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13601400000045

第45章 名與身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此章教人絶有存亡底意思。名與身孰親。名者。有也。身者。神也。舉一意。動一心。即名也。存於心。虛於靈。即身也。一意一心。頃刻千里。意去心馳。我之心即耗。如此思之。其孰親乎。內照返觀。外繁多事。其孰疎乎。知其親明其疎。無我之身。安得有名。名從身得。豈有捨身而從名乎。知其神。忘其名。乃道也。貨從身得。捨身而貨。安得貨者。不過隨處有之。不能充滿天地。身雖一己之神。散而瀰滿乾坤。聚則存於虛室。如此究之。孰為多乎。得與亡孰病。得於名。得於貨。惟我之所有。亡於身。亡於神。惟我之所無。如此考之。其孰為病。此三者。皆外講也。內講者。名者。求其得也。身者。存其神也。不虛心而求得。則妄心生。不無意而求有。則已神耗。不求其得之虛名。不求其有之虛名。虛我之神而名實。虛我之名而神失。神失名就實。名實而神隨失。請思之。其孰親乎。貨者。榖之氣。身者。清之氣。存心著意。榖氣生。忘心絶意。清氣榖。騰氣不過存其所。透其關。清氣竅竅流通。周身充塞。榖氣存心意以養之。清炁虛神靈以蘊之。請思之。其孰多乎。得者。意中得。亡者。心中亡。有意去得。著意去。亡得者。虛中得。亡者。無中亡。虛裏自得。無裏自亡。請思之。其孰病乎。此三者。在下文以明之。是故甚愛必大費。欲虛身。是愛也。欲惜靈。是愛也。愛則愛矣。必無中費心。虛中費意。靈中費身。費之至。方為真愛。藏者。養也。多藏必厚其神。神清而知足。神凝而止知。神靈而知身。知身而不親其名。知身而不多其貨。知身而不為其病。不親名。不多貨。不為病。因身之清。神之靈也。故不有辱於我。取殆於我。如此親其身。多其氣。不病其神。可以為道之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