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人教育心理学
14087200000003

第3章 心理的实质、系统和特性

成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成人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因此,首先应了解心理的奥秘。

人是万物之灵。正是万物之灵的人,用自己的劳动改造着世界,创造了科学,发展了艺术,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人生戏剧,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地注视和研究着自己,迫切地希望找到促使和支配自己活动的原动力究竟是什么,并千方百计地试图揭示这个“原动力”的奥秘。于是,万物有灵论,灵魂出窍论,借尸还魂论,天命论,人性论等等理论相继出现,构成了一系列解释心理奥秘的学说。但是,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能从根本上科学地揭示出人的心理的奥秘。

揭示心理的奥秘,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即心理的实质、心理的系统和心理的特性。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人的心理,虽然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是从实质上看,它是人在活动中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基本论点: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现实是人们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从心理的角度看,客观现实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主要指风、云、雨、雪、太阳、月亮、山川、河流、沙漠、气候等自然物质。这些自然物质对人心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例如高原地区的人比较勇敢粗犷,沿海地区的人比较外向、开放;山区的人则比较内向、谨慎等。

第二,人造自然。人造自然是指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自然物质。例如我们现在穿的衣服、吃的粮食、住的房子、骑的自行车以及学习用品和劳动工具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造自然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拿衣着来说,原始先民们春夏树叶遮身,严冬兽皮御寒,以后就是粗布麻衣,绫罗绸缎,现在则涤凉涤卡三合一……拿吃的来说,我们老祖宗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吃的是野兽肉,喝的是生冷水,顶多摘点野果充饥。然而现代人吃的多是米饭馒头,鸡鸭鱼肉,人造食物。拿住的来说,我们的祖先是穴居野外,后来才有茅屋草舍,现在则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按照现代科学家的预测,未来人则有住在人造空中城市里的可能,成为名副其实居住在琼楼玉宇里的天上人了。再拿行的方面来说,古代人都是以步当车,完全依赖两条腿走路。三国时代的名相诸葛亮算是很伟大的人物了,发明了木牛流马,实际上只不过是创造了独轮车、鸡公车而已。而现在交通工具都成了汽车、火车、飞机,最落后的代步工具也是自行车,连四五里路都很少有人愿意步行了。到将来,完全有可能坐上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人类具有无限的人造自然的能力。随着人造自然数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知识经验就日益增多,从而人也显得越来越聪明,一代更比一代强。

第三,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人的心理总是受到各自所处的社会、民族、阶级、阶层、家庭、学校、单位的影响。因而,不同国家的人,不同时代的人,不同文化地区的人,他们的心理必然都有一定的差异。例如不同阶层的人,教育子女的方式就有许多差别。研究材料表明,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较多地用体罚、训斥的方式教育子女;知识水平较高的家长,则较多地以说服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甚至不同阶层的人恋爱求婚方式也有差异。国外有的材料说出身于低阶层的小伙子,多数是冷硬、刚毅、有本事,以实际行动打动异性的心灵;而出身于中阶层的男孩则是用关心、体贴、能说会道来追求女方。低阶层的人如果以城里人的方式去追求女青年,那就会被他周围的人瞧不起,会说他没骨气,拜倒在女子的石榴裙下,不配做男子汉。与此相反,中等以上阶层的人如果采用低阶层式的行动又会被他周围的人笑话他“不懂感情,不会疼爱自己的女友”。诸如此类的现象,比比皆是,足以说明社会环境对人心理的巨大影响。

第四,机体状态。对人来说,大脑以外的身体的其他各个部分,也是一种“客观现实”,是影响心理的因素。如肌肉、内脏、手脚等的变化与活动,都能立即反映到脑中,受到脑的控制与调节。我们知道自己的手在动、胃不舒服、心慌等,都是对机体状态的反映。

二、人脑是人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人心理的器官。恩格斯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表面上是如何超感性的东西,但它们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头脑的产物。”列宁也说:“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作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苏联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把人脑誉为“自然界的王冠”,就是说在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物质都比不上人脑的复杂和精细。

