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4087800000005

第5章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杨凡

提高道德情操,升华精神境界,塑造新世纪的民族之魂,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是发展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是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趋势。以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标志,我国思想道德建设进入崭新阶段,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纲要》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反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和创新意识,深刻揭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指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一年来,陕西和全国一样,高度重视《纲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在统一部署的同时加强分类指导,在整体推进的同时注意突出重点,在形成声势的同时力求取得实效。在贯彻落实《纲要》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形成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局面。“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日益深入人心并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实践。这充分证明《纲要》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基本国情、反映人民意愿、深受群众欢迎,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恢宏工程。当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迎接贯彻党的十六大为动力,进一步巩固成果、拓宽领域,找准关键部位,寻求重点突破,必须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一、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工作重点

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领导干部不仅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者,而且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责任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把领导干部作为重点领域,在领导干部道德修养上取得突破,既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胜任工作、密切干群关系的需要,更是对全民道德建设做出榜样、代表整个社会道德先进水平和前进方向的要求。

1.领导行为具有道德价值导向

这是由领导干部的职业特点决定的。领导干部的职业不同于一般党员干部和普通百姓,有其独特性。其一是职业活动具有特定的代表性: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活动是代表党和政府履行职责,在群众的心目中体现党和政府的形象。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要比其他社会成员大得多。其二是职业手段具有特殊的权威性:每位领导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职权,利用这种职权制定或推行法规、政策而发布号召、命令,对群众形成一定的强制力、约束力。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祸福得失。其三是职业对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职业活动覆盖范围广、涉及人员多。领导干部通过职业行为表现出道德素质的高低,能在较大的范围内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四是职业行为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产生示范效应,才能有效地动员、组织、引导和团结群众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在社会道德建设上更是如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总之,民德为本、官德为先,深入贯彻落实《纲要》,进一步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必须把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2.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道德准则的治国方略,首先和更重要的是针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思想道德约束,是“以德治党”、“以德治官”,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德正身、以德行政、以德管理国家事务、率先垂范、为人民群众做出道德榜样。公民道德建设是通过党的领导、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努力和广大群众的参与实践来实现的。邓小平曾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又是全党的表率”。“半部治天下”的《论语》有段至理宏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苟正其身,子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领导干部的道德面貌,不仅直接影响到一级党委政府的政治权威和领导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所辖区域和部门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尚。在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秩序失范、心态失衡、矛盾突出、关系紧张、假冒伪劣、黑恶势力、走私贩私、违法乱纪、坑蒙拐骗等不道德行为,现象在社会,根子在领导。有的是领导干部对道德建设不重视、不抓紧引起的,有的甚至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自身作风不正引起的。领导干部队伍中的一些人理想淡漠、信念动摇、道德颓废、见利忘义、以公徇私、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卖官买官、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一些地方和部门党风政风不正,干群关系尖锐对立,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充斥,人民群众极为不满。江泽民曾把党内消极腐败和不道德现象概括为九个“不”:不认真学习理论,不深入思考问题,不长远谋划,不顾全大局,不调查研究、扎实工作,不体恤民情,不勤俭节约,不造福人民,不用权为民等。针对新世纪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干部队伍的现状,江泽民多次强调“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如果不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人民群众就会失去思想道德楷模和政治信仰中心,社会就没有凝聚力。因此,必须把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修养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

3.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最高层次

《纲要》规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标志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辐射、影响、推动着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普遍提升,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灵魂和引导力量。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统摄着“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体现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指明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确立了社会评判的标准;也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际关系的实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领导就是服务”,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本质,集中体现了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根本要求,也充分反映了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政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都应当自觉地把掌握权力看成是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把行使权力看成是为人民服务的方式。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质在于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进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繁荣经济建设、以德富民的最大政德;不断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以德化民的最美政德;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以德惠民的最高政德。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事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水准,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事关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具有榜样的示范性。这种最高层次的道德建设,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其他方面的道德建设,具有很强的道德价值导向。

