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 总督两广
1883年12月,在越南北部的山西(此为越南山西,下同)地区,中越联军和法国侵略军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当时,法军向中国军队驻守的山西地区发起进攻,中国军队被迫反击。最终,法军凭借优势火力占领了山西地区。法军占领山西之后,并没有止步不前,他们继续增兵备战,中法之战已经不可避免。1884年2月,法军扩大战争规模。而驻守越南的清军却是将帅昏庸怯懦,互不协调,军纪废弛,兵无斗志,到当年的4月,越南北部众多要地先后被法军占领。战事愈演愈烈,就在这年的5月,张之洞遵照朝廷的旨意,交割了山西巡抚的职务,来到京城,经慈禧太后任命,代理两广总督,并在6月抵达广州,开始履行两广总督的职责。
张之洞抵达广州时,中法之战进一步升级。此时,法军已经不满足于在陆地上进攻中国,他们派出舰队,开始进攻中国沿海地区。1884年8月初,法军企图入侵台湾,他们的军舰轰击基隆,并派兵强行登陆。不料,中国军队在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统率下顽强抵抗,使法军不得不退回海上待机再举。
法国人虽然没有在台湾占到便宜,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下一步计划。法国舰队将进攻目标转向福建水师。法国人为什么会盯上福建水师呢?这当中自有一番道理。
当时的中国勉强可以算是有4支舰队,分别是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实力最强的是李鸿章掌握的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所负责的海域主要集中在黄海北部和渤海,这里是距离京城最近的海域,1860年,英法联军从渤海登陆并迅速占领北京城的惨痛教训,使得清政府将北方海防当作重点,将大把大把的银子拨给北洋水师,北洋水师也购置了大量先进的军舰。清廷方面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动用北洋水师的。而李鸿章也把北洋水师当作自己的私产,不舍得拿出来打仗。所以,中法之战时,虽然南方海疆告急,却不见实力最强的北洋水师出兵。
南洋水师虽然被冠以“南洋”的称谓,但是他们并不负责南洋的防务,而是负责江浙地区的防务,只是因为南洋水师的负责人被称为南洋大臣,才有了“南洋水师”的称谓。南洋水师地处江浙富庶之地,在资金上相对宽裕,不仅能通过江南制造局自己造军舰,还向外购买军舰,到甲午战争时,南洋水师的实力仅次于北洋水师。然而,中法之战时,南洋水师还在发展当中,实力有限,舰船总吨位不过两万吨。两万吨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法国人参战的军舰中,吨位最大的一艘就有4000多吨。法国人5艘大型军舰的吨位就能超过中国一个舰队的总吨位,这就是双方实力的差距。所以,对于东南沿海的战事,南洋水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战争期间,南洋水师损失了3艘军舰。
福建水师也有不俗的实力,主要负责东南一带的海域。福建水师依附于福州船政局,不仅能够自建军舰,还能培养自己的海军人才,北洋水师的不少军官都是福州船政学堂培养的。福建水师最大的问题是经费不足,朝廷的海军军费就那么多,多数又给了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只能“忍饥挨饿”。就是这样一支“忍饥挨饿”的舰队,却要守卫东南沿海漫长的海岸线。
广东水师是实力最弱小的一个,仅相当于今天的海岸警卫队,打击海上走私尚可,如果用于作战,根本就不堪一击。
法国人正是摸清了中国海军的情况,才做出偷袭福建水师的决定:只要歼灭福建水师,中国东南沿海基本就没有能够阻止法国舰队的水上力量了。
早在进攻台湾之前,法国人就已经在蓄谋攻击福建水师了。1884年7月,中法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而法国舰队就在这个时期以“游历”的名义,陆陆续续开进福建水师的驻地——马尾军港。马尾军港作为中国海军的军事基地,于情于理都不是外国舰队可以随意驶入的,况且,当时中法两国还在不断爆发军事冲突。面对不断涌入军港的法国军舰,负责福建军政事务的满清高层人员竟然无动于衷,他们不仅不制止法国舰队,反而热情地招待他们。一方面是双方陆军在越南殊死拼杀,另一方面是两国海军的“和睦相处”,这样的景象即便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恐怕也不多见。面对法国舰队的步步紧逼,福建水师的基层官兵不少都警醒起来,许多人希望趁机攻击法国舰队。对于这样的提议,福建军政高层给出的回复是: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打胜了也要被斩,有这样的指挥官,福建水师还有存活的可能吗?
