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走进大师齐白石
14083200000004

第4章 走出山门,游历名川(五出五归)

1.华山探幽

光绪二十八年,白石40岁,这一年里,春君又生了个儿子——第三子良琨,号子如。白石在40岁以前,活动范围仅限于湘潭附近,从未出过远门。就是去到一个地方,也是做完活就回家,得到润资,奉老养亲,抚育妻子,想法很单纯,只图糊住一家人的口,并未做过远游之想。

那年秋天,白石收到了二封来自西安的信,信中所言对白石启发很大。第一封信是由翰林改官陕西的夏午诒写的,恳请白石去教夫人姚无双学画,连旅费和延师费都寄来了。怕白石不肯去,郭葆生也寄来一封长信,内容大致为:

“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观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古人云,得江山之助,即此意也。作画但知临摹前人名作或画册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鞋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只能常作远游,眼界既广阔,心境亦舒展,辅以颖敏之天资,深邃之学力,其所造就,将无涯矣,较之株守家园,故步自封者,诚不可以道里计也。关中夙号天险,山川雄奇,收之笔底,定多杰作。兄仰事附蓄,固知惮于旅寄,然为画境进益起见,西安之行,殊不可少,尚望早日命驾,毋劳踌躇!”

面对好友的挚诚邀请,也是出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白石动心了。贤良温厚的春君虽然舍不得夫君远离家门,但也充满温情地为白石打点好一应俱全的换洗衣裤,针线密密缝,情意切切织。白石怀着对家人的不舍、对外面世界的憧憬,踏上了40年来第一次的远游路程。

那时因为交通的不便利,白石从湘潭到西安,足足走了两个多月。一路上,洞庭日出、潇湘奇观、霸桥风雪,令白石大开眼界,兴笔画来,对前人画谱中的造意布局和各种皴法,有了深刻的理解,期间所画画作,意境深邃、胸襟开阔、笔力雄健、气势恢弘。

到了西安,除了夏午诒、郭葆生盛情相待,出乎白石意料之外的是,他的老相知——“王门三匠”之一铁匠张仲*也在,还认识了长沙人徐崇立。除了教习夏午诒夫人姚无双画画,闲暇时白石将旅途中所见美景默画下来,与友人们谈诗论画,游华山而知天下险,观光陕西的人文景观和碑林、雁塔坡、牛首山、华清池等,从中受益匪浅,日子过得很是顺畅逍遥。

特别是与南北大诗人、当朝大名士、陕西臬台樊樊山的相识和相交,对白石的一生都可以说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

樊樊山名增祥,虽为官,但为人谦和,重人才,没有架子,富书画收藏,并有非凡的艺术鉴赏能力。在夏午诒的引见下,樊樊山十分热情地接待了白石,对白石拿来的几方印章和几幅小品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被名望颇高的樊樊山盛赞,这让张仲*也暗暗称奇。樊樊山热情地将白石等人带到他视为生命、从来都是秘不视人的藏画阁——“青山居”。在这里,白石见到了举世杰作——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算是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

最叫白石动心的是,在樊樊山的藏画阁里,他还见到了他一生都崇拜不止的、宁愿做其走狗的雪个——清代四僧画家之一朱耷的画《溪山雨过图》。有白石的诗为证:“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激动之余的白石画兴顿起,挥毫作画《苍山老鹰图》,苍翠浓郁的群山、嶙峋山崖上意气风发的雄鹰,其生动和韵致令樊樊山大为欣赏。在白石盖上印章之后,樊樊山飞快地取笔写下:

“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广以汉尺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樊增祥。”并将字条交给白石,说:“凭我这字条,你到哪里刻印卖画,都没有问题。”白石实在没想到樊樊山会这么器重他,感激不尽。这让同行的夏午诒、张仲*都十分惊奇。就这样,樊樊山亲笔为白石书写润格的事很快就在西安城里传开了,因为诗文名噪一时的樊樊山从不轻易夸人。

