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原始人类的岩画世界
香山岩画的发现,始于香山石马沟的一匹“神马”。
1974年,我偶听香山群众传说:香山寺脚下的石马沟有几匹“神马”。太阳爬上山顶时,神马的影子就落在青石板上,活灵活现。太阳一过中午,神马就不见了。神奇的传闻,诱发了我的好奇,促使我决心寻找这块大青石板上的神马。
时隔不久,我探寻香山寺遗迹,走进了石马沟,终于找到了这块大青石板。当时,阳光正好从东方斜射到石面上。从远处看,图像清清楚楚:何止是一群神马,几匹神马上还骑着神人;走近看,图像逐渐模糊;用手摸,图像与岩面一样平整,无沟槽刻痕。我明白了,原来是10多幅马岩画。
正是这几匹“神马”,引来了香山岩画的大发现!
石马沟岩画的发现,诱发了我对香山及中卫境内其他大山中是否还遗存有岩画的探寻。
1977年以后,我调任宣和公社工作。宣和公社的汪家园子、寺口子、双井子、红谷梁等村落均地处香山。1983年以后,我在县委、政府任职,分管农口,跑山区多。一碰到放羊的,我便问他们是否见到石头上刻的图画。边打听,边记录,才知道香山竟然是个岩画世界。
香山岩画区在黄河南面。该岩画区海拔1500米至2300米,香山主峰高达2361米。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势开阔,水草丰美,自古至今都是良好的狩猎、放牧场所。香山岩画区现已发现的岩画点有石马沟、石羊沟、大井河、骚虎槽子、韩苏井、红石水沟、茶树沟、南长滩、李家水、暖圈沟、火石沟、小井子沟、南井沟,陈水沟、冰沟、寺口子、徐家圈等,遗存史前岩画登记的有1000幅(个)左右,其密集中心在南长滩。这里山大沟深,面积辽阔,岩画普查工作并未做完。
香山岩画,总体是大分散,小集中,内容、风格、技法与后来发现的其他岩画大有区别,地域特点显明。香山岩画为何如此神秘?它到底有多古老?
揭开香山岩画的神秘面纱,与岩画研究的不断深入紧密相关。这一晃又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
1991年,我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依据原始社会史、原始思维、史前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艺术史、类型学等学科的相关资料及研究成果,对比经科学断代确定的岩画资料,参照动物考古知识,观察岩画的内容、风格、技法、刻痕色泽和图像保存状况,将大麦地岩画综合断代为:少量的远自公元前二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大部分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的中石器、新石器时代,少量的延续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青铜时代。
1986年,我在中国大麦地发现了与法国洛赛尔维纳斯、奥地利维伦多府维纳斯平面造像相同的史前岩画维纳斯,为中国早期岩画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找到了同类岩画的史前证据。
2003年以来,水洞沟遗址科学发掘出土的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的莫斯特文化、奥瑞纳文化技术传统石器,为中国发现的大麦地史前“岩画维纳斯”等同类图像的断代提供了启示和证据;中国大麦地史前“岩画维纳斯”等同类图像为水洞沟遗址出土的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的莫斯特文化、奥瑞纳文化技术传统的石器提供了启示和证据。
近年来,我们在大麦地岩画区陆续捡拾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许多石制品、红陶片、灰陶片、彩陶片等。特别是岩画区内散布的勒瓦娄哇技术传统的石核,与水洞沟出土的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文化技术传统的石制品遥相呼应。这至少证明,从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中卫大麦地岩画的所在地区确实居住过原始族群,人类过着狩猎、游牧生活,这里是原始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遗存有包括岩画在内的史前遗产是必然的。
