天妃宫遗址也与天后宫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庙现象”。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中央为元明清大殿基址,周围设两层展厅。展览主题为“海洋的旋律”,集中展示了古代人类从事海洋文化实践活动、天津城市的起源、妈祖文化现象、遗址发掘等内容。

博物馆前的广场矗立一通柱式雕像,通柱象征桅杆,自下向上雕刻着代表元、明、清三个时期不同的海洋图案。柱的顶端即是妈祖像,双手捧在胸前,双目远眺,盼望远航的人们平安归来。

闻酒香,听涛声,拜妈祖,在这里,浪花刻成的天津脉络一览无遗。

祈福许愿荐福庵

距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几步之遥,便是占地面积近9千平米的荐福观音寺。大直沽是天津发祥地,历史上曾有过30多座寺院庵堂。荐福观音寺是在位于大直沽的药王庙遗址上修建的,也是由佛教荐福庵异地重建的新道场。

寺内圆通宝殿前有一株六百余岁的古槐树,以其枝繁叶茂见证着海河六百轮岁月的沧桑流逝和直沽寨幽深浑厚的历史。圆通宝殿内供奉着四面千手观世音菩萨,通高8.6米,殿内还塑画了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化身壁画。宝殿前天井耸立着高10米9层的千佛宝塔,塔上雕刻有1028尊释迦牟尼佛像,高大巍峨,无比庄严。

荐福观音寺中轴线由宋代牌楼、山门殿、天冠弥勒殿、圆通宝殿组成。两侧建有东方三圣殿、西方三圣殿、护法殿、地藏殿、药王殿、树王菩萨殿、藏经阁、五观堂、念佛堂(同时容纳300人)、讲经堂(即电教馆、同时容纳400人)、佛教宾馆(即上客堂)、电脑室、僧寮、库房等。寺院的钟楼、鼓楼对外开放,内悬5吨铜钟和直径两米的雷音鼓,钟鼓楼上方还建有宋代风格的四座凉亭,是静坐禅修的好去处。

荐福观音寺曾仿苏州寒山寺之举,拍卖过新年钟声,结果应者云集,祈福的人们都想在这里敲希望的钟啊,祈祷安康与和平。

庭院深深庆王府

清庆亲王奕诓病故后,其子载振袭庆亲王爵,1925年迁居天津,买下名太监小德张(张祥斋)在旧英租界剑桥道(今重庆道)55号的宅院,俗称“庆王府”。这个现为天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所在地的处所据说是小德张亲笔设计的,砖木结构,局部三层,平屋顶,带地下室。楼房及附属平房共94间,占地43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85平方米。

“庆王府”建筑平面为矩形,南北向。中间是中空到顶、面积350平方米的长方形大厅,大罩棚式厅顶。一、二层房间沿大厅周围周边式设置。东、西、南、北四面开间,均为“明三暗五”对称排列。一楼除大厅、客厅外,多为住房。二楼属附属房间。局部三层的八间房,是载振加盖上去的,专作祭祀、供奉先祖的影堂。二楼大厅四周设有列柱式回廊。从东、西、北三面穿堂过厅,厅堂相通,给人一种幻化的空间叠进的巧妙感觉。楼东是花园,建有传统的六角凉亭。楼北正中门厅为主入口,青条石垒就的“宝塔式”高台阶,人未入,威先出。

大楼墙体由青砖砌筑。外檐以青水墙为主,部分墙面和列柱采用仿花岗岩水刷石,大块分格。一、二楼的列柱式外回廊,采用中西合璧的柱式,黄、绿、紫三种色彩的六棱柱体琉璃栏杆。一楼大厅地面及内外回廊的地面,均为铜条镶嵌的美术磨石。内外檐门窗多以高级硬木制作,带筒子板。窗上镶嵌着绘有山水花草的磨花彩色玻璃,过厅和客厅的木隔断上刻有精美的木雕。顶棚为鹤形、蝙蝠形等石膏雕饰。大厅和客厅还陈设着中式紫檀雕刻的长条案,镶嵌着贝螺八仙桌椅及围屏,古香古色,富丽堂皇。其余房间采用白色釉面砖铺地。中厅两边木隔断上是大面积木雕,赏心悦目,真个一路看来一路叹。

虽然是深宅大院,虽然是政府部门,但是,双休之日,“庆王府”的部分厅堂对外开放,观者自可在那别致的楼梯、密实的地毯、古香的屏风之间想象高门大窗后面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津艺大成“泥人张”

