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化概论
135494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基本范畴

西方文化(western culture)与西方文明(western civilization)的研究在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中的学习与教授已经有久远的历史,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研究是按照具体的学科分类所进行的研究,如西方文学、西方历史、西方哲学、西方宗教与西方科学技术史等分学科的研究,或是更具体的按照民族语言与国家来划分的学科,如英国语言文学与历史哲学、法国语言文学与文化、德国或美国的历史宗教与文化等,并不是对西方文明与文化的整体性研究。

将西方的文化与文明作为一个整体,从文化原理与发展规律角度进行的研究,在高等院校开设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在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中,其实并不多见。

在我国,西方文化概论的研究,不但是一门新的课程,同时还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的综合性新学科。这就使它不同于以前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西洋文化史或西方文化史等课程,而是一门以研究西方文化的本质特性、主要范畴与结构组成的理论课程。在开始研究西方文化之前,我们必然要遇到的问题是,这门学科的内涵与功能是什么?它的规范如何形成?为什么要学习这门学科?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先要对这门学科的一些中心范畴与概念进行分析,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这门学科的前提,也是本书绪论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世界文化体系的划分

在研究世界文化时要按照不同的文化区域对国家民族进行划分,这种划分以地域文化或行政区域等方面为标准。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2000)》中就将世界国家分为8个地区: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41个国家、阿拉伯14个国家、南亚和中亚16个国家、东亚6个国家与地区、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12个国家、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2个国家、北美2个国家、欧洲37个国家,一共150个国家地区。

除此之外,也可以依据世界文化的历史形态进行不同体系的划分,这样更有利于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把握文化特征。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可以将世界文化划分为以下8个大的体系:

1.亚洲太平洋文化体系:从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一直到东北亚地区,包括日本、朝鲜等国都属于这一文化体系。从历史上看,这种文化可能在远古时代经过白令海峡进入了美洲。另外它还分布于东南亚到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

2.南亚文化体系:以南亚印度半岛为中心形成南亚文化体系,它同样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并在这里与亚洲太平洋文化相交汇。古代南亚文化还曾经影响过东亚、中亚与西亚的部分国家与地区。

3.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体系:最早从地中海地区的希腊罗马起源,以后文化中心向西欧移动,形成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体系,也包括东欧、北欧、西欧直到俄罗斯。其中东西欧洲、南北欧洲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基本文化类型是相同的。

4.中东阿拉伯文化体系:从阿拉伯半岛、西亚到欧洲的土耳其、东南亚部分地区与南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非洲部分地区。这是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文化体系。

5.北美大洋洲文化体系:包括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主要是15—16世纪发现新大陆与环球海上航线开通之后,由大量的移民与原住民所共同形成的文化。

6.拉丁美洲文化体系:以拉丁美洲国家为主体所形成的文化体系。传统的美洲三大古代文化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与印加文化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所毁灭后,混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7.非洲文化体系:北非地区的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文明,海上大交通之后,东西非与南部非洲和中非陆续被殖民,在古代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非洲文化体系。

8.犹太文化体系:以色列是在古老的犹太文化基础上重新建立的国家,是犹太文化最集中的区域。犹太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犹太文化以这种宗教为中心。在现代社会中,犹太民族与宗教主要分布于欧美国家。

可以看出,我们这种划分主要是以区域与文化传统结合进行的一种划分。世界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大量的文化类型,其中许多文化其实已经不存在,它的传统已经由后起的文化所继承或是改型。比如曾经在世界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腓尼基文明、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等等,现在都已经成为历史,所以我们就不再列为独立文化体系。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虽然也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基本从属于某一种大的文化体系。如俄罗斯与中东欧一些国家,以东正教为主要宗教,与西欧的基督教国家虽然有一定差异,但由于其文化传统上仍有相当大的共同特性,我们不再分别列出。总之,这种划分的原则只能是反映主要文化流派与大的文化体系,而不可能对所有民族文化进行详尽无遗或是过于琐细的划分。

我们所要研究的西方文化,就是以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由于历史原因,它与北美大洋洲文化也有较密切的关系。从地域上说,它以欧洲为中心,兼及北美洲与大洋洲。