从发展上看,人脑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例如,原生动物,还没有神经系统。到了多细胞动物才开始有接受外界影响的特殊细胞。直到腔肠动物才出现了神经系统,但这只是网状神经系统,弥漫全身,还没有形成类似神经中枢的东西。到了环节动物如蚯蚓,它的神经系统是节索神系统,全身各环节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腹神经节,各神经节由神经纤维连接而成腹神经索,蚯蚓咽头上神经节对其他神经节已有统整作用。

只有到了两栖动物,才开始出现了大脑两半球,但还很小,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发育出来。到了爬虫类动物,才明显地出现了皮质,但还很薄,皮质所含的神经细胞数目不多。鸟类的脑虽然比爬虫类动物的脑更为发达,但是,鸟的大脑皮层还是很薄,平滑而无沟回。

到了高级哺乳动物,如灵长类黑猩猩的大脑两半球空前发达,大脑皮层面积增大,沟回增多。无论在大脑的大小、形状、结构上都已接近于人,并为人脑的出现做了准备。

人的大脑两半球是在高级动物的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在结构和机能上都不同于动物的脑。

从结构上看,人脑的结构是十分复杂、精细的。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后脑(延脑和小脑)、中脑和前脑(大脑或大脑皮层、丘脑和下丘脑)。另外还有两个十分重要的脑组织,即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大脑是脑的高级部位,是人心理活动的器官。人的大脑分成两个半球,一个是左半球,一个是右半球。两个半球之间,有联络纤维主要是胼胝体联系着。大脑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约3毫米的神经细胞体,这就是大脑皮层。由于它是由140多亿个神经细胞和大量的无髓鞘神经纤维组成的,所以看上去呈灰色,故又称灰质。大脑皮层的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它折叠成球状紧紧地窝在颅骨下面。皮质凹下去的部分叫作沟,突起来的部分叫作回。大脑半球表面由中央沟分为前后两部分,又由大脑外侧裂分为上下两部分。中央沟前一部分叫额叶,集中着一些专门管运动的神经细胞;中央沟后和外侧裂的上方叫顶叶,集中着一些专门管皮肤感觉的神经细胞;外侧裂的下方叫颞叶,集中着一些专门管听觉的神经细胞;大脑的后部叫枕叶,集中着一些专门管视觉的神经细胞。

从机能上看,大脑皮质调节着人的全部行为。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借着大脑皮层的积极思维活动,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小的大脑皮层展开来只不过2200平方厘米的面积,却能“装得下”五洲四海,整个世界的过去和未来。有位科学家估计,一个人如果一生好学不倦,他头脑中所储存的信息,能够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总量的50倍。该图书馆的藏书量是1000多万册,50倍就是5亿册书。也有人认为人的大脑能储存的信息量是10 12比特,相当于现在全世界电子计算机储存的信息量的总和。

无数事实也证明:人脑是人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受到损失,人的心理也就必然发生障碍,人脑发育不正常,人的心理也会不正常。健全的人脑是保证人的心理正常活动的生理基础。

三、反映是心理存在的形式

一般地说,反映就是物质的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它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例如,石块落在泥土上,泥土表面会留下石块的痕迹,这些痕迹能反映出石块的重量、形状、硬度等特性,石块也能反映出泥土的颜色、干湿、软硬等特性。

但是,反映的形式是受物质本身的性质和外界刺激的作用制约着的。因此,在物质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的形式也是截然不同的。无生命的物质,只有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映形式。例如,岩石在空气中经过日晒雨淋逐渐形成了砂粒;金属受到湿空气的作用逐渐生锈等。在地球上经过若干亿年的过程,才出现了有生命的物质。有生命的物质不仅具有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反映形式,更主要的是出现了全新的高级的反映形式,即只有生命物质才具有的感应性。例如,细菌、藻类、营养物接触变形虫身体时,它会伸出伪足抓住这个对象,经过一定的生化过程同化为自己的组成部分。最简单的生物体对可食物的感应性表现为摄食,对有害物质的感应性表现为防御。生物体就是依靠感应性和周围环境保持平衡,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有生命物质发展的不同阶段,感应性表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例如,绿叶植物的枝叶趋向阳光充足的方向,而根趋向地心引力及营养和温度适于生长的方向。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或变形虫能朝向可食物质运动,并摄取和消化食物,同时也会离开、逃避有害的物体。发展水平更高的动物则能以多种无条件反射来回答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但是,无论感应性的表现形式如何不同,它们都是生物体对它的基本生活机能有直接关系的外界刺激所做的反应,像营养、自卫、繁殖等。