2003年,冰川地质学家周昆叔在贺兰口发现了冰川擦痕遗迹。贺兰山、大麦地等北方岩画一般用凿刻技法制成,沟槽边缘清晰,棱角分明。经我多次观察研究,贺兰口冰川擦痕为自上而下的黑色条状擦痕,它与岩画画面交织在一起。如果冰川擦痕遗迹在前,岩画沟槽刻痕在后,则岩画沟槽刻痕边缘清晰,棱角分明;反之,如果岩画沟槽刻痕在前,冰川擦痕遗迹在后,则岩画沟槽刻痕棱角低凹,坡度平缓,边缘模糊。贺兰口冰川擦痕遗迹与岩画沟槽刻痕交织的情形明显属于后者,即岩画沟槽刻痕在早,岩画上的冰川擦痕遗迹在后,冰川擦痕打破岩画沟槽刻痕的交错痕迹清清楚楚,这为国内外首见。据冰川、水文、气象方面的专家研究,贺兰山、大麦地及其毗邻地区的第四纪末次盛冰期发生在距今二万年至三万二千年期间。由此可以断定,冰川擦痕打破的人面像等岩画产生在第四纪末次盛冰期以前,即距今二万年至三万二千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冰川擦痕打破贺兰山人面像等岩画的这一自然遗迹的存在彻底推翻了“地衣测年(丽石黄衣)”“微腐蚀直接断代法”对中国岩画产生时代(“地衣测年”为距今8000年、“微腐蚀直接断代法”为距今4000年至公元900年)失之太晚的所谓“科技测年”断代。据冰川擦痕验证,中国早期岩画产生于距今二至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可成定论。
第四纪末次冰川擦痕打破贺兰山人面像等岩画的自然遗迹以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证明,香山、大麦地、贺兰山的早期岩画产生于距今约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多数岩画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早期岩画,大都繁盛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早期岩画也不例外。
香山早期岩画较多,岩画向我们传述了祖先的文明,将人类的文明史在现有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好多万年。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第二节 龙文化的故乡
神龙岩画横空出世
香山岩画区大井河岩画点遗存有一幅龙岩画。高昂的龙头突出大张的龙口,龙体盘曲似蛇。龙头似乎是从蛇身上长出来的,蛇身上好像还有足。这种龙,在自然界是没有的,是先民以蛇为原型创造出来的图腾形象,荷载着部落信仰,反映着原始崇拜。这幅龙岩画凿刻在一块长65厘米、宽130厘米的岩面上,距地80厘米,是原始社会的遗物(图案见《中卫岩画》H13)。
香山发现的这种龙岩画,亦即一些“环太平洋岩画带”学者所说的“蛇、‘穆杜尔’、龙”岩画,是指螺旋纹、曲线纹这类“弯曲为波浪形的”岩画图像,亦即我们常说的螺旋纹、曲线纹、波浪纹。
20世纪30至70年代,一些国外考古人员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及其滨海地区发现了此类“蛇、‘穆杜尔’、龙”岩画。有些西方学者根据岩画中此类岩画及人面像的分布走向,提出了一个“环太平洋岩画带”的观点。
“环太平洋岩画带”学者根据太平洋沿岸“蛇、‘穆杜尔’、龙”、人面像等岩画的分布走向宣称:“远东文化联系的总的走向,似乎是绕过东亚大陆地区(其中包括黄河流域)。它沿着太平洋岛屿的链条向南延伸,依傍太平洋沿岸形成一个大弧圈。”他们还说北美洲沿岸岩画与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及其滨海地区岩画的“这种相似性是亚洲和美洲远古接触的新证据。这种接触仍然只是限于沿海一带而不涉及亚洲、美洲两大陆的内陆地区”。依据上述观点,他们得出了一个自称是“完全出人意料的结论”:远东地区的文明起源于前苏联境内的“阿穆尔河(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滨海地区”土著居民“那乃人、尼赫人、乌尔奇”的祖先。发源于该地区的这种文明,是沿着太平洋两岸的岛屿传播分布的。
香山发现的龙岩画证明:螺旋纹及其“派生物(同心圆)”、涡卷纹这类“龙”“蛇”岩画并不是“环太平洋岩画带”上的“独特”岩画。在与香山龙岩画毗邻的大麦地、贺兰山等中国西北地区丰富多彩的内陆史前岩画中,遗存有大量的螺旋纹、蛇纹、龙纹和各种各样的人面像。它们都与“环太平洋岩画带”上的同类图像完全一样。
更为奇特的是与香山隔河而望的大麦地,还遗存有一幅神龙岩画,这条龙头尾俱全,体形伸展如蛇,其具像如下:
“神龙”岩画凿刻在长110厘米、宽70厘米的红砂岩岩面上。画面由一条巨龙、一个神人头像和四条小龙组成。巨龙位居中央,龙头高昂,龙口大张,两只短角上竖,一缕额发后扬;龙颈短促前曲;龙体蜿蜒曲折,呈长蛇状;龙尾尖细下卷;龙腿前后各一,粗短无爪。神人为半身头像,头顶上有芒线冠饰,面部眉、眼、鼻、口俱全,神人头像骑乘于龙身尾部。四条小龙从上到下,紧靠巨龙,第一条列居巨龙前身之上,第二条与巨龙前身缠绕,第三、四条尾部相交,列居巨龙下方。
