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14039200000008

第8章 得人才者得天下(1)

自古以来,人才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无数历史事实也证明了得人才者才能得天下这一真理。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即使你再聪明,也不能凭借个人的智慧打得天下。所谓“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历代凡有所作为的人物都是善于发挥人才智慧和力量的人。

1.微瑕无损于白玉之美

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大多数人都只看到了那个黑点,却无视于黑点周围的洁白,便白白浪费了一张原本利用价值很高的纸。同样,一个人就同这张纸一样,用人者不能只盯着他身上的黑点,而把他整个人都否定了,那样是对人才的浪费,要知道微瑕无损于白玉之美。

春秋时子思住在卫国,向卫国君主推举荀变说:“荀变的才干,足以带领500辆战车作战,他可以做军中的统帅,得到了他就天下无敌手了。”卫君说:“我知道他的才干,可以做大将,但是荀变做小官时,到百姓家去收租,吃了人家两个鸡蛋,所以我不想用他。”子思说:“英明的人用人,就像高明的木匠选用木材,取它能用的部分,放弃无用的部分。杞树梓树有一抱之围大,而有几尺的腐坏,好的木匠还是不放弃,什么原因?因为它无用的地方很微小,好的部分能做成很珍贵的器具。如今您处在战乱之世,正需要上上的人才,而以两个鸡蛋就放弃了栋梁之材,这样的事要让邻国知道了,恐怕不好。”卫君连连向子思道谢,并说:“我接受您的教导。”

险些因为两个鸡蛋,而葬送了一个军事统帅,埋没了人才,要不是卫君能够认真听取子思的意见,哪里再去找一个领兵打仗的干将?

为官之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因为忍受不了一点小事,就放弃具有大才干的人,而任用那些没有毛病、也没有才干的人。

且说卫国人宁戚,每当他在车旁喂牛,就敲着牛角高歌。齐桓公见了,认为他非同寻常,就打算起用他管理国家。臣子们听说了此事,觉得为慎重起见,应多了解一下有关宁戚的背景,就劝齐桓公说:“卫国距离我们齐国不远,可以派人去那里先打听一下宁戚的情况,若他果然是个有才有德之人,再使用他也不算晚呀!”

齐桓公听了以后,说:“你们之所以建议我派人去打听,是惟恐宁戚有些什么小毛病、小错误,对他不放心的缘故。如果仅仅因为一个有才能的人有些小缺点、小毛病而舍弃他,不使用他的才能,这正是别人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结果,齐桓公力排众议,提拔重用了宁戚,让他做了上卿。

正是齐桓公充分认识到了作为一个统治者,在用人方面应该看重什么,不应该看重什么,所以他才能不计较人才的小毛病,重用提拔了一批有才干的贤士,自己才得以成为霸主。如果不这样,不看人的主流,用条款去限制人才,哪一个人能够符合标准被重用呢?所以,做官的人想要得到有才能的人的辅佐,就得不纠其人的小节,容忍他的小过失。

有一次,秦穆公对伯乐说:“您已经老了,您的儿子、侄子有没有会相马的?”伯乐回答说:“我有一个朋友善于识别马,他叫九方皋。”穆公召见他,派他外出选好马。三个月之后,他回来了,报告说已找到了好马,在沙邱。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他回答道:“黄色的母马。”可是派人去取马时,却变成了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高兴,召来伯乐问:“你所说的会相马的那个人,连公母、颜色都分不清,又如何能识得马的好坏?”伯乐说:“九方皋所考察的,正是关键所在,他抓住了马的精华而忽略它的不在意之处,把握马的内在的本质而忽视了它的外在枝节。”马送到之后,果然是匹好马。

伯乐不仅是发现良马的高手,也是发现人才的智者。他对九方皋相马技术的评析,正是他发现人才、发现千里马的超凡的英明之所在。

为官之人,如果只看表面,而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关键,就不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就不可能处理好问题。

对于人才,更是这样,不知道他的大才干,只看到他的小缺点而不能容忍,自然不会认为他是人才。若是换个角度,抓住其本质和主流,就会美玉在眼而微瑕不见了。正如汉代贾谊所说:“所谓大人物,就是不拘泥于细节,从而成就大的事业的人。”

西汉的陈平,阳武户牖人,家庭贫穷,但是他喜欢读书。村子里举行社典,陈平帮助屠户分肉,做得很平均,乡亲们都称好,说陈家的小子可以当屠户。陈平说:“唉,如果让我来宰割天下,我也会像分肉一样,做得很不错。”