就这样,法国舰队在光天化日之下,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福建水师的基地,并对军港内的中国海军形成了包围之势。法国舰队军舰总量有10艘之多,而福建水师总共也不过11艘军舰,没有数量优势,而且装备和吨位还落后于法军。这一仗,尚未开打,结局就已经注定。
8月23日上午10时,闽浙总督何璟接到法方送来的战书,声明4小时后向中国开战。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何璟竟然对福建水师官兵封锁消息!福建水师没有积极备战,更不准官兵主动向法军开火。直到中午12时过后,法国舰队要向中国开战的消息才被告知福建海防的负责人张佩纶,张佩纶闻讯大惊,赶紧找到懂法语的人去找法国人协商,他以时间仓促来不及准备为由,希望法国人能够推迟开战的时间。当中国代表乘船驶向法国军舰时,法国人却以为这是中国人要开战了,于是,立即下令向福建水师进攻。就这样,福建水师的军舰尚未来得及起锚,法国人的炮弹就已经落了下来。
面对突发的战况,福建水师的主要指挥官一个个吓得惊慌失措,张佩纶吓得晕倒,最后还是被下属拖着逃离了战场,其他指挥官也无心应战,逃之夭夭。虽然福建水师所处的情况极为艰难,但是,基层官兵依然奋起还击,并且击中了法国军舰。然而,双方实力过于悬殊,水面战斗仅仅进行了半个小时,就以福建水师的全军覆没而告终。
此战,福建水师军舰11艘、运输船19艘,全被法舰击沉、击毁,官兵阵亡521人,受伤150人,下落不明者51人。法军仅死6人,受伤27人,有两艘鱼雷艇受重伤,其余军舰均为轻伤。消灭福建水师之后,法国军舰又用舰炮,对岸上的福州造船厂进行了猛烈轰击,整个造船厂化成一片瓦砾。法国的海军陆战队也趁机上岸,将清军重金购置的克虏伯大炮(该种大炮为德国制造,是当时大炮中的顶级产品)抢去。
马尾惨败之后,清政府不再对法国抱有幻想,1884年8月底,清廷颁发上谕,一方面谴责法国的入侵,另一方面要求全国动员,应对法国的侵略,自此,清廷终于对法国宣战。就在清廷向法国宣战前的几天,张之洞由代理两广总督成为正式的两广总督。
到清廷向法国宣战时,张之洞已经就职两广总督两月有余,身处抗法战争的前沿,张之洞在此次战争中担负着什么样的任务呢?总体说来有三:第一是负责两广的防务,第二是协调前线的人事安排,第三是筹集粮饷。
张之洞身为两广总督,守好两广的国门是他的分内事,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那就是有罪。所以,到两广之后,张之洞立即就着手加强两广的防务工作。他先是进行调查,了解各处防务的虚实,然后再根据调查结果来安排防务工作。在做好基础防务工作的同时,对于重点地区,张之洞一面购置洋枪洋炮进行部署,一面组织民团(即民兵)加紧操练,准许他们抓住有力战机,主动出击。
说到协调人事安排,实施起来这要比主持两广防务更加复杂。到两广负责军务的人员,基本都是满清的当权人物,个个都不敢轻视。其实,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人之间并不和谐。清朝末期,尤其是镇压太平天国以后,清朝的军队出现分化,出现了不同派系的军队,这些派系明争暗斗,都想压过对方。朝廷方面也利用不同派系的争斗使他们相互牵制,维持朝廷对他们的控制。中法战争爆发后,朝廷向前线调兵遣将。按理说,在这种紧要时刻,全国上下应该一心抗敌,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朝廷还是各派军阀,在抗击法国的同时,都不忘给自己一方牟利。朝廷有意选调来自不同派系的将领到前线主持军务,而且这些将领之间本来就有冲突。这样一批人到了前线会是什么情况?毫无疑问,他们自然是互不相让,如此下去,必然要延误军机。
