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谈钱不伤感情(财蜜eMook)
13435200000005

第5章 找亲友VS找银行(1)

为什么反对找亲友借钱

冯学荣

“需要钱,找亲友”——这个观念,在我们中国,那是根深蒂固,一代传一代,几乎人人都认为:“找亲友借钱”是天经地义,似乎没有几个人对此提出过质疑。

我首先跟大家讲一个历史上的小故事。

清末民初的知名“海归少壮派”官僚曹汝霖,在其《一生之回忆》里面,讲述了以下一个故事。

不少的读者知道:梁启超有个很知名的儿媳妇,名叫林徽因,这个林徽因,她的父亲名叫“林长民”——也是清末民初的知名人士。林长民和曹汝霖,两人本来是官场上的朋友,有一次,林长民找曹汝霖借钱,曹汝霖不借,结果,林长民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曹汝霖语),时机一到,林长民煽动北京的学生,(拟)殴打曹汝霖、火烧曹的住宅(赵家楼)——这就是历史上知名的“五四学生运动”。

当然,这个小故事,只是曹汝霖的一面之词,由于林长民死得早,死无对证,这事儿恐怕再也不能确切证实——当然,即便能证实,林长民煽动学生运动,也未必仅仅是因为“借钱未果”这件小事。

但是,这里有一点是符合情理的:“不借钱,伤感情”。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因为“亲友不借钱”这件事,和无数的亲友疏远、甚至闹翻、反目成仇,这种事我们日常都见得多了——这说明:我们虽然号称拥有“五千年文明”,但是,我们在“亲友借钱”这个问题上,其实一直都没有处理好。

在笔者看来,找亲友借钱,是国民陋习之一。

我们将目光回放到农耕时代。在农耕时代,农户有时候遇上荒年,家里断粮了,怎样活命呢?——只好找亲戚、朋友借粮食,先撑过荒年再说,事后,借一斗,还一斗。

再比如在村里盖个房子,找亲友借十个八个大洋,盖完房子之后,慢慢还——钱不够的时候,只能这样,没有别的办法。

可见,在农耕时代,国人在亲戚朋友之间互相借贷,的确有着它的“时代合理性”,这也是“亲友借钱、天经地义”的历史传统的根源。

问题是——时代变了。现代人的“经济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的意识,因此也应该跟着改变。

时代怎么个变了呢?首先,由于农业技术的发达,“荒年”这个千年梦魇,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现在的中国,年年丰收,粮食多得吃不完。再说那建房子,现在也不用找亲戚朋友借个把大洋了,因为现在有银行,银行它愿意给你借钱——我们叫“按揭贷款买房”。

说到“按揭贷款买房”这件事,不少人认为那是“亏了利息”,笔者忍不住指出:这是大错特错。其实,按揭买房,尽管支付了利息,但是结果不但不亏,而且还是赚了!——我来个案例分析:

假如你手上有一百万元,拟购买一套总价一百万元的房子,你有两个方案:

方案一:一次性付款。

方案二:交首付30万,按揭贷款70万(五年)。然后,将手中余下的70万元现金,存银行五年定期。

其中,方案二的损益计算如下:

银行按揭70万,住房公积金贷款年息3.5%,五年“亏”了122500元利息。

但是,手中余下的70万元做银行定存五年,年利率4.75%,五年赚了166250元。

166250–122500=43750元。

也就是说,你找银行按揭贷款70万买房,表面上是亏了122500元的利息,但是实际上,你是赚了43750元的利息——也就是说:在买房的时候,就算你有足够的钱,你最好也不要一次性付款——因为:五年定期的利息,超过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息。

所以,按揭买房,不但不亏,而且是赚到了——反过来说:一次性付款买房,表面上是“节省”了利息,但是实际上是亏了利息,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傻事。

很少人能真正算清楚这个账、能清醒地懂得这个道理。

我们别扯远了,还是回到“亲友借钱”这个话题。

同样是买100万的房子,倘若你手上只有50万,缺50万,那么,你有以下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交首付50万,找银行贷款50万。