二、“西方”与“东方”的范畴

中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六国表》中说过:

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熟。

2000年前的司马迁所说的“西方”与“东方”与我们现在所说东西方并不相同,但是他对文化和时空的感受与思考,以及其中充溢着的哲理,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有参考价值。

另一位比司马迁时代晚近的西方学者同样思考过东西方的关系,这就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

世界历史从“东方”到“西方”,因为欧洲绝对地是历史的终点,亚洲是起点。世界的历史只有一个东方κατ,ε,ζοχη'v(“东方”这个名词的本身是一个完全相对的东西);因为地球虽然是圆的,历史并不围绕着它转动,相反地,历史是有一个决定的“东方”,就是亚细亚。

黑格尔的东西方已经与我们今天的概念十分相近了,因为从古代希腊起,欧洲已经开始把自己称为西方,亚洲则代表东方。当然,黑格尔的说法是片面的,因为并非只有“东方”是一个“完全相对的东西”,地球是圆的,所以西方同样是完全相对的。尽管黑格尔关于东西文化的见解中掺杂着狭隘的民族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但是他能够看到并肯定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这对于今天的文化研究仍然不无借鉴作用。

其实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世界主要文化体系中,除了地中海大西洋与北美大洋洲之外,近代以来几乎都被看成是“东方”,包括非洲与拉丁美洲也都被笼统地称为“东方”,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无边的东方”。

实际上世界文化不可能用绝对二元的观点来看,并不是只有东方与西方,更不是除了西方之外全部是东方。东西方文化只是历史所形成的两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化类型,这两种文化类型及其划分对于世界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要看到,这两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其他多种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东方与西方,是客观存在的空间概念,人类的认识来自于空间与时间,这是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所有的认识都从时空关系开始。但是,地球是一个运动的球体,它的任何方向都只是相对的,在宇宙中,可以说既没有绝对的东方,也没有绝对的西方。地球是圆形的,如果我们向东或是向西一直运动,经过一次环球航行,仍然会回到出发点。这一事实在1519年到1521年由葡萄牙人索尔南多·德·麦哲伦(Ferno de Magalhes,约1480—1521)的船队所进行的环球航行中已经得到证明。虽然麦哲伦本人于1521年4月在菲律宾遇难,但是他的船员们回到了出发点西班牙。时空的相对性决定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互相联系,从古代直到现代,东西方文化之间都是互动与互补的。

最早从文化的意义上明确划分出西方与东方的,应当追溯到公元前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公元前492年到公元前447年,欧洲爱琴海岸的古代希腊与东方帝国波斯进行了多次战争,在这场大战中,希腊人认识到自己与波斯人之间,不但在地理位置、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大不相同,而且在政治、军事制度乃至语言文化之间都存在巨大差异。由于波斯帝国在希腊的东边,是亚洲国家,于是希腊人产生了最早的东方文化概念,并且开始把自己视为相对于东方的西方民族。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os,约公元前484—约前425)在其名著《历史》中,根据当时的世界地理知识,对于希腊的位置与其他国家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希腊地处欧罗巴大陆,东边是亚细亚大陆,波斯是位于亚细亚的国家,最东边的国家是印度。欧罗巴大陆属于西方,亚细亚大陆属于东方。希罗多德写道:

印度以东的全部地区是一片沙砾地带;在我们多少确实知道的所有亚细亚民族当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东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为由印度再向东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无人了。

希罗多德明确地把亚细亚及亚洲大陆的国家如波斯、印度等说成是位于东方的、日出方向的民族,以区分于地中海的希腊地区,这是较早的东西方文化的区分。希罗多德是希腊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观点对于后世有相当大的影响。黑格尔所引用的希腊文的“东方”与“西方”的名称,正是反映了欧洲这种古老观念的起源。

我们认为,人类文化史上,东方与西方之间一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东西方都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现代社会中,东西方文化仍然对世界有重要影响。世界主要古代文明中,东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文明或西亚文明,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相对来说较早成熟,而古代西方文明即以希腊罗马为主体的地中海文明产生相对较晚。西方古代文明形成的过程中,曾直接受惠于相邻的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中世纪之后,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的科学技术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波斯、印度、犹太文化等也都对西方的发展有过贡献。16世纪之后,随着地理大发现,环球海上航线的开通,西方开始大扩张与殖民运动,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非洲、亚洲与美洲受到殖民者的掠夺,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地与大市场。从宏观来看,西方文化虽然是以西方民族国家为主体的文化,但它并不是与世界其他文化毫无关联的文化。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西方与东方等概念作出界定。

