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暗示力
13935400000005

第5章 让神奇的天赋自由开启(3)

实施催眠术有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你要向病人说明这种催眠术的性质、意义、方法与要求,让病人认真遵嘱去做。同时,你还要先测定病人的“暗示性”高低,如催眠师用语言暗示病人“身体向后倒”,看病人是否有暗示效果(是否向后倒),然后判断这个人是否容易接受心理暗示。重要的是,催眠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一般需要在一个非常安静的室内进行,除了催眠师和接受催眠的人,不能有第三人在场。接下来,就要让接受催眠的人自己调匀气息,放松心情和肌肉,凝视某个物体,然后催眠师对病人进行语言的诱导性暗示,这通常需要反复耐心进行,接受催眠者才能进入催眠状态。

催眠的深浅有所不同,最低层次的为浅度催眠,被催眠的人肌肉松弛,不想动,无力睁眼,呼吸深而缓,有随意运动,解除睡眠仍可记得;中度层次的催眠,睡意较强,不能够随意运动,四肢僵直难屈,催眠解除只保留部分记忆;深层次的催眠,被催眠的人只听见施术者的声音,痛觉减弱对针刺不起反应,解除催眠后完全遗忘。

要想解除深度催眠,同样需要借助暗示的力量。接受催眠者往往在催眠师的再三暗示下才能醒过来。由此可知,暗示力贯穿了整个催眠过程。

催眠术通过对知觉施加影响会对一个人的生理过程起到作用,这个观点不止一次得到了证明。

有一个女士的更年期精神紊乱,感觉浑身疼痛难忍。经做几次催眠治疗后,其更年期“推迟”了五年,不仅不再浑身疼痛,而且变得格外精神。一个音乐学院的女学生来找一个催眠师,说自己演出的时候有些怯场。催眠师在给这个女学生做催眠时暗示她,说她是个天才的钢琴家,并让她对此深信不疑。这个催眠暗示大大增强了女大学生的信心,让她在音乐会上的演出大获成功。

科学家认为人在接受催眠时会分泌更多麻醉物——内啡肽。哈佛医学中心的教授还发现了催眠术的另外一个不可思议的属性:病人处在恍惚状态下,骨折和外科手术的伤口能更快愈合。那些接受过催眠的患者要比接受一般治疗的患者早半个月下地行走。一些生物化学家认为这是内啡肽影响的结果。内啡肽是人体内合成的一种麻醉物,据说患者在接受催眠过程中会分泌得更多,从而减轻了愈合过程中的痛苦。因为它能给人带来精神愉快,所以有一种无痛感觉。

而另一个新研究证明,催眠通过改变大脑特殊区域的活性能够有效地避免认知冲突的发生。研究者用一个经典方法让受试者说出书写字迹的墨水颜色。面对用蓝墨水书写的“绿”字,受试者在回答“蓝色”时往往会犹豫和犯错。如果相同的受试者在经过催眠后再看这个字时,就会把这个字视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符号。认知神经学家在最初的行为研究中发现,面对字义与颜色的冲突,那些接受了高度催眠的受试者比暗示影响较浅的受试者判断得更为准确。这意味着催眠可以用来激活和关闭特定的大脑区域。

由此可见,催眠是心理暗示的一种方法或技术。

但是催眠和心理暗示有本质的区别:暗示可以在催眠下进行,也可以在觉醒状态下进行。催眠必须让人完全失去显意识,也就是将潜意识暴露出来,这种技术只在心理医生或者专门的催眠师那里才可以实现,并且催眠还有着一定的危险性——被没有道德的施术者利用做一些粗野的事情或者催眠不当而醒不过来;而心理暗示相对则简单得多,你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实施,不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更经济的是,你也不必支付一笔不菲的治疗费,更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危险状况,所以,我认为,这种方式应该得到更大的普及。

第二节 心理暗示的吸引魔力

No.1 吸引力法则真正起作用的关键和秘密就是运用暗示力。

No.2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精神力量的作品。

No.3 开启你积极暗示的按钮。

No.4 气场是每个人的精神名片,对暗示力的注意会唤醒对气场的认识。

No.5 或许现在还没形成你想要的气场,但是心理暗示的种子已经播下,在适当时候就会发芽成长。

提词器

你为什么能够心想事成

“具有金钱意识的人经常吸引金钱,而具有贫穷意识的人总是引来贫穷。通过你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它们将为你所意识到的事物打开道路,无论富有或贫穷,都恰如你所想的状况那样满足你”。这是吸引力法则的精髓。通过学习它,我们了解到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吸引来的,它们是被你心中所保持的“心象”吸引而来,它们是你所想的,不论你心中想什么,你都会把它们吸引来。你的思想、意识或者信念就是一些精神导线,这种精神导线中蕴含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暗示的力量,我们所思所想的事物就是借助这种力量的引导找到了通向我们的道路。