陈平开始给魏王做事,因为有错处而未被重用。离开魏王之后,又给项羽办事,犯了罪逃跑了。

后来,由于魏无知的推荐,见了汉王刘邦。刘邦委任他为都尉参乘典护军。周勃对刘邦说:“我听说陈平在家时,与其嫂有暖昧关系;给魏做事,魏不要他;跑到楚,楚也不要他,所以只好跑到汉来。现在您却封他为护军,还是请您再考虑考虑吧!”汉王因此责怪魏无知,魏无知说:“我说他行是指的才能,您听说的是他的品行。现在如有人只有信义和德行,而无才干,对您的事业没有用处,您如何去用他们呢?”

刘邦于是又封陈平做护军中尉,监护各路诸将,将士们不敢再说什么了。陈平献出六条妙计,辅佐高祖打天下,平定了内乱。还用反问计,使项羽猜忌亚父范增,不再用范增的计策,因此击败了楚国。

司马光在《谏院题名记》说:“处在这个官位的人,应当从大处着眼,舍弃细小之事。”这话与以上陈平的故事,是对每一位做官的人的告诫。为官者不计较小事小节,从大处着眼,能容忍自己的部下犯错误,宽以待人,才能使他们的才智为己所用。

春秋战国时期,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而齐桓公称霸,全靠他的参谋管仲。

桓公名小白,本是齐国公子。管仲本是小白之兄公子纠的师傅。

齐国的君主僖公死后,各公子相互争夺王位,到最后剩下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管仲为了替公子纠争王位,还曾用箭射伤公子小白。争夺的结果是小白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是为齐桓公。帮助公子纠争王位的鲁国在与齐国交战中大败,只得求和。齐桓公要求鲁国处死纠,并交出管仲。

消息传出之后,人们都同情管仲,因为被遣送敌方无疑会被折磨致死,但管仲只是一笑了之。说:“如果要杀我,当初就该和主君一起被杀了,如今还找我去就不会杀我。”之后,他被押回齐国。

意外的是,齐桓公马上任用管仲为宰相,这可是管仲没想到的。之后,管仲辅佐齐桓公,整顿军制,发展生产,使齐桓公称霸。

对于一个几乎把自己射死,又曾经保护和追随自己政敌的人,齐桓公则大胆地任用了他,正是齐桓公能够忍住个人的恩怨,不拘小节,大胆重用人才,才使他在春秋战国时代首先称霸。

顾全大局的人,不拘泥于区区小节;要做大事的人,不追究一些细碎的小事。要做大事,需纵观全局,不可纠缠在小事之中而摆脱不开,要宽容为怀。

贤君用人当不会计较其小小的过失与短处,正如孔子所言:“无求备于一人。”倘若求全责备,因瑕弃玉,那么天下不仅没有人才可用,甚至连配活着的人也极其有限了。贤君之所以能成大业是因为其有容川纳海的气度,能够备用群长,惟才是举。

感悟:

成就大功业的人,不考虑琐碎的小节;干大事的人,不会过多地计较小事情。想得到美玉的人,决不计较白玉上微小的斑点;欲得到好木头的人,决不因木材尾部有一小点被虫蛀就不喜欢。白玉上的微瑕并不能破坏它的美,木材上的柱虫也并不能阻碍它成为栋梁。所以,现代社会中,管理者用人要用人长处,其它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如果无伤大雅,也就不必计较了。

2.用好权力法宝:不吝官爵之赏

对于权力场上的人来说,权力就如同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一样,一刻也不能离开。因此利用官职来驾驭,控制臣下,历来是最高掌权者的法宝。

在楚汉相争这场大战中,项羽和刘邦这对立的双方,在力量的对比上其实是很不平衡的。项羽无论就个人的勇猛威武、名望的影响力、士卒的精锐、战功的卓著,都远远超过了刘邦,可是最后却败在刘邦的手下,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在官爵的封赏上,没有刘邦的手段高明。

韩信是刘邦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可以说,没有韩信,便没有刘邦的江山,而韩信原来却是项羽的部下,为什么他要弃项而归刘呢?他在同刘邦谈到项羽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项羽这个人,威风凛凛,他一发起怒来,谁也不敢再吭一声。

