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俗天津
14093100000001

第1章 天津城,有一位叫“民俗”的导游

民俗是一座城市的简介。

本书分衣、食、住、行、婚、丧、商等8个专题,介绍了天津民俗的由来及现状。文字轻松,图文互动,彩色印刷。是一本比较好看的书。

它像一阵氤氲的芝兰之气,既浓得化不开,又轻得无踪迹,寻找它,其实也不麻烦,它就藏在那味道独特的方言土语的上扬抑或下坠的尾音中,就刻在那沿街临河储存了无数故事和传说的大小房子的砖缝里,而且,这种特色、这种风格,听上一声、看上一眼,立刻就能判断出来,就好比江南小镇一定是小桥流水、石巷茶楼;北国城郭注定有宽街大路、木房巨窗,天津的城市样图、天津的识别标签,也处处突兀着河文化、海魅力的烙印,仿佛一个婴儿的胎记,尽管会随岁月的年轮而深刻、而黝黑、而厚重,但纹路却是亘古不变。

八十多年前,有人写过一篇叫《有趣的天津卫》的文章登在报纸上,透过作者的眼光,几笔白描,勾勒出天津人生活中的种种韵味——

住在天津的人,总不会感觉到这个地方的特点,不知不觉地长久住着。但是叫一个初到天津的人看来,都是些很有趣味的事……

下了火车走出车站来,第一个使我认识天津的便是许多人站着喊“胶皮”。这个名词在北平是没听见过的,在别处恐怕也很少听到。“洋车”是北平常用的,“黄包车”在上海流行着……坐上了胶皮,才发现每个车后面都带着一个三根铁条做的叉子,两边的泥水板上也多一层垂直的边缘……

天津的房子——自然是平民的房子,我们不去说那租界的高楼大厦,那不是天津的本色。多半是整砖盖的,用灰墙的很少,这是因为天津的砖价不很贵,而同时用灰墙又需要较多的工价。他们的房子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好用拱洞,就是很小的窗子也要用墙搭起一个拱洞来……

他们喜欢把门开在山墙上,尤其喜欢在一个墙的转角时做一个圆的弯,而在这里开一个门……

天津的女人——乡下女人——好穿红的裤子或短衣……

天津人见面时不请安不鞠躬——不作身体上的任何表示,只是口中说话问好……

差不多了,穿着的偏好,住房的风格,直俗的口语,几乎就是一组完整的剪影,各自成章,又相互连贯。“这个地方的特点”一一暗合了民俗的要件,而那些“很有趣味的事”又无不是由民俗折射出来的外象,仿佛滴滴琥珀,凝固着一个个瞬间的截面……

如果用民俗的模具衡量,天津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城市。

且不说缭绕轻飘的天后宫的香火、红星耀目的文化街的灯笼;且不说咬一口吱溜一兜油的“狗不理”包子、掰一下耳边咯嘣脆的“十八街”麻花,单是那天津话的韵味、天津城娶媳妇的喜气、天津人穿衣服的精神儿,就足以把个天津的民之淳、俗之醉诠释得字正腔圆。

如果把一座城比作一部书,那么,山河是她的纸张,民俗是她的墨香。

在我看来,天津民俗味道杂,精华取八家。

与那些历史穿越千年的古城相比,天津的简历是名副其实的简历。共识的定论是,天津建卫始于“燕王扫北”。朱元璋称帝后,仿古封藩。四子朱棣因握有重兵,且屡建战功遭至忌惮。为了削其实力,洪武三年,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令其率大批老弱残兵到北京、天津一带戍边。据说,当时募兵的标准是“弱冠不挑,而立不去,天命之年随军去”,也就是说,跟在朱棣身后的都是拉家带口的“胡子兵”。《天津县新志·汪来传》载:“明初有戍天津者,因家焉”。这些人,可以说,是天津卫的第一代带有明显随军家属性质的居民。

《元史》记,延祐三年(1316),“改直沽为海津镇”。金元时期,天津的土著居民主要集于三处:一是三岔河口,金太宗六年(1234),高松、谢实等18人奉旨在此造盐;二是大直沽的造盐酿酒之家;三是侯家后的沿河而居者。《卫志·毛恺德政碑》记:“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这足以说明自明朝初期,天津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军经商的吴人成了天津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不仅语言被原汁原味地带过来,更主要的是,习俗,作为一种约定并认可的行为方式,也成为公众生活中人人遵循的规定动作。

如果把一座城比作一部书,那么,山河是她的纸张,民俗是她的墨香。

在我看来,天津民俗味道浓,处处吹河风。

城不在大,有河则灵;河水一响,黄金万两。元代国子监祭酒张翥有诗云:“晓日三汊口,连樯集万艘。”这里自然有诗人的夸张,但是,古海河上帆影频动、桨声铿锵的喧闹确是天津老城繁华的写照。史料载,天津的漕运规模,元代时常年在200万石,明代时最高年份在400万石,仅承担河漕的运丁就达到12万人。

元明时代,输货载人,只有水陆两条路,而河运,因其载重量、距离以及速度都要优于陆运,更诱人的是,河海水运仅相当于陆运费用的10%,“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看看,这是多高的效率,这是多闹的繁华,所以,有河穿城、有海围城的天津,一开始,就有了后来居上、凸为重镇的得天独厚的资本。

“妙相庄严普摄庶类,悲心恻恒广度群萌”,这是天津人对妈祖的评价和赞美。

载舟覆舟皆为水。对凶险的畏惧,对海神的崇拜,蜡封了保存至今最为完整的妈祖文化,天津的许多民俗都透着一股河风水气。

如果把一座城比作一部书,那么,山河是她的纸张,民俗是她的墨香。

在我看来,天津民俗味道香,嬉笑皆文章。

元代诗人傅若金有诗《直沽口》,这样描述三汊河口一带由于南北文化交流形成的人文地理情况:“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鸟依沙树少,鱼傍海潮多。转粟春秋入,行舟日夜过。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

由卫而城,由商而兴,注定了天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其实,除去行政版图,天津还有一张界线鲜明的文化版图,在这张版图上,三个区域呈犄角之势,一个是以老城为中心的民间文化版组,一个是海河两岸的码头文化版组,一个是带有殖民色彩的文化版组,正是这三个文化版组的杂糅与渗透,铸成了天津人特有的双面性格:看似粗犷,实也细腻;表面热辣辣,内里冷幽默。

天津民间唱本《拴娃娃》中有段心理描写:“刘家二姐闷坐鼓楼,手托香腮一阵好发愁,思想起来过门六个月,夫妻和和美美度春秋。常言道,草留根,人留后,到老无儿事事忧,听人说送子娘娘有灵验,何不去娘娘宫里把头叩……”听过之后,是不是感觉天津人竟是这样的粗中有细?

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名段《逗你玩》中有几句经典对白:“妈妈,他拿咱衣裳!”“谁呀?”“逗你玩!”“这孩子,净瞎说。”“妈妈,他又拿咱被子!”“谁呀?”“逗你玩!”听过之后,是不是感觉天津人竟是这样的白且有趣?

这还不算,如果你能跟着全程浏览天津人穿的风采,吃的味道,住的惬意,行的自在;感受天津人娶媳妇的热闹,生娃娃的喜气,出大殡的排场,做买卖的规矩,还有那过大年的红火,过日子的禁忌,那么,你的心里就会浮出一串天津民俗的索引,你也就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这个味道爽口、民风醉人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