凝视神龙岩画:神人乘龙,仿佛遨遊于茫茫苍穹之中,大有飘飘凌空之状。
类似大麦地这样的岩画神龙,国内迄今未见报道。大麦地发现的神龙岩画,可谓华夏岩画第一龙!
“龙”的发现与龙文化的起源
根据考古资料,在华夏大地上所发现的称之为“龙”的资料,见于报道的迄今有:
山西省吉县柿子滩遗址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据说是龙最早的雏形。但这幅岩画未见发表,笔者未见其形。对柿子滩的这幅岩画,有人说是“龙凤呈祥”图,有人说是“女娲岩画”。据研究者称:柿子滩遗址是距今大约一万二千年至八九千年中石器时期的重要遗址之一。它位于黄河中游山西吉县境内。在这里不仅发现了不少中石器时期经过初步打磨的石器工具和绳纹陶片、牛、羊、鹿、虎兽骨等遗物,而且还发现了一处画在巨大岩石上面的“女性岩画”和“狩猎图画”。且不论柿子滩遗址石崖上的岩画是否是“龙”,但至少说明柿子滩岩画发现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范围内,为岩画与遗址的关系给人以思考的线索。
1994年~1995年,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石块堆塑龙”。“石块堆塑龙”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达20米,宽2米,昂首、张口、弯颈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查海遗址出土的两块陶片上亦有精工制作的龙纹,均为蛇形,身上布满规整的鳞片纹。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参见1995年《农业考古》第3期)。
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彩陶壶上画的“鲵鱼”形龙。画面是一只水鸟啄住一条鱼的尾巴,鱼形体较大,形象较奇特,身有大片鳞甲,鱼头两侧有突出的鳍状物,尾小分叉。研究者认为此鱼形象与中原龙山文化彩绘陶器上的蟠龙纹大致相似。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这鱼纹就是早期的原龙纹。碳同位素年代测定距今6800年~6000年。
1987年至1988年,文物部门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三组蚌壳摆塑龙、虎图案。第一组45号墓穴中有一男性骨架,身长1.84米,仰卧,头南足北。其右由蚌壳摆塑一龙,长1.78米,高0.67米,头似兽,昂首瞠目,吻很长,半张的大嘴里长舌微吐,颈部长而弯曲,颈上有一小撮小短鬣,身躯细长而略呈弓形,前后各有一条短腿均向前伸,爪分五叉,尾部长而微细,尾端具有掌状分叉;其左由蚌壳摆塑一虎,头北面西,二目圆睁,张口龇牙,如猛虎下山。距45号墓南20米外第二组地穴中,有用蚌壳摆塑成的龙、虎、鹿和蜘蛛图案,龙、虎呈首尾南北相反的蝉联体,鹿则卧于虎背上,蜘蛛位于虎头部,在鹿与蜘蛛之间有一精制石斧。再南25米处第三组是一条灰坑,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内有人骑龙、人骑虎图案。同時出土的还有精致的石斧。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遗址距今约6460年,此龙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参见《文物》1988年第3期)。
1993年6月,湖北省黄梅县焦墩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年左右的卵石摆塑龙。龙长4.46米,高2.28米,宽0.3米~0.65米。龙头上昂形如牛头,上有一角;龙身作波浪状如蛇形,脊部有三鰭,腹下有三足;龙尾上卷。龙身上还有各种颜色的卵石摆成的鱗。此龙昂首、曲颈、伸足、卷尾如腾飞状(参见1994年《考古学年鉴》)。
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彩陶鲵鱼纹瓶,高38厘米,口径6.8厘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鲵鱼又称为“娃娃鱼”。有人认为这种人面鲵鱼属于原龙纹,是中国最早的龙图,视之为龙的“史前祖先”。彩陶鲵鱼纹瓶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5000多年。