生活条件的变化是制约动物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为了适应环境,动物身体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由单细胞动物发展为多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的身体各组成部分又逐渐分化。低等动物有接受特定影响的特殊细胞,这些特殊细胞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器官,称为感受器。同时运动器官逐步形成并完善化,神经系统得到相应的发展。到了高等动物,不仅能够对具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外界影响表现出感应性,而且对原先无关的没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外界影响也能以一定的活动来回答,这是比感应性更高级的适应能力。例如,许多动物对声音具有反应能力。声音本身对动物基本生活过程没有直接影响,但声音的信号作用预示着对动物将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例如,声音可以表示有充饥的食物或者是有敌人逼近。动物的这种对原来是中性的但有信号作用的外界影响产生的反应能力,对动物的生存是有重要意义的。这样就能使动物更好地在环境中确定方向,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例如,蜜蜂根据花的形状能朝花所在的方向飞行,花的形状对蜜蜂来说是花蜜的信号;猛兽能根据小动物足迹的气味追踪捕获,小动物足迹的气味对猛兽来说是食物的信号;相反,猛兽的吼声对小动物来说又是危险的信号,小动物可以根据猛兽的吼声逃避猛兽的袭击。这种对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标志着心理现象的发生。

人的心理是人类在劳动和劳动中彼此间的社会性联系的发展过程中和语言一起产生的。从动物发展到人类,从动物的脑演化成人的脑,才逐步产生了人的心理。它既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同时它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反映包含两点意思:

第一,反映就是摹写、映象。例如人头脑外边有一朵花,人头脑里就有一朵花的映象。外边的花是客观现实,头脑中花的映象是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以此类推,头脑外边有一个客观的世界,头脑里边就有一个主观世界。这个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映象。

第二,反映就是加工制作。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像镜子那样只是机械地模仿,而是一个映象加工厂,即对于头脑中的映象要进行加工制作。例如,现实中没有猪八戒,但《西游记》的作者却把猪头嫁接在人身上,再扛上一个菜耙子,就创造出了猪八戒的形象。这在心理学中就叫做创造想像。再如,我们平常说的“想一想”,也就是对头脑中的映象进行加工改造。

所以,人的心理是以反映的形式存在的,是映象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动态过程。

四、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

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活动。从心理的发生来看,儿童总是先有活动后有心理的,心理是在活动的基础上发生的。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人的智慧活动是动作的内化。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也把动作的“内化”作为阐明智力技能形成的一个基本概念。事实也一再证明,婴儿一生下来就在不断地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和活动的过程中心理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从心理的发展看,人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中发展心理的。实践的性质、深度和广度直接制约着认识的性质、深度和广度的,正如古人说的“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看出,人脑就像一个魔法无边的织布机;客观现实像织布机上织布用的梭子;活动就像织布,它促使织布机与梭子结合,形成了织布的过程;反映就是织出的花纹,我们头脑中的每一瞬间都有几百万只梭子往来穿梭,织出了稍纵即逝的花纹,这些花纹就是反映,也就是心理。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就是指这些千姿百态的“花纹”以及这些“花纹”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第二节 心理的系统

人的心理的实质表现为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种种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系统。

