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即过,这一年,陈德安六岁了。
陈德安从来不怀疑父亲的学问,父亲说他眼有双瞳,本就异于常人,还是少出门为妙。这话外意思虽然沾染了一些民间的迷信,但父亲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也该庆幸,民间的传言对自己双瞳一事是带有敬畏之情的,若不是听身边奶娘说过,有两位和尚曾登门拜访,说自己与佛有缘,估计母亲不会常带他去寺庙。
他姓陈,字德安,父亲陈起祖是华容县的有名人物,母亲徐氏,温良恭俭,偏勤斋戒,亦是难得的贤妻良母。其家教自然体面到位,双亲却将他生在了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这里的花草常年被战争的烟火晕染,五谷埋葬在田野的心中,有时候还等不到成熟的季节,便被人类燥热的感情烧成了一堆灰烬,平原之地上永远开满紫云英,这是纷乱裂变下唯一保存完好的花。
小小的德安并不讨厌死亡,反而他顺从自己在经书中所得的体会。死亡不过一个轮回,人活着制造孽瘴,还清了上辈子的债,然后下辈子落入六道重新投胎,再去还此生的债。
母亲这样教导他:不要做坏事,不做亏心事,你这生是为了还你上辈子的债来到世上,要做多了坏事,下一世,恐怕投成家畜,长不到几年,任人宰割。
德安端坐在书案前,眼下摆的是从母亲设的佛堂中拿来的《普门品》,还未翻完两页,晚间的风穿透院中假山石峦里的缝隙,一群锦鲤从池塘里浮现,拼了命张嘴呼吸水面上随风飘来的新鲜空气。这风滑向天空,围绕着德安的小寓所唱出低吟的曲调,终于舍得融入屋檐下矮窗后的空间里,立时,闻者的鼻腔中,一阵夏日池塘的微涩。
德安问徐氏:“母亲,君与臣相处,臣子是否便是君王刀下的家畜呢?”
母亲回道:“伴君如伴虎,操纵生杀是位居高位者的权力,若权重者是刀俎,那平民百姓便是砧板上的鱼肉,百姓和臣子能否遇到好的君王,全在上天的旨意罢!”
夜深了,残阳余晖都已被黑暗掩盖,夏日的夜空布满闪亮星辰,瞧不见半点月亮的光华。此刻,德安的父亲陈起祖正踏着夜色,从刺史萧绎的身边赶回家中。他脑海中萦绕的挥之不去的是镶金镂雕瑞兽靠椅上那位清秀才子,那里落座的是梁代武帝的儿子萧绎。
这位王爷的身子坐在那里,心却早已飘向天外,顺着糯米浆与石灰筑造的荆州城墙脚蜿蜒到自己父王每日接受群臣朝拜的辉煌庙堂上,他热爱绘画、诗词,他能将胡人的脸面描摹得惟妙惟肖,却唯独画不出自己亲人的仪表。只有陈起祖知道,萧绎太专注于自己亲人拥护的天下宝座,因而忘记了亲族一脉相承里的温情。
到了家门口,身边仆从手拿着萧绎随手赐的青铜焚香炉,甚至连灰烬都没来得及清理,仆从请求吩咐,炉子立马被安排到他的书房,那必须是一个醒目的值得随时随地能够瞻仰的地方,而书房恰好是最适合不过的地方。他是萧绎的臣子,注定要为萧绎付出一生,更何况他的命运,还决定着其子陈德安的命运。
这是公元543年的夏天,离南梁历史里那场“侯景之乱”还有整整五年的时间,没有人能预知而去未雨绸缪。时光照旧为了一些琐事而拂过百姓们的生活,陈德安的人生却也在静悄悄发生着变化。
陈德安从小便热衷与佛分享自己的心情,甚至和家中的先生探讨动植物的感觉。
有一次,德安不小心告诉了母亲自己前些夜里的梦,他梦到自己的灵魂飘荡在一座巍峨的大山山巅上,他俯瞰着远处的山脉,在阳光清晰照耀着的视线可触及的地方,瞧见数不尽的飞鸟滑翔在半山腰间,而背光的深处是浓重云霭。德安直觉这个地方比他到过的任何一个风景地都美,他仿佛飞在山峦之间,而在另一头,慢慢现出一位剃着光头的和尚在向他招手,隔了不一会,那和尚的声音渐渐传来,说着:“汝当来此,汝当居此!”
母亲听说这梦,一笑了之。她并没有觉得那梦中的和尚有些古怪,每每去往寺庙,仍就带着德安。
德安从寺院静坐的禅师那学到了卧便合掌、坐必向西的姿态,然而周遭的一切仍就沉睡在未知里。母亲觉得他虽喜静,见佛像便拜,对僧人恭敬的诚心,与好武争斗的夫君截然不同,但在其他顽童正是嬉闹的年纪,他却乖巧懂事,早早脱了几分稚气,自然让望儿成龙的徐氏倍感欣慰。
这天尚早,天色却实在阴沉得很,风小时,在寺庙的池塘中吹不起一丝涟漪。塘边的柳枝纹丝不动,偶尔被飞鸟的翅膀扇得摇晃两下。一片叶子从书上落到屋外母亲的肩上,她身边的婢女冬儿替她拣起肩上的叶子。
德安在母亲的身后站了很久,他对旁边的仆人说:“你送我母亲先回去罢。”
母亲走后,德安独自离开寺庙,穿过后山的小径,走向江边。不料恰在这儿和放生的金氏母子偶遇,双方又谈起当时的情景,对放生一事,大家都感慨不已。
德安回到府中,才知仆人因在后跟丢了德安,被父亲狠狠训斥了一顿。五十多岁的仆人清叔,脸上老泪纵横,在房中突见失踪的小公子出现,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口齿不清地念道:“少爷,您回来啦!”
