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13476800000010

第10章 近现代强国“六大阶段”之三:赶超战略时代

赶超战略时代对应的是第二次世界工业革命的后期,及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萌芽期。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底子还基本是洋务运动的成果,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赶超,基本上完善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业,而且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方面保持着与世界同步,多项技术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比如我国在世界上最先生产出单晶硅,而单晶硅则是制造计算机最重要的原料。

这一时期,中国不仅打赢了一场战争,而且建立起航空、航天、原子能等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至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已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核潜艇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无所不能造的工业大国。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全球排名从1949年的第13位上升到1976年第6位。

而赶超战略时代取得这些成就是在极其特殊的发展条件下取得的。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生产极其重要。发展工业,大量的人脱离农业生产,但这必然会导致出现粮食短缺以及工农业争夺劳动力的状况。早期,欧洲国家可以通过大规模扩展殖民地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美国的“南北战争”归根结底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与南方农业资产阶级争夺劳动力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加以解决,但粮食短缺是非常难解决的,在中国更是如此。清末时期,康有为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过移民巴西的主张,但都没有实现。

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在中国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经不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道路,按照中国的人口与耕地情况,中国的粮食单产必须达到世界粮食平均单产量的3倍才可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于农业来说,提高产量非常困难,即使像杂交水稻这样的技术也只能使产量增加15%左右,因此很多人都预言:“中国政府不可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此,中国政府在多方面不懈努力。

1、加速水患治理与水利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江河水患。全国大大小小上千条河流,每年都会发生多场洪水泛滥。尽管历史上出现过像大禹治水、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那样的个别英雄事迹,但却从未有人对整个水患根治过。新中国刚成立,政府就对大江大河进行了全面的治理,基本形成了水由人控制、服从人设计的格局。不仅洪水泛滥的历史基本结束,而且变水害为水利,基本上消灭了大面积的干旱现象。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据统计,截至1979年,全国各地共建成了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同时,开掘、兴建人工河道近百条,新建万亩以上的灌溉区5000多处。灌溉面积达到8亿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

有计算显示,赶超战略时代,靠群众完成的工程体积为2527亿立方米,靠政府投入完成的工程体积为1083亿立方米,总计为3610亿立方米。在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间,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工程总量相当于1200座三峡工程,平均每年建成40座。

2、育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赶超战略时代,我国的育种技术进步巨大,先后掌握了高产小麦,高产玉米、杂交水稻等技术,特别是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从1970年开始大“上马”,到1973年就实现三系配套,进程相当快,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结果,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3、引进化肥设备

提高农业产量,化肥非常重要,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占40%~60%。1972年中日建交后,中国从日本引进了大批化肥、农药生产设备,化肥产量从39000吨上升到了8693000吨,为我国粮食增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粮食单产量达到了世界平均粮食单产量的3倍多,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乡镇工业——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智慧选择

乡镇工业当时叫社队工业,中国城市工业的伟大成就,世人皆知,而农村工业,人们知道的就比较少了。按照中国的国情,我国始终面临着吃饭与发展工业的两难抉择,如果我们大力发展城市工业,则必然会产生城市工业人口与农业人口争粮的问题,如果我们等粮食问题解决后再发展工业则时不我待,中国的社队工业就是在生产粮食与发展工业之间的一个平衡,这是中国最伟大的创举。

1970年,国家鼓励大办地方农机厂、农具厂以及与农业有关的其他企业,这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农村纷纷行动起来,创办各种规模的农具、粮油加工、建材、编织、服装等社队工业。几年中社队工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社队工业的特点是:围绕农业办工业,工业为农业服务;为城市工业加工服务;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适应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力状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1965年至1976年期间,按不变价格计算,全国社办工业产值由5.3亿元增长到123.9亿元,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0.4%上升到3.8%。社队工业还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初步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事实证明,这一时期农村社队工业的蓬勃兴起,起到了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也为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优先重工业的战略没有错误

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批判赶超战略时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对于小国来说,发展轻工业,搞出口导向是唯一选择;中等国家,轻工业优先,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重则为合适选择;但对中国这种大国来说,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兼顾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就成了赶超战略时代的最佳选择,在当时轻工行业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纺织工业,另一个是塑料工业,纺织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塑料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纺织工业的原材料主要是棉花和化学纤维,没有粮食的高产就不可能有纺织工业的发展,只有粮食问题解决了,才可以用多余的耕地去种植棉花。改革开放后我国纺织工业大发展的基础,就是粮食的高产,另外化学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没有石油工业就没有化学纤维,现在纺织工业的原料大部分仍然是化学纤维。

塑料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展起来的,比如台湾首富王永庆和香港首富李嘉诚都从塑料工业起家,而塑料工业的原料基本上来源于石油,如果没有石油工业的发展,塑料工业也发展不起来,当时亚洲四小龙发展轻工业可以进口石油,而进口石油对中国当时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没有石油工业的话,不仅塑料工业发展不起来,纺织工业也发展不好,而石油的开采、冶炼则属于重化工业。

