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发展的思考
13152700000007

第7章 感悟信息与统计 服务转型与跨越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信息是统计的基本职能,统计提供信息,信息引导决策。可是,现在看信息的人很多,但真正研究统计数据的却很少。所以我的感悟是:来源于整个人类社会活动,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统计信息,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信息。统计从数学起源,发展到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即社会现象、信任度与满意度的评价,已经经历了统计与生活、统计与经济、统计与社会的变迁。今天,我们又在这里感悟统计与信息,这是一种形势,也是一种使命。国家通过公布信息以安民心,通过统计调查以安官心。一种反映社会发展现象的统计信息足以使国家领导安慰或震惊,使人民群众安定或慌乱。我结合工作与生活实际,与大家共同感悟信息与统计,目的是更好地服务转型与跨越,不妥之处,请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一、统计调查工作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

不论何种统计活动,完整的统计工作一般都可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4个阶段。任何一项统计活动都必须经历这4个阶段。而信息贯穿统计工作始终,统计的各项活动都要体现信息的某种作用。具体地讲,采用某种方式的统计调查是为了收集信息,初步确认信息;制定统计指标体系是为了取得某种信息,预先设置好信息的模型;进行统计资料的整理是对信息的分类,从大量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提炼信息;编制统计报表是汇总信息,以便今后进行查询和检索;利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是为了进一步挖掘信息,找出事物真正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统计与信息密不可分,统计离不开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所以统计工作者就是信息工作者,统计部门就是信息部门。信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舟曲泥石流爆发前,一位政工工作人员,听着异常闷响,闻着浓浓土气,他捕捉到这个信息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爆发泥石流了,于是组织人们转移,正是因为他捕捉到了这个信息,拯救了一百多人,这就是信息。信息不仅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城市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信息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有了信息就有了权威。有人问我,你是统计局局长,你觉得你们的数据可信吗?我说可信,那人们为什么老质疑你们的数据,比如全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各省之和,比如失业率低,比如农民人均纯收入虚高,再比如房地产价格指数。我说这与我们的工作宣传普及不到位有关。但是你对统计又了解多少?如:一个企业的增加值就不能叫GDP,一个县的GDP简单汇总不能成为一个市的GDP;一个市的GDP简单汇总,不能成一个省的GDP,一个省的GDP简单汇总,不能成一个国家的GDP,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价格指数、可比价等因素。现在,GDP核算,下算一级,还要挤水分,如:重复计算问题,统计虚报、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纠正。面对信息化的浪潮,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统计部门作为拥有统计信息的权威部门,必须与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相适应,不仅要搜集更多的统计信息,还要不断提高统计信息的反馈速度。因此,提高统计工作服务信息社会发展的水平应成为我们今后着重加强的内容。

二、信息社会发展需要信息化统计人才

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应用型人才,如书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习型、创造型统计人才的培养成为今后统计工作的核心。充分地利用好信息技术,应该说是培养信息化统计人才的第一步。近年来,柳林县统计局从人才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信息化统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把信息化统计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统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明确了信息化人才建设的正确方向,探索了信息化人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了以培养、评价、使用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形成了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具有较强合力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采取舆论宣传、政策引导、搞好服务等多种措施,培养了一批信息化统计人才。那么,对于统计人而言,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合格的信息化统计人才呢?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应具备以下三点:

(一)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思想是一个让人仰慕和敬畏的词。一个具有思想之美的人,周身总是散发着一股摄人心魄的魅力。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只有我们具备独一无二的思想,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我想,叔本华之所以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就在于他有伟大的思想。只有有思想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只有有思想的人才能真正体验人生。

前几天,我去看一位朋友,无意中看见他家墙上有他十岁儿子的诗作,我凑上去吟了一下,诗作的很一般,但是让我纳闷的是,作者的名字后面的方括号里有个“胡”字,我思踌半天,不得甚解,于是询问,结果朋友儿子的回答让我很意外,也很受启发。他说:“李白、杜甫后面有个方括号‘唐’字,说明是唐代,而我们现在是在胡锦涛的领导下,方括号里的字不就应写成‘胡’字吗?”虽然,他的解释不是很有道理,但对于一个仅有十岁的孩子来说,至少他在事物面前表现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个深刻的人,总会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深藏在其中的蕴意,总结深刻的道理;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一个有内涵的人、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工作中,往往比一般人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与体会,积极地对待生活和工作。