对于这种情况,张之洞作为地方主官,进行了积极协调。首先,张之洞将那些关系紧张的将领分派到不同的区域,尽量减少他们之间的接触,进而减少他们的冲突,使他们能够一心御敌。再者,张之洞主动出来当“好人”,他给朝廷上奏折,言辞之间经常对前线的将领予以夸赞。不论是何派系,凡是有功的,张之洞一定及时上报,若是有过,张之洞也为之辩解。如此一来,各派将领也能相安无事,他们对张之洞也很是感激,自然愿意配合张之洞的安排。为了表示对各派将领的尊重,张之洞对各派都一视同仁,不偏不倚,重大事件都向他们通报,以此显示他们的重要性。就这样,在张之洞的协调下,两广前线的人员之间关系融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张之洞在中法战争中最值得称赞的是他筹集粮饷一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战争中不变的真理。张之洞作为两广总督,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筹集粮饷。当时两广又遭遇战事,筹集粮饷的事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清末的广东虽然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但是,当时的广东在经济上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张之洞到达广州后,立即就意识到财政上的困难,他的前任仅仅给他留下了50万两银子,这笔钱最多能够应付两广军队3个月的开销。中法之战不断升级,绝不是3个月内就能解决的,张之洞不得不考虑去哪儿找钱的问题。思来想去,张之洞只有一条路可走:借钱。打仗是国家大事,应该由国库拨款才是,可是,当时的大清国国库空虚,全国上下又处处要用银子,而仅有的那么一点银子,不仅要给洋人赔款,还得建北洋水师,当然,也不能耽误给慈禧太后修园子。国库没钱,直接向百姓征税又来不及,所以只能借钱。借钱的对象当然是外国银行。对于向洋人借钱,张之洞并不排斥,他的逻辑是,与其打了败仗后借钱向洋人赔款,还不如把钱借来先打一仗。于是张之洞便积极走动,向各方借款。
向洋人借款好借吗?就当时的情况而言,问题似乎不大。当时,实力最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除了法国,还有英国、德国和美国。英国是老牌强国,他们最先进入中国,并且有独占中国的企图,而且英法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英国人倒是乐意看中法打得不可开交;德国和美国都是新崛起的强国,德国在欧洲和法国有矛盾,如果法国和中国大打出手,自然是对德国有利;美国正在埋头搞发展,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并不在乎把钱借给谁。所以,张之洞的借钱计划实施起来还是很顺利的。他在两广总督任期内,先后为广东海防建设借来了200万两银子,同时,还为各处的军队借来了500万两的军费。无疑,这些钱对于增强军力、抗击外敌,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军费的分配方面,张之洞可以说是一心为公、毫无私心。
福建水师惨败于法军时,张之洞虽然不负责福建事务,但是他依然从广东派出军队,并携带大量军火去支援福建。当时负责福建事务的张佩纶对张之洞的举动很是感激,他对张之洞大加赞赏,还说,如果各省大员都能像张之洞这样一心为公,又何须畏惧法国呢?张佩纶这么说,其实是话中有话:原来,早在福建水师遭遇惨败之前,福建方面就想请北洋大臣李鸿章支援福建,可是,李鸿章竟然说北洋水师的船太小,打不过法国人,去了也是送死,最终以这样的借口拒绝了福建方面的求助。李鸿章这番话当真是令人气恼,北洋水师是大清国第一水师,如果连北洋水师都自认为不是法国舰队的对手,那么实力不如北洋水师的福建水师岂不是死路一条?明知道友军是死路一条却见死不救,这与要人性命有何区别?是有不少中国人怕死,但是还有更多的中国人不怕死。知难而退,那是懦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置生死于度外,放手一搏,这才是中国人的骨气。北洋大臣李鸿章或许有更多的考虑,可是,有再多的考虑也不能丢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张之洞的表现相比,李鸿章在中法之战中的作为,确实不能令人满意。
