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13882400000006

第6章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在一般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于如何认识、评价、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看法,包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形成发展的过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认识、评价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形成一系列基本观点。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1920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自此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倾其一生的精力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有着自我特点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近代欧洲无产阶级运动的客观需求。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近代欧洲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寻求自身阶级利益的过程,也是工人运动由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工人运动到了自觉斗争阶段,迫切需要有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不是把它作为书斋里的学问,不是单纯为了理论而进行的研究,而是为了推进社会变革,推进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也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当时人类思想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重要理论来源。对此,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在研究资产阶级的东西,研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并且跟它们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这里,毛泽东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除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运行规律的研究之外,还有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对于这些理论素材需要“斗争”,需要批判地吸收。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更主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投身社会变革的实践,对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进行总结的结果。对此,毛泽东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所以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性。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毛泽东多次提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不怕批评,它是批评不倒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

诸如此类从不同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论断还有很多。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除了这一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联外,还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曾提出:“马列主义应包括三部分:一、马列主义的哲学,这是理论基础;二、马列主义的经济学,这是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来考察经济现象的学说;三、马列主义的革命学说,比如关于阶级斗争、政党、无产阶级专政等的学说。这三部分不能分割,而应视为马列主义的三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三大有机组成部分的完整阐述。尤其需要提出的是,毛泽东还从改造自然界的意义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这实际表明,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观、社会观,还包括自然观。

(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体现在这一理论的社会功能上,就在于这一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南。对此,毛泽东强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这里的行动,针对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对此,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提出:“我们的同志必须明白,我们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为着好看,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秘,只是因为它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

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无产阶级事业走向胜利的理论指南,除了反映了这一理论的社会改造功能以外,还反映了这一理论的阶级属性。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从历史发展来看,只有无产阶级的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从理论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它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大众服务的。

(四)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要做到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加强学习。毛泽东自身非常重视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复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在有些经典原理下面多次标记、批注。有些著作,比如《共产党宣言》,看了不下一百遍。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把这些学习、研究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之中。他还经常号召党的干部和党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对于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提出了许多珍贵的思想。

一是要有从实际出发的正确学习态度。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分析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态度,他说:“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他还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

二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认为,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为此,他要求全党“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提出:“要使我们的同志认识到,老祖宗也有缺点,要加以分析,不要那样迷信。”

三是要有学习的目的性。这里的目的性就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对此毛泽东指出:“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五)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目的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他曾形象地说:由于“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为此就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

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毛泽东指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把它看成僵死的东西,这是教条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这就是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坚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毛泽东看来,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性理论,以理论来改造世界方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存在意义,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与现实斗争的结合中才能发展,才能体现它持久的生命力。而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由此,毛泽东强调,我们所需要的理论家,“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假如要作这样的理论家,那就要能够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质,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领会列宁斯大林关于殖民地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学说,并应用了它去深刻地、科学地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找出它的发展规律,这样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理论家”。总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但要在实践中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更在于“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是要调查研究。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是了解中国社会历史现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其次,要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必须结合中国的民族特点加以认识和运用,才能发挥其作用。“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再次,要注意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互相结合,“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总之,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完全统一,这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内容。

(六)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毛泽东指出:“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在这里,毛泽东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既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不断发展的实践的产物。由此,“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