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13928600000008

第8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渠道(2)

我国的卫星电视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4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拉开了中国自办卫星电视的序幕。1989年,我国决定在地广人稀、节目传输困难的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边远省区实行省台第一套节目上星播出,以提高这些区域尤其是贫困边远山区的电视覆盖率,这开了我国省级卫视上星播出的先河。1995 年11月,中央电视台通过“中星五号”通信卫星播出5套数字压缩加密电视节目,拉开了我国卫星电视数字化的序幕。1998年12月,中央电视台使用“鑫诺一号”通信卫星进行“村村通”广播电视直播实验,央视的八套电视节目和大部分省级卫视都集中在这个平台上。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截至2005年,我国的卫星电视模拟信号全部转换为数字电视信号传送。2008年7月,我国发射的“中星九号”通信卫星投入运行,不仅免费传输47套标清电视节目,而且对后期传输的电视信号进行了加密,并增加了数字付费电视,规范了直播卫星电视市场,同时实现了直播卫星的全面商业化运行。2012年1月,我国首个3D电视频道落户“鑫诺六号”通信卫星,借助于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数字付费电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媒介融合与信息覆盖全球化

早在20世纪60 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 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著名观点。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麦克卢汉明确指出,从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换句话说,任何新媒介的产生,不但极大地影响到人类的感官能力,而且会触发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的巨变。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的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进而言之,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

半个世纪以前,麦克卢汉先知般的思想可谓惊世骇俗,引起了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论。然而,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广泛普及,以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崛起,时至今日,“媒体即讯息”的观点早已被实践所检验和证明。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被多重媒介包围的时代。从某一个具体的区域来看,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受到多种媒介的同时覆盖,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就传统的电子媒介自身而言,广播和电视都可以通过多重途径、多种渠道得到传播,如广播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进行传播,电视可以通过无线、有线和卫星等通道进行传播,而且随着网络的迅速崛起,广播和电视也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进行传播,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无线、有线和卫星,多重媒介、多种渠道同时并存,共同传播。可以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多元共存,多重媒介完全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化覆盖,世界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地球村”。

第二节 广播新闻评论的传播

一、广播的传播特点

任何媒介的传播特点都是由其传播手段决定的。广播以无线电波为传输方式,以声音为唯一的传播符号,并最终诉诸受众的听觉,这些传播手段决定了广播有别于其他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

(一)广播传播的优点

1.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广播依靠电波进行传送,传播速度高达每秒30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7圈半。对于普通人的正常听觉来说,广播声音信号的传送与听众的接收几乎没有时间差。加之广播的采录设备小巧灵活、机动性强,制作相对简单,记者可以迅速完成新闻的采制报道,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甚至可以在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进行同步报道,并且能够在顷刻之间将新闻信息传送到千家万户。因此,与报纸新闻需要经过采访、写作、编辑、排版、印刷、发行等诸多环节才能最终到达读者手中相比,广播的出现使传统的新闻时效性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新闻可以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转变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时态也由过去时转变为正在进行时。

2.覆盖面广,传播广泛

广播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基本不受地理空间、交通条件的限制,只要是电波能够覆盖到的区域,人们就可以收听到广播。与电视媒体相比,广播信号发射、传播、接收的技术手段和硬件设施要简单得多,因此更容易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广播信号覆盖率。尤其是在国际间的对外传播方面,广播作为一种跨地域、跨国界的传播媒介,可以超越国界的限制和封锁,彰显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世界各国在进行对外宣传,尤其是对敌对或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外宣传时,广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最佳的首选媒介。即使在今天,卫星电视虽然已经覆盖全球,但由于受到被覆盖国家或地区政府的诸多限制,跨国界卫星电视的实际接收可能性却是极为有限的。相比之下,国际广播虽然也常常受到被覆盖国家或地区政府的干扰,但由于广播的接收设备较为简便,目标国家和地区的受众依然有可能和有条件收听到广播信息。

3.受众广泛,群众性强

广播通过声音符号来传播信息,只要人们能够听懂这种有声语言,就可以有效地接收它所传播的信息。因此,与报纸的受众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文化水平相比,广播的受众基本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无论识字不识字,文化水平高还是低,只要听觉正常就可以成为广播的听众。并且,与报纸的文字语言相对更抽象、更理性,探讨的现象或问题更复杂,表达的思想观点更深刻相比,广播使用的有声语言则相对更加通俗、浅显、易懂,对现象或问题的阐述也相对更加直白、具体,这也使得广播更加深受那些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能力有限的听众的普遍欢迎。

