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13929200000004

第4章 造“微”入妙——“微家族”世系(2)

随着大学生毕业招聘季的到来,许多应聘者也开始注意起自己的“微表情”。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生面试压力调查》中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2%的参加面试的毕业生会出现各种小动作。拒绝不断抿嘴、拒绝眼光闪烁,应聘者开始有目的地训练自己来展现恰当的“微表情”,以求获得面试官的青睐。[5]

而新生名词基本是在“微时代”来临之际,依托新媒体技术而产生的。例如,“微课程”就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学科知识点、疑难问题、实验操作、教学环节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教学活动;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展示相对独立的语音或视频式的学习片段,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在国外,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 年秋天首创了类似于“微课程”的概念———“知识脉冲”。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

而在国内,北京历史教师袁腾飞可以说是以“微课程”成名的第一人。2008年6月,袁腾飞在北京精华学校的讲课片段被上传至网络,迅速受到网友追捧。他以幽默犀利、灵活多变的授课语言向学生们讲授历史知识,语言通俗而信息量大,被许多内地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

就新生名词而言,“微家族”以“微娱乐”为嫡系正支,又分出“微时尚”“微工作”“微学习”“微经济”“微公益”等诸多旁支,从而延展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不同生活需求相呼应。例如,“微整形”就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微时尚”。

如今,中国社会已形成一支日益庞大的整容、整形消费大军,并且向低龄化趋势发展。据说,2013 年初开始,“锥子脸”受到“90 后”女大学生的热捧。曾有记者到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采访,发现已预约或接受面部整形手术的大学生明显增多,占整形者总数的一半,以1990 年后出生的女生为主。该院受访时,一周内几乎每天进行3台面部整形手术,多是为女生做“削骨瘦脸”和“削下巴”的手术。

其实,人们热衷于整容、整形,不仅源于人皆有之的“爱美之心”,往往还存在现实的压力。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统计显示,目前整容大军中,大学生占三成。武汉大学的一位三年级男性硕士研究生为了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就花费了上万元整容———单眼皮“变”成双眼皮、鼻子也“长”高了……他认为“变脸”后可扫除一切求职障碍。

在此热潮之下,“微整形”乘势而起,引领着“午餐美容”的新风尚。许多大城市的女白领们常利用中午1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在单位附近的医院做光子美容、激光除皱等“微整形”。于是,形成了一个名为“午美族”的新族群,喊出了“向午休要美丽”的呐喊。

不同于传统整形外科手术,“微整形”通常属于非永久性的疗法,利用高科技的医疗技术,选择方便,不需开刀,又能快速修饰缺点,可以短时间内使人变美、变年轻;还可以评估术后效果,即使不满意,过段时间仍可恢复原样。因此,具有安全、无伤口、恢复期短的优点;往往在周末接受治疗,周一就能带着一张更美更年轻的脸庞迎接新一周。相对于传统手术失败就会造成永久性定型的风险,“微整形”手术往往可以为追求美丽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当然,对于“微整形”一类的“微家族”成员,社会上还存在颇多争议。但对于“微经济”和“微公益”,社会已经普遍持肯定态度。它们分别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丰富着我们的社会生活。

其实,“微经济”的概念早已有之。但在2013 年初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又总结了新的“微经济”概念。他认为,以微博、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微健身、微旅游等为代表的“微经济”,将成为经济转型发展中最为活跃的新生力量。同时,物联网、智能交互等技术的发展也将使“微经济”更易实现。

徐龙分析说,无线宽带和应用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微经济”时代的信息流动方式,人们日常生活中碎片化、便捷化、个性化的“微需求”日益增长,微型化、分布式、密集型的“微经济”实体逐步成为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微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在社会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生深远影响;而微博就是典型例证。[6]

具体而言,首先,“微创新”成为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大理论、大发明、大创造来改变世界的几率越来越小,更多的将会是依靠更加精细化、个性化、实用化的“微创新”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微创新”能力将决定未来竞争力。

于是,以“微创新”为龙头,“微营销”模式日渐形成。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微营销”是一种低成本、高性价比的现代营销手段,主张通过虚拟与现实的互动,整合研发创新、产品促销、市场推广、品牌传播、客户沟通等各环节资源,建立起更“轻”、更高效的营销全链条,达到以小博大、以轻博重的营销效果。

其次,“微创业”成为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凭借网络的无所不在和信息快速透明的传播特性,创意创业、智慧创业逐步取代了汗水创业,成为微型团队和企业解除发展束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的主要方式。

例如,杭州下沙的几个敢想敢做的大学毕业生就在2011 年创建了一家卖飞机的中介网站,并在次年做成了第一笔买卖———卖出了一架罗宾逊R-22二手直升机,价格在200 万左右。这也是国内第一架通过网络平台卖出的飞机。

再次,“微生活”成为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随着物联网、智能交互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屏幕逐渐代替电脑屏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的主要载体。音乐、阅读、资讯、健康、文化等各种生活娱乐内容的创造、传播和获取都将在各种“微应用”“微产品”“微设备”上实现。

而“微支付”也就成为了流行交易方式。这是一种互联网上的小金额支付,如两分钱一章的网络小说、8分钱一本的电子版《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三五毛钱一篇的学术论文……都可以采用“微支付”。美国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在2009 年底发布的虚拟世界战略服务研究报告中预测:未来5 年虚拟世界的总收入中,约有86%的份额来自“微交易”。[7]

“微经济”可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微公益”则可以构建社会精神文明。所谓“微公益”,就是提倡人们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微力量”,最终积少成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怎样才能为公益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呢?人们常感叹:“有心奉献,难得机缘。”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危机”期间,一位旅居日本大阪的哈尔滨籍华人曾赴中国驻大阪总领馆,请求作为志愿者参加福岛核电站抢修工作。

