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禅林宝训笔说
13348700000015

第15章

嘗曰。眾人之所忽。聖人之所謹。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非行解相應。詎可為之。要在時時檢責。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儻法令有所未孚。衲子有所未服。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未見有身正。而叢林不治者。

此節復明師教行解相應。師每向人曰。大凡眾人放心縱意忽略之處。却是聖人至謹至慎之地。況為一叢林主人。元是助宣佛化。若不是行解相應。豈敢輕易為之。要在時時自加檢責。切不可使聲名利養。有萌動于心。如此細心守持。猶或所行之法令人有所未孚。孚。信也。衲子有所未服。自當退思深修道德。不可抑人從己。以待將來自有從化之時也。未見有身正。而叢林不治者。

所謂觀德人之容。使人之意消。誠實在茲(記聞)。

此節引德人以証實。所謂觀有德之人的容貌。使人心下染惡冰消者無他。其誠實在德而已田子方名無擇。答魏文候曰。吾師東郭順子。候曰。子何故未嘗稱之。方曰。其為人也。真人貌而天。虗緣而葆真。清而容物。物無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無擇何足以稱之。出莊子外篇能時時檢責。便是最上品人。人不從當責己。真妙劑也。

此篇教人涵養勿暴。免招禍辱也。

靈源謂圓悟曰。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蓄厚養。發用必峻暴。非特無補教門。將恐有招禍辱。

圓悟成都府昭覺寺佛果克勤禪師。彭州駱氏子。嗣五祖演禪師。謂凡為衲子者。雖則具有見道之資質。假若不肯深蓄厚養。發用出來。所作所為。必竟峻險暴虐。如此作為。非但無有補益于教化之門。吾恐異日必招禍害謗辱矣衲子不可不慎。惟深蓄厚養。是真受用。躁進奚益。切宜加察。

此篇教學者以誠信為本。不可斯須去己也。

圓悟禪師曰。學道存乎信。立信存乎誠。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信於己。可以教人無欺。惟信與誠。有補無失。

此節舉誠信為本。心實曰誠。乃信之體也。言實曰信。乃誠之用也。謂學道先須存一信字。立信全在一箇誠字。若人能存至誠于心中。然後使眾人自無所惑。存至信于自己。可以教人則無所欺。惟信之與誠。實有補于我。而無失于人也。

是知誠不一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古人云。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惟善知識當教人以誠信。且心既不誠。事既不信。稱善知識可乎。易曰。惟天下至誠遂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

此節教必誠必信。是知人之誠心不一。自有輕重。則此心莫能保守。信力不一。自有勤怠。則所言莫能施行。魯論云。衣切于體。可以禦寒。食切于命。可以止饑。似俱不可去者。而猶可去。誠信二字。寧死不可失也。惟善知識者。必當教人以至誠。感人以至信。心若妄而不誠。事若欺而不信。稱之為善知識可乎。易繫辭曰。惟天下至誠遂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註曰。性者。德無不實。理無不具。故無人欲之私。能盡者。知之無不明。處之無不當。天下至誠者。言聖人之德。天下莫能加也。贊助也。參者。與天地並立也。

而自既不能盡於己。欲望盡於人。眾必紿而不從。自既不誠於前。而曰誠於後。眾必疑而不信。

此節明自盡而能盡人。設使自既不能盡誠存信于己。而欲望人盡誠存信。眾人必欺紿而不從。紿者。欺也。自既不能盡誠行之於前。以為軌範。而曰我之行誠。必在于後。眾人愈見疑惑而不信矣。

所謂割髮宜及膚。剪爪宜侵體。良以誠不至。則物不感。損不至。則益不臻。葢誠與信。不可斯須去己也明矣(與虞察院書)。

此節喻自誠而能致信。所謂如剃髮者。必當及于皮膚。劈爪者。自當侵于肉體。良以我之誠信若不極至。則人不能感服。如剃髮之不及膚也。我之減損若不極至則益不能咸臻。如剪爪之不侵體也。臻者。至也。葢誠之與信。一體一用不可斯須離于我也明矣。斯須。蹔時也今多是不誠不信者。欲作師法。如何行得去。感得動。

此篇言智人能改過遷善。使道德日新也。

圓悟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為美。

此節先明改過為美。謂世間不論賢不肖。君子小人。誰得全無過失。設有些些過差。自能改革。其善莫大于此焉。從上之聖賢。皆稱贊能改過者為賢德。竟不曾以無過者為嘉美。

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惟智者能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