1971年春,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北山岡地下50~60厘米深处,出土了一件玉龙。这是一块打磨得很光滑的墨绿色玉龙,高26厘米,体卷曲为英文字母反C字形;头尾完整,头是长形的,嘴紧闭,鼻端呈平面状,如猪嘴;双眼凸起为梭形,如马眼,头部有鬣,鬃毛扬起,亦如马状;龙体中央有一孔,为穿绳悬挂之孔;龙尾内卷,如鸟尾。三星他拉玉龙之时代距今约5000年,为红山文化之遗物(参見《文物》1984年第6期)。
山西襄汾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址出土的蟠龙纹彩陶盘,盘底绘制了一条口衔麦穗的蟠龙。这里的蟠龙身体粗长,头与身体无明显界线,近似于蛇而修长,蜷曲成环状;没有足,遍体鳞甲,对称成行。其龙纹亦属蛇型原龙纹。该遗址距今4500年~3900年。
在上述考古遗址出土的群“龙”中,柿子滩岩画是否是“龙”,报道者语焉不清。若“女娲岩画”是以“人首蛇身”言之,与“龙”也许沾点边。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块堆塑龙、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壳摆塑龙,头如兽首,体若长蛇;北首岭遗址出土陶器上的蟠龙、西坪遗址出土的彩陶鲵鱼龙,头类人首,身躯如鱼;其它的“龙”,头似猪、鹿、牛等动物,身躯卷曲如盘如钩。相较之下,在上述各地发现的群“龙”中,从传统资料对“龙”的文字记载与绘图看,就其体态造型而言,唯有大麦地岩画神龙、查海遗址“石块堆塑龙”、西水坡“蚌壳摆塑龙”称得上标准龙,这是无庸置疑的“龙”。
从群“龙”产生的时代而言,柿子滩岩画图像与大麦地岩画神龙均属史前岩刻,其中大麦地岩画神龙形神皆备,其“龙”的造型无庸置疑。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块堆塑龙”与宁夏大麦地岩画神龙形态基本一样。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摆塑龙与宁夏大麦地岩画神龙形似神似:大麦地岩画神龙的造型与濮阳西水坡第一组蚌壳摆塑龙的造型大致相同;大麦地岩画“神人头像骑乘于龙身尾部”与濮阳西水坡第三组蚌壳摆塑龙上的“人骑龙”图案含义基本一样;大麦地岩画神龙与“神人头像”相伴相随的文化内涵与濮阳西水坡第一组蚌壳摆塑龙与其墓穴中的“男性骨架”相伴相随的文化内涵完全相类相通。柿子滩遗址距今大约一万二千年至八九千年,查海遗址“石块堆塑龙”距今约8000年,西水坡蚌壳摆塑龙距今6460年。查海遗址的“龙”系用石块堆塑,据史前考古发现的艺术品,敲凿刻划技术远早于雕塑、堆塑技术。
据此,大麦地岩画神龙应早于濮阳西水坡蚌壳摆塑龙和查海“石块堆塑龙”的年代,距今约在10000年左右。
“龙”与历史传说
关于“龙”的传说,中国古代文献记载颇多,大都与三皇五帝时代的史迹有关。华夏古史上的原始信仰与神圣人物,很多都与龙、蛇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神话传说,中国传说中开天劈地创始万物之主,均被塑造为“龙”的形象。作为天地万物始祖的盘古,其形象是“龙首蛇身”。《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说:“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龙首人身,神灵,一日九变。”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引徐整所著《五运历年纪》说:“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徐整是三国吴人,可见盘古“龙首蛇身”之说源远流长。
烛龙在《山海经》中被描绘为开天劈地之神,其形象是“人面蛇身”。《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其“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其“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淮南子·地形训》说:“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也”。由上可见,烛龙人面蛇身,体形绵长,身为红色。
据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等史籍载,华夏远古三皇都是“龙种”、“龙身”。
太皞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