吸引力法则专家包伯·道尔认为,吸引力法则的原理是“同类相吸”,也就是说“同类”会吸引“同类”。因此当你脑中出现一个思想,也会吸引其他的同类思想过来,生活中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

你的心情曾经被某个不愉快的事情打扰了,随后,就似乎越想越不愉快,甚至觉得天空一片灰暗,心情糟糕到了极点,精神萎靡不振,干什么都没有兴致,这就是因为你的思想持续了这种不愉快的想法,因而带来更多的同类思想给你。

你或许曾经在听一首失恋的歌曲,那种忧伤的旋律不觉让你柔肠百结,不觉想起那个离开你的爱人。你会发现自己莫明奇妙地更想他。你想要摆脱脑海中那首歌,而歌词和旋律会在你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是因为听那首歌的同时,你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全部的注意力,于是,吸引法则开始发挥威力,一直带来更多类似的思想。

借由这个最有力的法则,思想就可以变为实物。我们通过实践,知道只有让“我想要”那种思想持续保持,让它清晰地呈现,才能开启吸引力法则,从而让自己成为你最想成为的人,得到你渴望得到的事物。不管你现在的生活美好与否,这一切都是你过去思想的映现。如果能在心中默念着你想要的,并且让它占据你的整个脑海和心灵,那么你就会把你渴望的事情变成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然而,大多数人不了解的是,思想是怎样变成实物的。思想是具有磁性的,有着某种频率,你必须运用暗示的力量,才能把思想渗透到你的潜意识里,才能散发出磁性和某种频率,吸引同质的东西。

让吸引力法则真正起作用的关键和秘密就是——运用暗示力,因此你必须不断地对自己发出暗示。比如在心中想象你站在拥有数万听众的演讲台上,想象自己光彩照人地出席了一场社交晚会……当你在想象的时候,思想就会发出一种持续的频率,它的磁力讯息会将相同的事物吸引过来。事情就这么简单。但是最明显的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过着梦想中的生活呢?答案就在这里:大多数人其实都在想着他们不想要的事物。人们之所以无法拥有他们想要的,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对不想要的想得比想要的还要多。聆听你内在的心灵,看看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你就会明白我所言不虚。

当你有愿望的时候就会在做事情的时候按着自己愿望的方向做,这样在潜意识里就促进了事情按愿望的方向发展,也就有了这个一般的定律,这个定律就是心理暗示。当然,太不切实际的东西也不会实现的,比如你想象上天摘星,水中捞月都是徒劳无功的,这也是一个定律!所以,运用吸引力法则时,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你发出的暗示必须是你内心和潜意识中真正想要的,否则,你就会堵塞实现你梦想的道路。

如果你以前错误地认识和运用了吸引力,别灰心,现在就调整自己的信念,为自己描绘一个目标实现时的好的情景,让自己带入那个情景,成为梦想的主人,详细描述它的每一个部分,触发自己心底真实的感受……某一天,你也许能有力而清楚地决定自己的生命轨迹。

思想的磁性

以大部分人的理解来说,“个人磁力”这个词语是指一种由我们自己发射出的类似磁场的物质,而一切处于这个场中的人和物质都会在这个磁场的吸引作用下被拉到我们的身边来。这种说法虽然不严谨,但是也包含着某些真理的种子。我们确实能散发出来一种不可名状的、吸引人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不是一种物理学上的磁力,只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准确地表达出来,只好用“磁力”这个词语来比喻了。

我们创造出来的所有思想,不管它们是强还是弱,是好还是坏,健康还是不健康,都会向外面发射自己的电波,而它发射出的电波影响的范围,或多或少都会跟我们有点关系,或者,是和我们头脑电波的频率能发生共振。思想电波就像我们向池塘里扔一块小石头在水面上激起的波纹一样,它们会以一个点为中心一圈接一圈地向外扩展。当然了,如果我们想让这种波纹成为某种特定的形状,就需要给它一个引导。