在西安期间,因为得到当地权贵的额外眷顾,当时竟有不少在西安的湖南人,想通过白石的路子谋个一官半职,性情憨直而无心仕途的白石对此竟是不闻不问,就连好友张仲*的也多次劝他:“臬台这样看重你,机会难得,濒生何不作进身之阶?”甚至夏午诒、郭葆生都说机会难得,无奈白石却说:“官,我是不会当的,对于官,我是淡薄的。仕途宦海,我历来淡漠。不要说七品小官,就是当个抚台,又怎么样?国家走到这个地步,割地赔款,让外人任意欺凌,为人子不思为国效命,只图个人禄位,有什么意思?”

白石这掷地做金石声的一席话令张仲*等肃然起敬,同时也深感汗颜。特别是张仲*,沉默一阵后即刻告辞,其骨子里对于做官扬名、光宗耀祖的追求,白石与他大有道不同不与相谋也的架势。

到西安不觉有三个月了,作为六朝古都的西安,给白石留下的回味和遐想难以胜数,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段时期,白石有不少佳作问世。夏午诒要进京谋求差使,调往江西,他邀请白石与他全家一同去北京。白石离家已有半年,家里人都盼着他回湘,他也很思念父母妻子。正在白石犹豫的当头,樊樊山来到夏家,知道这种景况后,就极力劝白石:“你还是随午诒进京为好。即使不长住,看看京华盛景,了解风俗人情,会会文人画师,对于你的绘画,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如果长住,午诒他们走后,我介绍你到朋友家住,一面作画,一面游山玩水,开阔视野。北京,毕竟是六朝古都,精英荟萃。”

樊樊山还兴冲冲地告诉白石,当今太后慈禧喜欢绘画,宫内有不少代笔,有位云南籍的寡妇缪素君,给太后代笔,吃的是六品俸,他可以在太后面前推荐白石,也许能够弄个六七品的官衔。白石委婉地说自己只是一个粗人,而且没见过世面,怎么能在宫里当差。只想卖卖画,刻刻印章,凭着一双劳苦的手,积蓄得三二千银子,带回家去,够一生吃喝,也就心满意足了。白石的话招来夏午诒一阵笑声:“京城遍地是银子,有本领的人,俯拾即是,三二千银子,算得了什么!濒生当了内廷供奉,在外头照常可以卖画刻印,还怕不够你一生吃喝?”白石见他们都是官场口吻,只是不接口,樊樊山与夏午诒见他意志那么坚决,也不好强求,白石做官一事就此不提。

2.初来京华

离开西安的之前,白石与友人又去大雁塔游玩了一次,还题了一首诗:

“长安城外柳丝丝,雁塔曾经春社时。

无意姓名题上塔,至今人不识阿芝。”

表达了白石无意做官,不求名利的态度,也许是对朋友们奉劝他做官的一种暗示吧。

光绪二十九年(1903),白石41岁,那年的三月,白石与夏午诒一家踏上了去京城的路途。路过华阴县时,白石怀着浓厚的兴致登上了华山,感怀于华山的险峻,提笔作了《华山图》,并题了一首诗:

“仙人见我手曾摇,怪我尘情尚未消。

马上惯为山写照,三峰如削笔如刀。”

路过漳河的时候,白石跳下河滩,竟然捡到了铜雀台的汉砖,这真叫他欣喜若狂。

到了京城后,夏午诒的家安顿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的北半截胡同。自此,亲朋好友的来访络绎不绝,素喜安静的白石就在安静的一角,除继续教习姚无双习画,便潜心作画。这个时期,湖南衡阳人曾熙,号农髯特意来拜访白石,岂料被白石以为是来找他求夏午诒求情谋缺的人,吩咐门房婉拒了。后来还是曾熙闯了近来才得以相见。同为王湘绮门生的杨度——京城颇负盛名的文人学士,与白石也是一见如故,一起游览城南风景胜地——陶然亭,白石畅兴作了《陶然亭饯春图》,依依的垂柳,青黛的远山,别致雅韵的亭台楼阁,真正是咫尺千里,别有风味。