方案二:找亲友借50万。一次性付款。

倘若你的亲友不借给你这50万,那么,你的亲友可以将这50万存到银行里,做五年定期,年息4.75%,五年的收益是118750元。

但是,由于你的亲友借了这50万给你了,五年之后,你还他/她50万元,因此,他/她没有利息。

换句话说:你找亲友借50万、借五年,你是赤裸裸地侵吞了他/她118750元的利息收益。

读到这里,假设你觉得不好意思,最后也决定补偿给你的亲友118750元利息,那么,其实你还不如当初做银行按揭,因为50万住房公积金按揭五年,按年息3.5%计算,五年利息仅仅需要87500元。

换句话讲:你找亲友借钱,还不如干脆找银行借钱划算——除非你蓄意要侵吞亲友的利息收益。

这就是“亲友借钱”深层次的真相——你打着“亲情”“友情”的旗号,干的却是压榨、剥削、侵吞亲戚朋友利息收益(财产)的坏事。

所以我说:找亲友借钱,其实是一种陋习。

说到这里,也许有一些读者会提出以下这个疑问:

“经济有困难的时候,亲友不帮助,这样的亲友,要来干什么?”

这个问题,迷惑性很强——它具有很强的杀伤力——看起来这个问题问得很对,但是,我们不妨从对方的角度,反过来也问一问:

“这个亲友和我交往,是为了借钱,这样的亲友,我要来做什么?”

对方这样一反问,似乎也很对。难道不是吗?

这样,更深一层的问题就来了:“亲友”这种社会角色,到底是做什么的?难道有需要的时候,亲友不应该互相帮助吗?

“有需要,亲友就一定要帮助吗?”

那么请问:你有“性需要”的时候,我作为亲友,是不是要贡献我的身体呢?

再请问:你生病的时候,我这个不懂医学的亲友,是不是要给你看病呢?

这两个简单的反问,道出了问题更深一层的本质:社会分工——人人都有他的角色。

你缺衣服时,应该去服装店购买,而不是找亲友帮你裁一套。

你家失火了,你应该拨打119找火警救火,而不是找亲友帮忙。

你失业了,你应该到人才市场找工作,而不是找亲友给你谋职。

同理,你需要钱,你应该找银行借钱,而不是找亲友借钱。

为什么找服装店买衣服?因为服装店的衣服,比亲友制作的衣服更漂亮。

为什么找火警救火?因为火警救起火来,比亲友救火更专业。

为什么去人才市场找工作?因为人才市场提供的选择,比亲友所能提供的选择更多。

为什么找银行借钱?因为银行可借的钱更多、借期可以更长。

也许不少人会说:“你这是纸上谈兵,在现在的中国,平民百姓找银行借钱是很难的!”

可是,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事实上,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你依赖亲友惯了,你没有跨出这一步。

据我所知,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有“信用卡”这种产品,只要你有“开发和使用银行借贷服务”的这种意识,你早就应该办一张信用卡,尽量使用它、按时还款、累积信用,日子久了,信用额度就会从小变大,从一万到三万,再从三万到五万……一旦你需要现金救急,你就不需要找亲友借钱了,因为你可以用这张信用卡,直接从银行的自动柜员机里,提取现金——日后再还。

再往深一层说:诸位有没有想过:假如中国14亿人都停止向亲友借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假设14亿人全部戒除“找亲友借钱”的恶习,那么接下来,可以预见的结果是:中国的民间,将催生一个十分庞大的借贷市场,在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的刺激之下,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会推出亲民的小额借贷产品,另外,民间也会像雨后春笋一般,催生出许许多多的小额借贷公司。

换句话说:即便你不找亲友借钱,到最后,你也一样能借到钱。你的亲友解决不了的问题,原本市场是可以解决的,只不过一直以来,你将原本可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转嫁给自己的亲友了。

将原本可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转嫁给自己的亲友,这就是中国式的“亲情”“友情”,请容笔者不客气地说一句:这种所谓的“亲情”“友情”,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不但虚伪,而且丑陋。

我举香港做例子。在香港,民间小额的借贷需求,催生了大量的借贷公司,这些公司都是政府合法注册,一般叫做“财务公司”,这些公司,每天都在报纸上做海量的广告、求你找他们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