我们头脑产生的思想如同电波一样能够振动和传播,每个思想强弱不等,而它们的强度大小是由产生这种思想时我们加在它们上面的推动作用力决定的。一个强大的思想能在强有力的能量的支持下一直履行自己向外扩张的职责,而且它的力量足以压倒其他人头脑中的本能的抵抗力,取而代之以你的思想,并且去引导其他人思想的走向;而一个疲弱的思想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攻破别人头脑的堡垒,它甚至连一个入口都找不到——当然了,如果这个堡垒的主人根本就没有用心去守护他的领域,结果就又不一样了。而如果我们一直坚持一种思想,我们就能一直不断地沿着相同的路径发射我们的“思想电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比它们强度大得多的思想都无法攻陷的坚壁也有可能被冲开一个入口。这种现象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可以得到清晰的验证。

这种推动作用力其实就是心理暗示力。暗示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而且是蕴含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巨大的能量。除非我们能够明白这个事实,我们才能够获得最为强大的力量,但是对于这种力量的本质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甚至根本就不承认这种力量的存在。反过来说,一旦我们弄清了这种奇妙力量的本质和主导它的法则,我们就能够让它为我们所掌控,从而把它变成我们的强大制动力。

在大部分时候,人们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别人思想的影响。我并不是说我们会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而是指他们的思想会在举手投足的暗示中对我们产生影响。暗示除了对别人施加影响,我们的思想还能在暗示力的作用下影响到我们自己,而且这种影响不是暂时性的,而是会持续施加作用的。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子,最终我们就会成为那个样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精神力量的作品。

你知道,如果你愿意,可以很容易地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忧郁,反过来也一样。但是你不清楚的是如果我们一直按照一种方式重复类似的暗示,这种思想就不仅仅会在我们的性格上体现出来,而且还会在我们身体的变化上体现出来。这个事实是很容易得到证实的,你只要环顾四周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活生生的例子。

你一定注意过一个人的言辞行动是怎么样渗透到他的日常行为和他自己的性格里,从而形成一种坚不可摧的习惯的。决定习惯形成的根本因素,你怎么看呢?其实这不过是暗示力在起作用。如果你换了常用语和改变了日常行为,那么你会随着思想习惯的改变养成新的性格和习惯。这是因为你的新的言辞举动在你的脑海中暗示了一种新的思维的到来。不管你承认与否,事实就是如此,而你只需要稍作留心就能证明我没有胡乱下结论。

一个渴望变得激情四射的人就会更有活力。一个希望勇往直前的人就能变得勇气十足。那些坚信“我一定能行”的人们就能做到他想做到的,而那些想着“我恐怕不行”的人们就会远远地落于人后。

你会认同我说的话,但也会疑惑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的发生。思想的暗示——只有你的思想能做到这些。神奇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有怎样的暗示,就决定你有怎样的力量。

事物的两面性

在和你探讨事物的两面性这个话题之前,我先给你讲一个黑猫和白猫的故事。

一只黑猫和一白只猫,在同一天被同一个主人收养。可是白猫整日愁眉苦脸,懒懒地趴在角落里,想自己的心事,它觉得环境太陌生,主人也不如原来的旧主热情细心。生活好无聊,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猫了。

可是,和它一起来的黑猫却每天都很快乐,主人并没有对它额外照顾,甚至有些怠慢它,因为黑猫没有白猫乖巧可爱。可是黑猫并没有因此而觉得不公平,它忙得很,自己东游西逛找乐子,还常常会转着圈儿追赶自己的尾巴,玩得高兴极了。白猫很不理解地问它:“你怎么有那么多高兴事儿?”黑猫说:“快乐是要靠自己找的,如果你愿意找,尾巴上就有很多快乐哦。”

小白猫听了后也试着转着圈儿追赶自己的尾巴,果然觉得很快乐有趣。

这道理谁都明白,可年轻的时候我就是搞不清楚这个道理对我有什么用。因为我伤心悲痛的时候,事物的两面性对我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我依然忍不住想到伤心处就会嚎啕大哭!我的大学老师也会忍受不了我们上课闹哄哄的样子而大发雷霆,大声呵斥我们这些叛逆的青年。很显然,事物的两面性对这个老师来讲也毫无用处,事物的两面性对他来讲只是他讲授的哲学课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