风情积淀久,津门民艺绝。

百味齐全的“泥人张”便是天津民间艺术的一张醒目的名片。

《津门杂记》载:“城西张姓名长林,字明山,以捏塑世其家,向所捏戏出人物,各班角色形象逼真,早已远近闻名。西洋人曾重价购之,置诸博物院中,供人玩赏,而为人做小照,尤其长技也。”

张明山时代,天津泥人制作者众,但其艺平平,特别是张明山“一览众山小”后,其他艺人纷纷改行,他们认为泥人张的作品太过精致,难望项背,与其参差其间,不如拱手相让。张家的泥人鹤立鸡群,悟性乃其一,技艺乃其二,制法乃其三。特别是那不为人知的秘方给每一个泥人都涂上了一层面纱之后的朦胧之色。

据“泥人张”传人极其谨慎地披露,张家塑技,首重在料,对用泥极其讲究,不但要一晒二搅三过滤,还要专用当时西郊区古河道地下一米处的一层红色黏土(俗称胶泥)。

张家老宅院内垒有一高一矮的相连双池,将黏土放入高池内,注水成浆,通过高池与矮池底部相连的一个设有铁丝网的孔洞将泥浆挤进矮池,然后晒干、打制成坯。其间还要加入棉絮,用油布包好,放入地窖保存,至少三年才能启用。

当时的天津泥塑手法夸张,忽视写实,求变之法最早是在张明山的头脑中萌生的。有一回,张明山跟着父亲赶庙会,看见一个耍猴艺人,把个小猴子指引得乖巧逗人,机灵活泼。张明山当场就用泥捏了个小猴,神态仿真,回家后,经过加工,一个栩栩如生又不落窠臼的《白猿偷桃》跃然案上。张万全大加赞赏,鼓励儿子自创一派。张明山有了信心,苦心磨剑,终成正果。

炉火纯青后的张明山功道了得,为人捏像,只需对面而坐,谈笑之间,即可成塑。特别是他藏泥袖内,默捏人像的绝技,更是叫人五体投地。

有个外国人慕名找到张明山,请他塑制一组反映天津风俗的场景,他选定《大出殡》场面。在他手下,各项执事、吹鼓手、执绋的亲朋、送丧的孝子依序而行。有趣的是,他把熟识的友人相貌融立其中,甚至披麻戴孝,手执哭丧棒,俯首泣不止,看后让人忍俊不禁,就连被开了玩笑的朋友也是一脸悦色,只怪张明山的幽默无处不在。

清末,张明山被召进紫禁城,为皇家捏塑人物像。但一生无求,天马行空惯了的他忍不住红墙后森严的管束,买通内监逃了出来。

从张明山那一代算起,到如今已是第六代传人。走进鼓楼商业街的泥人张美术馆,可以看到张明山十三岁时的经典名作“蒋门神”,第二代张玉亭的代表作“卖糖堆儿”等一级文物。那种原汁原味熏染下的眼福,可不是轻易能够领略到的。

涛声依旧潮音寺

相传远古时代,大沽、北塘、芦台一带还是汪洋。据西大沽街史志记载,芦台称“海口镇”,泥沽称“泥沽海口”。至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史上第二次改道,由山东入海。海河入海口和渤海湾的海岸线,从泥沽迁到大沽口,到元代大沽成陆地。西大沽最早的居民住在潮音寺、西北大岗,这是西大沽退海最早的土坨地带。

西大沽成陆后,陆续有移民定居此地。此处不远有座古刹,名潮音寺,它与天津老城同岁,已是六百高龄。潮音寺坐西朝东,面向大沽海口。旧时船民入河出海必到潮音寺进香拜佛,以求神灵保佑。

明嘉靖年间,大沽一带屡遭外夷侵扰。大沽口是京畿要塞,为安定民心,嘉靖皇帝拨银重修“南海大寺”,改土木结构为砖瓦结构,并御笔赐名“潮音寺”。

之后,历代对地处京畿要塞的大沽地区,均宿重兵保卫,从明末到清初,南粮北运和北盐南调均经此地,漕运繁盛。1695年,康熙帝亲临大沽口,命在此建海神庙。1767年,乾隆帝亲临海神庙,诗兴勃发,题联书匾,横批为“紫懈青莲”,上联“印月千川妙观察”,下联“澄澜万顷静声闻”。此庙就建在大沽船坞内,留下了康乾二帝足迹,也算值得一书的亮点。