此節明人俱不免無過。所以人於行事之間。多有過差處。上之賢人君子。下之黎庶小人。俱所不能免。惟有智慧之人。能改過自新。遷善明理。而愚癡者。多遮蔽過差。掩飾其非。若能遷善。則其德業日新。是稱之為君子矣。飾過則其惡迹日顯。即謂之不才人也。

是以聞義能徙。常情所難。見善樂從。賢德所尚。望公相忘於言外可也(與文主簿)。

此節引古以勸知言。是以聞善言則能遷徙。常情之所難得也。徙。移也。見善行即能樂從。賢德之所尚也。孔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註曰。德必修而後成。學必講而後明。見義能徙。改過無悋。此四者。日新之切要。苟未能之。聖人尚且憂之。況學者乎。謂如我所言者。乃古人教誠之語也。望公相忘我于語言之外。唯得吾意可也改過二字。是化迷為悟。轉物為道的捷徑。不可不刻意行焉。

此篇言住持當以德感人。使人慕而愛之也。

圓悟曰。先師言。作長老有道德感人者。有勢力服人者。猶如鸞鳳之飛。百禽愛之。虎狼之行。百獸畏之。其感服則一。其品類固霄壤矣。

謂吾先師演和尚曰。作長老有以道德感發于人者。有以威勢制服于人者。以德感者。如鸞鳳之飛。百禽愛而從之也。以力服者。如虎狼之行。百獸畏而避之也。感之而來。服之而去。然感服雖則無二。其用德用力之不同。而名位實天地懸隔矣喻得爽快之極。試看感之與服。受用何如。

此篇言智者所從惟道。所以情通而法治也。

圓悟謂隆藏主曰。欲理叢林。而不務得人之情。則叢林不可理。務得人之情。而不勤於接下。則人情不可得。務勤接下。而不辯賢不肖。則下不可接。務辯賢不肖。而惡言其過。悅順其己。則賢不肖不可辯。惟賢達之士。不惡言過。不悅順己。惟道是從。所以得人情。而叢林理矣(廣錄)。

平江府虎丘紹隆禪師。和之含山人。嗣圓悟勤禪師。南嶽下十五世。謂整理叢林貴得眾人之情。情不得則叢林何以治焉。然欲得人之情。貴在殷勤接引初學。如不勤于接下。則人情亦不可得。欲勤于接下。必要辯別賢德與不肖之者。若不辯賢不肖。混而為一。則下不可接。要辯賢與不肖。不可惡人言我之過。悅人順從于己。若使你惡言其過。悅順於己。則賢不肖亦不可辯。惟有賢達之士。不惡人言己之過。不悅人順己之好。惟獨以道是從。所以得眾人之情。使叢林自然雍肅。條件自然整理矣惟道是從一句。是大關要。更須回觀自己。看情如何得通。知此可以行道也。

此篇教住持所求惟善。矜細行以全大德也。

圓悟曰。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惟善是求。

此節言所求惟善。分別是非曰智。妙眾理而宰萬物也。謂作住持人。當以眾人之智為我智。當以眾人之心為我心。常當審思。恐有一人不能盡之以情。恐有一事不能通之以理。孜孜。猶切切也。訪賢納諫。惟善是我所當求也。

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葢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

此節論理之所在。凡所作為之事。但問道理之當不當。勿論所作之事大與小也。若此一事與理相當。利益叢林。成就大眾。縱奢費極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不當道理。雖用度些小而除之何害。設謂些小之用。不除可也。抑知小者大之漸進。微者著之萌芽。故賢達之士。慎行于初。至聖之人。戒謹于微也。

涓涓不遏。終變桑田。炎炎靡除。卒燎原野。流煽既盛。禍災已成。雖欲救之固無及矣。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與佛智書)。

此節方借事以明。涓涓猶滴滴也。如治水者。于一滴之初而不止遏。終久成流。必變更夫桑田矣。炎炎。星火也。又如火于一星之初而不除滅。及其熾然。卒必燎於原野矣。至於水流火煽之際。勢已盛矣。而禍災亦已成矣。雖欲救之。固無能及矣。古云。若不矜持其細行。終有累失於大德。正如此言之謂也。書云。烏乎夙夜罔或不謹。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註曰。或。猶言萬一也。呂氏曰。此是勤德工夫。或之一字。最有意味。一暫止息則非勤德也。矜者。持也。細行者。小事也此章重在惟善是求。與不矜細行上留意。沉玩之其義自見。