西方

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西方”演变成为一个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固定所指的概念。

从地理、经济与政治的意义而言,西方主要指欧洲与北美国家美国与加拿大。如果从欧洲文化的历史来看,它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文化系统:

其一是地中海文化系统,这是西方文化的起源。以地中海区域的国家为主,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就在这里诞生。其二是西欧文化系统,也是所谓的“大西洋文化”的主体。其三是东欧文化系统,欧亚大陆的欧洲东部地区,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国俄罗斯曾经在这里建立起沙俄大帝国的势力范围。实际上,自文艺复兴以来,这三个大的文化系统就逐渐融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大的西方文化范围。

在欧洲之外,西方文化还包括了北美与大洋洲的文化,它可以看做西方文化的第四个组成部分。

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也应当包括在西方国家之中。日本在近代以来进行了社会改革,学习西方的社会思想,曾经有过“脱亚入欧”的口号。日本在经济政治上也被认为属于西方国家集团,参加了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组织。但是从地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东亚,属于东方国家。日本历史上曾经长期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又保持了本土的文化传统,所以一般认为,日本的文化类型仍然属于东方。

综上所述,西方作为一个与东方相对的文化形态,主要指以希腊罗马文化为起源,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信仰,以近现代工业为经济模式的文化形态。

东方

“东方”,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主要指亚洲国家与民族。按照距离欧洲的远近不同,分别被称为中东地区与远东地区。中东,指与欧洲距离较近的阿拉伯半岛与西亚地区,西亚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与地区。这一地区宗教信仰复杂,以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为主,特别是伊斯兰教在中东是最重要的宗教。与西亚相邻的中亚地区,古代曾经受到过西亚相当大的影响,中亚国家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20世纪以来,中亚国家曾经属于苏联,直到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各国才独立。从文化历史来看,中亚地区是世界多种文明交汇的地区,中国古代文明、西亚文明与欧洲文明都对中亚有过较大的影响。

远东则有两个主要地区,第一个是东亚与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化,被看成是远东的代表。第二个是指南亚地区,包括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与地区;印度由于历史久远,在文化研究中影响较大。除此之外,东南亚国家有时也被看成是远东,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帝汶、文莱等国家。

以上只是粗略的划分,世界历史的演变中,曾经产生过难以计数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类型,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构成、疆域、政权都有过相当大的变化,很难进行绝对的划分,甚至有的国家领土、区域归属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东西方之间有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理分界线?

有这样一种看法,如果从地理位置进行具体的划分,东西方的划分是以安纳托利亚高原为界,安纳托利亚高原位于土耳其。这是一片位于东西方之间的地域,安纳托利亚高原以西为西方,高原以东为东方。所以这种划分反而给土耳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直到今天,土耳其应当属于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还是有一定争论的。这个国家位于亚洲最西端,它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奥斯曼大帝国,也可以说是位于东西方之间的历史文化。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用欧美国家来代表西方,或是用欧洲发达国家甚至用欧洲联盟或是发达国家集团组织来代表西方。虽然这些说法并不精确,但由于约定俗成的所指,也已经广泛流行。比较典型的是所谓“西方七国首脑会议”。20世纪70年代初期,工业化国家中普遍爆发了经济危机,西方各国为了协调彼此间的经济关系,采取共同立场以应对全球性的危机。经法国政府提议,于1975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法国巴黎郊外的郎布依埃召开了有法国、联邦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6国参加的西方国家首脑会议。次年,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市举行了西方国家第二次首脑会议,加拿大参加了此次会议,因此这一会议被人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后来这一会议作为一种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从1992年起,俄罗斯的领导人不断参加会议,与西方国家首脑进行会晤与磋商。1997年6月20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美国丹佛市举行,俄罗斯领导人正式参加会议,这样,七国会议成为八国会议,但名称仍没有改动。