明、清时代,军队都曾驻扎过大沽炮台,逢年过节便到东沽戏楼“赶大营”(赶集),到西沽潮音寺进香拜佛,祈求国泰民安。曾任民国总统的曹锟,就出生在潮音寺西南十六间房。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曹锟攻打岳州凯旋乡里,为胜利和得子的临门双喜,曹锟拨款重修潮音寺,并在正殿增塑五狮捧月图,山门屋脊上还塑了“平安”二字。

石家院中看盛衰

一个家族的私宅,演变到后来,成了一处公众的风景,而且,其间杂聚了当时最前卫的设计,最上好的材料,最雅致的雕饰,而且,经过一百多年的风吹雨打,结构无损,原样不变,这样的大宅门,全国的城市盘点下来也不多见,这里,就是杨柳青的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的兴建,是清末大家豪富真金白银的展示。韩、高、石、刘,穆、黄、杨、益照临,石家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家境殷实,这处宅子1875年开工,两年后主要建筑完工,之后几度增扩、拆改,直到1923年石家迁走,前后近50年才建成一座占地6000多平米、院落15进、房屋278间的巨型宅邸。

大门连着一条宽而长的甬路,俨然大院的中轴线,间隔矗立着五座样式各异的门楼。从南向北门楼次递升高,寓意“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都是3级台阶,一眼便知是想托举着主人“连升三级”。

甬路两边各有五进院落。东院为内宅,私密性很强,内账房、候客室、书房、鸳鸯厅、内眷住房等要害之处环院而立,现在已辟为杨柳青年画、泥塑、木雕、砖雕及天津民俗的专题展示馆。西院是接待贵宾的大客厅、暖厅、大戏楼和祠堂,现今的样子已基本恢复原有陈设。与内宅相比,由于这里是家族的门面,用材更考究,做工更精细。大客厅院内有高近5米的大天棚,遮风避雨,当年从镇外就能看到。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200人听戏饮宴,是华北民宅中最大的戏楼,其中花灵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极为华贵。西院的西边还有三进院落,是私塾先生教书的专用房。

清雍正年间,石氏先人从山东来到天津操船营运。乾隆五十年(1785),从石衷一开始落户杨柳青,其子石万程颇善经营,家资日丰。到石万程之子石献廷时期,石家已一改累代单传而人丁兴旺,家大业大。道光三年(1827),石献廷的儿子们遵照父亲遗嘱,分家另过,各立堂名。因老大石宝福早夭,老二石宝善立长门福善堂;老三石宝庆立二门正廉堂;老四石宝苓立三门天锡堂;老五石宝珩立四门尊美堂。福善堂、正廉堂以及天锡堂的后世子弟中,虽也有勤勉上进、刻意经营者,但大多是纨绔子弟,寄生度日。到清末民初,三门家道先后中落。而尊美堂一支,石宝珩长子石元俊在咸丰十一年(1861)科考中举,官拜工部郎中,但以父老弟幼为名未曾到任,反致力于家业经营,使得买卖兴隆,资产巨增。光绪十年(1884),石元仕继石元俊之后主持尊美堂。他不仅注重家产积累,更善于扩大政治势力。石元仕力交权贵,子女多与天津官绅、豪门结姻,其妻即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族侄女。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石元仕带头出资在家乡办“支应局”,使地方免除许多祸乱,得到清政府赏识,先后被李鸿章和慈禧接见,并赏四品卿衔,一时名重津门,当选为天津议会、董事会委员,从而确立了他集地主、官僚、资本家与一身的社会地位。

清初,石家就拥有大片土地以及银庄、当铺、布庄、酱菜园等实业,号称杨柳青首富,并以其万亩良田的家业被称作“石万千”。“尊美堂”有“津西第一家”和“华北第一宅”美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当年石家祖先考察了形形色色的宅第,融合了王宫官邸与大户民宅的建筑形式,绘制出蓝图。同时从北京高薪请来几十位建筑名匠,动用了囤积50年之久的上等砖瓦和木材,耗银几十万两。院中的长廊回廊达八百余米。它的垂花迎门是宫廷传统结构中的绝笔,显示其豪华高贵。门楼精雕细刻,门柱石鼓上的“八骏图”和“丹凤朝阳”由两位石匠干了一年,耗银500两。