一、认识系统

认识系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主要起着定向的作用。人是万物之灵,他第一个本领就在于能认识世界。从认识的水平和层次上来分,主要有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像、思维。人们认识世界总是从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开始的。例如,我们认识一个苹果,总是要看看是什么颜色,尝一尝是什么味道,嗅一嗅是什么气味,用手摸一摸它是软还是硬等,这就是感觉。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组成的。各种个别属性有机结合的形式不一样,也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种种事物。因此,人们要认识客观事物,不但要认识它的个别属性,还要认识各种个别属性结合而成的整体。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就是知觉。例如,我们认识这是苹果,那是西红柿。人们感知过的事物并不是一闪即逝,而是可以保留在头脑中,并且当以后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再现回忆起来,这就是记忆。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储存和提取。人们正是因为有了记忆才能够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成为满腹经纶的“万物之灵”。人们在反映事物时,不仅能感知当前的事物,还能把头脑里储存的旧形象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如“九头狮子”“美人鱼”以及古代人们生活的情景,未来世界多彩的场面,这就是想像。它是艺术创作和科学创造必不可少的一个心理过程。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所谓概括的反映,是说反映的不是某一个具体事物,而是反映某一类或某几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例如,人的共同特征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物质的共同特征是不以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际。人正是由于具有概括能力才能形成概念,发现规律,创立了各种各样的科学体系。一个人概括能力的强弱是其智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间接的反映,指反映是通过中间媒介进行的。例如,我们早上起来看见地面潮湿,就知道昨夜下过雨。昨夜下雨时我们还正在睡觉,并没有直接看见下雨,为什么又能知道昨夜下过雨呢?就是通过“地面潮湿”这一中间媒介知道的,即间接反映的。它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吕氏春秋》中的一段话给予了精辟地说明,“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蜉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人们平常说的月晕而见,初润而雨,见微而知著等,都是讲间接的反映。

在每个认识过程中,都伴有一定的心理特性,这就是注意。注意是心理的指向和集中。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是有选择性的,在每一瞬间,总有许多客观事物同时存在或发生在人们周围,而人却只能把自己的心理指向和集中于某些事物,而不指向和集中于另外一些事物,这就是注意。只有被人注意的事物,才能清楚地反映到人的头脑中,被人认识。人们常说的“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都是对注意这一心理特性的描述。

在人生的征途上,人们究竟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工作、怎样与他人合作,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认识水平和层次。所以,认识系统的作用在于定向。

二、动力系统

人总是在不断活动着。究竟什么东西是人活动的动力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动机、情感和兴趣。

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和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需要。例如需要吃饭,需要睡觉,需要安全、交往和尊重,需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理想等。用心理学的话说,需要就是个体由于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即被人感受到的对一定的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它既包括人体内的生理需求,也包括外部的、社会的需求。它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也就是说人的积极性来源于需要,人是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积极活动的。

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例如,一个人在沙漠中口渴难忍,这表明他有饮水的强烈需要。如果周围没有水源,就不能促使他进行明确的活动,只有当他发现眼前有一片绿洲时,才会促使他向水源走去。所以,动机是人活动的直接原因。

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愉快的、高兴的、肯定性的情感,心情愉快、精神抖擞、欢欣鼓舞、满怀信心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当然,也可能被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不愉快的、不高兴的、否定性的情感,心情不佳,愁肠满怀,没有精神,以致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当然,也可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百折不挠,勇敢前进,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达到预期的目的。自古以来的伟大人物都有“胜不骄,败不馁”的优秀品质。

兴趣是人积极参与某种活动的持久的意识倾向。如,对体育有兴趣的人,不论在体育场观看体育表演或在收听、收看体育节目,都会全神贯注,兴高采烈;在日常谈话中,对体育也会津津乐道,对体育消息很敏感等。兴趣是积极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兴趣一经被激发就会使人产生愉快而坚定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等心理状态,这样就会使人的行为朝向目标积极努力。

需要、动机、情感和兴趣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推动人们活动的动力系统。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否永远前进,取决于动力系统的性质和品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良好的动力系统的核心。革命先烈们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爬雪山,过草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而献出了他们的鲜血和生命。《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南征北战》《林海雪原》等优秀作品,都是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具体的、形象的反映。