在曾熙、杨度的帮助和操持下,借助樊樊山写的润格,白石开始在京城古玩字画街——琉璃厂开始卖画刻印。不料,樊樊山的一封信使白石决心离京回湘。樊樊山在信中说不久即来京城,叮嘱白石一定要等他。白石恐怕他来京后又会推荐他去内廷当差,执意要走,夏午诒苦留不住,只好对他说:“我想给你捐个县丞,指省江西,你到南昌去候补,好不好呢?县丞虽是微秩,究竟是朝廷命官,慢慢地磨上了资格,将来署县缺,是并不难的,况且我是要到江西去的,替你打点打点,多少总有点照应。”白石非常感谢夏午诒的美意,但实在觉得要他去为官,简直是受罪,还是坚决恳辞了。夏午诒无奈,只好将准备为白石捐官的银子给了白石。白石这次西安、北京之行,共积蓄了二千多两银子,可算是不虚此行了。

白石在离京回湘之前,除买一些北京特产给亲人,还特意到李玉田笔铺,定制了六十支画笔,每支上面挨次刻着号码,刻的字是“白石先生画笔第几号”。白石之所以称自己为先生,不是出于狂妄,而是模仿他最钦敬的金冬心,就曾自称自己为金冬心先生。

白石回到从天津、上海转道回到故乡,已是六月了,是他从40岁到47岁的五出五归中的一出一归。正逢当年典租梅公祠祭田的朋友要退租,白石就给了他四百八十两银子,这样,梅公祠的房子和祭田都归白石一家承典了。自从白石回家,沉静了近一年的借山吟馆又高朋满座了,大家谈诗论画,好不惬意。都称赞白石的绘画无论在意境还是胸襟上,上了一个大台阶。

还在白石去西安之前,白石家乡有个小姑娘非常喜欢绘画,慕名前来拜师,白石感动于她的执着,无奈行期已定,只好答应她回湘后一定教她。可这次回家后,当白石前来姑娘家践约时,却得知姑娘已经香消玉陨,白石很是痛心地来到姑娘的墓前,曾写下此诗以寄哀思:

最堪思处在停针,一艺无缘泪满襟。

放下绣针申一指,凭空不语写伤心。

一别家山十载余,红鳞空费往来书。

伤心未了门生愿,怜汝罗敷未有夫。

3.游庐山、逛桂林

光绪三十年(1904),白石42岁,春天,恩师王湘绮约他与张仲*同游南昌。正好铜匠曾招吉也在,这次是“王门三匠”及恩师名副其实的聚会了。庐山的秀丽、腾王阁的壮观、百花洲的妩媚尽收眼底,触发了白石的创作灵感。在七夕那天,湘绮师摆酒大宴门人,席间倡议道:“南昌自从曾文正(即曾国藩)公去后,文风停顿了很久,今天是七夕良辰,不可无诗,我们来联句吧!”他率先吟哦了两句:“地灵胜江汇,星聚及秋期”。可惜“王门三匠”面面相觑,无以对答,大家都觉得很不体面。

这次远游到八月十五就回湘了。是白石的二出二归。对联诗这事,白石很是自省,想着自己作诗的根基很差,当年被湘绮诗评为“薛蟠一类的诗”,自己觉得诚不为过,确实应该多读书打好基础。自己虽然对平平仄仄略懂一些,但离诗人的境界还差得太多,就把他所居住的“借山吟馆”中的“吟”字去掉,只名为借山馆了。

光绪三十一年(1905),白石43岁,那年的7月,长沙人汪松年邀请白石游桂林。汪松年名诒书,翰林出身,任广西提学使。对于山水秀丽甲冠天下的桂林,白石早就慕名,今受汪松年之约,欣然前往。果然峰峦秀丽,水秀山青,岩溶之怪、漓江之蜿蜒清澈、阳朔之旖旎玄妙,与华山之险,嵩山之雄又大不一样。