中国有句古话:“不以成败论英雄。”真正的英雄可以失败,可以死亡,但是他的内心永远是充满魅力的,是积极上进的,是让人骄傲的,是受人尊敬的。为什么刘邦得到了天下却得不到人心?为什么项羽失去了天下却仍然是个英雄呢?我们来共同探讨项羽一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曾经带着八千江东子弟起兵,他最兴盛的时候兵力有数十万,那个时候的刘邦对项羽很害怕,可以说是哆哆嗦嗦去赴鸿门宴。但是,项羽垓下兵败,四面楚歌,陷入绝境。等到冲出垓下跑到东城的时候,五千汉军紧追而来,项羽清点兵力,只剩二十八人。可是项羽面对这二十八人是怎么去表现的呢?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是这样描写项羽的:“我起兵以来,八年之间,打了七十多场战役,无不胜利,这才称霸天下。可是如今陷于绝境,这是老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不善于战斗的缘故。今天虽然无法逃脱,但我愿意为诸位决战一番,一定要做到三件事:溃围、斩将、刈旗。我这样做,好让诸君知道我兵败并不是因为我不善作战,而是老天不长眼。”溃围,就是冲出重围;斩将,就是斩掉对方一个将领;刈旗,就是冲到对方的阵地上砍掉他们的旗帜。这三件事,溃围,大家都能理解,就是逃生,是要冲出去;斩将,这就不确定了,这事需要体力,更需要有高超的武艺;刈旗,是我们今天现代人的眼光最不能理解的,你冲到敌人的阵地上,砍旗帜干什么?但是,对项羽来讲,这是一种英雄的象征,只有砍掉了对方的旗帜才能说明我打败了你。项羽也真的冲出去了,把这三件事完成了,而且不是斩了一个敌将,而是杀了两名汉将和数十名士兵,然后带着他的兵马再聚在一起,二十八人只损失了两个人。他问剩下的这二十六人:“我打得怎么样?”部下俯首说:“跟大王说的一样。这个时候,五千汉军追了过来,项羽退到乌江。到了江边,一个当地的亭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说,大王赶紧上船吧,这里只有一条船,你回到江东还能再做江东王,汉军即使追过来,没有船只,也过不了江。”项羽淡淡地跟亭长说:“我当年带着八千江东子弟兵出来,今天无一生还,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我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也就是说,项羽是一个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项羽一路突围,至此已经证明他肯定能逃出重围。但是,他做了一个让人吃惊的选择:不走了,面对死亡。他可以活得很英雄,他也可以死得很英雄。他拉着马跟亭长说:“你是一个忠厚长者,这匹马跟我已经五年了,所向无敌,我不忍心杀它,把它送你吧。”最后,他命令二十余名骑士都从马上下来,每个人持短刃迎向这五千追兵。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寡不敌众,全部战死。而项羽一个人所杀汉军就有数百人。这是什么样的场面?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场面,这是《史记》里记载的一个真实的场面。项羽杀到最后,身上十几处伤口,满脸血污,没人能认出他了。杀的累了、倦了,连杀都不想杀下去的时候,忽然回头看到一个旧相识,汉军司马吕马童。他对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旧相识吗?”吕马童吓了一跳,扭头对自己身边的汉军说:“这就是项王。”项羽又说:“我听说抓住我的人汉王赏千金和万户,我这颗人头就送给你做礼物吧。”说罢,拔剑自刎。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唱。

中国人的写意人生,就在于他活着的时候可以很豪迈,他死去的时候还有一种没人可以剥夺的骄傲。就像项羽,他打到最后还要砍掉对方的旗帜,不愿死在敌人的剑下,生死抉择仅凭自己做主,不是由别人来主宰。今天的人们未必要像古人那样去生活、工作或面对死亡,但要了解和体会古人面对生活、工作或死亡时表现出的超凡的思想和精神,那种博大、磅礴、从容、淡定的思想和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去深刻思考、体会和感悟。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一个热爱思考的人、一个时常自省的人,会经常寻觅一些事情,思考一些事情,总结一些事情,安排一些事情,整理一些事情,会从工作中总结经验,在荣誉与事业面前保持冷静与清醒,在探索的路上胸有成竹;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一个能看清大形势的人、一个能抓住主流的人,总是把眼光放得更高,看得更远,不会因暂时的困难而停止步伐,不会因一时的不如意而放弃前进,也不会有“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南宋·刘过《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的感慨与叹息。“牙旗金甲”的显达与“蹇驴破帽”的贫困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固然有很大的落差,但是,在现实面前,能够善于抓住信息、利用信息真实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人才是最可贵的人。