可是,他不能发挥其他良将的作用,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他对人也恭敬慈爱;同人说起话来,平易近人,如拉家常;谁要是有了疾病,他会急得流泪,将自己的饮食送给病人。可是,当别人立了大功,应该封官赏爵时,他把封赏的印鉴都刻好了,放在手上摩弄得印角都磨灭了,还是舍不得交给应受封赏的人,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

看来项羽不善于利用封赏官爵这个手段来激发别人为他效力,他的那些小慈小悲的举动,是所谓口惠而实不至,无怪韩信要弃他而去了。韩信向刘邦建议,要反项羽之道而行之,大胆任用天下强将,将天下城邑封赏给有功之人,这样便可以无往而不胜。

看来刘邦是接受了他的建议的。在这之前,他已破格将韩信这个投奔来的普通士卒一步登天地提升为大将,而且拜将的礼仪极为隆重。韩信果然很为他卖命,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胜利,后来占据了山东的大片土地。为了稳定这一地区的人心,韩信向刘邦请求封自己为“假齐王”(即代理齐王)。当时刘邦正被困荥阳,盼着韩信来解救他,一接到韩信的请求,十分恼火,不由得破口大骂道:“我被困在这里,瞪大了眼睛盼他来救我,他倒想自己称王!”

这时,他的谋士张良、陈平暗暗地踩了一下刘邦的脚,附耳低声对他说:“我们现在处境十分困难,还怎么能够禁止不让韩言自己称王?不如顺势买个好,就立他为王,对他客气点,让他固守在齐地。要不然,会出乱子的!”

刘邦立刻醒悟了,他现在其实是控制不了韩信的,只有来个顺水推舟,答应韩信,才能将他笼络住。于是刘邦立刻改口道:大丈夫平定天下,要当就当真王,干吗当他妈的假王?”

当时便派了张良去到韩信那里,当面封他为齐王。

后来,到了楚汉相争的关键阶段,刘邦又一次受困,通知韩信及另一位大将彭越前来会战,这两个人都没能如约前来,刘邦一筹莫展,又是张良给他出谋划策:“楚兵眼看就要失败,而韩信、彭越没有得到划分的封地,他们不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君王如果能同他们共分天下,他们马上便会前来;如果不能,事情就很难预料了。君王如果将从淮阳到海边的这一片土地尽划归韩信,从睢阳以北到谷城这一片土地尽划归彭越,让他们各自为战,楚方很快便会失败了。”

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韩信与彭越便分进合击,大败项羽垓下,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而将刘邦推上皇帝的宝座。

刘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比项羽大方,为了掌权不吝封侯之赏,笼络住了人心,因而稳定了自己的权力,终使一代英雄更替,一个王朝新生。

刘邦是个农民,在起事之初,没有贵族出身的项羽那么多的霸气,而更多了一些农民的狡黠和精明。他看出来,在当时那个乱糟糟的形势下,群雄并起,有枪就是草头王,天下原本不是哪一姓一家的,韩信也好,彭越也好,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去称霸称王,根本用不着他的恩赐,他们让他授封,这是推崇他、抬高他,他不费一弓一矢,只用一个虚名,便拉住两位大将为他卖命,他何乐而不为呢?这个无赖皇帝的小九九拨得是很精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的辅佐他才得了天下。

感悟:

对于权力场上的人来说,权力如同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一样,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因此利用官职来驾驭、控制臣下,历来是最高掌权者的法宝。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纵使你再聪明,也不能凭借人的智慧打得天下。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善于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才能夺得江山,成就伟业。

3.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胆起用年轻人才

一个人的人才观对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他事业的每一步成功都依赖于人才。而年轻的人才又是人才队伍中最具潜力的,若能大胆起用年轻人才,则其事业定能如虎添翼。

孙策刚刚死去,孙权便向周瑜请教如何守父兄之业,周瑜说:“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早在其父孙坚时,就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将英名令人瞩目;到孙策时,有周瑜、张昭辅佐,又添了一批虎将如蒋钦、周泰、陈武、太史慈、凌统等。孙权时期,东吴招揽人才,知人善任,更是空前,以至“威震江东,深得民心”。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推荐诸葛瑾、张绂。以后“连年以来,你我相荐”,一时人才荟萃,文武兼备。

有了人才就要有所用,孙权用人方面能够知人善任,突出表现在一生中四次都督的任命上。统领东吴兵马的都督依次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人为东吴开疆辟土、开展外交、抵御外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