在桂林期间,白石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借用樊樊山在西安给他定的润格卖画刻印,生意很是兴隆。当时湖南宝庆(邵阳)人蔡锷正在桂林办巡警学堂,想请白石去给学堂学生讲课,并开出很优厚的薪资,白石素喜平静,就坚辞了,就是蔡锷提出自己要跟白石习画,也被他婉拒了。时人都认为白石很怪异。

在这期间,白石还遇到了一位张和尚,还托他画过四条屏,送了二十个银圆的润资。到了民国初年,白石在报纸上看到了“黄克强”的名字,经朋友介绍才知道,当年的张和尚竟然就是黄克强(即黄兴)乔装的。

光绪三十二年(1906),白石44岁。在桂林过完年后,激情满怀地画了一幅《独秀山图》,正准备动身回湘时,接到了父亲寄的家书,告知白石其四弟纯培与长子良元从军到了广东,家里不放心,要白石赶快去追寻。

白石取道梧州,到了广州,多方打听,终于知道他俩是随郭葆生去了钦州。原来郭葆生与现任两广总督袁海观是亲戚,这次以候补道的身份放了钦廉兵备道,道台的驻扎地是钦州,所以叫了纯培与良元同去。纯培与良元怕家人不同意放行,就偷偷到了广东。白石感到钦州,知道了他俩的景况也就放心了。

正好郭葆生也喜画几笔花鸟,官场中求他画的还不少,白石来了之后,这些应酬之画就请白石代笔,还延请白石教他如夫人画画,送了白石不少润资。郭葆生还收藏有八大山人、徐青藤、金冬心等的真迹,白石得以一一临摹,收获颇大。到了秋天,与郭葆生订了后约后,白石独自回湘,这也是他的三出三归了。

4.“寄萍堂”与“百树梨花主人”

白石回家将四弟与长子的情况细细道来,家人就放心了。就在白石整理画迹诗作的当头,传来了他的恩师周之美去世的消息。这对白石不啻于青天霹雳,回想当初周师傅视白石为己出,竭尽全力将雕花技艺传授给他。自己这几年景况虽有改善,却因东奔西颠,居无定所,也很少去看望恩师,没承想竟成诀别,想想真是心痛如割。周师傅无子嗣,身后凄凉,着实令人悲伤。白石到周之美师傅家里哭奠了一场,又做了一篇《大匠墓志》追悼他,在白石的心中,周之美这个雕花师傅真正是大匠不死。

由于白石一家原先典租的梅公祠典期已满,他就在离白石铺二十里的馀霞峰山麓的茶恩寺茹家冲,买了一所破旧房屋和二十亩水田。白石又亲自操起木匠工具,将房子整理修葺后,取名叫“寄萍堂”。在堂内还盖了一间房,白石将出游时所得的八方砚台放在那里,故取名“八砚楼”。房子的窗户都安上了从上海带回来的细铁丝纱,白石将它称为“碧纱橱”。

原先的梅公祠是典租的,所以是借山,而今的“寄萍堂”是买下来的,可以说是“买山”了。白石父子还将泉水引到屋内,比起原先打水挑水,方便了许多。寄萍堂内的家具陈设,也大都是他自己动手加工制成的。至此,半世漂泊,总算有了一个安定舒适的住所了。

白石还将从星斗塘移到梅公祠的木芙蓉——他的心爱之物,移到了新居。木芙蓉似乎有灵性,为了报答主人的厚爱,长得格外茂盛。后来战乱时寄萍堂惨遭兵乱,惟有木芙蓉依然盛开。为此,白石专门作诗曰:

记得移家户并来,老夫亲手傍门栽。

“借山”劫后非无物,一树芙蓉照旧开。

茹家冲群山环抱,树木葱郁,幽静安宁,西北到晓霞山不过三十里,东西是枫树坳,坳上有大枫树百十来棵,都是百年以上的古树。西北是老坝,又名老溪,是条小河,岸边古松苍翠。寄萍堂的前边和旁边,各有一口井,房前的叫“墨井”。漂泊数载,终于有了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白石一心作画,日子落得逍遥自在。再加大儿媳生了个男骇,就是白石的长孙。因为新修了住宅,又添了孙子,白石的家真象邻居所说那样——人兴财旺。