三、调节系统

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艰难曲折。因而就要不断地调节控制自己,像开汽车一样,不断地转动方向盘,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达到预定的目的。这种心理活动就是意志。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人心理活动的最终目的,体现在人的意志行动上。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动的调节,包括履行和抑制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的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后者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为的意志调节作用。这两方面在实际活动中是统一的。技能与活动也属于调节控制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技能是由于练习而巩固了的行动方式。它是人活动的调节者和必要的组成部分。个体活动的动作和行为的操作、调节、控制、反馈都属于心理反映的控制调节系统。如果说认识系统在人心理中起着方向盘的作用的话,那么动力系统则是发动机装置,而意志行为等无疑是刹车和加速器了。在人生的征途上,实质上是一个拼意志的过程。“知之非艰,行之惟难”。一切心理反映归根结底要落实在意志行动上。这是心理活动的又一个重要规律。除此之外,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等也是调节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理想是人对未来生活的设想。例如一个工科大学生设想将来做一名高级工程师,这便是他的人生理想。人是要有理想的,有了理想,就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它像一盏明灯,照耀着、指引着人的生活道路。然而,理想具有明确的、浓厚的社会色彩;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理想主要是追求金钱、富贵,这种理想带有浓厚的极端个人主义色彩,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的理想首先是追求整个社会物质文化的繁荣,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人首先是为“四化”建设积极贡献力量。我们提倡树立远大的、高尚的人生理想,是因为只有这种理想才能够持久地、长远地调节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个真理被现实生活中无数个先进人物的事迹证明了。

信念表现为人对某个事物、某件事情的深刻领悟和执著追求,它是人的理性和热情的凝结。例如在中世纪,人们对上帝的存在和威力深信不疑,从而在感情上对上帝无限忠诚,就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念。共产党人的最高信念是共产主义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种信念调节和支配着共产党人的一切行为。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世界观不仅表现为哲学世界观,更普遍的是表现为人们的人生观、恋爱观、学习观、生活观及工作观等等。我们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是要力求培养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人生观。

第三节 心理的特性

上述认识系统、动力系统和调节系统的独特结合就构成了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人的心理面貌主要有下列特征:

一、生物性

首先,人和动物的心理具有相似的一面。根据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观点,人与动物相比至少有四个方面是相似的。第一,觅食本能。人与动物都有吃喝的本能需要,用以维持个体的生命。第二,防御本能。人与动物都有防御侵害的本能,如动物积极寻找食物丰富、环境安全的场所,逃避伤害它的动物和自然灾害。第三,性本能。即繁衍种族、延续后代的本能。第四,探究反射。即“这是什么?”的反射。新异好奇的东西总是要引起人的注意和警惕。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上述四种本能都是人和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共有的。

其次,人与人更有共同的一面。第一,种的遗传素质的一致性。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也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机体的形态、感官生理特征等都是遗传素质。人与人之间的遗传素质在本质上没有多少差别,都是相似的,例如:大脑结构、神经细胞的质量大体都是相同的。古今中外,人的神经系统的结构看不出有什么根本不同的地方,种族内部成员机体的形态特征即高矮、肤色等是相似的。第二,个体生理的生长、发育、成熟的一致性。例如,儿童一般一岁后开始走路,一岁半开始说话,性成熟都在青少年阶段(女十一二岁,男十四五岁)。视敏度、听觉感受性的发展,青少年达到高峰而中老年后便普遍有所衰退。这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共同规律。