二、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贯彻《纲要》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建设过程,关键在于落实;狠抓落实,关键在于领导带头。坚持领导带头,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和基本经验,也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客观规律。加强新形势下的公民道德建设,尤其有个上行下效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告诫:“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己不正,焉能正人。身教重于言教。”“中华民族历来看重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古人留下的警世名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同志更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定道德信仰,遵循道德规范,丰富道德情感,提高道德素质,发挥表率作用,为群众做出榜样。要像浙江推行“从政十德”要求的那样:加强学习教育以明德、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牢记根本宗旨以守德、正确运用权力以行德、注重克己自律以养德、完善法制规范以律德、强化管理监督以严德、营造舆论氛围以扬德、坚持常抓不懈以重德。具体地说,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和灯塔。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团结一致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也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首要的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把对最高理想的追求体现在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的具体工作中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同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在为人民多办实事、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当好人民公仆,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人阶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里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道和正义、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这是党的宗旨决定的,也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领导干部要“位尊不泯公仆心,权重不移为民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并自觉地用“群众满意不满意”来检验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绝不能把手里的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决不允许把权力当做捞取个人好处的资本,决不允许滥用权力,欺压群众,当官做老爷。常言道“贿随权集”,权力往往是不法分子追逐和进攻的重点目标。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持高度警惕,自觉维护权力尊严,知责思为、思进创新,为人民谋利益。

3.管好亲属部下,牢固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是对领导干部党风政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应有的胸怀境界。这些年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不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讲原则,只讲关系,甚至把人情关系看得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之上。对亲友、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错误不管教,对他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对他们利用领导干部的权力影响谋取非法利益甚至放任庇护,有的连自己也走上了违法乱纪的道路,给党的事业和威信造成恶劣影响。领导干部要讲情,但必须情系人民,胸怀法度,“公”字当头;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务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友谋取非法利益的有关规定,“不要被各种各样的‘关系网’束缚了自己”;既要管好自己、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在道德建设中当好表率,又要抓好所辖区域和单位的道德建设,以实际行动带领群众革除不良陋习的精神羁绊,促使道德情操的升华。

4.弘扬“五种精神”廉政勤政优政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进着伟大的事业”,号召全党要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五种精神”集中代表了当代中国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精神动力和可靠保证,也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崇高境界。只有修养到这种境界,才能有坚定的思想根基,坚强的道德力量,正确的是非标准和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在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浪潮里顶得住歪理,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和保得住节操;才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矢志不渝地做到廉政、勤政、优政;才能带领群众驱除各种陈旧落后、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影响,清除形形色色的社会丑恶现象,展示崭新高尚的道德风貌。

三、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

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可以说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组织教育是前提,自觉学习是根本,积极实践是基础,坚持自省是途径。职业道德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建设,提高慎独意识,强调个人自律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但还是很不够的。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样,监督制约体系尚不健全,监督乏力现象仍很突出。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讲得好:“道德是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如果只讲自律,不讲他律,只讲自觉,不讲监督,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作保证,道德教育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已经取得的成果也难以持久巩固。事实证明,重视道德监督,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是实现道德自律和他律相统一的客观要求,是促使人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也是贯彻落实《纲要》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对领导干部道德监督机制尤为重要。目前要着力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注重发挥党政组织的监督作用

应把综合运用组织纪律、行政规章、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道德行为进行评价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制定领导干部行为道德规范,要对领导干部不道德行为给予处罚。这种处罚要有别于党纪政纪和法律制裁,既要体现触及心灵、培养观念、塑造精神、树立风尚的以德治国的特点,又要达到转化本人、警示来者、教育群众提升素质的目的。

2.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要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对领导干部的道德监督,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评议。这种群众性的监督、评议对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起着监督作用,对领导干部中不良行为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约束力,对促进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功德无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监督、评议能有效地加强群众的自我教育、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传媒等要特别注意加强对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的剖析引导,敢于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要深入报导,开辟栏目,展开讨论,运用舆论力量鞭挞假丑恶,褒奖真善美,促进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这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促使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全社会的楷模。

(作者系陕西省委宣传部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