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武警建设讲座精选
13882900000006

第6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重要指示的理性探源与实践途径(2)

二、学习理解习主席“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重要指示应该把握的基本要义

(一)要把握蕴含其中的战略思想

学习理解习主席重要指示,我深深感到,培育战斗精神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强国强军梦的实现,事关武警部队忠实履行职责使命。习主席反复强调要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党和国家发展的长远需求、部队建设内外环境的变化等所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实现强国梦的大背景下,需要党的坚强领导,需要全党全军、各行各业共同努力,武警部队作为党执政地位的捍卫者,在这一宏伟事业中必须有所担当;强国的根本靠发展,发展的前提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越是圆梦时刻临近,干扰和挑战就越是严峻,武警部队就越要在营造安全稳定环境上为党分忧、为实现强国梦尽力;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强军,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不断拓展、面临战略遏制和防范压力持续增大、世界新军事变革加快推进的趋势下,军事力量理应提速发展,武警部队作为强军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军事现代化步伐;强国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武警部队无论是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驾护航,还是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都必须大力强化战斗精神,在强国强军的奋进中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飞跃。

(二)要把握蕴含其中的历史渊源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八个字,是习主席对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华五千年战斗精神的高度凝练。究其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尚书》中记载,当时有一个叫夏启的将军,在甘之野与敌人开战前,专门写了《甘誓》,作为动员令来激励将士,鼓舞士气。大家所熟悉的我国古代兵学鼻祖孙武早于两千多年前,在所著的《孙子兵法》中就提出了“夺气”、“攻心”的观点;军事思想家孙膑也提到了“激气”、“利气”、“延气”。还有汉代项羽“破釜沉舟”、宋朝岳飞背刺“精忠报国”的故事;明代将领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特别强调练“胆气”;清代名将左宗棠认为“打仗以胆气为贵”。毛泽东同志曾特别强调:“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对战斗精神多么气壮山河、振奋军心士气的高歌和呐喊啊!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军取得革命斗争伟大胜利的经验时,概括出“五种革命精神”,即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所有这些,都是对战斗精神内核与培育途径的深刻揭示,其精华营养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汲取和发扬光大。

(三)要把握蕴含其中的优良传统

战斗精神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性格和民族精神,它延续着一个民族及其军队的精神基因。我军优良传统,既是战斗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对战斗精神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习主席在视察武警部队时要求广大官兵要“永葆武警部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强调了武警部队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极端重要性,从而也为战斗精神培育开拓了深厚土壤。

1.关于听党指挥。就是要求广大官兵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部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这些要求既是听党指挥的基本标志,也是战斗精神培育的根本所在。

2.关于服务人民。就是要求广大官兵把在培育战斗精神中焕发出的工作热情,自觉转化为立足岗位做贡献的动力;必须服务服从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决完成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必须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服务理念,正是战斗队、工作队等优良传统的再现。

3.关于英勇善战。就是要求广大官兵必须坚持把战斗力标准落到实处,着力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必须紧紧围绕“执勤确保安全、处突确保把握、反恐确保制胜、维稳确保平安、救援确保高效”的要求,始终把各项建设向提高战斗力聚焦用力;必须统筹加强执勤安保、处突维稳、反恐突击、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空中支援等“六种力量”建设,加强检验性、对抗性训练,练就遂行任务的过硬本领。练就和检验英勇善战过硬本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战斗精神加钢淬火、百炼成钢的过程。

(四)要把握蕴含其中的时代要求

习主席倡导的战斗精神,与现代化部队建设要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既有精神层面的要求,又有实践层面的要求,是对我军和武警部队战斗精神的最新概括和最高诠释,是广大官兵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

1.自觉践行“忠诚于党”。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西方敌对势力乱我之心、亡我之心不死,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不断策划破坏分裂活动,加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舆论传播途径日益拓宽,一些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部队中来,对官兵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只有牢牢抓住军魂优势,才能确保官兵把培育战斗精神中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忠诚于党的实践行动。