法国舰队在消灭福建水师后,在东南沿海已经没有中国舰队可以阻止他们肆意妄为了。1884年9月,法国人再次进攻台湾,他们的军舰将台湾封锁起来,所有未经法国许可而进出台湾的船只,一经发现立即击沉。法国人想通过切断台湾和大陆的联系,使台湾守军失去补给进而丧失战斗力,法国人便可拿下台湾。一时间,台湾告急。台湾方面的负责人刘铭传向李鸿章求救,希望北洋水师能够援助台湾。李鸿章依旧是那老一套:北洋水师船小,打不过法国人,去了也是白去。就这样,李鸿章守着他的北洋水师,在北方对危在旦夕的台湾见死不救。张之洞时刻关注中法战局,台湾的情况他当然清楚。当时,台湾隶属福建,张之洞是两广总督,他是没有责任照顾台湾的。但是,张之洞没有作壁上观,他见到台湾告急后,立即主动联系刘铭传,希望能够突破法国舰队的封锁,给台湾守军送去军火粮饷。张之洞还告诉刘铭传,如果刘铭传对保卫台湾有什么好的建议,张之洞愿意向朝廷转达。最终,张之洞和台湾守军密切配合,成功地将30万两银子送到了台湾,有力地支援了刘铭传的抗战。由于法国舰队的封锁太过严密,中国方面又没有足够的舰队,张之洞向台湾运送军火的计划没能成功。
在法国舰队在沿海对中国展开进攻的同时,法国从越南北上的地面部队也没有止步不前,他们继续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因为云南也和越南接壤,所以,云南也是抗法前线。对于云南的抗法军队,张之洞也不分地域,从广东的经费里拿出一部分支援他们。
当时抗击法国的军队中,除了清政府的正规部队之外,还有一支非政府的中国军队——黑旗军。黑旗军原本是一支反清政府的起义部队,太平天国起义后,刘永福将众多难以维持生计的普通百姓组织起来,武装反抗清朝的统治。因为他们用的军旗是七星黑旗,所以被称为黑旗军。黑旗军和太平天国一起向清王朝开战。随着清军的反扑,国内各地的起义部队相继失败,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也困难重重。为了找到一条活路,刘永福经过研究之后,带领起义部队进入越南北部。越南是中国的属国,对于进入越南的中国军队,越南官方自然不敢得罪,所以,黑旗军得以在越南立足。然而,随着法国不断侵蚀越南北部,黑旗军和法国军队的冲突也就多了起来。当中法之间的战争扩大后,黑旗军也就成了抗击法国的一支重要武装。黑旗军虽然抗击法国,但是他们毕竟是反清政府的,所以,朝廷方面并不认可黑旗军。
对于黑旗军,张之洞的态度和朝廷不一样。他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朝廷应该承认黑旗军的合法地位,并授予刘永福官职。为此,他不断给朝廷上奏折,希望朝廷能够重用刘永福。他还主动给刘永福提供军费,以支持黑旗军的战斗。当清政府向法国宣战后,张之洞的建议终于被采纳,刘永福被授予官衔,黑旗军也获得了清政府的认可。张之洞则加大了对黑旗军支持的力度,先后拨给黑旗军15.5万两银子,另外还有很多的军火。
张之洞支持黑旗军,这件事乍看之下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因为张之洞是很痛恨农民起义军的。张之洞还在贵州的时候,就经历过农民起义战争,甚至连他的几位亲属也死于农民起义,他自己也和起义军交战过;后来他参与镇压捻军,也出了不少力气。在张之洞看来,农民起义就是造反,是大逆不道。黑旗军也是起义军,按照张之洞对农民起义军一贯的态度,他自然不会喜欢黑旗军。可是,实际情况却不然,张之洞不仅没有为难黑旗军,还积极支持他们。张之洞此举,并不是因为他对起义军的态度改变了,而是因为他分得清轻重缓急。中法开战,这是民族矛盾,而起义军是阶级矛盾,如果亡国灭种,即便镇压了起义军,又有何意义呢?所以,张之洞放弃了他对起义军的成见,义无反顾地支持所有抗法的队伍。当然,张之洞的放弃是暂时的,后来他依旧坚持镇压起义。
张之洞面对国家的危难,不分本省外省,不分阶级差别,凡是为国御敌的一概支援。他一心为国的一片忠心可见一斑。
当然,张之洞在中法战争中的功绩还不止于此,中法战争中著名的“镇南关大捷”就和张之洞有重大关系。
