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脑创造力的因素有很多,从众就是其中之一。
从众,就是一个人因受到群体的影响,转变原有的态度,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造成思维定式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通常表现为在认知事物、判定是非的时候,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看、怎么说,人云亦云;多数人做什么、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什么、怎么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位心理学家讲过一个有趣的案例,生动地阐释了从众这一心理现象:
大街上,一个行人突然向东跑去。接着,卖报的小伙子也向东跑去。然后,又有一个中学生背着书包向东跑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有点不可思议了:十几分钟以后,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在向东跑,嘴里还不断地叫嚷着什么“上帝”“大堤”之类的话语。
就这样,大街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刹那间几千人像潮水一样恐慌地朝东方涌去——但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人群的喊叫声中依稀可以分辨出一些信息:“决堤了”“向东跑”“东边远离大河”“东边最安全”……有一个人从路边经过,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问正在跑的一个人:“发生了什么事?”得到的回答是:“别问我,我不知道!”你是否觉得有些好笑,刚开始只是一两个人由于自己的某种原因跑起来,不料过不了多久,所有的人都跟着跑起来。其实,跟着跑的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向东跑只是因为看到别人都在跑。
其实第一个向东跑的人只不过是突然想起出门时忘了很重要的东西,急着回去取。而卖报的小伙子和中学生也不过是因为突然想到有什么要紧的事去做,却引起了一阵大恐慌——这就是从众心理的盲目性。
也许你看了这个故事觉得很可笑,其实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盲从的行为表现。和朋友们上街购物,挑来拣去终于选中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但朋友们普遍认为这件衣服不怎么适合你、不怎么实用等,罗列了一大堆反对意见。这时候,你会坚持买下这件衣服还是顺从朋友的意见,放弃这件重新挑选呢?
你驾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看到红灯亮着,周围却没有一个人停车,而是对红灯视而不见往前闯。尽管你清楚地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你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大家一起闯红灯。
再比如,你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获得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新想法。当你把这个想法告诉一位同事,那位同事说:“这不可行!”你又告诉第二位同事,第二位同事还是说:“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你告诉自己:“大家都认为我是错的,看来我的确是错了。”
有这样一个试验:
他在排队进入剧院的时候,有意识地朝墙边的一个死角看了一眼。其实他知道那里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想看看后面的人有什么反应。没想到,从他后面的那位先生开始,每个人走到这里都要停下来朝那个死角看上一眼,几乎无一例外。
产生从众心理是基于一些人性的特点。人类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并且时刻都在为维护这种群居而努力着,一旦发现某人在思维或行为方面“不合群”,大家便会采取许多方法排斥他、打击他,迫使他“改邪归正”,重新回到整齐划一的“群”里来。有关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小组中,安插了一位特立独行的“不合群”者,无论讨论什么事情,他总是与大家持不同的意见。后来,专家请这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去参加一次令人不愉快的惩罚性实验,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推荐了那位“不合群”的人;再请同一个小组推荐一人去参加一次有奖励的实验,结果没有任何一个人推荐“不合群”的那位。
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进程,类似的事例也比比皆是:新观念的倡导者和新事物的发现者,几乎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到外人的排斥、孤立,甚至打压。尤其在保守的时代,颠覆传统理论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的达尔文,无不被大众视为异类,成为大众攻击的目标。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观念变革,社会生产的每一次革新,甚至是企业的每一次换血,几乎都是建立在这种“孤立”的基础上的。不论生活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最早提出新观念、发现新事物的,总是极少数人,而对于这极少数人的新观念和新发现,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甚至激烈反对的。因为每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固定化的模式里,他们很难摆脱早已习惯了的思维框架,对于新事物新观念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心理。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高处也许不胜寒,但只有顶得住重重压力和批判,在大众无法理解甚至不断排挤的心态下坚持己见,经过或短或长的时间,这些真理必然会被慢慢传播出去,普及开来,为大众所接受,最终赢得胜利的曙光。
像天才一样思考
要想亮出自己的风采,就要摆脱盲从的怪圈,学会独立思考。在头脑中树立怀疑的意识,对于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先通过“质疑思维”筛选一番,留下精华部分。有时候,相信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