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书所收徐志摩原作一律以已发表或正式出版的为准。一般不注出处,但尽可能标明写作或发表日期。
二、收人丛书时,力求保持原作原貌。正文明显错误的字或词语,一般也不予更动,仅以方括号夹注指出正确用法;凡语意不清或难以理解处,用方括号加问号或文字“疑有误”标明。
三、原文标点符号的误漏,收入丛书时,直接更正。
在徐志摩的文学创作中,其诗歌与散文的美交相辉映,犹如一支支小夜曲,轻灵飘逸。而其小说则似一本风韵各具的画册,既有浓彩重墨的渲染,又有轻描淡写的隽永。
徐志摩的部分小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所叙述的故事、所塑造的人物都是现实生活存在并为作者所熟悉的,这类小说在徐志摩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春痕》《老李》《家德》《珰女士》等,都是以作者的忘年交、同学、家仆、朋友等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创作而成的。
小说并不是徐志摩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但作者却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创作风格。《春痕》承袭了作者诗歌、散文的抒情特质,以诗的激情、散文式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作者不惜笔墨,详尽描写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及居住环境,从而勾勒出两个鲜活的主人公形象,也渲染出一段几近完美的爱情。《两姊妹》《老李》则更多地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更深层次的探索及对人物生存状态的冷静思考,在语言上则趋向于朴实、平直。而《死城》《珰女士》则可以被视为徐志摩小说创作向现实主义过渡的标志。在这两篇小说中,作者的情感倾向是显而易见的,《死城》寄寓了作者对封建军阀统治下穷困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珰女士》表达的是作者对进步人士坚韧、不畏强暴的由衷称颂。同时,这两篇小说传达了作者一个强烈的意念,那就是对于那个历史阶段的社会黑暗、专制统治的控诉。可以说《死城》《珰女士》是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更为理性的体现,在风格上迥异于其前期创作的小说。
虽然徐志摩的小说题材各异,风格不一,但又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注重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这正是其小说能够引人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书在收录徐志摩创作小说的同时,还选录了作者的五篇翻译小说。这些翻译小说涉及面较广,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二者兼容。既有对自由、爱情的讴歌,也有对社会丑恶、人性堕落的揭露与批判,鲜明体现出作者与译者的人文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