笔者近期看到一个观点,认为洋务运动失败是因为中国没有优先发展纺织业,这种说法简直幼稚得可笑,不值一驳。

重化工业不仅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也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工业机械。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讲,工业机械完全依赖进口根本不现实。没有外汇储备做基础,昂贵的电站设备、大型机床、采矿机械和载重车辆、彩电、冰箱生产线的引进就成了一句空话。宝钢一期工程耗资178亿美元从日本引进设备,几乎耗干中国全部外汇,导致巨额财政赤字,而所消耗的外汇一部分是在毛泽东时期通过国家的节俭而积累的。

因此从重化工业为轻工业提供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角度看,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战略一点错误都没有,没有赶超战略时代奠定的重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后的轻工业,特别是消费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赶超战略的巨大成就

赶超战略时代的经济并非完美无缺,这是经济高速发展所不可避免的。但赶超战略时代的经济成就是巨大的,如果没有赶超战略时代的工业革命,后来的改革也就没有了要改革的对象。

从1952年至赶超战略时代结束,中国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了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6.17亿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立方米增长到了5100万立方米,电力从70亿度增长到了2560亿度,原油产量从空白发展到了1.04亿吨,化肥产量从39000吨上升到了8693000吨,农药从2000吨增加到53万吨。

军事及工业成就巨大

赶超战略时代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中国成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国,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1975年,这个比率反了过来,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

赶超战略时代搞出了“两弹一星”,以最小的代价建造了祖国的核保护伞。其中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返回式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以及核潜艇试验成功等,这一切都大长了中国人民的气,灭了敌对国家的威风,打破了核垄断和核讹诈,争取了长时间的国家安全,今天我们才可以在“两弹一星”的核保护伞下安居乐业。

航天工业由空白跃居世界第三。1954年,中国第一批飞机试制成功;两年以后,中国首次试制的歼五喷气飞机获得成功,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成批生产喷气飞机的国家。各个系列型号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陆续飞上蓝天,而运十(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的研制成功,正是我国当时航空工业飞速发展的集成和写照。1980年9月运十首次试飞成功后,美国道格拉斯一副总裁看了飞机之后说:“你们航空工业一下子赶上来了15年”。但是因为保密需要,航空航天工业的许多产值没有计算和公布。

军民两用的“三线工业”、船舶工业等跃居世界第三。以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导弹驱逐舰下水为标志的中国的船泊工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有些技术是超美苏的。各型装甲车、坦克、战术战略导弹、兵器、兵车研制成功,标志中国的“三线工业”、船泊工业跃居世界第三。因为保密需要,这些也没有计算工业产值。

教育成就显著

在文教方面,“文革”结束时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最高曾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建立了上千所大专院校和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投入从来没达到过3%这一世界平均线。赶超战略时代的升学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最高的。改革开放之初,海外和香港地区商人对在中国投资普遍的担忧是:在大陆是否能招到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他们以为大陆像菲律宾和印尼)。但令最初试探性投资的外商惊奇的是,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到处都是,这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科技成就振奋人心

赶超战略时代的另一个巨大成就是建立了规模庞大、分布领域广泛的科研院所,保守估计有3000多所,为我国科学研究和设计的全方位发展打下了基础。而这样庞大的科研体系,在发展中国家是唯一的,在全球范围来看,也只有美、苏拥有这样齐全的科研门类配套。没有这些科研机构,中国在解放后二三十年建起民用和军事工业,根本不可想象。这些院所的存在,为改革开放后对进口技术的消化吸收、设备及零部件国产化、跟踪国际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等,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这个时代科技原创能力强大,各个领域创造了无数第一。人造卫星、导弹、核潜艇、大型喷气客机、人工合成胰岛素、汉字激光照排、卫星回收、计算机、直升飞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大规模集成计算机、CPU(我们还出口到日本);歼十、神5载人宇宙飞船是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反导系统,导弹、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小麦高产等世界闻名;复方甲醚、针刺麻醉手术;内燃铁路机车、现代海船(包括30万吨集装箱轮)、微电子;“远望号”系列船,其技术高度至今难以逾越。那时的报纸经常报道国家创造发明和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也和美苏水平进行对比,有些技术是超美苏的。

医疗成就进步巨大

在医疗卫生建设方面,各县城和公社建立了卫生院,并培养了遍布乡村的“赤脚医生”队伍。城市居民实现免费医疗,农民看病也收费低廉。相对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使得1976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达到男人为66岁,女人69岁,这在发展中国家中几乎居于最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成就是在国际环境恶劣、大战不断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的。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既没留下外债,也无通货膨胀,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极其罕见的。赶超战略时代还留下大量外汇储备,截至1977年我国共有黄金储备1280万盎司,外汇储备23.45亿美元,这为后来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准备了条件。

30年前中国流行过一句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苏联及原来的部分东欧国家就靠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富裕,俄罗斯的经济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到前苏联的水平,当然,当年的社会主义还狭隘地等同于“计划经济”,不过我们也彻底失去了去验证这个“狭隘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让中国实现富裕的可能性,这也成为一个永远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