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地理辨惑
13751100000010

第10章

答:《周易》包羅萬象,大者不外乎天地人三才而已,通天文者,可以知四時代謝,水旱災祥,以養生;明地理者,可以知九運往來,趨吉避凶,以立命,人能為貞吉之君子,勿為悔吝之小人,以與天地參。

孟子曰:惟送死,可以當大事,誰謂地理為小數耶,彼術士既無真實學問,不能不苟悅取容,望門求售,無怪乎富豪役之如同廝僕,道以人卑,故以末流小數視之。

三十八問曰:天文地理人事,即此地理以配三才乎?

答:何嘗不是,大龍大幹,到頭處,形止氣蓄,鍾靈毓秀,以誕帝王聖賢,大江大河,迴合處,建都設邑,控制八方,以居君國卿相,得其氣運,則國泰民安,失其氣運,則時衰世亂,人但知萬事皆由天定,孰知地理亦有主持乎;遷豳卜洛,晉絳楚郢,國之興廢因之,若山川險阻,戰守所憑,土壤瘠肥,農桑所持,乃孟子所謂地利,非地理也。

三十九問曰:地理所關者禍福,世人遂因求福而後謀地,至有道學先生,力矯其弊,遇地即葬,可以為世法否?

答:墳猶樹根也,人猶枝葉也,有地脈處,則根肥葉茂,無地脈處,則樹瘦枝枯,若以安祖宗之骨為念,則可,若以邀己身之福為心,則不可避風、避水,乾暖之地,則可,若故欲矯俗隨意,從省埋葬,則不可,如程邵朱蔡,非大賢耶,而於葬事其難其慎,亦不過欲安先人之靈,盡其心焉已爾。

四十問曰:南方有高山、大壟、平崗,北方有平原、平陽,水鄉有平洋,而高山大壟平原,居高臨下,則多乾流,平岡坦緩,則多水繞,平陽寬,則以溝以路為用,平洋低,則就水立局,其理氣異同?

答:高山大壟,平岡平原,不過有高峻平坦之異,而開幛過峽,成局結穴,朝案護砂,俱是一樣看法,有水無水,是一樣用法,俗眼不知,每以穴高水低為嫌者,謬也平洋之地,行龍處,雖不見有龍,而兩水相夾,中即是龍結穴處,不見有砂,而水灣即有砂灣,砂遶纔有水遶,所謂兩山之間必有水,兩水之間必有山,正是謂此。

若山壟岡原,何用說耶,其平陽以路為用者,路必深至數尺,淺者亦必尺餘,依形就氣而用之,一樣發福,倘深不滿尺,即或用之,亦無效驗,所以然者,行龍結穴,乃陰氣所凝之處,溪澗溝路,乃陽氣所行之處,陰逢陽界即止,山環水繞,即是陰陽交媾,天地鍾靈毓秀之區,山壟、崗原、平陽、平洋,都無二致,雖舉天下之地,不能出此圍範。

四十一問曰:理氣純以九運為主,又以年月日時為用,為剋應之期,其八千四維十二支,將無用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