(二)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信息爆炸,今天你所掌握的技术还比较热门,说不定明天就会被淘汰。那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去适应这个社会呢?我认为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仅要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新统计调查方法制度、计算机操作知识等,而且要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处理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通过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只要坚持去做,去实践,没有什么学不到、做不成的。坚持每天看15分钟书,或每月阅读一本书,日积月累,就会拥有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能帮助我们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获,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效果。只要做个有心人,工作、参观、旅游、聊天、看电视、上网都是很好的学习。我们看世博会的新闻报道,出现了“中国元素”、“低碳经济”、“静脉工厂”、“云计算”这样的新名词、新概念、新信息,就需要我们去学习。2010年高考的作文题我留心了一下,有这样几道题:一是一幅漫画上几只猫在吃鱼,而只有一只猫在抓老鼠,二是命题作文《路径》、《与你为邻》、《绿色生活》,三是材料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些题目让人一看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你是考生,你会怎么作答?所以我们要做会学习的人,将学习看成一种乐趣,随时随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学习结束还要善于总结,将学到的看到的按照“悟到、学到、做到”的目标进行总结,将学到的东西体现到工作中来,并规划好自己的下一步目标。还要多向周边的人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用别人的智慧充实自己,用别人的成果激励自己,用别人的错误端正自己。更要注重要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连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甚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孔子曾说过:“智者知人”,也就是说有智慧的人是善于识别人的人。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中,我们还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一些习惯、制度、条例、法规等,虽然给了我们学习的标准和准则,但是真正在运用和·远2·

实践的过程中却不一定是那么的死板教条。学到的东西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过滤、加工,要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奥妙、道理,才叫真正地学到了、懂得了、明白了、体会了、领悟了。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让我感慨颇深,我很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曾经有一个高僧,他很睿智,能明断世间所有的事情。他所有的弟子都非常崇拜他。有一次,他带着弟子去讲学,路过一个喧闹的集市,听见有人在那儿吵吵嚷嚷。他的弟子过去一看,是个布店,有客人在买布,客人买三丈布,店主人说:“八块钱一丈,三八二十四,交钱吧。”客人有点犹豫说:“三八是二十四吗?我怎么记得是三八二十三呢?”店主人说:“我天天卖布还不知道是三八二十四啊?你赶紧交钱吧!”这个人越来越犹豫:“不对,我觉得是三八二十三。”高僧的弟子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我过去解释一下。他就去跟买布的人说:“三八就是二十四,没错,你交钱吧。”这个人自己本来就有点犹豫,看见出来一个对店主帮腔的人,脸上有点挂不住,一下子火了,说:“你干什么的?要你来给我解释?我说三八二十三就是二十三。”这个徒弟有点生气了,说:“这样吧,我师傅无事不知,无事不晓,让他来明断,他说是二十三就是二十三,他说是二十四就是二十四,行吗?我们俩打赌。”这个买布的人正在火头上,说打赌就打赌,我要是输了的话我把我的脑袋给你。这个徒弟一听,心想没那么严重吧?他摸摸自己的脑袋,正好戴着顶帽子,说:“那这样,我要是输了,给你一顶帽子。”买布的人说:“无所谓,我们去问你师傅。”两个人就这样过去了,见到大师,两个人各执一端,请大师明断。大师听了,不动声色,淡淡地对弟子说:“你错了,三八就是二十三,把帽子给人家吧。”当时弟子非常惊愕,但是不能不听师傅的话,就嘟嘟囔囔地把帽子拿下来给了那个人,买布的人大喜过望,托着这顶帽子招摇过市,对人说:“我说是三八二十三吧?大师都说我正确,我赢了!”这个弟子心里难受极了,不知道师傅为什么那么说,他犹豫了一两天,没问,师傅就假装不知道,也不说。这个弟子实在想不明白,最后去问师傅,说:“师傅,这三八难道不是二十四吗?你为什么要那样说呢?你看看,不光让我尴尬,而且你这样一个大师,满集市的人都耻笑,大家都认为你不明事理,为什么你要这样?”他问完这句话以后,他的师傅就淡淡地反问了他一句话:“是帽子重要,还是脑袋重要?三八固然是二十四,但人家要给你输一颗脑袋,三八当然不是二十三,但你无非是失去一顶帽子。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在帽子和脑袋之间要做选择的话,那我们就是受一点误解,被别人耻笑,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难道我们真的非要别人输掉一颗脑袋不可吗?”这个故事蕴含着一种令人感动的慈悲,真正的大智慧在很多的时候是三八二十三的,我们要学习智者在得到与失去之间正确地取舍,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崇高的学习境界。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咱吕梁人的骄傲,统计人的前辈薛军省长,在他逝世后,我的恩师、柳林政协副主席刘文昌撰写了这样一幅挽联:“从组工做起,鉴人如薛卞,笑论人生,堪为伯乐孟尝君;自统计走来,以数作军师,喜玩政治,不负威廉配弟心。”