从此老仆贴身跟随,再不敢离开半步。
转身出门,哥哥陈铖立在回廊下,弱冠之年的哥哥一身青衣,简直像是瘦下去后的父亲。他满面担忧,一手背后,一手扶着廊柱,秀气的脸庞被晚间廊檐上灯笼的光照见了泪痕斑斑,白日里瞧着挺拔的五官,在灯影重重里因担忧而格外模糊。
德安在风雨中归家,竟明白了情爱对天地万物的影响。
七岁生辰,母亲再次带他上寺庙,院中的僧人见面带微笑的德安到来,纷纷合掌问好。老仆人紧跟在他身后,将寺庙中各个大殿的菩萨都参拜了一次,三跪九叩十分虔诚。
待回到大雄宝殿,母亲正在听如来像下的惠觉大师讲经。德安遂上前背手而站,惠觉大师便问他,你可听得懂我讲的是什么?德安说我知道,仿佛生来就听得懂一般。
一旁母亲见儿子虽不是浮夸之态,但在大师面前这样自夸,实在不妥,原打算起身和惠觉就此告辞,但惠觉却从旁边案桌上拿出一本经书,示意面前两位继续听经。待念完一段,惠觉便问德安:“这次可有听懂此经上所述为何?”
德安合掌,对着惠觉大师一拜,竟从头至尾将此段经全部内容背诵下来:
“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陈德安稚弱的声音在大雄宝殿的上空回荡,在横梁之间萦绕,慢慢扩散到大殿之外。
惠觉的徒子徒孙们停下各自手中的事务,从自己的世界中醒转,一个接一个来到大雄宝殿门外,众人踏入门槛,合掌立在德安的身后,天地间除了德安背诵经文的声音,只剩下人们在呼吸的吞吐之气。
从未有一人能够这样流利地背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然而一个七岁孩童做到了,仿佛他一个人念出了这座佛刹百年的梵呗阵阵。
回去的时候,徐氏问他为何这样不知含蓄。
德安解释道:“母亲大人,您忘记佛堂那本《普门品》啦,我实则早就熟读了多遍,要背诵不是难事。”
他突然一脸狡黠地显露出孩子应有的天真童心。
徐氏无奈摇摇头,突然想起德安出生和办满月酒时的情景,难道真如那两和尚所说,德安有慧根,命中注定与佛结缘?一声叹息,徐氏用手抚了抚德的额头,将儿子紧紧搂在怀中。
华容县的大小寺院因德安的出现,而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震荡。
陈起祖先是从好友那里听闻自己儿子对《普门品》一遍成诵的事,他眉头一拧,从此将家中佛堂和府外寺庙列为了他严禁出入的地方,母亲徐氏更是再也不敢在他面前念经讲佛了。
一次,德安正拿着木头刻佛像,正好被父亲陈起祖看见,便痛心疾首地呵斥道:“你若有你兄长一半孝敬父母,你就该听从我和你母亲的意愿,认真多读圣贤之书。”
不等德安辩驳,父亲踏门而出,拂袖而去。
然而,万法皆为相互缘起,世事怎敢强求,只要因缘俱足,所有一切便会水到渠成。数月过后,陈起祖带德安上了南梁都城建康。
这次的京城之行,是因为梁武帝的召见。德安见到他的时候,不是在高高的庙堂之上,也不是在后宫深深的休憩寝殿,这位可算是当世奸雄的皇帝抛弃了年轻时的勇猛,晚年盲目崇佛的心态使他已渐进昏庸无道的牢笼。
德安被召进同泰寺的主持禅房,没有人知道那位曾被两位亲人背叛而看破红尘,弃了道教又改信佛理的老皇帝与天生具备佛性的陈德安说了些什么话。
陈起祖候在同泰寺一处正在修缮的佛塔群中,来来往往都是石匠工人和持珠念佛的僧人,一个朝代仿佛在这里经过沉淀,人世最迫切渴求的希望渐渐变得黯淡,大兴佛寺的皇帝不做皇帝该做的事,而是拿起指点江山的笔墨开始研究佛教理论,这必然会使得朝政渐渐解体。
陈起祖的心中划开了一条鸿沟,他立誓这生不会让心爱的小儿子走上与佛有关的道路。
公元549年,刺史大人召陈起祖入了荆州城,萧绎立在东门护城河的石桥上接他,还未等他上桥,萧绎踏步前来,捉着他的手,一脸忧愁地问他:“我父王被侯景囚禁,那厮在建康自己称起了丞相,你说我该怎么办?”
梁集结各路援军二三十万于建康城外,陈起祖自然是建议鼎力相救。侯景虽然势力不可小觑,但他一个叛乱之军,大肆烧杀抢掠,激起了南方人民反对,民心尽失,若此刻萧绎带重兵营救,乃是顺应天命。若时机成熟,军队便可扎根在建安,继承帝位,因那时的梁武帝已病入膏肓。
萧绎听他这样么一说,尾音拖得极长地“哦”了一声,他那只盲眼上覆着金丝黑缎眼罩,完好的那只却掩盖不住其多疑而狡黠的光芒。实际上,后来他只命自己的儿子为将领,领着区区一万兵马去援救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