在1885年3月的镇南关一役中,清军在年近七旬的老将军冯子材的率领下,击败法军,扭转战局。这一场胜利,不仅制止了法国的入侵,还使得法国当时的总理茹费理被迫辞职。这一仗也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显赫的战役之一,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战冯子材功勋卓著,而启用冯子材的,正是张之洞。在张之洞启用冯子材之前,冯子材因为和上司有矛盾不被重用。张之洞到两广之后,认为冯子材是可用之人,他一方面给朝廷上书,建议启用冯子材,另一方面派人去请冯子材出山。对于启用冯子材,李鸿章认为冯子材年纪太大,难当重任。张之洞则不同意,并列举出冯子材的众多优点,使得李鸿章无法反驳。最终,在千钧一发之际,冯子材被启用,并及时赶赴前线。他的到来,不仅制止了清军的溃败,还一举击败法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可以说,如果没有张之洞慧眼识人,也就不会有镇南关之战的胜利,这场胜利,张之洞功不可没。
镇南关大胜之后,清军本应该一鼓作气将法国人赶出越南,但是,清政府却有了别的打算。李鸿章站了出来,他建议清政府趁着这场胜利赶紧和法国人议和,这样的话法国人就不敢狮子大开口,乱要价了。原本看热闹的其他各国见法国吃了亏,也赶紧出来“劝和”,他们并不是心疼法国,而是担心中国趁此机会强大起来,把列强都赶走,他们的用心可真是“长远”。就这样,在“内外夹击”下,慈禧太后做出了同法国议和的决定。
张之洞得知要议和的消息后,心里是万万不同意的。他不断给朝廷上书,希望能够继续向法军进攻,以便取得更大的战果。但是,慈禧太后抱定了议和的决心,任凭张之洞等人如何劝说,都无动于衷。为了防止有人擅自行动,朝廷还下令如有人敢轻举妄动,一定严惩。就这样,胜利之师反而主动撤军了,打了败仗的法军反倒向前推进了。
1885年5月,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与法国政府代表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6月,双方正式签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并将法国货物的税率调至最低;日后中国修筑铁路,要找法国人合作;此约签字后6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重新勘定边界;法军退出台湾、澎湖。这一条约里,中国确实没有割地赔款,但是,中国却失去了属国越南,还将大量商业特权送给了法国,这依然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战后,为抗法做出贡献的黑旗军,则被清政府解散。
中法战争中,张之洞虽然有不少值得称赞的表现,但是,他也犯过重大错误。当时,中法战争越打越激烈,前线急需用人,为朝廷举荐人才也是张之洞的责任之一,所以,他就根据自己的观察,给朝廷举荐人才。他举荐的人才中,虽然有冯子材这样有作为的将领,但是也有极个别的贪生怕死之徒。这样的人并无胆识和谋略,但是在平日里却时常自我吹嘘,似乎有用不完的才能,一时间倒也有了一些名气;可是当遇到真正的挑战时,这种人的本质就暴露出来了。张之洞就曾经和他人一起为朝廷举荐过一个叫徐延旭的将领,而这个徐延旭在战前先后6次上疏请战。结果,当朝廷对徐延旭委以重任以后,面对法军的进攻,徐延旭备战不力,指挥调度无能,清军不战而溃,他所驻防的战略要地被法军攻占,给整个战局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因为这件事,朝廷下旨,将张之洞降一级,留原职。不过,因为张之洞在筹备粮饷方面做得很好,所以,朝廷后来又给他升了一级。这件事再一次验证了“人无完人”这句老话,张之洞固然有才干,但是他并不完美,他也会犯错误,而且还是很严重的错误。当然,瑕不掩瑜,他的功绩还是远大于他的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