2.自觉践行“服务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和考察广州战区时,向全党全军发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的伟大号召。当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行动,接过“接力棒”,开始了“圆梦之旅”。我们作为人民子弟兵,也是筑梦大军的重要力量,必须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标准、过硬的战斗作风,忠实履行好职责使命,为实现全体人民的“中国梦”提供优质服务和坚强后盾。

3.自觉践行“报效国家”。革命军人的地位是在报效国家中确立的,革命军人的形象是在报效国家中展示的,革命军人的价值也是在报效国家中实现的,这是革命军人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毋庸置疑,报效国家就要有战斗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很强的尚武意识,爱军习武,爱岗敬业,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面对任何强敌都敢于“亮剑”,面对任何困难都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去战胜它。

4.自觉践行“献身使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武警部队的崇高使命。献身使命就是要求我们必须紧贴使命任务,聚焦强军目标,牢固树立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战斗豪情,培育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把献身使命自觉内化为当代革命军人特有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外化于本职岗位恪尽职守的自觉行动。

5.自觉践行“崇尚荣誉”。朱德同志曾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崇尚荣誉对于当代革命军人来说,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也是战斗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成为不辱使命的军人。

(五)要把握蕴含其中的武警特质

2006年,武警总部专门下发文件,就武警部队战斗精神进行了规范,这与习主席和胡锦涛同志倡导的战斗精神高度一致、一脉相承,都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武警部队遂行任务及其建设要求的特殊性。武警部队战斗精神是继承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现代化建设和履行职能使命中逐步形成与提炼的,共有五句话40个字:“听党指挥、爱警精武,不怕牺牲、敢打头阵,护法守纪、不辱使命,意志坚毅、处变不惊,攻坚克难、合力制胜”。其中每条都赋予了武警特有的内涵:“听党指挥、爱警精武”,指的是武警官兵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追求;“不怕牺牲、敢打头阵”,指的是武警官兵必须砥砺革命意志、发扬英雄气概;“护法守纪、不辱使命”,指的是武警官兵必须坚贞道德情操、依法恪尽职守;“意志坚毅、处变不惊”,指的是武警官兵必须意志品质良好、坚定沉着应战;“攻坚克难、合力制胜”,指的是武警官兵必须保持高昂斗志、战胜艰难险阻。

为扎实推进战斗精神培育工作,2013年4月26日,武警总部结合武警部队性质和担负任务实际,下发《关于认真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大力加强部队战斗精神培育》的通知,对战斗精神培育工作又提出了“六个着力”的新要求:一要着力培育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二要着力培育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三要着力培育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四要着力培育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五要着力培育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六要着力培育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这些要求,不仅符合武警部队实际,而且是对习主席重要指示的具体细化和系统解读,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理解、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三、贯彻落实习主席“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重要指示的实践途径和有效方法

培育战斗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教育催生为基础,以日常养成为载体,以训练磨砺为平台,以任务锤炼为牵引,以导向引领为手段,以文化熏陶为媒介,以齐抓共管为举措,通过多种渠道综合施策施治,切实融入到部队建设各方面和遂行任务全过程。

(一)要靠教育催生

培育战斗精神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首先必须通过强化教育、搞好思想武装。

1.结合主题教育催生。作为战斗精神核心内容的理想信念,与主题教育高度融合、密不可分,必须融为一体抓。要把培育战斗精神教育与主题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大课辅导、小课串讲、集中交流、分组讨论等形式营造教育氛围,启发官兵深层次解读、真情感洗礼、全方位践行,着力把教育效果升华为忠诚于党的政治信念,强化为精武建功的能力素质,转化为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体现为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2.渗透经常教育催生。实践证明,战斗精神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经常性教育,不断巩固、强化和升华。要加强对官兵进行武警性质、宗旨、任务、优良传统,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形势战备、法纪法规等方面教育,用科学知识、革命道理和军事理论武装广大官兵头脑,使之真正懂得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通过深化认识、提高能力和锤炼作风,不断强化官兵的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官兵精武强能的自觉性和敢打必胜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