白石几次远游,闯出了名声,但居住在寄萍堂,依然过着纯朴的农家生活。他自耕自食,种菜植树,生活俭朴,从劳作中获得了无限快乐。从他作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对这种生活的喜悦之情:

删除草木打虚花,却笑平生为口嗟。

新种葡萄难满架,复将空处补丝瓜。

对于这种农家劳作,他不认为是粗俗之事,不仅不以为苦,反而自得其乐,认为“欲劝相将叱犊去,扶犁乐趣胜风流。”

白石亦耕亦读。“夜读百篇渐造士,春耕三亩亦农家”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增加画画的题材,他亲手种了三十多棵梨树。想到苏轼在向朋友程全父求果木的信:“太大则难活,小则老人不能待。”年过半百的白石不禁伤感起来,吟出了“遍种园梨霜四角,只愁头鬓雪千茎。”凄婉之情,溢于言表。为此,他还专门刻了“百树梨花主人”的印章。梨树幼时,只开花不结果,自己能否见到果实不知可否,但能做到“梨花主人”也是令人欣慰的。幸好白石长寿,不仅吃到了果实,而且果实之味甘如蜜的确让白石很是惊喜。

光绪三十三年(1907),白石45岁,因为与郭葆生有过约定,遂坐轿到广西梧州,再坐轮船到钦州,仍教郭葆生的如夫人习画和给他代笔。之后随郭葆生同游肇庆。肇庆的七星岩早在晋代就十分有名,素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之称,兼具“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美誉。白石游兴极高,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鼎湖山。原名顶湖山,传说黄帝曾在这里铸鼎,所以叫鼎湖山。湖水清澈见底,终年不涸。

回到钦州,正逢荔枝上市,荔枝那珠润玉圆、鲜艳欲滴的外形,到了白石的笔下,更是生动可爱,当地人曾拿了荔枝来换白石的荔枝画,实在风雅得很。还有一位歌女,因为白石捧了她的场,常常剥了荔枝肉喂给白石吃。白石还为此作了一首诗:

客里钦州旧梦痴,南门河上雨丝丝。

此生再过应无分,纤手教侬剥荔枝。

光绪三十四年(1908),白石46岁,由于“龙山七子”之一的罗醒吾在广东提学使衙门任事,邀请他去广州游玩。到了广州后,原打算小住几天就走,怎了罗醒吾执意挽留,白石就在广州住下,仍以卖画为生。广州当时流行清末“四王”风格,白石的绘画在那不受亲睐。但是所刻之印却非常叫好,求他刻印的还不少,所以,在广州卖艺也不算落寞。在这期间,因为白石的独特身份,已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罗醒吾,时常要白石传递一些重要文件,竟然都安然无恙,很是稳妥。这年的秋天,白石又回到了“寄萍堂”。这是他的四出四归。

回家没多久,父亲要白石去接四弟纯培与长子良元回家。白石又转道钦州,携了四弟长子,经广州到香港,换乘海轮,直达上海。住了几天,又去到苏州,夜游了虎丘。第二天到了南京,逛了几处名胜,坐江轮西行,路过江西小姑山,专门画了《小姑山图》,九月才回到“寄萍堂”。这是白石的五出五归的最末一次。

还在白石43岁的时候,他在黎薇荪家里见到了一本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遂借来用朱笔钩出,与原本没走样,从那时起,白石刻印就模仿赵之谦一体了。白石早期作画,基本是工笔一路的,到了西安以后,渐渐改用大写意笔法。书法呢,早先学何绍基,到北京后开始学魏碑,还临过颜碑,一直写到后来。白石五出五归后,随着眼界的开阔和广学博取,作画写字刻印,风格大变,为他的“衰年变法”埋下了伏笔。