4.伴随收听,方便灵活

广播以声音作为唯一的传播符号,仅仅诉诸人们的听觉。因此,与报纸和电视相比,听众在听广播的过程中,眼睛和双手都能够解放出来,人们可以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收听广播。而且,听广播不必像看报纸或看电视那样,需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身体保持静止状态才能有效阅读或收看。由于广播以收音机作为常规的收听设备,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收听灵活,所以伴随式收听和移动式收听就成为受众在广播信息接收方面最为显著的特征。无论是在房间里洗漱、就餐、做家务,还是外出散步、锻炼、乘车,随时随地都可以收听,极为方便灵活。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私家车的日益普及,人们居住的地方距离上班地点越来越远,每天都有大量的人群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奔波在路上。在此背景下,相比其他媒介,广播可以在路途中伴随式收听的优势更加凸显。目前,各个城市火热开办的交通广播正是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优势,以适应越来越多的出行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5.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广播通过有声语言来传播信息,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信息承载功能,能够传递较为广泛的信息内容,而且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音、语调、语气、语态等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了便于听众能够准确有效地接收信息,广播语言通常采用口语化的方式,将一些抽象、深奥、难懂的概念和观点转换为通俗、浅显、易懂的口头语言加以表达。虽然播音员(主持人)与听众并不见面,但他们实际上却处于一种类人际传播的状态。记者、主持人、播音员在话筒前以一种人际对话的方式传递信息,声情并茂,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听众在收听广播节目的过程中,也随时可以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与电台的主持人进行直接的对话和交流。尤其是在一些夜间播出的情感类广播节目中,听众的参与和交流就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广播传播的缺点

1.转瞬即逝,难以保存

广播依靠声音符号来传递信息,而声音的特点是转瞬即逝,不留痕迹,不具有可保存性。如果听众当时没有听清楚或没有听懂,既没有机会倒回来重听一遍,也没有可以停下来思考的间隙,日后更不可能再去查证,无法做到像读报纸那样,可以反复阅读,深入思考,仔细体会。所以,广播往往只能告知相关新闻事件的整体情况,很难展开深入细致的描述和抽象深奥的理论分析,听众从广播当中也只能获取一些整体性的、概要性的、粗略性的信息,如果想了解更详细、更深入的情况,往往还得求助于报纸等纸质媒体。即使是在录音技术和设备高度普及的今天,普通听众如果要对广播节目信息内容随时随地进行贮存,依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报纸具有平面性,其内容以“面”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尽管编辑也会根据一定的编辑思想和新闻价值标准对不同稿件的版面位置作出编排,以突出重要的新闻信息,但读者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阅读的顺序和内容。而广播则不同,它是线性传播,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节目,使信息内容以连续不断的“线”性形式逐一呈现出来,听众不具有选择的主动性,只能被动地听从电台的节目安排,依时间顺序收听节目,既不能任意选择收听的先后顺序,也不能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和内容。因此,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听众只能按编排顺序逐一收听广播节目,而不能做“跳跃式”的选择,听众的选择权是极为有限的。

二、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

广播新闻评论是根据广播传播技术而采写、录制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广播媒介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有着鲜明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议论文体。

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强烈的新闻性、论述的时效性、评说的特指性、文体的政论性、论证的逻辑性等。由于传播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广播新闻评论又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的个性特点。

(一)短小精悍,言之有物

广播新闻评论要短小精悍,言之有物。受到广播“线性结构”传播和节目时间长度的限制,广播评论如果长篇大论、冗长空洞,不仅会使观众心生厌烦,诱发“关机意识”,而且还会明显削减节目有限时间内的信息量,降低传播效果。这就意味着广播新闻评论在体裁上首先要体现短小精悍。

“短”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广播新闻评论预期目标的必然要求。广播是偏向时间的媒介,随时间流逝而线性展开的传播方式决定了每一个广播节目都有着明确的时长限定和时间要求,不可能在一个节目中无休止地反复讲述或讨论某个事件或话题。广播新闻评论只有短小精悍,才能在有限的节目时间中容纳更多的内容,为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

同时,广播新闻评论和其他媒体新闻评论一样,也具有鲜明的政论性。政论性的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哲理性,其论证过程又充满了逻辑性和思辨性。听众通常需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收听,才能听得明白、理解得透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普通听众专注收听的持久性和耐久力却是相当有限的。一旦广播新闻评论过长,超出了大多数听众专注收听的耐久力范围,势必影响听众的理解和接受。因此,从听众的接受角度出发,广播新闻评论也必须短小精悍,才有利于听众的收听。

为了做到短小精悍,言之有物,广播新闻评论一般要求文字精练,言简意赅,在短短几百字或千字左右的篇幅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集中阐明一个事件或问题的价值、影响、意义等。

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广播评论《政府“拍脑袋”决策,好事也难办好》,就是一篇短小精悍、言之有物的优秀评论。2010年广州亚运公交地铁全免费,是引起全国轰动的一件大事,免费紧急叫停后,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多家中央媒体都就此发表了评论。而作者作为“跑线”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更全面、深入,从而揭示出与众不同的深刻主题:政府办惠民的好事,也不能拍脑袋出政策。

案例

《政府“拍脑袋”决策,好事也难办好》

广州市政府昨晚紧急叫停刚刚实行了一周的“亚运公共交通全民免费”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向市民发放现金交通补贴,补贴的标准是户籍家庭及居住半年以上外来家庭每户150元,集体户口每人50元。

朝令夕改,政府的决策显得儿戏,无形中暴露了现在政府运作中的一大软肋:决策缺乏科学的程序,即便是给老百姓谋福利的好事,也不一定能把好事办好。

在免费政策实行的第一天,广州市交委主任洗伟雄曾高调宣称广州将创造一项史无前例的纪录。

【出录音】无论是在国内或者国际上,举办这么大规模的运动会的盛事,一个城市敢于提出来“公共交通免费”,我感觉到目前好像还没看到一个城市。【录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