这位52岁的电气工人说:“在电视中看到福岛核电站50名死士抱着必死的决心,用生命的代价抢修处于极度危险的核电站的事迹,我感到热血沸腾。……我作为一名在日本的中国人,我也抱定了慷慨赴死的决心。我的老伴也十分理解和支持我的决定,并已经为我整理好工具箱和行李了。”这位先生勇气可嘉,却未能成行。

《人民日报》在一篇时评中曾写道:“相比于危急关头的‘喷发’,平凡生活中围着柴米油盐锱铢必较、围着鸡毛蒜皮唇枪舌剑,人们的崇高感、担当感容易迷失。利益的算计多了,正能量就开始蛰伏。……人们呼唤正能量的到来,却容易忘记,正能量其实一直就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驻扎。”[8]

其实,热心公益,在于平时。2010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谷歌工程师替一位素未谋面的学生交纳了5万美元的保释金,助其回家过圣诞。这位工程师说:“我年少时成长在德国———一个仍然被大屠杀阴影所笼罩的国家。我在那里学到一件事,当好人无所作为,灾难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我自认是个好人,所以当我得知此事后,我认为自己必须采取行动。”

这位谷歌工程师的话道出了些许“微公益”的理念。当然,并非人人都具备这位工程师那样的财力。但普通人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同样可以为公益事业照亮一方天地。

2010年4月29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2010 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大人物”名单,中国台湾台东市的61岁卖菜老妇陈树菊名列其中。陈树菊以卖菜为生,生活极其简朴。但多年来,她将节省的钱捐助给慈善机构,累计达32万美元,用于帮助失学儿童、孤儿院和图书馆。同年,陈树菊还登上了亚洲《福布斯》杂志“亚太慈善英雄人物”排行榜。

2012年2月3日晚,央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向以白方礼为代表的公益人士致敬。自1986年起的十多年里,年过七旬的白方礼老人靠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先后捐款35万元人民币,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老人于2005年去世,曾两度入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且网络投票进入三甲,虽均落榜,但他却感动了全中国。

如今,“微公益”就为普通人从事公益事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普通百姓虽非亿万富翁,却可以将微小的爱心汇集起来,弘扬温暖的社会美德,形成强大的社会关怀。而倡导“微公益”的组织和活动也日渐增多,并利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推广宣传。

例如,国际巨星李连杰在2007 年发起成立了“壹基金”公益组织,以“尽我所能、人人公益”为愿景,倡导“每人每天一点爱,一家人互相关爱、彼此关怀”的公益互动模式,号召人们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通过“小额定期定额”捐赠方式来持续支持公益事业。

2004年,李连杰与家人在马尔代夫度假时,恰逢“印度洋海啸”,所幸死里逃生。之后,他便有了创办“壹基金”的想法,号召各界人士每个人每个月捐献1元钱,汇聚起来以救助需要帮助的人。李连杰介绍说,在“汶川地震”期间,“壹基金”在7天时间里就筹得5 000万元人民币;这些钱其实不算太多,但是5 000万人的信任让他觉得非常重要。[9]

2011年7月18日,联想集团以“微公益、做不凡”为主题启动了“微公益”大赛,并通过微博平台向全国青年公开征集“微公益”行动。大赛上对“微公益”的理念做了三点阐述:1.鼓励大家发掘身边微小的社会需求,并把爱心付诸行动;2.鼓励大家借助微博等平台,吸引更多人关注身边的公益;3.贵在行动,贵在人人参与。

这些理念近年来已多有实践。广州网友安猪提出了“多背一公斤”的倡议,号召人们在旅行中献出“一公斤的爱心”。他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伙伴组成了8人团队,在网络上提供贫困学校的具体信息,让每个热爱旅行和公益的人都可以在旅途中顺便走访学校、传递物资,并和学校的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网站为近900所乡村学校提供服务信息,每个月会有三四十个由用户自发组织的公益活动。这些“微公益”活动并不宏大,可以简单到只是去邮局为乡村学校的孩子们订一份报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于越每周三下午都会到距合肥市区几十公里的肥东县岱山湖希望小学,为那里的学生上两节英语课。他把这些志愿活动看作一种生活———“我不太喜欢把自己做的事情与‘公益’这么大的词联系到一块,顶多算是做点好事,一方面是攒点人品,另一方面从中也获得了很大的快乐”。在他身边,许多同学和朋友也在以各种方式,做着小小的公益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公益组织“芳草社”登记人数已经超过1 万人,他们都在以个人的名义,参与着各式各样的“微公益”活动。[10]

俗话说:“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功满三千,焉无福至?”时至今日,在全社会的热心参与下,“微公益”已成为整个“微家族”中最温暖、最具人情味的组成部分。

南宋文学家胡铨说:“木必有根,根固而叶茂;水必有源,源深而流远。”当我们以“微时尚”装点人生、以“微娱乐”愉悦身心、以“微经济”创造资源、以“微公益”奉献社会之时,一个和谐一体的“微家族”就已然找到了它的成长根源———那就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

三、桐花万里丹山路——“微家族”之血脉

2001年2月25日,新世纪伊始,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了一件寓意吉祥的宝贵文物———“太阳神鸟金箔”。国家文物局认为,这件文物是古代人民群众勤劳与智慧的完美结晶,蕴含着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于2005 年8 月16 日将其定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标志”。

那么,所谓“太阳神鸟”究竟是何方神物呢?有人认为是神话中的“三足金乌”,而更多的人愿意将其理解为象征吉祥如意的“欲火凤凰”。相传,凤凰乃“百鸟之王”,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故而生于桐花万里的丹山之上;时逢太平盛世、天下有德,乃有凤凰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