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做到位
14073100000014

第14章 推卸责任:为自己的失职找借口

人们往往喜欢邀功,却不愿对自己的失职承担责任。有时甚至为了逃避责任,编造出种种借口。比如,如果工作中的事情不理想,那肯定是老板的问题;如果家里的事情不完美,那一定是另一半的错;如果历史课得了个“D”,那肯定是因为老师不喜欢你。

西安的连晨在《镜子》中提到两件事,我想大家可以把它作为生活中的镜子。

第一件事:

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即那座叫作“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所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真是闻所未闻!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一定会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怎样的一种因素(体制?岗位责任制?金钱的诱惑?铁的纪律?敬业精神?个人品德?还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使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在时空中更新换代了数茬人的机构,虽经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守着一份责任、一个承诺?面对咱自己的豆腐渣工程,我们又能说些什么?

第二件事:

在东北地区滨州铁路穿越小兴安岭那条最长的隧道的山顶,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里长眠着一位异国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曾负责这条隧道的设计。当工程进度由于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时间打通隧道时,这位工程师开枪自杀了!她以自杀来抵补自己的失职和耻辱。

一位异国女工程师喷洒着鲜血的自责行为,让我们看到了灵魂中的暗点。这种自责方式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许太陌生了。我们太习惯于在失败面前寻找“客观原因”,我们也太习惯于在失误面前为自己开脱、寻找借口。在中国,一个肩上负有责任的人,出了天大的责任事故,别说引咎自杀,辞职谢罪的也少有。

如果是因为害怕风险,承担不起重大责任的话,那么除了一些重大事故,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借口:

“那个客户太挑剔了,我无法满足他。”

“我可以早到的,如果不是下雨。”

“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做完,是因为……”

“我没学过。”

“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现在是休息时间,半小时后你再来电话。”

“我没有那么多精力。”

“我没办法这么做。”

一些公司的经理总抱怨老板不授权,权力太小,无法管理员工。可是真正遇到麻烦的时候,他们会把问题往老板那儿一交:“你看怎么办?”

这些经理不会去想,他拿的薪水比员工多,权力比员工大,那么问题就应该到他为止,不然老板要你做经理干什么?他们总是把权力与责任分开,权力就是拿的钱多,管的人多,没想过其实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你有多少权力,就要负起多少责任。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在问“这是谁的错”?即便这种话不是每天都能听到,你也会看到许多人在抵赖狡辩,或者为了推卸责任而指责别人。为了免受谴责,多数人都会选择欺骗手段,尤其当他们明知故犯的时候。当你明知故犯一个错误时,除了编造一个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时你会给自己找出另外一个理由。

在大多数公司,人事和财务这两个部门代表公司行使职权,最容易被经理们“转手”责任。当你正常过问他们事务的时候,经理们会很反感,认为你触犯了他的一亩三分地,挑战了他的权力;可是一碰到员工要加薪、预算被削减这样的事情,他们就会说“:你加薪我是同意的,可是人事部不同意!”“花这个钱我是同意的,可是财务部不同意!”其实决定是公司跟他们一起下的,但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不去与员工沟通,把责任和矛盾推卸到公司头上。

归纳起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借口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

1.“他们做决定时根本就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所以这个不应当是我的责任。”

许多借口总是把“不”、“不是”、“没有”与“我”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潜台词就是“这事与我无关”,不愿承担责任,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

一个团队中,是不应该有“我”与“别人”的区别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能获得上司的信赖和尊重。如果人人都寻找借口,则无形中会提高沟通成本,削弱团队协调作战的能力。

2.“这几个星期我很忙,我尽快做。”

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容易让人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很容易发现在每个公司里都存在着这样的员工:他们看起来每天忙忙碌碌,似乎是尽职尽责了,但他们把本应1小时完成的工作变得需要半天的时间甚至更多。因为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接一个的任务,他们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逃避。这样的员工会让一个管理者头痛不已。

3.“我们以前从没那么做过,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

寻找借口的人都是因循守旧的人,他们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自动自发工作的能力,因此,期许他们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是徒劳的。借口会让他们躺在以前的经验、规则和思维惯性上舒服地睡大觉。

4.“我从没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干这项工作。”

这其实是为自己的能力或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失误寻找借口,这样做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可能让人如意一世。没有谁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确的态度是正视现实,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5.“我们从没想过要赶上竞争对手,在许多方面人家都超出我们一大截。”

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多数人在“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选择趋吉避凶。通过各种“免罪”行为,人们可以暂时逃脱责罚,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

推卸责任的一个潜在心理意识是,看不见自己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训:“知天知地知彼易,知己难。”意思是人可以知道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事情,就是不可自知,说得真好。但如果你只愿意接受表扬而不愿承担责任,那么你永远也别指望改正错误。

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总想着如何欺瞒别人的人,肯将一半的精力和创意用到正途上,他们一定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取得卓越的成就。如果你善于寻找借口,那么试着将找借口的创造力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情况也许会大为不同。

那些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得成功的人,并非有超凡的能力,而是有超凡的心态。他们能积极抓住机遇,创造机遇,而不是一遭遇困境就退避三舍、寻找借口。人们必须停止把问题归咎于他人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应当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一旦自己做出选择,就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一切后果自己承担,绝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