(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当今社会,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约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它是什么?它就是道德。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今天不去讨论道德和知识谁更重要,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识者。我也常常告诫自己“虽无季布之才,但必效季布之德。”现在,吕梁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上下大张旗鼓开展“抓学风、正作风、树新风”主题活动,目的是解决个人学风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树立机关和个人的良好形象。其实,我个人认为抓作风建设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我们要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着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先做人,后做事”,把培养个人道德情操、修养素质作为个人成才的基本要素来抓,不断使自己成为品质优秀的好干部。那么,先做人,怎么做呢?我认为先做人就是要对得起三种人。一是亲人,也就是父母、爱人、儿女,二是恩人,也就是对你有恩的人,三是好人,也就是大家公认的推崇的人。要时刻铭记“敏于事而慎于言”。工作不求回报,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办事有礼有节、小心谨慎,尤其是在“用统计数据说话”时,注意考虑数据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为统计数据负责。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事关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事关统计的未来和希望。高素质的统计人才还要有“构建大统计,服务大发展”的胆识,要有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要积极倡导“务实、稳健、超前”的统计新风尚,在锤炼作风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要积极投身文明和谐创建活动,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提高现代文明水平。

三、统计工作应为信息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为信息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是统计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不讲服务,统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不会服务,统计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不主动服务,统计工作就缺乏前进的动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为国家服务、为地方政府服务、为相关部门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大服务理念,要始终把服务作为统计工作的核心任务,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多层次、多方位、多领域的提供统计信息、分析报告,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010年5月,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指出,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六大矛盾,十二个“两难”。六大矛盾就是:控房价与保“支柱”,保增长与控通胀,保增长与调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与增加国家、企业收入,扩大赤字与增加税负,货币的收紧与宽松;十二个“两难”就是:人民币升值与不升值的冲突,信贷投放规模收与放的冲突,财政赤字与税负改革的冲突,房价调控经济导向与民生导向的冲突,扩大出口与重塑经济增长的冲突,投资拉动与扩大就业的冲突,地方债务化解中的进与退的冲突,资源价格改革与管理通胀的冲突,短期决策与长期规划的冲突,节能减排与重化工业发展的冲突,土地商业化与保护耕地的冲突,宽松货币政策与防范资产泡沫的冲突。矛盾如何破解,“两难”的症结在哪里,这些都需要我们冷静观察、认真思考、客观研究、科学分析,为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指明方向。

(一)努力发挥求真务实的统计精神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第一生命,是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我们统计人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对党和国家负责的精神,扎实搞准统计数据。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统计方法制度,按照国家的要求去谋划,用科学的方法去组织,用认真的态度去实施;要从源头抓起、基层抓起,严格执行现场采集制度。统计人员一定要深入基层,入农户、入企业、入工厂,亲自问数据、查情况,并要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摄像、拍照、录音等做好调研记录,寻找工作差距,研究制定解决问题和差距的工作措施和动力机制。结合实际工作,在总结、提炼和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工作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构架,特别是要完善源头数据质量工作标准体系,从源头上杜绝调查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

(二)积极营造和谐发展的统计环境

建设和谐统计队伍、树立和谐统计形象是搞好统计服务的环境保障。对内以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为目的,通过为统计人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来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通过一些激励机制、奖惩制度,如分析信息奖励制度,做到奖惩分明,并根据个人安排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孔子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我们不能用强权手段的行政权力、政策法令来管理我们统计工作,以压服的方式采用强硬的措施约束大家,使之达到所谓的“安分守己”,只不过是让人隐藏了一颗不知羞耻的心,暂时不表现出违规违法的现象,表面上一派平和,要努力做到在工作中随时解决不利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质问题进而保持统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对外以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为目标,向上级部门多汇报、多请示,与社会群众多沟通、多了解,与有关部门多交流、多配合,建立平等互信、信息共享的平台,不断巩固和发展和谐统计信息关系,维护和发展统计和谐局面,并能够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统计与信息纵向一体、横向互助的发展格局,营造良好的统计环境。