人祖女娲氏,“蛇身人首”。屈原在《楚辞·天问》中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释说:“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此后,祝融、共工都是“人面蛇身”。两人水火不容,共工怒而撞断不周山。祝融还“乘两龙”,祝融之子鼓也是“人面而龙身”。
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潜夫论·五德志》载:“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母曰任姒,有峤虹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上述说法,均将炎帝的身世与龙联系在一起。
人皇以后,有五龙氏。《索隐》说:“五龙氏兄弟五人,并乘龙上下,故曰五龙氏也。”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等史籍记载,以黄帝为首的五帝亦为龙种或与龙关系密切。
黄帝是人文初祖,他本身就是龙,与龙的关系是人神合一。《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帝是“黄龙体”,“人面蛇身,尾交首上”;“黄帝龙颜”(《论衡·骨相》);黄帝“自以为云师,有龙形(《列仙传》)”;黄帝“日角龙颜”(《路史》);黄帝“作龙衮之服”(《轩辕黄帝传》)。《史记·封禅书》说:“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淮南子·冥览训》载:“黄帝治天下……青龙进驾”;《管子·五行》载:黄帝“得苍龙而辨于东方”;《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大戴礼记·五帝德》说黄帝“乘龙”;《孙绰子》说:黄帝“驾八翼之龙”;《论衡·纪妖》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大山之上,驾象舆,六玄龙”。《史记·孝武本纪》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余人……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须,龙须拔,堕黄帝之弓”;《史记·封禅书》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古今注》说:“世称黄帝炼丹于凿观山。乃得仙,乘龙上天。群臣援龙须,须坠而生草,曰龙须,有之乎?”《今本竹书纪年》载:“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等等。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高阳“乘龙而至四海”。
帝尧者,放勋。尧因其母与龙、蛇交感而生。太康《竹书纪年·卷之二》载:“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盖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至,其文要曰:亦受天佑。眉八彩,须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
大禹“御龙行域外”。
夏后启“乘两龙”。
以上说明,崇拜龙、蛇是华夏古史上的原始信仰,远古神圣人物大多都是龙种、龙体,与龙血脉相连,关系密切。特别是炎黄族群,他们崇拜龙、蛇,以龙、蛇为图腾,或装扮成龙、蛇的样子,或纹身成龙、蛇的纹饰,或衣着龙、蛇纹饰的服装,龙、蛇是他们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象征。
龙文化与炎黄古族
史前岩画与考古资料证实,中国的龙崇拜最早出现于西北地区的草原地带。
神龙岩画所在的大麦地岩画带,遗存有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的数万幅岩画,其中不乏以上公布的许多形态的“龙”图像。
辽宁查海遗址的石块堆塑龙,距今8000年。内蒙古赤峰赵宝沟出土的陶纹龙,距今7000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的彩陶龙,距今约7000年。内蒙古清水河岔河口出土的黄土夯筑龙,距今6000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壳摆塑龙,距今6460年。湖北黄梅焦墩出土的河卵石摆塑龙,距今近6000年。甘肃甘谷西坪出土的彩陶龙,距今5500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距今5000年以上。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彩陶盘龙,距今5000年。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白玉龙,距今5000年。目前,在中原地区尚未发现比查海遗址更早年代的“龙”,由此证明,中国的龙文化是由西北向南演进的。