宣统二年(1910),白石48岁。从钦州归家后,想起王湘绮老师的教诲,自觉诗文底子太差,想从根基上用点苦功,就天天读古文诗词。和旧日诗友,分韵斗诗,刻烛联吟,仔细推敲,往往一字不适都不放过。还把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重新分类,一一画出,编成《借山画卷》,一共画了五十二幅。

这期间还受朋友胡廉石之托,请王仲言拟了二十四个题目,画了《石门二十四景图》。无论画的构思还是意境,都达到很高超的境界。

白石的好多朋友都聚集到长沙,比如黎薇荪,从四川辞官回湘后,任湖南高等学堂监督,在岳麓山下盖了别墅,取名听叶庵,盛邀白石去玩。白石到了长沙后,住在胡石庵的家里,王仲言在他家坐馆,胡沁园的长子仙甫也在长沙,张仲*则做了湖南高等学堂的教务长。白石同了这些老熟人,游山吟诗,谈诗作画,很是畅神。大家都称白石的刻印已至炉火纯青之境,古拙质朴而耐人寻味。

很有意味的是,当年听信丁拔贡一面之言将白石精心刻印的十多方印章磨平重刻的谭氏兄弟,见白石刻印很是了得,声名太盛,竟又请白石去补刻,这真叫此一时彼一时啊。白石的恩师王湘绮也要白石刻了几方印章,长沙城里于是轰动起来,找白石刻印的人简直是接连不断。对于人情世态和人的势利,白石曾有一句诗可以概括:“姓名人识鬓成丝”。

宣统三年(辛亥·1911),白石49岁。王湘绮也到了长沙,白石恳请他为祖母写一篇墓志铭,写成后,白石自己动手刻石。后来湘绮师借翟子玖家里的超览楼,召集友人饮宴,看樱花海棠。湘绮师作了四首七律,白石也欣然作了一首看海棠的七言绝句:

“往事平泉梦一场,师恩深处最难忘,

三公楼上文人酒,带醉扶栏看海棠。”

湘绮师在席间对白石说:“濒生这几年,足迹遍天下,好久没有给同乡人作画了,今天的集会,可以画一幅超览楼雅集图啦!”白石连忙答应了恩师。可惜不久就回了家,竟然没有实现诺言。

民国二年(1913),白石51岁,他将自己的积蓄分给三个儿子:良元、良黼、良琨。除良琨只有12岁,留在春君身边,长子、次子各自分炊、独立门户。良元在外边做工,收入多些,良黻仅靠打猎,很难维持生活。良黻又性情懦弱忧郁,后来竟郁闷而死。这叫白石和春君很是悲痛。民国三年,白石的六弟纯楚也死了,享年27岁,父母老年丧子,其悲伤自不必言的。白石也很难过,作了两首诗哀悼他。

纯楚死后没几天,正是端午节,白石托人给胡沁园老师送信,那料送信人匆匆回来说,沁园师已经故去七天了。白石听了,心如刀割,悲痛万分。沁园师可以说是白石生平的第一知己,他今日的成就,都出于他老人家的精心栽培。白石参照旧稿,作了二十多幅画,都是胡沁园所赏识过的,亲自裱好,装在亲自糊扎的纸箱内,在老师的灵前焚化,又作了七言绝诗十四首、一篇祭文、一幅挽联。其中挽联为:

衣钵信真传,三绝不愁知己少;

功名应无分,一生长笑折腰卑。

旧伤未去,新痛又来。民国五年(1916),白石54岁,王湘绮师又悄然离世,时年八十五岁。在白石的艺术生涯中有着奠基作用的几位恩师相继谢世,对白石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这年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白石作诗向来不求辞藻的华丽,主张心的流露和自然,尤其反对摹仿他人。近十年来,他喜读宋人诗,倾心于他们的轻朗闲淡,有时也用宋人的格调,随便吟哦几句,只不过是断句残联。时间一长,积累有三百多句,不料在秋天时,竟然被人偷了去,这真是滑天下之稽啊!白石自我解嘲地说:

“料汝他年夸好句,老夫已死是非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