今天的杨柳青镇,街衢洒净,河水清清,屋舍青灰,扁舟自横,一脉明清之气。得得作响的仿古马车,在车把式的吆喝下,穿行在古镇的里巷间,戴着访客一一拜望深锁的宅院,窖藏的民风,每一片瓦当,每一角屋脊,都能让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准醉倒。

末代皇帝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提到过远赴东北伪满洲国前在津寓居的地方叫做“静园”,是一处闹中取静的院落。

静园原名“乾园”,由陆宗舆于1921年建造,为东西方混合型的庭院式住宅。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逃避天津,初居"张园",后移居"乾园"并更名静园(今天津和平区鞍山道70号),溥仪在这里度过了两个颇不平静的年头。

尽管落成不过百年,但是屡经剥蚀,静园早已没了往昔的面目。当年末代皇帝彳亍其间的花红柳绿荡然无存,所以天津有关部门决定全面修复这个曾经影响过中国脉搏的院子。

静园修复后,将通过图片展、复原陈列等形式反映溥仪在津活动,并揭示日军侵华历史。其中,最吊人胃口的便是“中国末代皇帝在天津”展览馆,此展拟分四部:溥仪的政治生活、溥仪的日常生活、溥仪与婉容、溥仪与文绣。

设计图中的静园一派大气的贵族之风,雕梁画栋,绿荫遮日。修复后的静园前院迎面为主楼。四面由高达6.5米的日式围墙和门楼环绕。进门便可望到三环套月式三道院落——前院、后院和西侧跨院。

静园主楼为西班牙式二层砖木结构别墅,中央亭子间突出。正立面为非对称式;西半部有通天木柱的外走廊;东半部为封闭式。静园前院是花园,配有荷花池、小亭阁等设施。靠东北面为传达室、厨房、汽车库和网球场,后院内一段小游廊和前院隔开并建有砖木结构的小二楼。主楼西南侧建有一座长17米、宽1.5米的游廊,划分出西跨院,院内建有龙形喷泉和日式花房以及假山石等,这些还原历史细节的亮点将把观众重新带回到烽烟四起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像所有的大城市一样,天津建筑的第一高度也是广播电视塔。而天津,因为名字里有个得天独厚的“天”字,所以,这座塔又被叫做“天塔”,并且以其一语双关的含义入选津门十景,定名“天塔旋云”。

“天塔”坐落在河西区体院北,1991年10月建成,塔区占地面积20公顷,塔高415.2米,在世界钢筋混凝土电视塔中列加拿大多伦多塔、俄罗斯莫斯科塔、中国上海“东方之珠”塔后,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二高塔。

天塔矗立在天塔湖中心,塔重4余万吨,是国内仅有的建在湖中的高塔。碑文中写道“水中兀起,唯天下独有:挺拔俊秀,尽九州风流。环廊在瀑跌三层碧水,碟楼旋宫逐九天星辰。”亭阁式的塔座,抛物线状的圆体塔身,飞碟型的塔楼,圆方形的桅杆,巍峨壮观。在塔的248~278米处,设有直径46.2米的瞭望厅和旋转餐厅,每45~60分钟旋转一周,游者自可临窗端坐,品茗四望,方圆十几里秀美风光尽收眼底。塔区内繁花嫣红,草木浓绿,环廊叠水,流光漫舞,已是天津的一道标志性景观。

天塔之美,尤在傍晚。其时,夕阳西下,湖面轻颤,低垂的暮霭笼罩着四周的滚滚车流,喧嚣即将归于安静,只有这支神来之笔一柱擎天,用刚刚亮起的灯当作探寻天外的眼睛,在闪闪烁烁间进行着光与影的对话。

乾隆帝的一句“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让这个天津城的后花园名声大振,县城里,巍然独立的便是那座千年不倒的独乐寺。

以帝王登临次数计,全国名山中无出盘山之右者。不算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圣宗耶律隆绪、金世宗完颜雍、金章宗完颜璟以及清代的康熙、嘉庆、道光等,光是乾隆,一生便驻跸三十二次,并留下了1700多首盘山诗,吸引他的,除了盘山秀美的风光,包括独乐寺在内的众多寺庙庵观也是诱因之一。