在本书中,我们以上文所指出的西方三种文化构成及其定义为准,赋予“西方”概念以具体的范围与内容,以防止概念的含混不清。

三、关于“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争议很多的概念,存在着各种互相反对的说法。关于文化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学习的需要,我们只能对这个概念进行最简单的梳理,归纳出其基本的意义,以利于掌握运用。

其一,从语义与词源的角度来定义“文化”概念。

德文kultur,英法文的culture,都是“文化”的含义,在语源学上一般认为是来自拉丁文cultus,其词根是col,也就是希腊文中的koa,是农业的意思。中国学者陈序经曾考察过这一个词,他指出:

Cultus 的意义,有了好几种:第一,是含有耕种的意义,比方,agri non omnes Frufiferi suntqui Coluntur(Cicero,Tusc,2,5.13),就是这个意思。第二,是含有居住的意义,比方colitur ea(urbis)et habitatur frequentisslme(Cicero Verr,2,4.53),就是这个意思。第三,是含有练习的意义(比较Cicerro,Brut,9,1)。第四,是含有留心或注意的意义。这不只是指人类留心或注意于某种东西,而且含有神灵留心或注意于某种事物。比方,Deos deaque vencror qui hanc urbem colunt 看Plaut 5,1,19),就是这个意思。第五,是含有敬神的意义,比方:Hos deos et venerari et colere debemus(Cicero,De Deorum Matura 2,28.71);又如,西塞罗所谓哲学灵魂的文化(Cultura arrirui est Philosophia),也可说是表示文化的精神方面的意义。

从这个词的语源学分析中,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作用。从大约12000年前开始的新石器时代起,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是古代人类经历了蒙昧与野蛮时代,创造出采集渔猎的生产方式之后的一个新阶段。从这时起,人类不再完全依赖自然,并且改造了自然,人们自己种植粮食,驯养牲畜,不再以采集自然中生长的野果为主要食物,不再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从事农业的民族最早定居下来,创造了语言文字,发展了理性思维与道德观念,建立了人类社会。

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极为久远。农业生产需要一定的地球环境,首先是土壤层的形成,为农业种植活动提供条件。同时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在地球第四纪的三百万年历史上,只有全新世的近一万年,气候变得温暖起来,才真正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公元前4000年,尼罗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上下埃及王国形成,文字出现。美索不达米亚人在稍后,也就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进入乌鲁克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大发展,创造了象形文字。稍后,苏美尔人创造了城邦。文化的创造也在东亚与南亚同时产生,印度河流域、中国长江黄河流域都独立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与文化。

人类在文化的发展中,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生活条件,如生活与生产工具的使用,文字的发明,青铜器到铁器的应用等等,这些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通过文化的创造,人类从蒙昧与野蛮时代进入到文明社会。

了解各种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助于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更应当注意的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见解,这就是《易经》中的一段名言:

天文也,文化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汉语中的“文化”一词,就是从这句话中衍生出来的,它同样表达了人类在与自然的关联中,利用自然,创造并且传播文化的意思。

其二,从文化的性质与特点来定义“文化”概念。

当代西方与东方一样,学术界有一种文化研究的热潮,学者们往往把它的起源归之于英国的马修·阿诺尔德,对于这种看法正确与否我们先不作结论,但阿诺尔德确实发表过关于文化的定义。阿诺尔德认为文化其实是一种:

对于完美追求,一种趋于对于思索与精神境界的向往……文化完全是企图接近那完美、文雅和发展的事物。

对于这种文化与美好的境界,只有通过教化才能得到。虽然东西方关于教化的目标与方式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强调教化思想仍然是基本相同的。

另外,美国学者鲁本·本尼迪克特也提出自己的文化概念:

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

这一概念中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把文化理解为思维与行为模式,基本上是偏重于人的精神活动领域,包括语言、风俗等相关方面。其二,它的重点是强调民族的文化特性,是某一民族所特有而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这是与上述定义所不同的,上述定义主要是从人类文化的共同特性来思考的。

其三,从社会构成的角度来定义“文化”概念。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曾经对于文化有过这样的定义:

我同意并采用P.巴格比(Bagby)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即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内在和外在行为的规则,但那些原本是明显遗传下来的规则不算文化”。巴格比附加的:由于文化是“在历史中业已成型或重复出现的成分”,所以“文化是历史可被认知的一面”……怀特海说:“世上每一个因具有高级活动而闻名的时代,在其顶峰阶段,以及在造成这一顶峰阶段的代表人物中间,都能发现某种深刻、普遍的特征,它们被不声不响地接受,在人们日常发生的行为上打下自己的印记。”如果依从怀特海的说法,我就应在精神的意义上给文明一个定义。它也许可以称之为创造一种社会状态的努力,在这个社会状态中,整个人类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家庭的成员,将在一起和谐地生活。我相信,这就是迄今已知的所有文明一直有意无意追求的目标。

将文明或是文化作为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定义。它并不是文化的基本定义,因为这种理想的“大家庭”式的社会状态当然是所有文明所追求的,但是毕竟目前并未能在所有的民族与国家中实现,但不能因此说现在就没有文明或是文化。我们赞同的是,将文化与社会状态联系起来,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这是当代文化概念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从社会生活的多层次、多角度理解文化,而不是对文化作过于狭隘的理解。

最后要提到的是,“文化”一词在当代西方的“文化研究”等流派中有特有的含义与理解。从20世纪中期起,“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在西方蓬勃兴起,出现了文化唯物论、新历史主义等学术流派。文化是他们的中心观念之一。对他们来说文化是指学科界限的突破,是“历史大联合”(弗里德里克·杰姆逊语),其关注的中心是“大众传媒”与“话语权力”等特有的概念。这种理解与传统的概念有所不同,这是需要注意的。

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文化有多种层次的理解,这也是正常的。如有人将文化看成是文学艺术、体育与娱乐活动,甚至有人认为只有吹拉弹唱、书法绘画、小说戏剧等才算是“文化”,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不应当属于文化的范畴。应当说,这种理解与学术意义上的“文化”属于不同层次的理解,各有自己的侧重,不可相提并论。我们在本书中是从学术意义上来理解文化的,所以要有自己的定义。

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具有独立特性的综合体系,它主要包括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态和精神意识形态三个大的层次。这三个大的层次是互相关联的。它也就必然是人类的行为与精神活动的总体。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的总体性构成的观念。这种类型的观念在文化研究中相当普遍,正因为它流传非常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多数人最常使用的概念,也就是说,它在各种研究文化的论著中经常看到,虽然各有不同之处,但基本内容是相近的。

四、文化体系的构成

文化作为一个系统结构就是说它具有体系性与整体性。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不能取代全体,而且各部分之和也不等于全体。体系是独立的,自足的,同时又是区分于其他体系的,这是体系研究的基本原则。

文化体系的构成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五个方面:1.各国与各民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及其风俗习惯。2.社会生产类型,指文化类型的主要生产方式,如畜牧生产、渔猎生产、农业生产或是工业生产等,在人类历史上,古代文化一般是从农畜业为主的生产形态开始,逐步进入工业社会。由于社会生产类型在文化发展中地位重要,所以一般直接称为工业文化、农业文化、渔猎文化等。3.国家政治机制,包括国家政体与国体、国家法律制度、政府机构等。4.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5.文化的精神取向,主要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化逻辑与民族精神、道德评价等。它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价值判断与精神取向。以上五种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即社会生产生活层次(包括以上所说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社会组织层次(包括以上所说的国家政治机制与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字)、精神意识形态层次(包括文化的精神取向)。由于对文化体系也经常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无意于要求大家削足适履,只是作出简单的层次划分,以便利于掌握和分析。

五、文化与文明

文化与文明是一对互相关联的概念,如何看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否可以等同,也经常存在争论。

文化与文明,彼此之间没有共同词根。从语源学来看,具有非同源的可能性。在拉丁文中,前者以农业耕作为本义,而后者则是强调一种城邦的意识,拉丁文civil的本义为“公民的”、“城市的”。可以说,两者语源上的差异是存在的。但是,如果真正从人类社会历史看,两者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我们已经指出,人类文明是伴随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进入农业社会之后,才有了最早的城邦与公民。所以从历史时代来看,两者也还是有一致之处的。