此篇言長老以利濟為心。是助宣法化之機也。

圓悟謂元布袋曰。凡稱長老之軄。助宣佛化。常思以利濟為心。行之而無矜。則所及者廣。所濟者眾。然一有矜己逞能之心。則僥倖之念起。而不肖之心生矣(雙林石刻)。

元布袋即台州護國此菴景元禪師。永嘉南溪張氏子。嗣圓悟勤禪師。南嶽下十五世。以師常負布袋而行。故人稱為布袋和尚。謂凡稱為長老之軄品。不是尋常。乃助佛宣化。豈容易事耶。時時常要思念以利人濟世為心。當其行化時。又要無矜高自恃之念。則所及者必廣。所濟者必眾。然一時忽有矜己逞能之心。則僥倖欲得之念便起。而不肖之心即生矣矜高之病。極是難除。我願諸君。內省常歉。久自無之。

此篇言人當謹始慎終。以成令名也。

圓悟謂玅喜曰。大凡舉措。當謹終始。故善作者必善成。善始者必善終。謹終如始。則無敗事。

此節教謹始終。謂大凡為人舉動止措之間。必當要謹始慎終。故善于作事者。必能善成。善于慎始者。必能善終。若謹守至終猶如最初無二。則于事必無所取敗也。

古云。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行百里之半於九十。斯皆歎有始而無終也。故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此節舉事以騐。古云。惜乎作上衣者未得成。便改作下裳。又如行路者。百里至五十里而返。甚至行到九十里而返者。斯皆歎有始而無終也。故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昔晦堂老叔曰。黃檗勝和尚。亦奇衲子。但晚年謬耳。觀其始得。不謂之賢(雲門葊集)。

此節舉人以騐。昔晦堂老叔曰。黃檗山惟勝禪師。潼州羅氏子。嗣黃龍南和尚。南嶽下十二世。參黃龍日。挺特卓立。人皆稱之為奇衲子。及至後來作事差謬便不如也。觀其始豈得不謂之賢以此觀之。人可不競競業業。夙夜殷勤。慎終如始乎。

此篇言凡事以稽古為訓。乃無臆見之失也。

圓悟謂佛鑑曰。白雲師翁動用舉措。必稽往古。嘗曰。事不稽古。謂之不法。予多識前言往行。遂成其志。然非特好古。葢今人不足法。

此節言事必依古。昔我白雲師翁。凡于動用之中。必要稽考於往聖先賢。以為法則。甞曰。凡人作事不稽察往古。謂之沒有法則。予多博採前賢之言。往聖之行。遂成我生平之志。易大畜卦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註曰。前言往行。是古聖之言行也。觀其言察其行。以成德。乃大畜之義。畜。積成也。然我非是立意好古。葢今時人。實不足以為軌則也。

先師每言。師翁執古。不知時變。師翁曰。變故易常。乃今人之大患。予終不為也(蟾和尚日錄)。

此節又辯當執古。先師每每謂曰。師翁大煞執古。竟不知隨時變通。師翁曰。更變故作。改易常法。乃今人之大患。予終不作此變易之事也今人最怕執古。不執古便稱為風流丈夫也。異哉。

此篇見古人剛方自持不貶節以求名也。

佛鑑懃和尚自太平遷智海。郡守曾公元禮問。執可繼住持。佛鑑舉昺首座。公欲得一見。佛鑑曰。昺為人剛正。於世邈然。無所嗜好。請之猶恐弗從。詎肻自來耶。公固邀之。昺曰。此所謂呈身長老也。竟逃於司空山。公顧謂佛鑑曰。知子莫若父。即命諸山堅請。抑不得已而應命(蟾侍者日錄)。

昔佛鑑和尚自太平移席于智海寺。郡守曾公元禮問。師既去誰能繼此席為住持者。佛鑒舉韶州南華智昺禪師。蜀川永康人。為人嚴厲。時號昺鐵面。嗣佛鑑和尚。南嶽下十五世。曾公欲使之來求師一見。佛鑒曰。昺為人剛毅而中正。于世事邈然。胸中淡泊無所嗜好。請之猶恐不從公命。豈肯自來耶。公固再三邀之。昺曰。此所謂呈身媒名自衒利賣之長老也。竟逃于司空山。地在安慶太湖縣。乃二祖傳衣于三祖之處。長老者。耆德之稱。了達法性。內有智德。使學者尊崇。故稱長老。公顧佛鑒曰。知子者莫若父。果然是父是子也。此雙美之辭。即命諸山堅請。抑者。逼也。屈也。強屈不已而後應允來命從來自重者人方重之。切莫謂他不通時變好。

此篇言高人胸中有一定主宰。自不為榮辱所動也。

佛鑑謂珣佛燈曰。高尚之士。不以名位為榮。達理之人。不為抑挫所困。其有承恩而効力。見利而輸誠。皆中人以下之所為(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