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13526900000005

第5章 古典文学名词

古典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博大,发展充分,因此,有关的名词术语也就显得异常繁多。这些名词术语,是学习古代文学时很常用的,我们统一列在这里,以供学习时查阅之用。

律诗

又称为近体律诗,古诗的一种形式。孕育于南朝,定型于唐代,在押韵、对仗、平仄、字句等方面有确定的规则。杜甫、李商隐等都特别擅长于律诗。

古体诗

又称为“古风”,古诗的一种形式,古代的自由体诗。唐代律诗定型以后,指那些学习汉魏六朝诗而写作的诗。古体诗在押韵、对仗、平仄、字句等方面比较自由随意。李白、李贺等人喜作古体诗。

乐府

最初指汉武帝时所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能为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制订乐谱。后人将这个机构制作、采集的乐歌称之为“乐府”。汉乐府诗以民歌为多,另外还包括文人制作的可入乐歌曲,大多保存在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汉乐府故事性较强,常用比兴和铺陈手法,多描写人物的语言与行动,有《上邪》、《上山采蘼芜》、《东门行》、《陌上桑》等名篇。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被称为“乐府双璧”。魏晋以后,文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模拟汉乐府写出的作品称为“拟乐府”,如唐诗中的《从军行》、《塞上曲》、《关山月》。杜甫的《兵车行》、《哀江头》等作品,则为“新题乐府”。

古文

唐以后文人所说的“古文”,一般是指学习先秦两汉文章而写的文章,强调内容的充实、语言形式的规范、表现技巧运用的适度,不过分追求华美。明清以来把范围扩大到学习唐宋八大家文风的文章。古文是唐宋以后文章的主流。

辞赋

文体名,发源于“楚辞”而大兴于汉代,是没有音乐伴奏却有一定节奏、要押韵、惯用铺陈和主客对话的文学体裁。最早以赋名篇的是荀子的《赋篇》,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也是初期的赋体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汉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汉赋名家还有扬雄、班固、张衡等。

骈文

骈文是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偶文”、“四六文”。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文一般全篇对偶,常为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注重词藻和用典。骈文代表作有南朝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等。

时文

指当时流行的、科举应试的文体,又称为“科举时文”、“制艺”。各时代具体所指不同,唐代指骈文与律赋,明清指八股文。

词的名称

词是一种诗歌形式,别名很多,主要有:曲子词、诗余、长短句、乐府。

词牌

词是配乐歌唱的,一首词需要按某一特定乐谱来写作,所以作词称为填词,所依据的乐谱称为词调。词调名称,如“蝶恋花”、“菩萨蛮”、“鹧鸪天”等,又称为词牌。

词的形式

词在形式上一般分为小令词、中调词和长调词三种。小令词指篇幅短小,一般在58字以内的词。中调词一般指59字至90字的词,更长的为长调词。长调词有的分三阕,最长的有四阕。长调词往往又称之为“慢词”。晚唐至宋初作家主要写小令词,柳永以后中长调词渐渐发展。

词的分片

词在体制上与诗突出的不同,在于大多数的词牌都分片,即全篇分成数段。最少的分为两段,多的有三段和四段,一段叫一“片”或一“阕”。于是有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前阕、后阕,一阕、二阕、三阕、四阕等名称。

志怪小说

记述神仙鬼怪内容的小说,六朝时期比较流行,后世有所衰落,但历代均有志怪小说。代表作有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宋张师正的《括异志》和洪迈的《夷坚志》。

轶事小说

写逸闻琐事的小说,笔法简略,主人公是现实中的人。代表作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唐传奇

唐代出现的文言小说,有丰富的想象和大量虚构的情节,注重刻画人物形象,情节完整曲折。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如《莺莺传》、《柳毅传》、《霍小玉传》等。另有《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讽刺批判现实之作,《昆仑奴》、《虬髯客传》等描写义侠刺客的作品。唐传奇艺术价值很高,对宋代以后文言小说的发展影响很深。唐传奇还为后代的戏曲提供了基本素材,如《西厢记》源于《莺莺传》,《倩女离魂》取材于《离魂记》,《紫钗记》取材于《霍小玉传》等。

话本

“说话”是一种类似现代说书的讲说故事的民间艺术。“说话”艺人的底本,称为“话本”。现存最早印行的话本,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洪楩(pián)所刻印的《清平山堂话本》。宋、元话本的文学形式,在明代逐渐引起文人的广泛关注,文人一方面对旧话本进行整理加工,一方面又模拟话本的形式写出专供阅读的话本,后人称之为“拟话本”。明代拟话本的名作是“三言”和“二拍”。

神魔小说

受志怪小说影响形成的小说类型,流行于明清。想象力丰富,往往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故事。代表作有吴承恩的《西游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李汝珍的《镜花缘》、李百川的《绿野仙踪》等。

世情小说

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的小说,兴盛于明清时期。代表作有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才子佳人小说

其故事主角为文人才子和貌美佳人,思想多比较浅薄平庸,但明以来很发达。代表作有名教中人的《好逑传》、荻岸山人的《平山冷燕》、陈森的《品花宝鉴》、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俞达的《青楼梦》、张春帆的《九尾龟》。

历史演义小说

用通俗的语言敷演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的历史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

英雄传奇小说

以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把英雄人物的传奇性和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起来刻画其性格,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举”。代表作有施耐庵的《水浒传》。

笔记小说

兼有“笔记”和“小说”特点的小说,也是富有散文化特色的小说。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有笔记小说特性。

谴责小说

揭发和披露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小说,兴盛于清末。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有“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称。

元曲

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两者都与当时流行的北方音乐结合,故又统称为“曲”。但杂剧属于戏剧,有角色,有故事,有科、白、唱;散曲不是戏剧,没有科白,不用角色表演,和词的性质相近,是一种新诗体。

明清传奇

在宋、元南方戏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戏剧形态,包括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等声腔及其剧本。明清传奇的重要作品有元末明初高明的《琵琶记》、明中后期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清初李玉的《清忠谱》、李渔的《笠翁十种曲》、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