中国西北地区史前遗迹、遗址中最早出现龙文化的现象绝非偶然,这与华夏古族及其先民早期活动的区域密切相关。
三皇之首的伏羲氏生于今甘肃秦安县。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屦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氏于成纪。蛇身人首。”庖牺氏即伏羲氏,相传生于成纪,即今甘肃秦安县。“大人迹”即远古遗存下来的大脚印岩画,是说伏羲的母亲华胥氏踩了大脚印岩画后才受孕生下了伏羲。汉魏时代的曹植在《女娲画赞》中说:“或云二皇,人首蛇形”,是说伏羲、女娲(即二皇)的形象是“人首蛇形”。宋《太平御览》引《春秋纬·合诚图》说:“伏羲龙身牛首”,引《帝系谱》说:“伏羲,人头蛇身”,宋罗泌《路史》说:“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蛇而孕,十二年生庖牺”。秦安地属陇右,陇右主要指陇山(今宁夏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之地,大致包括今甘肃、青海东南和宁夏西南,广义的陇右还包括上述地区的西北和新疆东部。
伏羲、炎帝、黄帝均出生于黄河上游。《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帝王世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聖德。”姬水之地名多在宁、甘境内。宁夏中卫香山古有姬家水、姬姓村落、姬姓居民,姬姓水名、地名、居民一直延续至今;甘肃临夏有姬家川,应与姬姓水名、居民有关;也有说姬水即今渭水上游。以上各说不管具体指何处,但大都在陇右地区。姜水即羌水,见《汉书·地理志·陇西郡》:“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入白水,过郡三,行六百里”,姜水(即羌水)源自陇右更无问题。据此,姬水、姜水均在今陇右及其毗邻地区,也就是说,伏羲、炎帝、黄帝均出生繁衍于陇右及其毗邻地区。
关于伏羲、炎帝、黄帝族系早期活动的区域。徐旭生说:“这以上所述文献内的材料,考古方面的材料,民间传说的材料似乎完全相合,足以证明炎帝氏族的发祥地就在今陕西境内渭水上游一带”(《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渭水源出甘肃省渭源县西北鸟鼠山,东南流经清水县后入陕西,其上游在陇右。范文澜说:“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中国通史简编》)。以上说明,中国西北方确系伏羲、炎帝、黄帝族系的发祥地。
古代传说、记载表明,伏羲氏所处的社会形态是个狩猎时代。《尸子》说:“伏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在那个时代,人类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猎取各种动物,特别是以狩猎到大型动物为最大幸运,为最高荣耀。伏羲氏的形象是“人首蛇形”,即是人与动物的合体,这准确地反映了伏羲时代社会经济与精神信仰的典型特征。龙是先民以蛇为原型创造的图腾形象,与蛇实为一体。烛龙的形象是“人面蛇身”。《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其“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其“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淮南子·地形训》说:“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也”。由上可见,烛龙“人面蛇身”、“人面龙身”,龙、蛇一体,体形绵长。所谓“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这应指的是烛龙氏族的“龙”图腾是红色的彩绘岩画。《山海经·大荒北经》载,烛龙居于“西北海之外”的章尾山,即在华夏地区的西北边。现今发现,传说与史籍中所说的伏羲、烛龙、炎帝、黄帝早期活动过的中国西北地区,广泛遗存有包括大脚印岩画、龙岩画、车辆岩画(轩辕)及各种动物、狩猎岩画在内的大量史前岩画,还有考古出土的许多早期的“龙”的形象的原始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