二、社会性

从社会性看,存在决定意识,每个人的心理都被涂上了一层浓厚的社会色彩。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简短些说,人们的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这难道需要有什么特别深奥的思想才能了解吗?”【1】生活在相同社会的人,心理必然有相同的特点;生活在不同社会的人,心理也就必然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生活在古希腊奴隶社会的人就比较好斗、残忍、勇敢。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人就比较“中庸”“顺从”“温良恭俭让”。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就比较喜欢拼搏、冒险,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奋斗……。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人,信仰共产主义、崇尚大公无私、坚持为人民服务等。概括起来,人的心理的社会性,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性。同一社会内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而同一时代的人,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五六十年代人的心理与七八十年代人的心理就有许多不同。两代人之间的差异,正是心理的时代性的一种表现。国外人事管理中,很重视两代人之间的心理差异。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现在西方社会老一代人的特点是追求成功、舒适、享受、安全、为名利而争斗,热衷于竞争,角色适应,追求娱乐及消遣。而年轻一代人的特点则看重个人价值,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喜欢政治上分权,反对集权统治,追求人际关系的改善,渴望合作精神,不甚重视利益。西方的另一些学者认为,年轻一代重视价值观,不重视个性差异,他们把行动看得比上一辈人更重要,强调个人依赖社会,更看重个人的诚实开放和人性化等等。我国也存在着老一辈与新一代在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差异。例如,有调查表明:上一代人思想比较实际,年轻一代则比较开朗;上一代人比较重视伦理道德标准,下一代则比较不受约束;上一代人比较沉着谨慎,下一代比较灵活开放;上一代人交往比较慎重,年轻一代比较广泛;老一代人花钱重实用,计划性强,年轻一代追求时髦,计划性差等等。这足以说明,同样的社会制度,由于时间、政治、经济因素不同,使两代人的心理有着明显的差异。

但是这种差别不是一成不变的,老一代人在各方面也具有了新时代的色彩。例如,老一代人也比较爱阔气一些了,比较喜欢享受一些了等等。这也是时代影响的结果。

2.阶级性和阶层性。同一社会、同一时代条件下生活在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心理特点也有差异。萨特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他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限定了他的前景范围……例如,在一个样样东西都用钱买的社会中,如果工人收入的50%要用在食物上,他们实际上便被剥夺了享受文化的可能性。相反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在于他们能够把他们的收入越来越多地用于多样的消费。”这就说明阶层、阶级给人心理带来的差异,同一阶级、阶层的人的心理有共同性,不同阶级、阶层的人的心理有差异。

三、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人,由于长期以来,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不同,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固的民族心理。西方学者米德等人研究居住在新几内亚境内的三个少数民族的心理特点指出:居住在山地的阿拉比修族、河川地带的孟都古母族和湖泊地带的强布里族,这三个民族的心理面貌都带有各自的民族特征。阿族内部,男女在家庭中都要照顾孩子,都要操持家务,无论老幼病残都不受他人欺侮,不争强好胜、自作主张,并爱护别人,互相团结,成员彼此之间亲切温和。孟族人则习惯狩猎生活,男女之间争权夺利,他们的性格都表现出攻击性、残酷、嫉妒、竞争、粗暴自大等特征。强族内部的男女两性扮演着十分不同的角色,妇女掌握生活、分配的实权,她们性情刚毅,具有攻击性、支配性强等特点,她们充当男子的保护人;男人则担负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从事美术、祭祀工作,整日学舞蹈、音乐,向女人献殷勤,以取悦于女人,他们普遍表现出自卑感。上述心理面貌的民族特征是人从小受本民族风俗习惯、道德价值观念和教育影响的结果。

生物性、社会性、民族性等都是人的共性。生物性是全人类所共同具有的特征。社会性是各个社会里的人共同具有的特征,时代性是各个时代里的人共同具有的倾向,阶级性和阶层性是各个阶层中人的共同具有的某些特性。民族性是同一民族由于风俗习惯的相同而形成的心理特征。

四、独特性

心理的独特性是指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总的心理特征。实际上也就是认识系统、动力系统、调节系统在一个人身上的特殊表现和独特结合。例如,张三的认识系统特别好,能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而动力系统和调节系统却比较差,情绪不稳定,自己管不住自己。李四相反,动力系统和调节系统很强,认真负责,勤奋刻苦,但认识系统比较差,观察不细致,思路不清楚。以此类推,三个系统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独特结合,就构成了人的心理的独特性。

人的独特个性是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生物学家曾提出假设:假如AB两种基因型在XY两种环境中生活,就有六种不同发展的可能性;假如A、B、C三种基因型在X、Y、Z三种环境中生存,就有40320种发展的可能性;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基因型,而且环境(社会生活条件,家庭学校教育等)之复杂多样更是无法估量。因而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差异。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的人,也就不成其为人。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