独乐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木结构建筑,位于蓟县城西门内,相传建于唐代,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他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命寺名为“独乐寺”。寺内现存的主体建筑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统和二年(984)重建。寺庙占地16500平方米,前殿供奉释加牟尼卧像,后殿供奉佛祖、药师佛等木质雕像。四合院东侧建有乾隆去东陵谒祖中途休息的行宫。寺院之内还建有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临摹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历代书法大家书法作品的壁碑二十八通。

山门是独乐寺的大门,高约10米,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穿堂为门道。东西两梢间各塑一尊高大的“护卫神”像,居高临下,面目可畏。门上悬挂匾额,上书“独乐寺”楷书大字,据说是明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严嵩手笔。山门整个建筑由台基、殿身、殿顶三部分组成。台基用三合土夯实后外砌条石、方砖。台基柱础上立木柱,木柱上垒叠许多木块,尤其引人注目。

山门殿顶称作“四阿”大顶,就是五条脊、四面坡形,坡面和缓微曲,檐角如翼如飞,造形美丽壮观。脊上瓦饰别具一格,正脊两端的“鸱尾”,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

过山门,穿庭院,一座雄伟的楼阁建筑平地崛起,巍然挺立,这便是主体建筑观音阁。阁高23米,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从外表看是上下两层,其实里面还夹一暗层,实为3层。高台之上,粗大的木柱分内外两周配置,外檐18根,内檐10根。采用“侧脚”和“升起”手法,也就是四根角柱并非垂直竖立,柱头略向里倾,柱脚略向外出,而且角柱又比中柱稍高,这样可以防止楼阁外倾。阁内建造不同井口,暗层留长方形空井,四周出小平台可绕阁一周。上层作六角形空井,使空间明快、疏朗。这种两层空井做法发挥了木结构建筑空间运用自如的优点,是观音阁设计的独到之处。

观音阁为“九脊歇山顶”,外檐下做回廊栏杆,可登临远眺。上层悬挂鎏金匾额,书“观音之阁”四个大字,传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书。阁中间耸立着一尊巨大的观世音菩萨泥塑像,因塑像头顶上还有10个小头像,也称“十一面观音。”塑像穿过暗层直达阁顶的“斗八藻井”。像体通高16米,是我国最大的泥塑之一。观世音塑像微带笑容,衣带飘洒,自然生动。观音塑像两侧为“胁侍菩萨”,面部丰满,姿态优美,造型匀称,线条流畅,与唐代侍女画一脉之风。环顾观音阁下层四壁,五彩缤纷的壁画为明代重描的“十六罗汉”和“二明王”像,像高3米有余,形象逼真,姿态各异。

明朝僧政司即僧衙门就设在寺内。清朝乾隆、咸丰皇帝御题观音阁下层“普门香界”、“具足圆成”鎏金匾额。明清时“渔阳八景”之一的“独乐晨灯”是描写独乐寺香火的最好写照。

据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记载:“1924年,陕军来蓟驻于独乐寺,是寺内驻军之始”。“民国十八年春驻孙殿英部军队,破坏最甚。”

自辽统和二年(984)重修独乐寺后,千余年中,只有乾隆十八年(1753)对独乐寺进行了大修,增建了观音阁上下两层,檐角上加了8根方柱支顶,阁前配殿原有的门面、山花改成了清式,在寺东侧建成了独乐寺行宫,寺前建成栅栏、照壁,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独乐寺的得名,还有一种说法:观音阁内部观音菩萨塑像支架是棵参天而立的大杜梨树,以谐音取名。天津勘察设计院物探队勘察后确定,大佛不是一棵大树雕成,内部有密实的骨架,由木骨架、木板、竹钉、泥和绘画层组成,至此,千年大佛用料终于有了结论。

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金箱斗底槽”殿堂柱网。外观上、下两层,中间设外平座,通高23米,大木结构可分为柱枋三层,梁架一层。阁内下层四壁,布满壁画,高3.15米,长45.35米,十六罗汉和两明王为主,间绘神话故事、世俗题材和重修信士像,为元代绘制,明代重描、补绘。绘画以铁线描为主,人物造型准确,主像与背景采用以密托疏、以繁托简手法渲染出一个超凡的世界,是中国壁画艺术难得的珍宝。

一千年来,独乐寺经历28次地震。其中清康熙十八年(1679)三河、平谷发生8级以上强震,蓟县城官廨民舍无一幸存,观音阁独不圮。1976年唐山地震,观音阁及山门的木柱略有走闪,观音像胸部的铁条被拉断,但整个大木构架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