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豪放词·婉约词
13139000000002

第2章 张志和

张志和(750?~810?),字子同,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肃宗时待诏翰林,后隐居江湖间,自号“烟波钧徒”,著书名曰《玄真子》,亦以为号。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词传有《渔歌子》五首。

渔歌子

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青箬笠③,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另一说在今湖北黄石。

②鳜鱼:即桂鱼。

③箬(ruò)笠:用箬叶制作的斗笠。

张志和在唐代宗大历九年(774)秋天拜谒湖州刺史颜真卿时撰写了一组以《渔歌子》为题的词。这里选取的是这组词的第一首,也是这组词中传诵最广、人们给予评价最高的一首。起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仅用两句,即把江南的无限春色呈现在读者面前。蓝天之中,白鹭在西塞山前轻盈地飞过;碧水之中,缤纷的桃花飘落其中,悠然逝去;而鳜鱼,此时也是肥美异常了。接着主人公——一个头戴“青箬笠”,身着“绿蓑衣”的渔父出现了。就这样,青山、绿水、白鹭、红桃,还有一位戴箬笠、披蓑衣的渔翁,构成一幅明丽的山水画,无怪乎词的最后要慨叹“斜风细雨不须归”了。“不须归”则是明白地道出自然之美好,令人流连忘返,词中闲适、淡泊的襟怀令人顿生悠远旷达之感。

此词问世之后迅速传播开来,不仅唐宪宗闻名而“写真求访”(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连日本嵯峨天皇也写了多首和词,足见其影响之大。张志和以这首《渔歌子》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开启了后代“山水隐逸词”的一脉传统。