为了正确理解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外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在分析这些意见的基础上,再确定我们的看法。

我们先来看德国学者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关于文明与文化关系的理解。

每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文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一直是用来表达一种不确定的、多少带有一点伦理意义的区别的,在这本书里是第一次当做一种周期性的意义来用,用以表达一种严格的和必然的有机连续关系(organic succession)。文明是文化的不可避免的归宿……这样,我们就第一次懂得了为什么罗马人是希腊人的后继者,从而古典晚期的埋藏得最深的秘密也就第一次得到了说明。关于罗马人是未曾开启一种伟大发展、反而结束了这种发展的野蛮人这一事实的意义,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呢……一句话,希腊的心灵,罗马的才智;这一对照就是文化与文明的区别素。

这里容易产生的误解是斯宾格勒把文明看成是历史时代的特征,其实恰恰相反,他是把文明作为文化终结的意义,从而有周期性的发展。这就是他所说的:“作为一种历史进程,纯粹的文明就是要不断地摧毁那些业已变成无机的或僵死的形式。”他的公式是,文化——文明的不断循环,文明破坏旧有形式,以创造新的文化。这种观念其实是一种古老的神话的再现,时代是循环发展的,春夏秋冬,萌生——成长——死亡——重生,如此而已。显然,这种观念是反科学的,是一种陈腐的历史循环论。

在文化与文明研究领域里,西方学者发表了相当多有益的看法,但也有一些见解不足为训,或是需要我们一一甄别,不能盲从。我们也要看到,当代中国学者也有许多很有价值的看法,如黄盛璋先生就认为:

在我看来,文化是人类对自然加工、改造即用劳动而创造出来的在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各种表现;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从而脱离野蛮状态的一个社会阶段。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一种文明常是由多种文化汇合而形成。就原始文化和文明而论,最简单的区别,一是低级与高级发展之不同;二是有个体与综合的差异。一般理解:文化和自然相对待,文明和野蛮相对待,文化可以有糟粕,文明只能为精华。考古证明,野蛮时代已有各类文化,但不能称为“文明”,文明高于文化,且为综合与精华的表现,概括地说:文明是文化长期汇流成的河。例如,中国文明就是由各地区、各时期、各种不同的文化汇合而成。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文化即使再重要,也不能代表或称为中国文明。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社会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精神基础的,应是文明,而不是文化。

可以说,这种理解具有历史主义观念,并且依据研究实践作出了综合与概括,恰当地区分了文明与文化的含义,是相当有意义的一家之说。只是表达上并非全无可改进之处,如“文明高于文化”等论断就是作者自己独特的看法,也可能在其他人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至此,我们可以阐明关于文化与文明概念的最主要看法,主要是两点意见:

第一,我们认为文化与文明是两个相关联但又有各自意义与用法的概念。文化与文明不能断然分隔开来,这是因为它们的所指有共同部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毕竟所指范围又有相对差异,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二者又产生了相对的意义的不同。

从基本的意义上,文明指人类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历史形态。这一形态是历史的累积,表明人类脱离原始社会与野蛮生活,因此它具有历史类型学的意义。其中既包括有世界影响的古代文明如埃及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等,也包括地区性的文明,如爱琴文明、米诺文明、西伯里亚文明、阿尔梅特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等。中国《易经》中说“天下文明”,指的是人类从蒙昧转向智慧与知识的历史过程,也可以说与这一意义基本相符。

在本书中,我们也使用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概念来说明一定的社会形态与历史时期。

文明包括了文化的基本构成,所有的文化都是一定文明的具体存在模式,文明在所处的时代就是一定的文化实践。与文明概念相比,文化的概念更注重现实的实践性质,文化是文明形态的实践方式。一般来说,文化是具体的、感性的、实践行为;而文明是概括的、总体的、历史的形态;这只是相对的区分,不是一个绝对标尺。我们说“西方文明”是指由于西方历史文化所形成的这个传统,这个文化形态。而说到“西方文化”时,则主要指西方文化的类型特点,也包括文化当前的与历史的实践方式。举例来说,我们说武术、京剧、中医等是中国的“文化”,但一般不说它们是中国的“文明”。说“相扑”是日本的文化而不说它是日本的“文明”,说可口可乐与爵士音乐是西方文化,但很少说它们是西方“文明”。这种含义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它是人们观念中自觉地对于文化与文明的具体区分。