(三)集中力量搞好统计信息服务

统计部门作为政府信息咨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统计信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统计信息是检验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方式,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举措,是统计服务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切实提高统计服务的水平和力度,着力提高分析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搞好统计信息的调研、开发、编辑和上报等工作。统计信息服务方向上,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的需要;分析信息专题类型上,集中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我们柳林统计部门创办的“百强研究”专题分析,得到县委、政府的肯定,成为党政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信息服务渠道上,注重多层面、多角度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可以反映政策执行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反映政府在执行政策中的做法与经验,注重把全县的数据放在全国的格局中来比较分析,为柳林实现“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寻找差距、找准方向。上报县委、政府的信息,要从分析研究中提炼,同时要从统计报表中开发,主要反映柳林县的经济运行情况,要对指导柳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普遍意义或代表性;统计信息报送质量上,要从大量的、零散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的问题,集零为整,变缺为全,开发出具有更高层次价值的信息,并提出深刻的意见或建议,要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下工夫,做出清晰描述、准确表达。

(四)不遗余力创新统计服务水平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统计工作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全力打造统计服务品牌,积极做好统计服务,创新统计服务方式,彰显统计魅力,是促进统计事业长青发展的长久之计。要树立统计服务品牌意识,实施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提供快、精、准统计信息为特色的统计服务战略,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整体格局,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要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提升统计文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统计人参加体能训练、综合业务知识竞赛等不同形式的培训、竞赛、比赛,提高统计人的业务素质的同时,促进统计文化的快速发展;创新统计工作方法,拓宽统计服务手段,不仅要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且要围绕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焦点开展调研,特别是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形势的变化,如农村住户、农业产量、农村固定资产调查、物价调查、社会保障、农民工就业和再就业等都是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调查研究,是我们统计服务的重点,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要注意听取基层调查员和农民群众的呼声。把群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把反映社情民意的分析研究放在第一位,架起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使统计信息成为社情民意的“绿色通道”。

四、柳林实现转型发展,统计与信息工作率先要实现转型

我们说五年再造一个新柳林,那么必须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转型发展,关键是干部要转型。干部转型,首先是思想要转型,这就要求我们统计工作者、信息工作者素质提升、作风转变、能力加强、管理从严。具体地讲就是要做到以下六点:一要有世界的眼光,二要有战略的思维,三要有“结合”的本领,四要有敢闯的勇气,五要有学习的自觉,六要有高尚的操守。

这次提笔写关于统计与信息的讲义,我心里很虚,根本没底,结合时代要求和自身工作实际,构思了老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定位,突然想起了一个哲人的故事:有一位哲学家,他曾经日复一日地研究一个问题,那就是人跟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人制定了这个世界的规则,还是人去适应这个世界?有一次,他也应邀去做一个主题演讲,他很困惑,不知道怎么把这个关系理顺。他准备演讲稿的时候,他几岁的儿子却在一旁不停地捣乱,一会儿让画一个正方体,一会儿又要去吃肯德基。他没办法,只好边安抚着孩子,边随手翻阅桌边的杂志,忽然他翻到杂志的封底是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地图,就顺便把这一页撕下来,撕成了很多不规则的碎片,跟儿子说:“你现在把这张图画给拼上,能拼好就带你去吃肯德基”。他给了孩子一卷塑料胶纸,心想,五六岁的孩子,这个图够你拼两三个钟头的,这回可以安静了。结果,还没半小时,儿子就拎着用胶纸拼好的地图来了,说:“老爸,我把它拼好了。”他一看,大吃一惊,果然是拼对了。儿子根本没有地理概念,顶多在电视上偶尔看到过世界地图,家里有一个玩具地球仪,即使参照上这些信息去拼也得一两个小时,他就问儿子是怎么完成的,儿子笑嘻嘻地把那张地图翻过来给他看,说:“老爸,我发现这是一个人的头像,我是按照这个人头拼的。我想,这个人如果是正确的,那么整个世界大概就正确了。”这个哲学家恍然大悟,灵感就来了,他突然知道了第二天要演讲的主题是“一个人正确了,这个世界大概就正确了”。这是一则寓言。如果你按世界的规则去拼这张地图,你可能很难知道哪个洋靠着哪个洲,哪座山靠着哪个海,这是一个太复杂的拼图,但这个世界地图的背面却是一个人的头像,这个信息非常熟悉,那就是你自己。如果我们的内心能有如同世界一样大的容量和边界,容纳天地山川,吸收古往今来优秀人物经验,汲取古代流传下来的先进文化和理念,那我们在拼图的时候,起码先可以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家,安顿好自己的位置,那么,翻过来的那一面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完整的世界了。柳林转型发展正当其时,柳林跨越发展前景灿烂。

思路决定出路。按照自己的头像去获得一个完整的世界,搜集古往今来的信息,丰盈自己的内心去面对这个多彩的世界,让我们从今天出发,从现在出发,投身统计事业,捕捉各种信息,在这个世界上拼出美好的未来,为柳林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