我们要注意的是,汉语中的“文明”一词有不同用法,我们所研究的主要是文明的学术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文明”一词有另外的用法,如“举止文明”、“文明卫生”等,而且还有一些时代所留下的词汇,如“文明戏”、“文明棍”等,与我们所使用的“文明”一词不同,不属于研究的范围了。

第二,虽然“文明”与“文化”有概念的差异,但是,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重合的部分,远远多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与区分之处。所以在大多数的使用中,没有必要过多地纠缠于它们的细微差别,甚至进行无谓的争议。从广义来说,文明与文化完全可以等同起来,看做基本相同的范畴。这样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它们的实质内容,而不必过分沉溺于概念的分辨。

汝信在其主编的《世界文明大系》丛书的“总序”中说道:

应该指出,人们对“文明”的理论也如同对“文化”的解释一样各不相同,有许多种定义,迄无共识。我们的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探讨哪一种定义更加合适,而在于具体研究世界文明本身。在本书中我们基本上采取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看法,即把“文明”理解为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更具体地说,是指占有一定空间的(即地域性的)社会历史组合体,包括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方面,即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

我们认为,这种分析与对概念的使用是合理的,也是合乎当代文化研究与文明研究实际的。基于以上对于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分析,我们在对西方文化的研究中,将文明作为文化的总体形态来看待,并不刻意区分两个词。一般情况下,我们取这两个词的基本含义相同的部分,可以通用。

六、关于“概论”

什么是“概论”?

关于概论,经常见到的有这样一种错误理解,是将“概论”理解为一般的介绍(introduction),或是将概论看成是基本知识的简介,这样的“概论”理解当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概论并不是泛论,不是基本知识或历史常识的介绍,更不是历史知识百科全书。如果将概论理解为简介或是文献资料的编排,不利于从理论上把握研究对象的实质,理论是在知识基础上的认识深化,它以理性分析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本质与变化规律。

概论,首先是一种“论”,就是理论。

论与史不同,论以观念分析为重点,史则以事实陈述为特点。中国古代学者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说》中说:

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引述经典,叙说道理,就是论说。他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论如析薪”,就是论说的这种方式如同用锋利的斧头来劈木柴一样,势不可挡,直达目的,这真是十分精彩的说法。概论就是这样的理论研究,它的要点是对于某一学科基本原理的分析阐释与本质特征的把握,所以英语中的“概论”也经常表达为“原理”(the principles)。

西方文化概论,就是关于西方文化基本原理的研究,是对于西方文化体系的基本构成、本质特性与发展规律的揭示。这就决定了它不是一般的文化史,而是对于西方文化历史过程的理性观照。同时也要看到,史与论之间不是对立的,理论是建立在众多文化现象的分析之上的,历史过程总是呈现为现象性的,没有历史事实的“概论”是空洞的。而单纯现象的描述,同样是绝对不可能取代理论阐释的。故此,史论结合是一种理想的途径,也是本书所努力的目标。

西方文化概论,主要内容包括西方文化产生的欧美国家与民族的地理环境、民族历史与现状的情况综述;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分期与历史进程;欧美国家的民族宗教信仰、社会生产与生活状况、科学技术、教育、政治经济与国家制度、文学艺术等相关方面的分析;西方与世界其他民族,特别是与东方民族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它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历史作用及其现象的研究,加深对西方文化本质特性的理解,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为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提供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参考。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样,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创造了光辉成就的文化。它与世界其他文化一起,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进入近代社会之后,由于西方国家较早实现了工业化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所以一些西方学者和思想家们,宣扬一种西方中心主义观念,认为西方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对于其他民族文化则没有正确的评价。这种“西方中心”观念论受到西方国家有识之士的反对。真正优秀的文化能够公正地看待世界多种文化,肯定其他文化的贡献与创造。当然,只有极少数人赞同西方中心或是自我中心,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越来越强。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时,也要正确地评价东西方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相互关系,批判西方中心或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观念,树立起不同文化之间互相补益、互相促进的历史主义观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汇通,真诚学习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